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撞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材、化工、热电、陶瓷、冶金矿山、耐火材料等行业需要将物料粉碎的对撞磨机。
上述行业广泛使用的球磨机产量高、能耗也高,工作介质(钢球、钢段)衬板等消耗量大,铁质影响产品质量,如影响白色水泥的白度等。1995年3月15日CN2191705Y公告的无球磨机采用风磨风送,提供一种不使用介质的粉碎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省电、无工作介质、产品质量纯正的对撞磨机,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对撞磨机包括有多台电动机、联轴器、齿轮传动装置、带传动装置、轴承、密封装置等,在带有出粉口1的上机体11内部,设置有多块导向板2或蜗腔41,倾斜固定的多块缓冲板4或分级锥42,料斗5、中心进料管32或/和进料管10等构成机体上部部件。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或三角带或同步齿形带,驱动上带轮8带动上立轴7或上中空轴31,在安装有滚动轴承的上支承6内高速旋转,带动轴上设置的上甩盘3一起旋转,构成上甩料装置;在轴上增设叶轮9构成甩料分级装置;或上立轴7带动上甩盘3在安装有叶轮9和滚动轴承的上中空轴31内旋转构成甩料分级装置。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下带轮22或小被动齿轮52,带动下立轴21在安装有滚动轴承的下中空轴20内,或下支承18内高速旋转,带动下立轴21上设置的下甩盘15和分料锥17旋转,构成下甩料装置;在下甩盘15的边缘增设举升环37构成甩料举升装置。
电动机通过传动带驱动大带轮19或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带动下中空轴20,在安装有供油环61、静压轴承62或滚动轴承的下支承18内旋转,带动下中空轴20上设置的举升盘14旋转,构成举升装置。
设置有排料口46或/和进风口23、不设置或设置有料床区44的下机16与传动机壳55,构成机体下部部件。
调速电动机通过联轴器或传动带驱动分级带轮35,带动分级轴34在安装有滚动轴承的分级支承33内旋转,带动叶轮9一起旋转,分级支承33直立设置在分级机壳36内,构成立式分级装置;分级支承33水平设置在分级机壳36内,构成卧式分级装置。
由机体上下部、甩料分级装置、下甩料装置、举升装置构成的甩料分级式对撞磨机(如图1);由机体上部、上甩料装置、分级装置、甩料举升装置、下机体16构成的甩料举升式对撞磨机(如图2);由设置有蜗腔41的机体上部、上下甩料装置与设置有进风口23、料床区44和排料口46的下机体16构成的蜗腔式对撞磨机(如图3);根据产品产量和粒度要求,入料粒度大小,物料易磨性等不同因素,选用机体上下部、上下甩料装置、甩料分级装置、分级装置、甩料举升装置、举升装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其中的装置和零部件,组合构成适合不同因素要求的对撞磨机。
上下甩盘3、15相对设置,相反方向高速旋转,离心力将物料从甩料通道73甩出,沿着上下甩盘3、15内锥面指向在对撞区13相对撞击而被粉碎,粗粉由举升装置和/或风送到料斗5落入上甩盘3循环撞击粉碎,合格细粉由分级装置选出经出粉口1风送到下道工序收集。
