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透明基片和漫射层的漫射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0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含透明基片和漫射层的漫射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透明基片和漫射层的漫射薄膜。本发明还涉及依次包含透明基片、漫射层和低折射率层的防-反射薄膜。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一对保护膜和提供在保护膜之间的偏振膜的偏振片。漫射薄膜,防-反射薄膜和偏振片能够有利地用于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通常包含偏振片和液晶元件。为保证显示图像的质量,视角必须拓宽,并且显示面(屏幕)必须防止外来的反射光。
最广泛使用的显示器是TN型的TFT液晶显示器,其中,光学补偿片提供在偏振片和液晶元件之间。如日本专利临时公开8(1996)-50206、7(1995)-191217和欧洲专利0911656A2所述,TN型的TFT液晶显示器可在宽视角范围内给出高质量的图像。然而,当向下看屏幕时,通过TFT液晶显示器显示的图像阶度常常会颠倒。
为了解决该问题,业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例如,业已提出,将漫射器件(JP2,822,983)、光轴-转换器(JP2001-33783)或用于漫射发射光的光学装置(JP2001-56461)提供至观察者侧表面上,从而明显地改善图像质量。然而,在这些方法中,必须使用具有高度可控透镜或衍射光栅结构的漫射器件,这将使成本大增并且很难批量生产。
日本专利临时公开6(1994)-18706和10(1998)-20103披露了其中透明基片用含填料(如,二氧化硅(硅石))的树脂涂布的漫射薄膜。所述漫射薄膜能够低成本地批量生产。
日本专利临时公开11(1999)-160505、11(1999)-305010、11(1999)-326608、2000-121809、2000-180611和2000-338310披露了其它的漫射薄膜,但它们不能充分地改善图像质量。
近来,液晶显示器常用作具有足够细的像素的监视器,以便显示微细影象。然而,装备有漫射薄膜的监视器常常显示模糊图象。
为了防止显示面反射来自外部的光,通常提供防-反射薄膜。将防-反射薄膜置于显示器的上表面上,并引起光干涉以便减小反射率,从而防止显示屏对周围景物的反射,并由此避免对显示图象的对比度的损害。然而,防-反射薄膜并没有解决视角问题(阶度的颠倒),因此,人们希望提供一种防-反射薄膜,它能够很好地防止显示面对外部光的反射,同时还能够解决视角问题。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扩大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特别是防止显示面对周围景物的反射,以及在向下观看显示器时防止阶度的颠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即使将显示器用作精密显示监视器,液晶显示器也将给出清晰的图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不使液晶面板增厚的情况下扩大视角(特别是,当向下观看时的视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防止对图像质量损害,如对比度的变差、阶度倒转或者黑-白或白-黑倒转,以及不利的色调变异,根据视角这些经常能够观察到。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透明基片和漫射层的漫射薄膜,其中,通过测角光度计测得所述漫射层显示这样的散射光分布在30度角处的散射光强度与0度角处的透射光强度之比为0.01-0.2%。
通过测角光度计测得所述漫射层显示这样的散射光分布在60度角处的散射光强度与0度角处的透射光强度之比不大于0.02%。
所述漫射层的总雾度值在40-90%的范围内。漫射层还可具有在30-80%范围内的内部的漫射雾度值。另外,在30度角处测得的漫射层雾度值在30-95%的范围内。
漫射层可包含透明树脂和透明细颗粒。透明细颗粒的折射率可不同于透明树脂的折射率。透明树脂和透明细颗粒之间的折射率差优选在0.02-0.20的范围内。所述细颗粒优选包含粒径在0.5-2.0微米的相对小的颗粒和粒径在2.5-5.0微米的相对大的颗粒。
漫射层可具有这样的粗糙面,以使该层表面的角分布的平均值在1.5-5度的范围内。漫射层也可具有这样的粗糙面,以使该层表面的角分布的最大峰值角在0.4-1.4度的范围内。另外,漫射层也可具有这样的粗糙面,以使表面粗糙度在0.05-0.18微米的范围内。
