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压式钓鱼绕线轮用的平衡转动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压式钓鱼绕线轮用的平衡转动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转动轴的钓鱼绕线轮,该转动轴带有一个附连的出线环装置,用于将渔线缠绕在绕线盘上,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转动轴,其质量分布可以反向平衡由出线环装置在操作中产生的离心力。
钓鱼绕线轮的一种熟知的类型是旋压式钓鱼绕线轮。旋压式绕线轮通常有一个外罩,其前端有一个振动式绕线盘。转动轴围绕绕线盘的轴线转动,并有一个联结的出线环装置将渔线缠绕在振动式绕线盘上。在一种构造中,转动轴的主体在沿径向相对的位置处具有整体形成的凸耳,它们形成对一对出线环臂的支承,这一对出线环臂之间连接一根U形出线环钢丝。
旋压式绕线轮设计者的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平稳操作的转动轴装置。为达到此目的,转动轴装置必须在动力学上达到平衡。在不存在合适的平衡时,可能以相当高速度操作的转动轴装置可以觉察地颤动。
有待平衡的最大的力产生在出线环钢丝上。为了达到平衡,在本技术中已知(例如在美国专利No.5,350,129中提出)围绕转动轴在关键性的地方设置配重。这不太方便,可能使制造过程复杂化,并使转动轴不受欢迎地增加重量。
也已经知道分布转动轴凸耳的质量,使出线环钢丝上产生的力受到反向平衡。常规的完成这种方法的做法是将转动轴凸耳移动到偏离中心的位置上。
在一种常规的构造中,转动轴凸耳有一个具有较长和较短尺寸的大体矩形的周面形状。该较长尺寸与转动轴的转动轴线对准。凸耳的周面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并平行于转动轴的转动轴线,而且沿径向偏离包含转动轴线的平面。在需要时添加配重,以实现精确的平衡。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先有技术的常规偏置出线环凸耳设计的替代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提供一种转动轴装置,它可以操作而围绕绕线盘缠绕渔线。该转动轴装置有一个具有周面和转动轴装置在操作中围绕其转动的中心轴线的主体,在主体上的第一出现环凸耳和第二出线环凸耳,包括第一和第二出线环臂及出线环钢丝的出线环装置,用于将第一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一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第一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一出线环凸耳围绕第一轴线作枢轴式运动的第一机构,以及用于将第二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二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第二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二出线环凸耳围绕第二轴线作枢轴式运动的第二机构。该第一出线凸耳有一个沿主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周面中心线,而该第二出线环凸耳有一个沿主体轴向延伸的第二周面中心线,第一中心线与包含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的第一平面形成第一锐角,而第二中心线与包含平行于第二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的第二平面形成第二锐角。
该绕线轮可以不对转动轴装置添加配重而达到动力学上的平衡。
在一种形式中,该主体有一个轴线范围,而第一和第二中心线每个沿转动轴主体的轴向范围与第一平面相交。
第一和第二锐角可以位于10°至30°之间,而在一种形式中为大约20°。最好是,这些角度被选定在动力学上平衡转动轴装置。第一和第二锐角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和第二平面可以是一个共同平面。在一种这样的构造中,第一和第二轴线位于该共同平面的同一侧。
在一种形式中,该出线环装置可以相对于主体在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该转动轴装置有一个前部和后部。出线环钢丝有一个带基本部分和支脚的U形构型,每个支脚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出线环臂上,当出线环装置位于收回位置时,出线环钢丝的基本部分沿径向位于共同平面的一侧,而第一和第二周面中心线从同一平面向前延伸,与该共同平面的一侧成角度偏离。
该主体可以包括一个环状裙板,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与该环状裙板形成一件。
在一种形式中,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每个有一个具有较长尺寸和较短尺寸的大体矩形的周面形状,而出线环凸耳的较长尺寸沿主体的轴向延伸。
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可以沿轴向向前伸出,超出环状裙板的前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提供一种转动轴装置,它有一个具有周面和转动轴装置在操作中围绕其转动的中心轴线的主体,在主体上的第一出线环凸耳和第二出线环凸耳,包括第一和第二出线环臂及出线环钢丝的出线环装置,用于将第一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一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第一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一出线环凸耳围绕第一轴线作枢轴式运动的第一机构,以及用于将第二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二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第二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二出线环凸耳围绕第二轴线作枢轴式运动的第二机构。该第一和第二凸耳有一个细长形状,每个的长度不平行于主体的中心轴线。