结构相似的上下甩盘3、15外圈是截锥状,内锥面是光滑锥面,或在内锥面上设置多条光滑甩料通道74,或在内锥面上设置多条能形成料衬区72的甩料通道73,工作时一部分物料能够暂时驻留在料衬区72,这样可以减少甩料通道73的磨损。根据上下甩盘3、15直径大小,确定设置多少条甩料通道73。如图8XY轴交于盘心,光滑甩料通道74受力一侧平行于X轴,距离b在X轴上方,或设置成b在X轴下方。在上甩盘3的内圈,不设置或设置有多条螺旋通道71,穿透上甩盘3内圈上下面,工作时一部分物料穿过螺旋通道71落到下甩盘15内部;上下甩盘3、15用高强度耐磨钢材制成,或用钢材制成基体,在接触物料的表面上面,特别是各通道的受力迎料面上面铺焊耐磨材料层,或镶嵌耐磨钢材、铸石材料,硬质合金等耐磨材料衬板。
举升环37、举升盘14的曲面部分、多块导向板2组合之后,均为圆环形或多边环形。其内表面是一段弧线或多段折线围成的近似弧线形成的光滑曲面,或在曲面上设置凸起的环状齿或网状齿,或螺旋状齿。上述机件用高强度耐磨合金钢铁(高锰钢、高铬铸铁等)材料制成,或用钢材制成基体,在曲面上铺焊耐磨材料层。
上下支承6、18、分级支承33均包括内部的滚动轴承或静压轴承62及其两端安装的密封装置--油封、防尘密封、迷宫密封、气封装置等,将它们单独或组合使用,对内部润滑油脂或压力油密封,对外部防尘。压力油通过供油环61经下中空轴20上的油孔进入下中空轴20内部,润滑轴承。
电动机通过三角带或同步齿形驱动上下带轮8、22大带轮19旋转作功,为了平衡传动带对轴的拉力,采用双电动机相对设置在同一轴的两侧,共同驱动此轴。
大被动齿轮51、小被动齿轮52、双联齿轮53、轴齿轮54、传动机壳55、带轮56和滚动轴承等构成分流齿轮传动装置(图4)。由传动机壳55、中心齿轮63、内齿轮64、中介齿轮65、滚动轴承等构成中心齿轮传动装置(图5)。由传动机壳55、带轮56、轴齿轮54、大被动齿轮51、滚动轴承等构成单级齿轮传动装置(图6)。
通过对撞磨机的风是负压,无粉尘泄漏,不污染环境,可用冷风对热料进行冷却,用热风对湿料进行烘干。物料的粉碎、分级、再粉碎在机内循环进行,外围用辅助设备较少。使用电动机驱动几百千克重的上下甩盘3、15,举升盘14和物料高速旋转,离心力驱使物料加速后甩出,物料对物料撞击粉碎,大部分能量作用在物料撞击粉碎上,因而能耗低、效率高、无介质损耗、产品质量纯正,与相同台时产量的球磨机相比体积小、重量轻、用钢材少、造价低。球磨机体积大而重、造价高,使用电动机驱动几十吨重的筒体衬板旋转,带动物料与钢球上升,钢球对物料锤击、磙压、研磨粉碎,大部分能量作用在筒体衬板旋转提升钢球上,因而能耗高,介质损耗增加产品成本。


图1是甩料分级式对撞磨机示意图,编号1-23;图2是甩料举升式对撞磨机示意图,编号31-37;图3是蜗腔式对撞磨机示意图,编号41-46;图4是分流齿轮传动装置示意图,编号51-56;图5是中心齿轮传动装置示意图,编号61-65;图6是单级齿轮传动装置示意图;图7图8是上甩盘3示意图,编号71-74;滚动轴承符号形象直观,未编号;所述电动机、三角带、同步齿形带、密封装置、联轴器等附图中均未画出。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图1)机体上下部相对安装,与甩料分级装置、下甩料装置、举升装置等构成甩料分级式对撞磨机。双台电动机通过传动带,共同驱动上带轮8带动上立轴7,在上机体11之上设置的上支承6内旋转,上立轴7带动其下端轴伸之上设置的上甩盘3和叶轮9一起旋转。电动机通过传动带或齿轮传动装置(如图4、5、6)驱动大带轮19,或大被动齿轮51,或内齿轮64,带动下中空轴20,在下机体16之上设置的下支承18内旋转,下中空轴20带动其上端轴伸之上设置的举升盘14一起旋转;电动机通过传动带或齿轮传动装置(图4),驱动下带轮22或小被动齿轮52,带动下立轴21在下中空轴20内旋转,下立轴21带动其上端轴伸之上设置的下甩盘15和分料锥17旋转。物料从进料管10进入后,落入料斗5,再下落到上甩盘3的内圈,一部分物料从其甩料通道73甩出,另一部分物料透过其螺旋通道71,下落到下甩盘15内,被分料锥17驱散,从下甩盘15的甩料通道73甩出,上下甩盘3、15相对设置,相反方向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被离心力甩出的物料沿着各自甩盘内锥面指向前进,在对撞区13相对撞击而被粉碎之后,落到举升盘14的曲面之上,高速旋转的举升盘14产生的离心力将物料沿着曲面指向甩出。从进风口23吸入下机体16的风,(风由外部风机提供),经进风带12进入多块导向板2围成的空腔内,离心力和风力共同将物料沿着导向板2的曲面举升与缓冲板4相撞减速之后,合格细粉随风通过叶轮9经出粉口1被风送到下道工序收集,不合格粗粉落入料斗5进入上甩盘3循环粉碎,直到合格。