所述透明基片可是光学各向异性聚合物膜。光学各向异性聚合物膜的Re延迟值优选在0-20nm的范围内,Rth延迟值优选在70-500nm的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一对保护膜和提供在保护膜之间的偏振膜的偏振片,其中,保护膜之一为上面定义的散射薄膜。
另外,偏振片还可包含含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并且该偏振片依次包括漫射薄膜、偏振膜和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液晶化合物优选为盘形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依次包含透明基片、漫射层和低折射率层的防-反射薄膜,其中,通过测角光度计测得所述漫射层显示这样的散射光分布在30度角处的散射光强度与0度角处的透射光强度之比为0.01-0.2%,并且其中,在450-650nm的波长范围内,5度角入射光的平均镜面反射率不大于2.5%。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一对保护膜和提供在保护膜之间的偏振膜的偏振片,其中,保护膜之一为上面定义的防-反射薄膜。
漫射薄膜、防-反射薄膜或偏振片能够附着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图像显示装置优选为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优选具有TN、VA、OCB、IPS或ECB型的液晶元件。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测角光度计测量的散射光强度的分布和视角特性的改善相关。另外,本发明人还发现,具有适当雾度值并且包含特别的低折射率层的防-反射不仅能够改善视角特性,而且还能够在不使显示图象变模糊的情况下防止显示面反射外来的光。
由背部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通过提供在观察者侧的偏振片上的漫射薄膜发生漫射。漫射得光线越多,视角特性改善得越好。然而,如果光线漫射得太多,向后散射的光量将大量增加,以致从正面观看到的图象的亮度将降低,或者图象的清晰度将受到损害。因此,必须将散射光强度分布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本发明人指出,如果在散射光分布中,30度散射角处的散射光强度与0度角处的光强度之比控制在特定范围内的话,可取得希望的视角特性。本发明人还发现,为了保证显示图象的清晰度,优选的是对60度散射角处的散射光强度进行控制(这和图象的模糊有关)。
因此,根据本发明,扩大了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特别是,防止了显示面对周围景物的反射。同时,当向下观看显示器时,还防止了阶度的颠倒。
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将显示器用作精密显示监视器,液晶显示器也将给出清晰的图象。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不使液晶面板增厚的情况下拓宽了视角(特别是,当向下观看显示器时的视角)。
此外,漫射薄膜可防止图像质量损害,如对比度的变差、阶度倒转或者黑-白或白-黑倒转,以及不利的色调变异,根据视角这些经常能够观察到。


图1是简略说明漫射薄膜基本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简略说明漫射薄膜另一个基本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实施例2制得的漫射薄膜(A-02)的散射光分布。
发明详述在本发明中,在散射光分布中,30度散射角处的散射光强度与0度处的光强度之比在0.01-0.2%,优选在0.02-0.15%,更优选在0.03-0.1%的范围内,以便实现希望的观察特性。在30度散射角处的散射光强度与视角特性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为了保证显示图象的清晰度,优选的是对60度散射角处的散射光强度进行控制(这和图象的模糊密切相关)。优选的是,在散射光分布中,60度散射角处的散射光强度与0度处的光强度之比控制在0.02%或更低,更优选控制在0.01%更低,最优选的是控制在0.005%或更低。
借助市售的自动测角光度计(GP-5,Murakami Color ResearchLaboratory),通过对所制备的漫射薄膜进行测量,可获得散射光分布。