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的长度可以从包含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的第一平面以10°至30°之间的角度向前伸出。在另一种形式中,该角度为20°。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提供一种转动轴装置,它有一个具有周面和转动轴装置在操作中围绕其转动的中心轴线的主体,在主体上的第一出线环凸耳和第二出线环凸耳,包括第一和第二出线环臂及出线环钢丝的出线环装置,用于将第一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一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第一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一出线环凸耳围绕第一轴线作枢轴式运动的第一机构,以及用于将和二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二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第二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二出线环凸耳围绕第二轴线作枢轴式运动的第二机构。每个出线环凸耳有一个质量。在包含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两者的第一平面的沿径向相对两侧上,第一出线环凸耳的质量的比例沿凸耳的轴向范围发生变化。第二出线环凸耳的质量相对于包含平行于第二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两者的第二平面同样发生变化。
在一种形式中,出线环装置相对于主体可以在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出线环钢丝有一个带有基本部分以及连接到第一出线环臂上的第一支脚和连接以第二出线环臂上的第二支脚的U形构型。当出线环装置位于收回位置时,出线环钢丝的基本部分沿径向位地第一平面的一侧,而第一平面的另一侧上的质量比例沿向前方向增加。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旋压式钓鱼绕线轮的侧视图,该钓鱼绕线轮有一个组合于其中的转动轴(转轮)装置;图2是先有技术转动轴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
图1中钩鱼绕线轮上转动轴装置的端视图,其上卸去了缠绕渔线的绕线盘;图4是图3中转动轴装置的侧视图,其上的出线环装置处于收回位置;图5是类似图4的视图,出线环装置处于投出位置;图6是从与图4中的侧面相对的侧面观看的转动轴装置侧视图。

图1和图3-6中,用编号1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旋压式钓鱼绕线轮。本发明的焦点在于用12表示的转动轴装置,它可以操作而将渔线14缠绕在绕线轮10前部的绕线盘16上。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绕线轮10只不过是本发明转动轴装置12设施的一个示范。所示绕线轮10构型的许多变型都在本发明考虑之列。
绕线轮10有一个包围操作机构20的主外罩18。外罩18有一个整体形成的杆22,其终点为轮脚24,后者可以用常规方法连接到渔竿(未示出)上。
转动轴装置12利用摇柄28通过操作机构20围绕中心轴26转动。当这样做时,转动轴装置12围绕绕线盘16连续地缠绕渔线14。操作机构20包括当转动轴装置12转动时沿前后方向(如双头箭头30所示)振动绕线盘16用的结构,从而保证渔线14沿绕线盘16的轴向范围均匀分布。
转动轴装置12有一个主体32,后者带一个环状裙板34和沿径向相对安置的第一和第二凸耳36、38,它们配合形成一种对可以移动的出线环装置40的支承。
出线环装置40有一个安装在第一出线环凸耳36上的第一出线环臂42和一个安装在第二出线环凸耳38上的第二出线环臂44。一个U形出线环钢丝48有一个基本部分49和从后者伸出的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固定在出线环臂42、44上,使出线环臂42、44和出线环钢丝48可以作为一个单元移动。
出线环臂42连接到出线环凸耳36上,可以相对于后者围绕轴线50作枢轴式转动。出线环臂44连接在出线环凸耳38上,以相对于后者围绕轴线52作枢轴式转动。轴线50、52是平行的,最好重合。利用这种配置,出线环装置40可以作为一个单元相对于转动轴主体32围绕轴线50、52在图5所示的投出位置和图4所示的收回位置之间作枢轴式转动。
通过出线环凸耳36、38中至少一个的内部中的过中心偏压机构54,当出线环装置40接近每个投出和收回位置时,出线环臂42、44和因此整个出线环装置40都被偏压到投出和收回位置中。
用于将出线环装置40可以枢轴式转动地连接到主体32上和用于将出线环装置40偏压到投出和收回位置中的每个位置中的合适结构在本技术中是熟知的。例如,一种用于完成该任务的合适结构在授予Councilman的美国专利No.5,004,182中得到详细的说明,该专利参考结合于此。
在出线环装置40的收回位置中,渔线14能自由地从绕线盘16上松开。为了使出线环装置从投出位置变化到收回位置,可以操作摇柄28。通过一个也在美国专利No.5,004,182中示出的机构,转动转动轴装置12使出线环装置40偏离投出位置而进入收回位置。
在从投出位置到收回位置的转变中,渔线14沿出线环钢丝48的边缘56受到引导,并进入由出线环臂44部分形成的凹部58中。当绕线轮10位于收因位置中时,渔线14从绕线盘16伸出,通过凹部58,围绕圆柱形导向滚柱60,从导向滚柱60向前离开绕线轮10。
操作机构20包括一个牵引系统,当出线环装置40位于图4的收回位置中时,该牵引系统使绕线盘16围绕中心轴线26转动,使渔线14从绕线盘上松开。当这样做时,滚柱60转动,以防止渔线14粘结。松开绕线盘16所需的扭矩量可以通过绕线轮10后部的牵引钮62进行变化。
操作摇柄28,使出线轮装置40处于收回位置,导致转动轴装置12当从图4中绕线盘前面观看时围绕轴线26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这使得出线环臂44上的U形表面64紧靠渔线14,并使得当转动轴装置12转动时渔线14围绕绕线盘16缠绕。
现代的钓鱼绕线轮可以开动而以高速率收回渔线。当这样做时,在出线环钢丝48上产生一种显著的离心力,这种力如果不克服就会产生严重的振动。图2示出一种用于反向平衡出线环钢丝48上产生的力的已知结构。
