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1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密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确切的说是一种精密排种器。
专利号为89203754、7的“多用型孔轮式高速精密排种器”,发明点主要是排种型孔轮部分,包括型孔轮、清种叉和护种板,型孔轮上有一排至多排窝眼型孔,每排型孔底有环形槽;该排种器至今仍被广泛用于豆类、玉米和包衣圆粒种的精密排种,可进行同一苗带双条或多条播种,但播一种种子就需更换一次型孔轮,费工费时,所需型孔轮数量多,使用成本高,清种叉在倒车时还易产生卡轮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拆卸排种器可同时兼播两种作物、所需配套排种轮数量少,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精密排种器。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精密排种器结构包括壳体、排种轮、毛刷轮,排种轮和毛刷轮通过轴固定在壳体上;其结构还包括挡种板、挡种片、清种片;排种轮右上方壳体上有孔;挡种板放置在排种轮上部,通过该孔用螺栓固定于壳体上;清种片位于排种轮下部,用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其内弧置于排种轮上的环形凹槽底部;排种轮上部也可以只装有挡种片,通过排种轮右上方壳体上的孔用螺栓固定,其内弧置于排种轮上、中部的环形凹槽底部。排种轮外园园周面上有三一四排均匀分布的排种窝,两侧两排的排种窝尺寸相同,中间排种窝的尺寸大于两侧排种窝的尺寸,在排种轮上每排排种窝中间分别开有一环形凹槽;中间的排种窝处也可开有两条环形凹槽。挡种板的结构为弧形板右端连接后支板,使后支板的板面与弧形板的左端面平行;弧形板的内弧直径与排种轮的外园直径相同,横截面为脊形,在靠近后支板三分之一处的脊顶上设有一定位凸起;后支板板面与后支板径向的延长线夹角为45°。挡种板的结构还可以是弧形板,两端面平行,内弧直径与排种轮的外园直径相同,横截面为半个脊形,在靠近右端三分之一处的脊顶上设有一定位凸起,在弧形板的内弧面中部有一条弧形凸起。挡种片为半月牙形,内弧为园形,园弧的直径与排种轮上环形凹槽的直径相同;外弧为自左向右的渐开弧形,右端与内弧的夹角不大于60°;在挡种片上有孔。清种片为半月牙形,其内弧、外弧的形状与尺寸和挡种片完全相同,在外弧右端与内弧成直角连接;清种片上有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排种轮上部安装挡种板或清种片,一个排种轮即可兼播两种不同的作物,操作方便,省工省时,播种精度高,可用于玉米、豆类、棉花、花生、窝瓜的精密播种,是适应大豆、玉米等中耕作物“三垄栽培”高产农艺技术措施最理想的机具。


图1为装有挡种板4的一种精密排种器结构图;图中,1为壳体,2为排种轮,3为孔,4为挡种板,5毛刷轮,6为清种片,11、12为环形凹槽,22为内弧,26、27为轴,28、29、为螺栓;图2为装有挡种片7的一种精密排种器结构图;图中,14为环形凹槽,19为内弧;图3为排种轮3的一种结构图;图中,8、9、10为排种窝,11、12、13为环形凹槽;图4为排种轮3的另一种结构图;图中,14为环形凹槽;图5为挡种板4的结构主视图;图中,15为弧形板,16为定位凸起,18为后支板;图6为挡种板4的结构俯视图7为挡种板4的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图中,17为弧形板,30为定位凸起,31为弧形凸起;图8为挡种板4的第二种结构的A-A剖视图;图9为挡种片7的结构图;图中,19为内弧,20为外弧,21为孔;
图10为清种片6的结构图;图中,22为内弧,23为外弧,24、25为孔。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所示,一种精密排种器,排种轮2和毛刷轮5通过轴26、27固定在壳体1上;排种轮2右上方壳体1上有孔3;挡种板4放置在排种轮2上部,通过孔3用螺栓28固定于壳体1上;清种片6位于排种轮2下部,用螺栓29固定在壳体1上,其内弧22置于排种轮2上两侧的环形凹槽11、12底部。
如图2所示,排种轮2上部也可以只装有挡种片7,通过孔3用螺栓28固定,其内弧19置于排种轮2上的环形凹槽11、12底部,此时清种片6内弧22置于排种轮2上环形凹槽14底部。
如图3所示,排种轮2外园园周面上有三排均匀分布的排种窝8、9、10两侧排种窝8、9的尺寸相同,中间一排排种窝10的尺寸大于两侧排种窝8、9的尺寸,每排排种窝8、9、10中间分别开有一环形凹槽11、12、13。
如图4所示,对于排种轮2的中间一排排种窝10尺寸较大的,也可开有两条环形凹槽14。
如图5、6所示,挡种板4的结构为弧形板15右端连接后支板18,使后支板18的板面与弧形板15的左端面平行,弧形板15的内弧直径与排种轮2的外园直径相同;弧形板15的横截面为脊形,在弧形板15靠近后支板18三分之一处的脊顶上设有一定位凸起16,安装时与后支板18两端共同起定位作用;后支板18板面与后支板18底部径向的延长线夹角α为45°。