另外,为了改善视角特性,对雾度值进行控制也是重要的。优选的是,内部的漫射雾度值在30-80%,更优选在35-70%,最优选在40-60%的范围内。
内部的漫射雾度可通过增加平均粒度为0.5-2.0微米细颗粒的量,通过使薄膜增厚,或通过增加颗粒的折射率而得以提高。
表面粗糙度可给出改善清晰度的合适的表面光雾度。优选的是,最终雾度值(内部散射雾度和表面雾度之和)在40-90%、更优选在45-80%,最优选在50-70%的范围内。
另外,在30度角处测得的漫射层雾度值在30-9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5-70%的范围内。
防-眩光功能(防止外部光线的反射)与表面粗糙度有关。通常已知的是,当粗糙度增加时,反射将减少。申请人发现,粗糙表面的角分布中的平均角度或最大峰值角与防-眩光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即使表面粗糙度较低,通过调节平均角或最大峰值角也能够改善防-眩光功能。具有粗糙表面的薄膜具有防-眩光功能,但也显示出模糊或发白的图象。根据本发明,所述薄膜可在不引起所述问题的情况下具有防-眩光功能。
漫射层优选具有这样的粗糙面,以使该层表面的角分布的平均角在1.5-5度,优选在2-4.5度的范围内。漫射层也可具有这样的粗糙面,以使该层表面的角分布的最大峰值角在0.4-1.4度,更优选在0.5-1.2度的范围内。另外,漫射层还优选具有这样的粗糙面,以使表面粗糙度在0.05-0.18微米的范围内。优选的是,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16微米,更优选不大于0.14微米。
该层的表面角分布中的角度,可利用双束干涉物镜、卤化物灯和640×480的CCD摄像机,借助干涉显微镜(MM-40/6,NikonCorporation)使用micro map软件(surface Explore SX-520系统,RyokaSystems Inc.)进行测量。
(漫射薄膜的基本结构)图1是简略说明漫射薄膜基本结构的截面图。
示于图1中的漫射薄膜(10)包括依次叠置的透明基片(20)、漫射层(30)和低折射率层(50)。漫射层(30)包含透明树脂(31)和分散在其中的第一透明细颗粒(41)和第二透明细颗粒(42)。漫射层(30)可以由多个次级-层组成。其中可以包括三种或更多种透明细颗粒。
漫射层(30)中的透明树脂(31)的折射率优选在1.51-2.00的范围内。低折射率层(50)的折射率优选在1.35-1.45的范围内。透明基片(20)优选由折射率为1.48的三乙酸纤维素制成。
即使低折射率层具有1.35-1.45的折射率,具有高折射率的漫射层也将很好地防止反射。如果漫射层的折射率太低的话,该层将不能很好地防止反射。另一方面,如果折射率太高的话,反射光将不利地被着色。
图1中的角度(θ)意指漫射层表面角分布中的角。
图2是简略说明漫射薄膜另一个基本结构的截面图。
示于图2中的漫射薄膜(10)依次包括透明基片(20)、光学各向异性层(60)和漫射层(30)。漫射层(30)包含透明树脂(31)和第一透明细颗粒(41)以及第二透明细颗粒(42)。
透明基片(20)可由光学各向异性聚合物薄膜制成。光学各向异性聚合物薄膜优选为乙酸纤维素薄膜,更优选为三乙酸纤维素薄膜。
优选的是,在透明基片(20)和光学各向异性层(60)之间提供取向层。
在将漫射薄膜附着于液晶显示器上的情况下,漫射层(而不是透明基片)被放置在液晶元件一侧。优选的是,漫射薄膜在液晶元件和偏振片之间,更优选的是在液晶元件和观察者侧的偏振片之间。优选的是,液晶显示器依次包含(1)透明保护膜、(2)偏振膜、(3)透明基片(光学各向异性聚合物薄膜)、(4)取向层、(5)光学各向异性层、(6)漫射层和(7)液晶元件。透明保护膜薄膜可具有防-眩光功能或防-反射功能。防-眩光薄膜或防-反射薄膜可商购获得(CV薄膜,Fuji Photo filmCo.,Ltd.)。
(漫射层)漫射薄膜包含透明树脂和透明细颗粒,由此控制散射光分布和雾度值。优选将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透明细颗粒用于本发明。
透明树脂和透明细颗粒之间的折射率差优选在0.02-0.20的范围内。如果差值小于0.02的话,对于薄膜而言它将太小,以致无法对光进行散射。如果差值大于0.20的话,光线的漫射将使整个薄膜变白和不透明。折射率差优选在0.03-0.15,更优选在0.04-0.13的范围内。
透明细颗粒(42)的平均粒径为0.5-2.0微米。这样的粒径将给出适当的光散射角分布。
为了改善图象质量(当向下观看显示器时为了改善视角特性),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使入射光漫射。入射光漫射得越多,视角特性改善得越好。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正面观看时图象的亮度,必须尽可能地增加透明度。
