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栽培系统和栽培方法_2

文档序号:9830396阅读:来源:国知局
也能够实现平菇的通风透气,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节省通风孔的开设。
[0026]实施例3
和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遮荫系统8为大棚系统,大棚系统包括大棚层I,大棚层I的大棚盖顶上覆盖有大棚塑料薄膜,大棚塑料薄膜上还覆盖有遮阳网。
[0027]大棚系统还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顶层骨架6、中间层骨架7,顶层骨架6、中间层骨架7均设置在大棚层I上,顶层骨架6和中间层骨架7均为全覆盖层,顶层骨架6上覆盖有反光遮阳网,中间层骨架7上覆盖有遮阳网。
[0028]反光遮阳网钢筋承载完全覆盖在顶层骨架6上,遮阳网层同样用钢筋承载。顶层骨架6上全面覆盖反光遮阳网、中间层骨架7全面覆盖遮阳网,能够更进一步遮挡住夏日的暴晒,避免过多的热量传递到大棚层I上而引起大棚层I的温度超过平菇生长的适宜温度。另一方面,反光遮阳网和遮阳网的全面覆盖设置,在确保大棚层I完全处于荫蔽状态下,对于水帘的形成规模、大棚内的湿气均有影响,地下水喷洒到大棚系统上时,首先经过顶层骨架6的反光遮阳网,形成一股股水串、多股水串再经由全面覆盖的遮阳网进一步被分股流至大棚层I盖顶的遮阳网上,最终到达防水的大棚塑料薄膜,这一过程让最终在大棚层I形成的水帘状态更为缓和和连续,即使得水帘的持续时间更长,降温效果越持久,另外持久的水帘也利于水雾的产生,亦即能够增加大棚内的湿度,为大棚内平菇的生长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0029]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中间层骨架7为2-3层,一个中间层骨架7对应一层遮阳网,2-3层的中间层骨架7两两之间的距离为50cm。遮阳网的多层设置能够阻挡更多的夏日暴晒,但遮阳网随着层数的增加,遮阳效果并没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故遮阳网层数量合适即可,太多则不会带来有益效果,反而会提高平菇栽培的成本。
[0030]顶层骨架6和中间层骨架7之间的距离为1.2-1.5m,ψ间层骨架7和大棚层I之间的距离为50-80cm。实践过程中发现,前述距离范围对遮阳的利用效率最高,使得反光遮阳网和遮阳网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
[0031]所述遮阳网和反光遮阳网均可以为3针、4针。选用其他的遮阳网同样也可以实现遮阳效。
[0032]所述微喷装置4为滴灌带。抽水装置3可以为离心栗、活塞栗或者螺杆栗,优选螺杆栗,因为螺杆栗的压力高,利于出口水的雾化,同时对水中泥沙等颗粒不敏感,结构简单,不易磨损。
[0033]另外确切的温度湿度可用温湿度表查看。
[0034]实施例5
一种平菇栽培方法,用前述的系统进行平菇栽培。平菇栽培方法可采用现在已知的栽培技术结合本系统进行栽培,能够获得优良品质的平菇。
[0035]在高温实施时,将平菇培养基放置在平菇栽培架9上,多个平菇栽培架9平行设置即得平菇栽培架组,再用抽水装置3将地下水抽至水管2中,水管2将地下水喷洒到遮阴系统上,地下水由遮阴系统往下流,形成水帘,水帘给遮阴系统降温进而实现给整个栽培系统遮阴,每天还需要通风至少3次,早中晚至少一次,还可以下午一次,凌晨到早晨再一次,微喷装置4在早上10点-中午12点之间开启5-10min;下午14点至16点之间每隔20min开启一次,一次时间持续5-10min,此时最好再结合水帘控温系统,给平菇培养基提供足够的温湿度,微喷结束后,可选择通风一次;夜间晚10点至12点之间开启l-2min,以提升温度差,给予平菇生长一定的温度差刺激。利于平菇的健壮成长。
[0036]低温实施时也可。只是水帘控温系统可关闭,微喷装置4开启次数也需减少。
[0037]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行设置的平菇栽培架组,用于放置平菇培养基袋; 遮荫系统(8),设置在平菇栽培架(9)上方,用于为平菇栽培架组遮荫; 控温保湿系统,包括水帘控温系统、微喷系统和收集槽(5); 水帘控温系统:包括抽水装置(3)、和抽水装置(3)相连的水管(2),抽水装置(3)和水管(2)相连将地下水通过水管(2)压至高处喷洒至遮荫系统(8)上; 微喷系统:包括微喷管道,微喷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孔;微喷管道分布在平菇栽培架(9)顶部; 收集槽(5)用于收集经水帘控温系统喷洒后流至地下或地表的水、以及地表微喷控湿系统的经由喷灌组喷洒出的水,抽水装置(3)和收集槽(5)相连; 通风系统包括平行于平菇栽培架组的多个通风管(10)道,多个所述的通风管(10)道上均设置有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风管(10)道设置在平菇栽培架组中各平菇栽培架(9)的两侧,通风管(10)道上设置有通风点(9),通风孔设置在通风点(9)上,通风点(9)为多个且相邻通风点(9)间距合适的设置在通风管(10)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风点(9)上下左右均开设有通风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遮荫系统(8)为大棚系统,大棚系统包括大棚层(I),大棚层(I)的大棚盖顶上覆盖有大棚塑料薄膜,大棚塑料薄膜上还覆盖有遮阳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大棚层(I)还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顶层骨架(6)、中间层骨架(7),顶层骨架(6)、中间层骨架(7)均设置在大棚层(I)上,顶层骨架(6)上覆盖有反光遮阳网,中间层骨架(7)上覆盖有遮阳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间层骨架(7)为2-3层,一个中间层骨架(7)对应一层遮阳网,2-3层的中间层骨架(7)两两之间的距离为50c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顶层骨架(6)和中间层骨架(7)之间的距离为1.2-1.5m,中间层骨架(7)和大棚层(I)之间的距离为50-80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水装置(3)可以为离心栗、活塞栗或者螺杆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菇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水装置(3)为螺杆栗。10.—种平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进行平菇栽培。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菇栽培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平菇栽培架组,用于放置平菇培养基袋;遮荫系统,设置在平菇栽培架上方,用于为平菇栽培架组遮荫;控温保湿系统,包括水帘控温系统、微喷系统和收集槽;水帘控温系统:包括抽水装置、和抽水装置相连的水管,抽水装置和水管相连将地下水通过水管压至高处喷洒至遮荫系统上;微喷系统:包括微喷管道,微喷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孔;微喷管道分布在平菇栽培架顶部;抽水装置和收集槽相连;通风系统包括平行于平菇栽培架组的多个通风管道,多个所述的通风管道上均设置有通气孔。本发明能够为平菇生长过程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用该系统制备得到的平菇肥厚、菌朵肥大,经济价值高。
【IPC分类】A01G9/24, A01G1/04
【公开号】CN105594452
【申请号】CN201510950071
【发明人】高光军, 黎金龙, 戴绍琴
【申请人】蓬溪昊宏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