实施例2(图2)机体上部与下机体16相对安装,与上甩料装置、甩料举升转置、立式或卧式分级装置等陶成甩料举升式对撞磨机。其粉碎过程与实施例1相似,其型式有所不同,就是用举升环37替换举升装置,甩上甩料装置替代甩料分级装置。为适应易碎物料通过量大的要求,增设中心进料管32,使一部分物料直接落到下甩盘15内。设置一套或多套立式或卧式分级装置。调速电动机通过联轴器,或传动带和分级带轮35驱动分级轴34,带动叶轮9在分级机壳36内设置的分级支承33内旋转,分级机壳36安装在上机体11之上,其内腔相通。离心力和风力共同将粉碎之后的物料沿着导向板2的曲面举升与缓冲板4相撞减速之后,合格细粉随风通过叶轮9经出粉口1被风送到下道工序收集。改变调速电动机的转速,控制产品细度。不合格粗粉落入料斗5进入上甩盘3循环粉碎,直到合格。
实施例3(图3)带有蜗腔41的上机体11与带有进风口23、排料口46、料床区44的下机体16相对安装,与上下甩料装置等构成蜗腔式对撞磨机。其粉碎过程与上述二例相似,只是减去了举升装置,利用通过进风带12的风将被粉碎的物料扬起一部分,随风进入平面等速螺旋线(阿基米德螺旋线)状的蜗腔41的外围,促使风和物料在蜗腔41内由外圈向内圈的进程中加速旋转,再围绕着分级锥42加速旋转,不合格粗粉落入料斗5再入上甩盘3循环粉碎;合格细粉随风旋转经出风环43从出粉口1送到下道工序收集。另一部分没有被风扬起的物料落到料床区44上,再从进风带12下落到下机体16的下部,由排料口46排出机体,再用提升设备将排出物料送返进料管10或/和中心进料管32循环粉碎,直到合格。
大型对撞磨机采用电动机通过液力偶合器、齿轮传动装置驱动上下甩盘3、15、叶轮9、举升盘14。由于对撞磨机所粉磨的物料硬度高,导向板2、上下甩盘3、15、缓冲板4、料斗5、叶轮9、举升盘环14、37、分料锥17、蜗腔41、分级锥42等接触物料的机件磨损较快,综合采用高锰钢、高铬铸铁、低铬合金钢、耐磨合金钢焊条,铸石材料、陶瓷、硬质合金耐磨橡胶等耐磨材料,根据上述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功能要求,采用耐磨材料整体制造,或用钢材制成基体,在接触物料的表面上铺焊耐磨材料层,或在基体上镶嵌耐磨材料衬板,或采用橡胶加金属骨架复合材料制造。
权利要求
1.一种对撞磨机包括有电动机、传动装置、轴承、密封装置等,其特征是a.带有出粉口(1)的上机体(11)内部,设置有导向板(2)或蜗腔(41)、缓冲板(4)或分级锥(42)、料斗(5)、中心进料管(32)或/和进料管(10),构成机体上部;b.电动机通过传动带,驱动上带轮(8),带动上立轴(7)或上中空轴(31),在安装有滚动轴承的上支承(6)内旋转,带动上甩盘(3),构成上甩料装置;在轴上增设叶轮(9)或上立轴(7)带动上甩盘(3)在安装有叶轮(9)和滚动轴承的上中空轴(31)内旋转构成甩料分级装置;c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下带轮(22),或小被动齿轮(52),带动下立轴(21)在安装有滚动轴承的下中空轴(20)内,或下支承(18)内旋转,带动下甩盘(15)和分料锥(17),构成下甩料装置;在下甩盘(15)的边缘增设举升环(37),构成甩料举升装置;d.电动机通过传动带驱动大带轮(19),或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带动下中空轴(20),在安装有供油环(61)、静压轴承(62)、或滚动轴承的下支承(18)内旋转带动举升盘(14),构成举升装置;e.