如果平均粒径为0.5微米或更小的话,入射光散射很多,以致于明显地改善了视角特性。然而,与此同时,光线将向后散射很多,以致于亮度严重下降。如果平均粒径为2.0微米或更大的话,入射光散射很少,以致于视角特性改善不充分。因此,细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在0.6-1.8微米,更优选在0.7-1.7微米的范围内。
另一透明细颗粒(41)的平均粒径为2.5-5.0微米。这样的粒径将为本发明提供适当的表面散射。
为了改善图象质量,还必须防止显示面(屏幕)对周围景物的反射。
显示面的雾度值越低,显示器给出的图象越清晰。然而,如果雾度值太低的话,将反射周围景物并观察到闪耀(闪烁)。如果雾度值太高,显示面将变白。因此,显示面的雾度值(hs)优选满足如下条件0.5<hs<30,更优选的是,3≤hs≤20,最优选的是7≤hs≤15。
细颗粒使得薄膜表面(显示面)变得足够粗糙,以使雾度值可以在上述范围内。雾度值可使用测量仪器(HR-100,Murakami ColorResearch Laboratory),根据JIS-K-7105进行测量。
如果平均粒径为2.5微米或更小的话,表面粗糙度将太小,以至于入射光不能充分散射以防止表面对周围景物的反射。如果平均粒径为5.0微米或更大的话,尽管表面足够粗糙,防止了对周围景物的反射,但表面却明显变白,从而损害了图象质量。因此,平均粒径优选在2.2-4.7微米,更优选在2.4-4.5微米的范围内。
表面粗糙度(Ra)优选为1.2微米或更小,更优选为0.8微米或更小,最优选为0.5微米或更小。表面粗糙度可通过原子力显微镜(SPI3800N,Seiko Instruments Inc.)进行测量。
由于将两种或更多种透明细颗粒混合使用,因此,可自由地选择组合和混合比,以取得最佳视角特性,并防止显示面对周围景物的反射。
透明细颗粒(41)和(42)可以是单-分散的有机或无机颗粒。颗粒的大小优选是均一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颗粒的散射特性将几乎相同,并因此易于控制雾度。
作为透明细颗粒,塑料珠是优选的。塑料珠优选由高透明度的材料制得,并且所述材料的折射率和透明材料折射率之间的差值优选在上述范围内。
珠粒材料的例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折射率1.49)、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折射率1.54)、蜜胺(折射率1.57)、聚碳酸酯(折射率1.57)、交联的聚苯乙烯(折射率1.61)、聚苯乙烯(折射率1.60)、聚氯乙烯(折射率1.60)和苯并胍胺-蜜胺甲醛(折射率1.68)。
另外,也能使用由二氧化硅(折射率1.44-1.45)和氧化铝(折射率1.63)制得的无机珠粒。二氧化硅细颗粒是优选的。
珠粒的形状不应当是球状的。在漫射层优选以一定倾斜角散射光的情况下,更具体地,漫射层在30度角处测得的雾度值优选在30-95%的情况下,珠粒的长宽比优选在2-50,更优选在5-30的范围内。
塑料珠粒的大小优选在如上所述0.5-5微米的范围内。以每100重量份透明树脂计,珠粒的用量优选在5-30重量份的范围内。
漫射层的表面粗糙度可通过控制粒径、颗粒的用量和透明树脂(粘结剂)与颗粒的比率来调节。比率基本上相应于漫射层的厚度。在颗粒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峰的情况下,具有最大峰的颗粒与表面粗糙度有关。
粒径(dp)和层厚度(db)之间的关系优选满足下式dp-1.0微米≤db≤dp+1.5微米,更优选的是,满足下式dp-0.5微米≤db≤dp+1.0微米。以粘结剂为基础,颗粒用量优选在1-15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12重量%的范围内,以便满足所述公式。粒径优选在2.0-5.5微米,更优选在2.5-5.0微米的范围内。通过增加透明树脂(粘结剂)对颗粒的比率,可将表面粗糙度调小,从而减少颗粒从表面凸出。
由于透明细颗粒在树脂组合物(透明树脂)中易于沉淀,因此,可以添加无机填料如二氧化硅,从而防止颗粒沉淀。然而,如果填料添加太多的话,将损害薄膜的透明度。因此,优选使用由粒径为0.5微米或更小的颗粒组成的无机填料,其添加量以透明树脂量计低于0.1重量%。所述填料量几乎不会降低透明度。
透明树脂是离子化辐射(即,紫外线或电子束)-硬化树脂、离子化辐射-硬化树脂和热塑性树脂在溶剂中的混合物,或热固性树脂。漫射薄膜的厚度通常在0.5-50微米的范围内,优选在1-20微米,更优选在2-10微米,最优选在3-7微米的范围内。
透明树脂的折射率优选在1.51-2.0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51-1.90,更为优选在1.51-1.85,最优选在1.51-1.80的范围内。
