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01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与茶叶束包有关,属于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习知的茶叶束包机兼具有茶叶束包、压缩、揉捻之功效,主要是一机台,包含有一布头卷结杆、数个揉捻片、数个曲臂、转座、马达、传动器及气压缸所构成,该布头卷结杆配合轴座组设于机台上,呈可上、下弯动,该揉捻片分别连设于各曲臂再连设于转座,底部则连设于传动器转轴,呈可张、合作动,该传动器系与机台内的马达连设为一体,其上设有转轴连设一揉捻片,该气压缸伸缩杆配合轴承而顶抵转座,转座呈可转动,且可受伸缩杆作用而升降;藉由马达之驱动传动器,得以连动转轴及气压缸依设定伸缩,而可经由转座、曲臂,使揉捻片呈转动、包合,而有束包压缩、揉捻之功效;然而在束包的过程中,揉捻片束住茶包,其气压缸之动力并非有效达成,往往无法完全束住茶包,以致于在揉捻片作缩合束住茶包的动作中,及转座转动时,该茶包呈现空转,无法达到束包压缩、揉捻之功效。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其目的是藉由油气压混合装置,辅助原气压动力装置,再次施力于揉捻片以紧紧束住茶包,有效地将茶包束包、压缩、揉捻。而且在原气压动力装置改装即可,无需重新购置机台。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它包含有一布头卷结杆,架设于机台上,可上、下摆动,用于结卷茶包;数个揉捻片,该揉捻片枢接于一曲臂,曲臂枢接于一升降座,揉捻片末端枢接于一转座,揉捻片受升降座推升曲臂而呈可张、闭作动,揉捻片受转座而旋转;一马达,经过减速机传动该转座,转座设有一转轴;一气压缸,有一入气管,作动该升降座,且转座之转轴穿越气压缸中心;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组二次动力装置组装于机台内,以其动力再将压力注入于气压缸,以加强气压缸作动该升降座,使揉捻片更加束紧茶包,而不空转,达到束包压缩、揉捻之功效。
其中,该二次动力装置,包含有一个第二气压缸、一油压缸及数个管路,第二气压缸的两端分别接设一第一气管路与一第二气管路,两气管路分别输入、输出气体,第二气压缸另接一第二油管路,该油压缸的两端分别接设一第三气管路与一第一油管路,第三气管路可输入、输出气体,第一油管路将油由油压缸输入、输出于第二气压缸,该第二气压缸之第二油管路连接至原气压缸。
其中,该第一气管路与第二气管路系交汇于一电磁阀开关,电磁阀开关接设一输气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其优点是它藉由油气压混合装置,辅助原气压动力装置,再次施力于揉捻片,以紧紧束住茶包,有效地将茶包束包、压缩、揉捻,而且在原气压动力装置上改装即可,无需重新购置机台。

图1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揉捻片呈开张状态)图2本实用新型之左侧平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正视平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启动原气压缸之动作平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启动二次动力装置之动作平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启动二次动力装置之动作立体示意图。(揉捻片呈闭合状态)图7本实用新型启动二次动力装置之流程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切换二次动力装置之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0机台11布头卷结杆12揉捻片13曲臂14升降座15转座151转轴 16马达 17气压缸171入气管 20二次动力装置 21第二气压缸22油压缸 23第一气管路24第二气管路25第二油管路 26第三气管路27第一油管路28电磁阀开关 29输气管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如图1、2、3、7所示,其包含有一机台10、一布头卷结杆11、数个揉捻片12、数个曲臂13、一升降座14、一转座15、一马达16、一气压缸17及一组二次动力装置20,该机台10上方架设一布头卷结杆11,布头卷结杆11可上、下摆动,用于结卷茶包,各揉捻片12分别枢接于一曲臂13,该数个曲臂13枢接于一升降座14,揉捻片12末端枢接于一转座15,揉捻片12受升降座14推升曲臂13而呈可张、闭作动,揉捻片12受转座15而旋转,该马达16经一减速机18传动该转座15,转座15设有一转轴151,该转轴151穿越气压缸17中心,以气压缸17作动该升降座14,气压缸17设有一入气管171,以上为既知之结构;本实用新型改良在于在机台10内架设一组二次动力装置20,该二次动力装置20包含有一个第二气压缸21