设置有排料口(46)或/和进风口(23)、不设置或设置有料床区(44)的下机体(16)与传动机壳(55)构成机体下部;f.调速电动机通过联轴器或传动带驱动分级带轮(35),带动分级轴(34)在安装有滚动轴承的分级支承(33)内旋转,带动叶轮(9),分级支承(33)直立设置在分级机壳(36)内,构成立式分级装置;分级支承(33)水平设置在分级机壳(36)内,构成卧式分级装置;g.由机体上下部、甩料分级装置、下甩料装置、举升装置构成的甩料分级式对撞磨机;由机体上部、上甩料装置、分级装置、甩料举升装置、下机体(16)构成的甩料举升式对撞磨机;由设置有蜗腔(41)的机体上部、上下甩料装置、与设置有进风口(23)、料床区(44)、排料口(46)的下机体(16)构成的蜗腔式对撞磨机;选用机体上下部、上下甩料装置、甩料分级装置、分级装置、甩料举升装置、举升装置、传动装置其中的装置和零部件,组合构成适用的对撞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撞磨机其特征是所述上下甩盘(3、15)的外圈是截锥状,内锥面是光滑锥面,或在内锥面上设置多条光滑甩料通道(74),或在内锥面上设置多条能形成料衬区(72)的甩料通道(73),在上甩盘(3)的内圈,不设置或设置有多条螺旋通道(71),上下甩盘(3、15)用高强度耐磨钢材制成,或用钢材制成基体,在各通道的迎料面上面铺焊耐磨材料层,或镶嵌耐磨钢材、铸石材料、硬质合金等耐磨材料衬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的撞磨机其特征是所述举升环(37)、举升盘(14)的曲面部分、多块导向板(2)组合之后,均为圆环形或多边环形,其内表面是一段弧线或多段折线围成的近似弧线形成的光滑曲面,或在曲面上设置凸起的环状齿或网状齿,或螺旋状齿,上述机件用高强度耐磨合金钢铁材料制成,或用钢材制成基体,在曲面上铺焊耐磨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撞磨机其特征是所述齿轮传动装置是由大被动齿轮(51)、小被动齿轮(52)、双联齿轮(53)、轴齿轮(54)、传动机壳(55)、带轮(56)等构成的分流齿轮传动装置;由传动机壳(55)、中心齿轮(63)、内齿轮(64)、中介齿轮(65)等构成的中心齿轮传动装置;由传动机壳(55)、带轮(56)、轴齿轮(54)、大被动齿轮(51)等构成的单级齿轮传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撞磨机,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板(2)、上下甩盘(3、15)、缓冲板(4)、料斗(5)、叶轮(9)、举升盘(14)、举升环(37)、蜗腔(41)、分级锥(42)等易磨损机件,综合采用高锰钢、高铬铸铁、低铬合金钢、耐磨合金钢焊条、铸石、陶瓷、硬质合金、耐磨橡胶等耐磨材料,根据机件要求采用耐磨材料、橡胶加金属骨架复合材料整体制造,或用钢材制成基体,在接触物料的表面之上铺焊耐磨材料层,或在基体上镶嵌耐磨材料衬板。
全文摘要
本对撞磨机集粉碎、分级、烘干于一体,用于建材、化工、热电、陶瓷、冶金矿山、耐火材料等行业粉磨物料。电动机驱动相对设置的上下甩盘向相反方向高速旋转,离心力将物料沿着甩盘内锥面的指向甩出相对撞击粉碎,分级后的粗粉再次粉碎在机内循环进行。热风送料对湿料进行烘干,使用负压风,无粉尘泄漏,不污染环境,无介质损耗,产品质量纯正。本磨机体积小、耗电少、造价低。
文档编号B02C19/00GK1174758SQ9611187
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6日
发明者李耀武 申请人:李耀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