在图2中,70表示一种转动轴装置,它有一个包括一对沿径向相对的出线环臂74(仅示出一个)的出线环装置72,出线环臂74可以枢轴式转动地连接到圆柱形体78上的一对出线环凸耳76(示出一个)上。当转动轴装置70围绕中心轴线80转动时,出线环钢丝82的质量形成一个沿箭头84方向沿径向产生的离心力。该力通过沿径向移动出线环凸耳76反向平衡,使得每个凸耳76的纵向中心轴线86在轴线80的沿直径方向在出线环钢丝48的基本部分88的对立侧方位偏离转动轴轴线80。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2所示出线环凸耳76的反向平衡装置(即凸耳轴线86移动偏离转动轴轴线80)的替代方案,并在实际上的所有设计中不需要附加配重而从动力学上平衡转动轴装置。本发明的每个出线环凸耳36、38的构造相同。因此,下面的详细说明将限于一个示范性的出线环凸耳36。
出线环凸耳36具有径向厚度T和大体矩形的圆周形外表面90,其较长的长度尺寸为L而较短的宽度尺寸为W。中心轴线C与表面90的长度相交并与平面P形成锐角θ,平面P包含平行于轴线50的直线和轴线26两者。角度θ为10°至30°大小,在一种形式中大约为20°。中心线C在转动轴主体32的轴向范围内在点X处与该平面P相交。由出线凸耳36、38的中心轴线形成的角度可以相同或不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凸耳36、38的结构形状。
本发明相对于图2中先有技术转动轴装置70的概念可以用相当简单的术语说明。出线环装置72的转动轴相对于轴线86的一侧移动,而凸耳76的后部相对于轴86的另一侧移动。采用这种配置,凸耳36的长度不平行于轴线26而凸耳36以悬臂形式向前伸出在转动轴主体32的前部92之上。结果,在平面P的沿径向相对两侧的质量比例沿凸耳36的轴向范围变化并向着其前部增大。在主体32的后部处凸耳36的质量相当均匀地分布在平面P的相对两侧。在凸耳36的最前面部分,基本上整个质量位于平面P的与U形出线环钢丝48的基本部分相对的一侧。这种配置形成出线环钢丝48的质量的动力平衡而不用添加转动轴装置12的配重。
出线环凸耳36可以与裙板34形成一件。出线环凸耳36的厚度T可以沿其长度L大体上均匀。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出线环凸耳有一个周边法兰96,它形成一个内室98,以装入先前所述的机构,用于向着投出和收回位置偏压出线环装置40。一个平板100利用螺钉102可以脱开地保持在其位置上,以盖住内室98。
出线环凸耳38同样制成使沿周边的中心线C1与通过转动轴中心轴线26和平行于轴线52的轴线的同一平面P形成角度θ1。
出线环凸耳36、38伸出的角度由出线环钢丝48的形状、尺寸和重量以及制成转动轴装置12包括凸耳36、38的材料决定。本技术领域的一个普通专业人员可以设计一种平衡转动轴装置12的特定结构。
上述特定实施例的公开预定例示本发明所包含的广泛概念。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动轴装置,可以操作而使渔线围绕绕线盘缠绕在钓鱼绕线轮上,该转动轴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周面和中心轴线的主体,转动轴装置在操作中围绕该中心轴线转动;在主体上的一个第一出线环凸耳和一个第二出线环凸耳;一个出线环装置,它包括一个第一出线环臂、一个第二出线环臂和一个出线环钢丝;第一机构,用于将第一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一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该第一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一出线环凸耳围绕一第一轴线作枢轴式运动,上述第一出线环凸耳有一个沿主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周面中心线;和第二机构,用于将第二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二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该第二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二出线环凸耳围绕一第二轴线作枢轴式运动,上述第二出线环凸耳有一个沿主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周面中心线,其中,第一周面中心线与包含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两者的第一平面形成第一锐角,而第二中心线与包含平行于第二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两者的第二平面形成第二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该主体有一个轴向范围,而该第一和第二中心线每个沿转动轴主体的轴向范围与第一平面相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锐角每个在10°至3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锐角每个等于约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锐角是不同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平面为同一平面,而第一和第二锐角接近相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出线环装置相对于主体可以在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转动轴装置有一个前部和后部,出线环钢丝有一带基本部分和支脚的U形构型,每个支脚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出线环臂上,当出线环装置位于收回位置时,出线环钢丝的基本部分沿径向位于同一平面的一侧,而第一和第二周面中心线每个从同一平面向前延伸,与该同一平面的一侧成角度偏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该主体包括一个环状裙板,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与该环状裙板形成一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每个有一个具有较长尺寸和较短尺寸的大体矩形的周面形状,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的较长尺寸沿主体的轴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该主体有一个前部和后部及一个环状裙板,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沿轴向向前伸出,超出环状裙板的前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周面轴线与第一和第二平面形成第一和第二锐角,足以使转动轴形成动力学平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平面为同一平面,而第一和第二轴线两者位于该同一平面的同一侧。
