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本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动轮偏心铰接的连杆,所述的连杆另一端与机头相铰接,所述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能够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的旋转盘通过传动结构与能带动旋转盘周向转动的从动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动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连杆带动机头周而复始地上下移动,另外,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带动旋转盘周而复始地转动,旋转盘和机头由同一个电动机驱动,减少了对空间的占据,也节约了电力资源,旋转盘和机头之间具有联动性。
【专利说明】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将农产品中的果核或是种核去掉,而现有的手动去核方式去核效率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去核农产品。即需要采用专门的去核机进行去核,但是现有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各个部件均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占据空间,对资源也是较大的浪费,各个部件没有联动。
[0003]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小型枣类去核机[申请号:CN201220102166.0],包括机架、支撑臂、固定槽、摇臂和冲针,所述支撑臂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臂上活动连接有摇臂,在摇臂上连接有朝下的冲针,在机架的顶端设置有可容纳枣类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冲针的正下方,使冲针可伸入到固定槽内去除枣类的核。
[0004]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去核的机械化,但是现有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各个部件仍然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占据空间,对资源也是较大的浪费,各个部件没有联动。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各部件具有联动性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动轮偏心铰接的连杆,所述的连杆另一端与机头相铰接,所述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能够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的旋转盘通过传动结构与能带动旋转盘周向转动的从动轮相连接。电动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连杆带动机头周而复始地上下移动,另外,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带动旋转盘周而复始地转动,旋转盘和机头由同一个电动机驱动,减少了对空间的占据,也节约了电力资源,旋转盘和机头之间具有联动性,旋转盘分冲核区和冲果区,冲核区为未冲核的农产品,冲果区为已经冲过核的农产品,当机头上移的过程中,料斗填满冲果区,当机头再次下移时,旋转盘旋转,周而复始地冲核,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07]在上述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中,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与从动轮固定连接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的旋转盘的转动轴上设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通过一体齿轮相连接,所述的一体齿轮包括中间的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伞齿轮,另一端设有与第二伞齿轮相啮合的第四伞齿轮。
[0008]在上述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中,所述的机头完成上下移动所需的时间为第一周期,所述的旋转盘旋转半周所需的时间为第二周期,所述的第一周期等于第二周期。能源利用率高。
[0009]在上述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供主动轮周向移动的圆形轨道,所述的主动轮通过主动轴插于圆形轨道中且主动轴相对于圆形轨道轴向定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机头相对于旋转盘的位置,灵活性强。
[0010]在上述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与圆形轨道相连通的定位凹槽,所述的定位凹槽上设有能够固定主动轴的固定结构。稳定性强。
[00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优点在于:第一,电动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连杆带动机头周而复始地上下移动,另外,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带动旋转盘周而复始地转动,旋转盘和机头由同一个电动机驱动,减少了对空间的占据,也节约了电力资源,旋转盘和机头之间具有联动性,旋转盘分冲核区和冲果区,冲核区为未冲核的农产品,冲果区为已经冲过核的农产品,当机头上移的过程中,料斗填满冲果区,当机头再次下移时,旋转盘旋转,周而复始地冲核,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第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机头相对于旋转盘的位置,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主动轮1、连杆2、机头3、传动带4、电动机5、从动轮6、旋转盘7、第一伞齿轮8、第二伞齿轮9、第三伞齿轮10、第四伞齿轮11、圆形轨道12、定位凹槽13、机架14、主动轴15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3所示,本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动轮I偏心铰接的连杆2,连杆2另一端与机头3相铰接,主动轮I通过传动带4与能够驱动主动轮I转动的电动机5相连接,主动轮I通过传动带4与从动轮6相连接,旋转盘7通过传动结构与能带动旋转盘7周向转动的从动轮6相连接。电动机5驱动主动轮I转动,主动轮I通过连杆2带动机头3周而复始地上下移动,另外,主动轮I通过传动带4带动从动轮6,从动轮6带动旋转盘7周而复始地转动,旋转盘7和机头3由同一个电动机5驱动,减少了对空间的占据,也节约了电力资源,旋转盘7和机头3之间具有联动性,旋转盘7分冲核区和冲果区,冲核区为未冲核的农产品,冲果区为已经冲过核的农产品,当机头3上移的过程中,料斗填满冲果区,当机头3再次下移时,旋转盘7旋转,周而复始地冲核,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18]其中,传动结构包括与从动轮6固定连接的第一伞齿轮8,旋转盘7的转动轴上设有第二伞齿轮9,第一伞齿轮8和第二伞齿轮9通过一体齿轮相连接,一体齿轮包括中间的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轮8相啮合的第三伞齿轮10,另一端设有与第二伞齿轮9相啮合的第四伞齿轮11。机头3完成上下移动所需的时间为第一周期,旋转盘7旋转半周所需的时间为第二周期,第一周期等于第二周期,能源利用率高。机架14上设有供主动轮I周向移动的圆形轨道12,主动轮I通过主动轴15插于圆形轨道12中且主动轴15相对于圆形轨道12轴向定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机头3相对于旋转盘7的位置,灵活性强。机架14上设有与圆形轨道12相连通的定位凹槽13,定位凹槽13上设有能够固定主动轴15的固定结构,稳定性强。
[001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主动轮1、连杆2、机头3、传动带4、电动机5、从动轮6、旋转盘7、第一伞齿轮8、第二伞齿轮9、第三伞齿轮10、第四伞齿轮11、圆形轨道12、定位凹槽13、机架14、主动轴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动轮(I)偏心铰接的连杆(2),所述的连杆(2)另一端与机头(3)相铰接,所述的主动轮(I)通过传动带(4)与能够驱动主动轮(I)转动的电动机(5)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I)通过传动带(4)与从动轮(6)相连接,旋转盘(7)通过传动结构与能带动旋转盘(7)周向转动的从动轮(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与从动轮¢)固定连接的第一伞齿轮(8),所述的旋转盘(7)的转动轴上设有第二伞齿轮(9),所述的第一伞齿轮(8)和第二伞齿轮(9)通过一体齿轮相连接,所述的一体齿轮包括中间的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轮(8)相啮合的第三伞齿轮(10),另一端设有与第二伞齿轮(9)相啮合的第四伞齿轮(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3)完成上下移动所需的时间为第一周期,所述的旋转盘(7)旋转半周所需的时间为第二周期,所述的第一周期等于第二周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架(14)上设有供主动轮⑴周向移动的圆形轨道(12),所述的主动轮⑴通过主动轴(15)插于圆形轨道(12)中且主动轴(15)相对于圆形轨道(12)轴向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4)上设有与圆形轨道(12)相连通的定位凹槽(13),所述的定位凹槽(13)上设有能够固定主动轴(15)的固定结构。
【文档编号】A23N4-00GK204273158SQ201420663450
【发明者】戚宝忠 [申请人]德清县鑫宝蔬果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