、一油压缸22及数个管路,第二气压缸21的两端分别接设一第一气管路23与一第二气管路24,第一气管路23可输入、输出气体于第二气压缸21,第二气管路24可输入、输出气体于第二气压缸21,第二气压缸21侧端另接一条第二油管路25,该油压缸22两端接设一第三气管路26与一第一油管路27,第三气管路26可输入、输出气体于油压缸22,第一油管路27将油由油压缸22输入、输出于第二气压缸21,该第二气压缸21之第二油管路25连接至上述之原气压缸17,该第一气管路23与第二气管路24之源头系交汇于一电磁阀开关28,电磁阀开关28接设一输气管29,由电磁阀开关28作动控制第一气管路23与第二气管路24输入、输出气体于第二气压缸21,该输气管29、第三气管路26及原气压缸17之入气管171接受数个按压开关(图未示)控制开启与否;藉由上述的结构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如图4、5、6、7所示动作时,先将茶包置入数个揉捻片12内,布头卷结杆11放下,使茶包头部之卷结头位于布头卷结杆11内,启动气压缸17上升该升降座14(入气管171输入压力气体于气压缸17),升降座14作动曲臂13,曲臂13连动揉捻片12,揉捻片12由原来开张状态,而呈闭合作动,以束住茶包,该揉捻片12并未完全紧紧束住茶包(可能于转动过程即松脱);此时再启动二次动力装置20,由输气管29入压力气体于电磁阀开关28切换至第一气管路23,输气入于第二气压缸21,由第二气管路24将第二气压缸21气体排出,同时第三气管路26输入压力气体于油压缸22,将油压缸22内之油,排至第一油管路27入于第二气压缸21右侧,受第二气压缸21内部之活塞排挤至第二油管路25,再由第二油管路25将油输至气压缸17,以二次动力装置20之动力再将油压力注入于气压缸17以加强气压缸17作动该升降座14,使揉捻片12更加束紧茶包(习知升降座上升不完全,揉捻片略呈开张,无法束紧茶包),当揉捻片12束紧茶包后,启动马达16作动转轴151旋转该转座15,转座15旋转揉捻片12,以揉捻片12束住茶包,将茶包之头部受布头卷结杆11卷结,而茶包不产生空转,达到束包压缩、揉捻的功效;反之,若要自揉捻片12内取出束包,如图1、8所示,则停止马达16作动,转轴151、转座15及揉捻片12停止转动,将布头卷结杆11上移,气压缸17之活塞下降,连动升降座14下降,同时二次动力装置20控制电磁阀开关28,使第二气压缸21之第一气管路23由输气状态转为排气,第二气压缸21之第二气管路24由排气状态转为输气,将第二气压缸21内部之活塞退移,不对右侧之第二油路25施加压力,该第三气管路26转为对油压缸22排气,使油压缸22内之活塞上升,将第一油管路27及第二油管路25之油吸回至油压缸22内,该气压缸21之活塞下降时不受第二油管路25之压力阻力,可以顺利下降该升降座14,升降座14连动曲臂13下降,曲臂13连动揉捻片12,揉捻片12由原来闭合状态,而呈开张作动,以松开茶包,可以自数个揉捻片12内取出茶包;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增设一组二次动力装置20,以二次动力装置20的动力,辅助气压缸17,再将压力二次注入于气压缸17,以加强气压缸17作动该升降座14,使揉捻片12更加束紧茶包,而不产生茶包与揉捻片12之间的空转,达到茶包束包、卷结、压缩及揉捻之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它包含有一布头卷结杆,架设于机台上;预定数目的揉捻片,该揉捻片枢接于曲臂,曲臂枢接于升降座,揉捻片末端枢接于转座;一马达,经过减速机传动该转座,转座设有一转轴;一气压缸,有一入气管,作动该升降座,且转座之转轴穿越气压缸中心;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组二次动力装置组装于机台内,以其动力再将压力注入于气压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动力装置,包含有一个第二气压缸、一油压缸及预定数目的管路,第二气压缸的两端分别接设一第一气管路与一第二气管路,两气管路分别输入、输出气体,第二气压缸另接一第二油管路,该油压缸的两端分别接设一第三气管路与第一油管路,第三气管路可输入、输出气体,第一油管路将油由油压缸输入、输出于第二气压缸,该第二气压缸之第二油管路连接至原气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管路与第二气管路系交汇于电磁阀开关,电磁阀开关接设一输气管。
专利摘要一种茶叶束包机之二次动力装置,具有数个揉捻片束住茶包,揉捻片由一气压缸作动一升降座,以连动数个曲臂,曲臂作动揉捻片作开张闭合动作,主要系在原有动力装置之气压缸外接一组二次动力装置,以二次动力装置的动力再将压力注入于气压缸,以加强气压缸作动该升降座,使揉捻片更加束紧茶包,而不空转,达到束包压缩、揉捻的功效。
文档编号A23F3/06GK2905660SQ20062000368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3日
发明者柯泰山 申请人:柯泰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