如图7、8所示,挡种板4的第二种结构为弧形板17两端面平行,弧形板17的内弧直径与排种轮2的外园直径相同;弧形板17的横截面为半个脊形,在弧形板17靠近右端三分之一处的脊顶上设有一定位凸起30,内弧面中部有一条弧形凸起31,安装时放置在排种轮2的环形凹槽中、与定位凸起30共同起定位作用。
如图9所示,挡种片7为半月牙形,内弧19为园形,园弧的直径与排种轮2上环形凹槽31、12、13及14的直径相同;外弧20为自左向右的渐开弧形,右端与内弧19的夹角γ不大于60°;挡种片7上有孔21,安装时,孔21与壳体1上孔3对应。

图10所示,清种片6为半月牙形,其内弧22、外弧23的形状与尺寸和挡种片7完全相同,在外弧23右端与内弧22成直角连接;清种片上有孔24、25,孔24是安装时用于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
清种片6与挡种板4或挡种片7是配套使用的。
当排种轮2的结构如图3或4时,使用图5、6所示结构的挡种板4和清种片6,将清种片4置于排种轮2环形凹槽11、12的底部,挡种板4将中间一排的排种窝10挡住,利用两侧的排种窝8、9排种。使用清种片6和挡种片7时,将清种片4置于排种轮2环形凹槽13或14底部,挡种片7置于环形凹槽11、12的底部,利用中间一排的排种窝10进行排种。
当排种轮2上有四排排种窝时,可使用如图7、8所示的第二种结构的挡种板4和清种片6,两个挡种板4将中间的两排排种窝挡住,两个挡种板4顶部合为一个脊形,有利于排种,利用两侧的排种窝8、9排种。也可使用清种片6和挡种片7,利用中间两排的排种窝进行排种。
权利要求1.一种精密排种器,结构包括壳体(1)、排种轮(5)、毛刷轮(3),排种轮(2)和毛刷轮(5)通过轴(26)、(27)固定在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结构还包括挡种板(4)、挡种片(7)、清种片(6);排种轮(21)右上方壳体(1)上有孔(3);挡种板(4)放置在排种轮(2)上部,通过孔(3)用螺栓(28)固定于壳体(1)上;清种片(6)位于排种轮(2)下部,用螺栓(29)固定在壳体(1)上,其内弧(22)置于排种轮(2)上的环形凹槽底部;排种轮(2)上部也可以只装有挡种片(7),通过壳体(1)上的孔(3)用螺栓(28)固定,其内弧(19)置于排种轮(2)上、中部的环形凹槽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排种轮(2)外园园周面上有三--四排均匀分布的排种窝(8)、(9)、(10),两侧排种窝(8)、(9)的尺寸相同,中间排种窝(10)的尺寸大于两侧排种窝(8)、(9)的尺寸,每排排种窝(8)、(9)、(10)中间分别开有一环形凹槽(11)、(12)、(13);中间的排种窝(10)处也可开有两条环形凹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挡种板(4)的结构为弧形板(15)右端连接后支板(18),使后支板(18)的板面与弧形板(15)的左端面平行;弧形板(15)的内弧直径与排种轮(2)的外园直径相同,横截面为脊形,在靠近后支板(18)三分之一处的脊顶上设有一定位凸起(16);后支板(18)板面与后支板(18)底部径向的延长线夹角(α)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挡种板(4)的结构还可以为弧形板(17),两端面平行,内弧的直径与排种轮(2)的外园直径相同,横截面为半个脊形,在靠近右端三分之一处的脊顶上设有一定位凸起(30);在弧形板(17)的内弧面中部有一条弧形凸起(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挡种片(7)为半月牙形,内弧(19)为园形,园弧的直径与排种轮(2)上环形凹槽(11)、(12)、(13)、(14)的均直径相同;外弧(20)为自左向右的渐开弧形、右端与内弧(19)的夹角(γ)不大于60°;在挡种片上有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清种片(6)为半月牙形,其内弧(22)、外弧(23)的形状与尺寸和挡种片(7)完全相同,在外弧(23)右端与内弧(22)成直角连接;清种片上有孔(24)、(25)。
专利摘要一种精密排种器,主要包括排种轮、挡种板、挡种片、清种片;挡种板、挡种片在排种轮上部,分别与在排种轮下部的清种片配套使用,排种窝上有数排均匀分布的排种窝,每排排种窝中间分别开有一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同时兼播两种作物,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可用于玉米、豆类、棉花、花生、窝瓜的精密排种,是适应大豆、玉米等中耕作物“三垄栽培”高产农艺技术措施最理想的机具。
文档编号A01C7/18GK2353123SQ992023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5日
发明者郝琦波 申请人:郝琦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