搅拌粉碎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搅拌粉碎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粉碎混料设备。它能把难以粉碎的固体物料粉碎到微米级及一微米以下的粒度,也能把高固体含量的料浆混合得极均匀,可广泛应用于化工、橡胶、磨料、陶瓷、金属粉沫、农药、油漆、涂料、硬质合金、磁性材料、油墨、化妆品、塑料、电子及糖果加工等生产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搅拌式粉碎混料设备,它不但能高效地粉碎硬质固体物料,而且设备自身磨损小、耗能低。
粉碎硬质固体物料,通常使用一种所谓的滚筒式球磨机,该设备是由一个绕水平轴作周期转动的球磨桶作容积,把球磨介质和待粉碎物料装入。在外部动力驱动下球磨桶旋转,使得球磨介质和物料一起在桶内上下抛掷和撞击,以便破碎物料。为了承受上述力量的持续打击和磨损,球磨桶必须做得足够厚,一般是在其内壁加上相当厚的衬板。然而,球磨桶壁(即衬板)厚度的增加,势必增加整个球磨桶的重量,进而必须提高驱动设备的功率。因此,大部分功率并不能用来加速破碎物料,仅仅是为了克服球磨桶自身的重量以使其转动。因而,效率降低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球磨桶壁(即衬板)磨损较快,必须经常更换其衬板,无疑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况且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另外一种原理工作。首先,球磨桶是竖直放置,在其内部设有一根由动力驱动的竖直转轴,转轴上沿水平方向分层固定一定数量的耐磨金属棒(称为搅拌臂)。这样,破碎物料不是靠球磨桶旋转,而是靠转轴旋转带动搅拌臂,进而使得装在球磨桶内的介质球和物料在搅拌臂的作用下,作无规则运动,两者产生碰撞和剪切,实现对物料的粉碎或混合。鉴于球磨桶不动,磨损极小,其桶壁就不必做得太厚。所以,能有效地减轻机器重量,也不再需要经常更换衬板。更重要的是,驱动力都用来搅拌介质球和物料,促其运动,完成粉碎或混料,生产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能耗显著降低。实验表明,该机的效率比一般滚筒式浆磨机高十倍以上,同等情况下所耗能量仅为一般球磨机的1/2到1/3。
附图
是搅拌粉碎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机是靠安装在机体〔2〕上的双速电机减速机〔6〕作动力,通过连轴器〔7〕带动主轴〔8〕及搅拌臂〔10〕旋转,发挥强大的搅拌作用,力逼介质球和被粉碎物料〔4〕在球磨桶〔5〕内产生碰撞和剪切,从而达到粉碎和混料的目的。
为了使球磨桶〔5〕内的物料能上下循环,本机设有泵送系统。泵〔12〕能使物料循环,通过吸料管〔14〕及阀〔18〕能实现自动上料;通过管〔9〕和此管前的阀能自动放料。
球磨桶〔5〕设有水套〔3〕,能通热水或冷水,从而得到可靠的温度控制。
本机尚设有蜗轮蜗杆系统〔1〕。借助于轴承〔11〕可以方便地将球磨桶〔5〕翻转或倾斜,用来检查搅拌臂的磨损和更换搅拌臂或(和)球磨介质。
此外,搅拌臂〔10〕两端与球磨桶壁间有一定空隙,二者不产生摩擦。因此,球磨桶只起容器作用而磨损极小。
权利要求1.由球磨桶[5]、主轴[8]、搅拌臂[10]、泵[12]、电机减速机[6]、蜗轮蜗杆系统[1]、水套[3]、上料管[14]、放料管[9]及机体[2]组成的搅拌粉碎混料装置,其特征是主轴[8]通过连轴器[7]与电机减速机[6]相连,主轴[8]沿垂直方向置于球磨桶[5]的中间,搅拌臂[10]沿水平方向固定在主轴[8]上,蜗轮蜗杆[1]通过轴承[11]与球磨桶固连。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搅拌臂〔10〕的两端与球磨桶壁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二者不发生摩擦。
3.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上料管〔14〕上设有阀〔13〕通过泵〔12〕的作用自动上料进入球磨桶〔5〕。
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泵〔12〕的作用下,放料管〔9〕能从球磨桶〔5〕自动放料。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环绕球磨桶〔5〕设有水套〔3〕用以实现温度控制。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电机减速机〔6〕为恒扭矩的双速电机与减速机相连接而构成。
7.按权利要求1和2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搅拌臂〔10〕在主轴〔8〕上分层设置,搅拌臂间的距离和夹角保持均匀和对称。
8.按权利要求1和6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电机减速机〔6〕固定在机体〔2〕的上方。
9.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利用蜗轮蜗杆〔1〕控制球磨桶〔5〕的倾斜和翻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粉碎混料机。该机利用介质球对物料产生的碰撞和剪切,实现对物料的粉碎。使用本机能将2毫米以下的固体物料粉碎至微米级及一微米以下的粒度,也能使多种原料在液体中得到均匀地混合。在粉碎固体物粒方面,其效率比一般滚筒式球磨机高十倍以上。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橡胶、陶瓷、磨料、硬质合金、铁氧体、农药、纸张、涂料、化妆品及电子等生产领域,且能耗较低。同等情况下所耗能量仅为一般球磨机的1/2到1/3。
文档编号B02C17/16GK2067186SQ8921368
公开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0日
发明者张志礼 申请人:张志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