通过对没有透明细颗粒的层进行测量来确定漫射层的折射率。如果漫射层的折射率太低的话,该层将不能很好地防止反射。另一方面,如果折射率太高的话,反射光将不利地被着色。
透明树脂包含粘结剂。优选的粘结剂是具有饱和烃或聚醚主链的聚合物,并且该聚合物优选是交联的。具有饱和烃主链的聚合物优选由烯属不饱和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优选的是,所述单体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烯属不饱和基团,以便形成交联聚合物。
有两个或更多个烯属不饱和可聚合基团的单体的例子包括多元醇和(甲基)丙烯酸的酯(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1,4-二氯己烷酯、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乙烷酯、四(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五(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1,3,5-环己三醇酯、聚丙烯酸聚氨酯、聚丙烯酸聚酯)、乙烯基苯及其衍生物(例如,1,4-二乙烯基苯、4-乙烯基苯甲酸-2-丙烯酰基乙基酯、1,4-二乙烯基环己酮)、乙烯基砜(例如,二乙烯基砜)、丙烯酰胺(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考虑到薄膜的硬度和耐擦性,具有五个或更多个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是优选的。五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和六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的混合物是市售商品,并且是特别优选的。
具有烯属不饱和可聚合基团的这些单体与各种聚合引发剂和添加剂一起溶解于溶剂中。将制备的溶液(涂布液)施加至载体上,进行干燥并通过离子化辐射或加热而聚合至硬化。
代替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单体或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交联基团引入粘结剂中,以便进行交联。交联基团的例子包括异氰酸酯基、环氧基、氮丙啶、噁唑啉基、醛基、羰基、肼基、羧基、羟甲基和活性亚甲基。另外,可通过单体,如乙烯基磺酸、酸酐、氰丙烯酸酯衍生物、蜜胺、醚化羟甲基、酯、尿烷和肉豆蔻醇醇盐(如,四甲氧基硅烷)获得交联结构。此外,粘结剂可以通过某些单体(如封端异氰酸酯类)的分解而进行交联。作为交联基团,不仅可使用立即诱导交联反应的基团,而且可使用由分解而导致反应的基团。具有交联基团的粘结剂可通过加热进行交联。
除上述粘结剂聚合物外,所述透明树脂还包含具有高折射率的单体的共聚物和/或具有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的超细颗粒。
具有高折射率的单体的例子包括二(4-甲基丙烯酰基硫代苯基)硫醚、乙烯萘、乙烯基苯基硫醚以及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4′-甲氧基苯基硫醚。
具有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优选是选自锆、钛、铝、铟、锌、锡和锑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氧化物。超细颗粒的尺寸为100纳米或更小,优选为50纳米或更小。金属氧化物的例子包括ZrO2、Al2O3、In2O3、ZnO、SnO2、Sb2O3和ITO。其中,特别优选的是ZrO2。超细颗粒的含量以透明树脂总量计在10-90%,优选在20-80重量%的范围内。
包含透明树脂的漫射层提供在透明基材上。为了形成该层,将树脂溶液施加至薄膜上。作为所述溶液的溶剂,将至少一种溶解基片材料的溶剂(例如三乙酸纤维素)和至少一种不溶解基片材料的溶剂结合使用。混合溶剂将防止该层炫光,同时提高该层和基片之间的粘着力。优选的是,不溶解基片的至少一种溶剂的沸点高于溶解基片的至少一种溶剂的沸点。更优选的是,不溶解基片的溶剂的最高沸点比溶解基片的溶剂的最低沸点高30℃或更多,最优选的是高50℃或更多。