13.一种转动轴装置,可以操作而使渔线围绕绕线盘缠绕,该转动轴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周面和中心轴线的主体,转动轴装置在操作中围绕该中心轴线转动;在主体上的一个第一出线环凸耳和一个第二出线环凸耳;一个出线环装置,它包括一个第一出线环臂、一个第二出线环臂和一个出线环钢丝;第一机构,用于将第一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一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该第一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一出线环凸耳围绕一第一轴线作枢轴式运动;上述第一出线环凸耳有一个第一细长形状;和第二机构,用于将第二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二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该第二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二出线环凸耳围绕一第二轴线作枢轴式运动,上述第二出线环凸耳有一个细长形状;其中,每个第一出线环凸耳和第二出线环凸耳的长度不平行于主体的中心轴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该转动轴装置有一个前部和后部,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的长度从包含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的第一平面以10°至30°之间的角度向前伸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的长度从第一平面以约20°角向前伸出。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该主体有一个前部和后部及一个环状裙板,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向前伸出,超出环状裙板的前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与环状裙板形成一件。
18.一种转动轴装置,可以操作而使渔线围绕绕线盘缠绕在钓鱼绕线轮上,该转动轴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周面和中心轴线的主体,转动轴装置在操作中围绕该中心轴线转动;在主体上的一个第一出线环凸耳和一个第二出线环凸耳;一个出线环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出线环臂、一个第二出线环臂和一个出线环钢丝;第一机构,用于将第一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一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该第一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一出线环凸耳围绕一第一轴线作枢轴式运动;上述第一出线环凸耳有一个质量,第二机构,用于将第二出线环臂安装到第二出线环凸耳上,以便使该第二出线环臂相对于第二出线环凸耳围绕一第二轴线作枢轴式运动;上述第二出线环凸耳有一个质量,在包含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两者的第一平面的沿径向相对两侧上,第一出线环凸耳的质量的比例沿第一出线环凸耳的轴向范围发生变化,在包含平行于第二轴线的直线和主体中心轴线两者的第二平面的沿径向相对两侧上,第二出线环凸耳的质量的比例沿第二出线环凸耳的轴向范围发生变化。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出线环装置相对于主体可以在投出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转动轴装置有一个前部和后部,出线环钢丝有一个带有基本部分以及连接到第一出线环臂上的第一支脚和连接到第二出线环臂上的第二支脚的U形构型,当出线环装置位于收回位置时,出线环钢丝的基本部分沿径向位于第一平面的一侧,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在第一平面的另一侧上的质量的比例沿向前方向增加。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有一个具有较长和较短尺寸的大体矩形的周面形状,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的较长尺寸沿主体的轴向延伸。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该主体有一个环状裙板,而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沿轴向向前伸出,超出环状裙板的前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动轴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出线环凸耳与环状裙板形成一件。
全文摘要
缠绕渔线的绕线轮装置,有带周面和轴线的主体、主体上的第一和第二凸耳、有第一和第二臂及钢丝的出线环装置、将第一臂装到第一凸耳上使之相对后者绕第一轴线枢转的第一机构,及将第二臂装到第二凸耳上使之相对后者绕第二轴线枢转的第二机构。第一和第二凸耳有沿主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周面中心线。第一中心线与包含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直线和主体轴线的第一平面形成第一锐角。第二中心线与包含平行于第二轴线的直线和主体轴线的第二平面形成第二锐角。
文档编号A01K89/00GK1142888SQ9610461
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0日
发明者兰迪·李·阿瑟顿, 肯特·李·兹瓦耶尔 申请人:泽布科交织公司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