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3331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条或米粉等食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面条或米粉等米面食品都是纯粹由面团或米团制成的细条状产品, 不仅口味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口味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营养成份单一,不 能让人们在食用时同时摄入多种营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它不 仅可大大改善以往面条或米粉等食品的单一口味,使米面食品口味多样化,而 且可增加米面食品的营养成分,使人们在食用米面主食的同时即能摄入丰富的营养。
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一、 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细条状馅芯和包裹于 馅芯外部的外皮,所述馅芯主要由可食用的动物或植物食品制成,所述外皮主 要由面团或者米团制成。
为了方便煮食和包装,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皮的外径最好在
10mm以下,这样既有利于将食品煮熟或包装,而且煮熟的食品方便人们食用,
口感和观感也较好。
所述馅芯或外皮或馅料和外皮内含有可食用的调味料、调色剂或营养添加 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中,所述外皮内可包裹有单条
或多条馅芯;或者所述馅芯外部可包裹有单层或多层外皮;或者所述外皮内包 裹有多条馅芯,多条馅芯的外部也同时包裹有多层外皮。
二、 用于制备方案一所述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① 将面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面团,或者将生米磨成粉后与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成生米团,或者将生米与水一起磨制成米浆后再脱水制成生米团,或者 将熟米制成泥状熟米团,待用;
② 将可食用动物或植物食品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馅芯原料,待用;
③将面团或米团和馅芯原料放入带有嵌套式出料口和推进装置的成型设备 中,使面团或米团与嵌套式出料口的外围大出料口连通,使馅芯原料与嵌套式 出料口的内部小出料口连通,通过推进装置对各出料口同步挤压推进,从而挤 压出中部带馅芯的细条状米或面食品。
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可大大改善以往面条或米 粉等食品的单一口味,使米面食品口味多样化;(2)可提高米面食品的营养丰 富性,使人们在食用米面主食的同时即能摄入丰富的营养;(3)制备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的第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的第二种构造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的第三种构造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的第四种构造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馅芯,2、外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l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它包括细条状 馅芯1和包裹于馅芯外部的外皮2,所述馅芯主要由可食用的动物或植物食品制 成,所述外皮主要由面团或者米团制成。
上述外皮的外径最好在10mm以下。
上述馅芯或外皮或馅料和外皮内含有可食用的调味料、调色剂或营养添加 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中,所述外皮内可包裹有单条 或多条馅芯(如图1或图2所示);或者所述馅芯外部可包裹有单层或多层外皮 (如图1或图3所示);或者所述外皮内包裹有多条馅芯,多条馅芯的外部也同
时包裹有多层外皮(如图4所示)。 实施例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实施例1所述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① 将面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面团,或者将生米磨成粉后与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成生米团,或者将生米与水一起磨制成米浆后再脱水制成生米团,或者 将熟米制成泥状熟米团,待用;
② 将可食用动物或植物食品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馅芯原料,待用;
一种冲泡型即食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冲泡型即食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银耳是一种传统的高级滋补品和甜食珍品,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传统银耳茶加工一 般采用粗加工工艺,即将新鲜银耳进行一定处理后,加入糖粉等配料,经晒干或烘干制成, 工艺简单,制品色泽不理想,复水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冲泡型即食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应用真 空浸渍和真空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银耳进行处理,提高了即食银耳茶的产品品质,有利 于推动银耳深加工产业化的发展。
本发明的冲泡型即食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
银耳48 52%,白砂糖33~37%,配料13 17%。
本发明的冲泡型即食银耳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料、浸泡复水、硬化、修
整、分切、真空浸渍、真空干燥、配料、包装,具体制备歩骤为
1) 选料选择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优质干银耳;
2) 将白砂糖进行化糖、过滤制备成浓度为30 70%的糖液;
3) 将银耳浸泡复水;钙化;修整、分切;
4) 真空浸渍将银耳和糖液共同加入真空浸渍机,以真空度0. 01 0. 09MPa,浸渍 温度40 80'C,浸渍时间15 90min,糖液浓度为30 70%,进行真空浸渍;
5) 真空干燥将真空浸渍好的银耳和糖液混合液以真空度为0. 01 0. 09MPa,干燥 温度为30 100'C,干燥时间2 15小时,进行真空干燥,制备成干燥的银耳茶;
6) 将干制好的银耳茶与配料进行混合,制成冲泡型即食银耳茶。 本发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应用真空浸渍和真空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银耳进fi^处
理,縮短了即食银耳茶的生产时间,提高了即食银耳茶的产品品质,并且产品食用方便,有
利于推动银耳深加工产业化的发展。

图1为本发明的冲泡型即食银耳茶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原料配方的银耳选择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优质干银耳;配料为龙眼干、枸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细条状馅芯(1)和包裹于馅芯外部的外皮(2),所述馅芯主要由可食用的动物或植物食品制成,所述外皮主要由面团或者米团制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皮的外径在10mm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馅芯或外皮或馅料和外皮内含有可食用的调味料、调色剂或营养添加剂中的一种 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内包裹有单条或多条馅芯。
5.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馅芯外部包裹有单层或多层外皮。
6.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皮内包裹有多条馅芯,多条馅芯的外部同时包裹有多层外皮。
7. —种用于制备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① 将面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面团,或者将生米磨成粉后与水混合搅拌 均匀制成生米团,或者将生米与水一起磨制成米浆后再脱水制成生米团,或者将熟米制成泥状熟米团,待用;② 将可食用动物或植物食品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馅芯原料,待用;③ 将面团或米团和馅芯原料放入带有嵌套式出料口和推进装置的成型设备 中,使面团或米团与嵌套式出料口的外围大出料口连通,使馅芯原料与嵌套式 出科口的内部小出料口连通,通过推进装置对各出料口同步挤压推进,从而挤 压出中部带馅芯的细条状米或面食品。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式出料口由内 外套置的双出料口组成,或者由多个并行排列的小出料口、包覆在多个小出料 口外围的一个大出料口组成,.或者由直径由小变大的多个出料口套置组成,或 者由多个并行排列的小出料口、包覆在多个小出料口外围的直径由小变大的多 个大出料口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①或步骤② 或步骤①和②的制备过程中加入调味料、调色剂或营养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包括细条状馅芯和包裹于馅芯外部的外皮,馅芯主要由可食用的动物或植物食品制成,外皮主要由面团或者米团制成;所述带馅芯的细条状米面食品的制备方法如下①将面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面团,或将生米或熟米制成米团;②将可食用动物或植物食品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馅芯原料;③将面团或米团和馅芯原料放入带有嵌套式出料口和推进装置的成型设备中,挤压出中部带馅芯的细条状米或面食品。本发明不仅可大大改善以往面条或米粉等食品的单一口味,使米面食品口味多样化,而且可增加米面食品的营养成分,使人们在食用米面主食的同时即能摄入丰富的营养。
文档编号A23L1/48GK101103785SQ20071000932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日
发明者陈正识 申请人:陈正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