溶解基片材料(优选的是,三乙酸纤维素)的溶剂的例子包括具有3-12碳原子的醚(例如,二丁醚、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环氧丙烷、1,4-二噁烷、1,3-二噁烷、1,3,5-三噁烷、四氢呋喃,茴香醚、苯乙醚)、具有3-12碳原子的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二乙基酮、二丙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具有3-12碳原子的醚(例如,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正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乙酸正戊酯、γ-丁内酯)、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官能团的有机溶剂(例如,2-甲氧基乙酸甲酯、2-乙氧基醋酸甲酯、2-乙氧基醋酸乙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乙醇、2-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1,2-二乙酰氧基丙酮、乙酰丙酮、二丙酮醇、乙酰乙酸甲酯、乙酰醋酸乙酯)。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优选使用酮。
不溶解基片材料(优选三乙酸纤维素)的溶剂的例子包括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叔-丁醇、1-戊醇、2-甲基-2-丁醇、环己醇、乙酸异丁酯、甲基异丁基酮、2-辛酮、2-戊酮、2-庚酮、3-戊酮、3-庚酮、和4-庚酮。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
溶解基片材料的溶剂的总量(A)和不溶解基片材料的溶剂的总量(B)之间的比值(A/B)优选在5/95-50/50,更优选在10/90-40/60,最优选在15/85-30/70的范围内。
在涂布和干燥之间该层的温度优选在20-40℃。
前述的电离辐射硬化树脂的组合物可以常规方式硬化,即通过电子束或紫外线照射。在电子束照射时,可以使用各种电子加速器如Cockcroft-Walton加速器、Van de Graaff加速器、共振转换加速器、绝缘核芯转换加速器、线性加速器、dinamitron和射频加速器。这些电子束具有在50-1000KeV的范围内的能量,优选在100-300KeV的范围内。在紫外线照射时,可以使用如下的各种光源极高压汞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碳弧灯、氙弧灯和金属卤化物灯。
(低折射率层)作为防-反射层的低折射率层提供在漫射层侧的上表面上,以防止该薄膜反射外来光。
所述低折光率层具有在1.35-1.45的范围内的折光率。
所述低折光率层的折光率优选满足下式(I)式(I)(mλ/4)×0.7<n1×d1<(mλ/4)×1.3其中m是正奇数(通常是1),n1是低折光率层的折光率,d1是低折光率层的厚度(nm),并且λ是在450-650nm的区域内的可见光的波长。
当折射率(n1)满足公式(I)时,在上述波长区域内可找到满足式(I)的某个正奇数(m)(通常为1)。
所述低折光率层可以由通过将热固性或电离辐射硬化的可交联含氟化合物硬化制得的含氟树脂制成。如此制备的层与氟化镁或氟化钙制得的低折射率层相比具有更好的耐擦性。硬化含氟树脂的折射率在1.35-1.45范围内。硬化含氟树脂的动摩擦系数优选在0.03-0.15的范围内,并且与水接触角优选在90-120度的范围内。
可交联的含氟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含全氟烷基的硅烷化合物(例如,(十七氟-1,1,2,2-四癸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和一由含氟单体与引入交联基团的单体制得的含氟共聚物。
含氟单体的实例包括包括氟烯烃(例如,氟乙烯、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2,2-二甲基-1,3-间二氧杂环戊烯),(甲基)丙烯酸的部分或完全氟化的烷基酯衍生物(例如,Biscoat 6FM(Osaka Organic Chemicals Co.,Ltd.)、M-2020(Daikin Co.,Ltd.),和部分或完全氟化的乙烯基醚。
引入交联基团的单体的实例包括具有交联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具有羧基、羟基、氨基或磺酸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丙烯酸酯)。在将具有羧基、羟基、氨基或磺酸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合之后,可以日本专利临时
发明者伊藤洋士, 藤原功, 安藤工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