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方法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5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方法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叶片与冠层灰霉病害诊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植物灰霉病害对于植物生长的危害十分严重。病害不仅能够导致经济植物的产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同时会引起农药等药物的大量投入以及防治费用的上升,从而增加了农林生产成本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有的病害检测方法在实际农林业生产中都存在取样、测定、数据分析等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缺点,且实时性差,无法满足具体生产实践的需要。肉眼观测存在着疲劳、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干扰;基于分子水平的检测方法,如生物测定技术、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分子标记技术,PCR技术等,虽然较为准确,但不能实时操作,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耗时,成本较高;通过以往的病害发生数据进行的统计预测在精度方面不够高,缺少实效性,并且只适用于在一个很大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粗略估计,很难对小区或单株进行。
可见和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指利用可见和近红外谱区(波长约为325nm-2500nm)包含的物质信息,主要用于有机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可见和近红外光谱易于获取,信息量丰富。可见光波段的光谱信息能够反映植物表面的颜色信息,而近红外光谱则反映植物内部的特征信息。植物的光谱特性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环境因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的综合光谱信息。当植物遭受病虫害侵染后,其外部形态和生理效应发生变化,如卷叶、落叶、枯萎等,导致冠层形状变化;叶绿素组织遭受破坏,光合作用减弱,养分水分吸收、运输、转化等机能衰退。受害植物的光谱特性与健康植物的光谱特性相比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测量植物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信息可以对植物生长健康状况进行快色、准确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害诊断方法和系统。应用可见和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被测植物叶片或冠层的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信息,分析得到被测植物灰霉病害的感染程度,实现实时无损的植物灰霉病害检测的诊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一种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方法1)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被测植物的单一叶片或冠层的光谱信息,通过数据线输入计算机,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分析植物的单一叶片或冠层的光谱信息;2)反射率100%的标定白板用于光谱采集前标定光谱仪;3)通过计算机中的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病害光谱模型,实时检测病害感染程度。
二、一种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系统包括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标定白板和计算机;被测物体和标定白板的反射光进入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有两个接口,其中电源线接口,通过电源线和外接电源相连接,数据线接口通过RS232串口数据线和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设有光谱分析处理软件,被测植物叶片或冠层放置在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和光源之间。
所述的光谱仪探头和植物叶片或冠层夹角45°,光源照射方向和植物叶片或冠层夹角同样为45°,并使得光谱仪探头和光源照射方向成90°。
所述的光源为日光或卤素灯。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光谱技术进行病害识别,可实现多种植物灰霉病害的快速、稳定、实时的诊断。光谱的测定过程一般可在30秒内完成(多通道仪器可在1秒内完成);(2)不使用化学试剂,降低了检测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环境监测。能够对植物病害进行无损检测,不影响植物的生长;(3)能够应用到其他的植物病害上,其他植物病害的特征是病害发病区域以叶片为主,且发生在叶片上表面;(4)整个检测系统只由一个便携式的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一台计算机、一块标定白板组成;(5)当测量系统的各组件都连接完毕后,最后的光谱分析工作通过带有建立好的化学计量学模型的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完成;(6)通过对检测出染病的植物进行药物处理,可以减少由于全面喷洒而造成的药物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污染。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光谱仪的正面局部视图。
图中1、光谱仪开关,2、一对镍-氢电池,3、电池使用指示灯,4、光谱仪开启指示灯,5、计算机连接的RS232串口数据线,6、电源线接口,7、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8、光源,9、被测物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系统包括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7、光源8,标定白板和计算机;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通过固定部分与固定装置连接,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上有两个接口,电源线接口6通过电源线和外接电源相连接,计算机连接的RS232串口数据线5通过一根RS232串口数据线和计算机相连(和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连接的部分为一个串行口,和计算机相连的部分为USB接口),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7另配一对镍-氢电池2;卤素灯通过电源线和外接电源相连,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上分别有电池使用指示灯3和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开启指示灯4;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探头视场角为10°和25°两种(其中测量叶片时建议采用视场角为10°的探头,当测量冠层时建议采用视场角为25°的探头);植物放在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和光源之间,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探头和植物冠层或叶片(被测物体9)夹角45°,光源8照射方向和植物冠层或叶片夹角同样为45°,并使得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探头和光源照射方向成90°。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探头和光谱采集对象(单一叶片和总体冠层)表面之间的距离根据对象大小和探头视场角确定(如图2所示)。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能够实时采集被测植物的叶片与冠层的光谱信息。
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采用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公司的Fieldspechandheld光谱分析仪;标定白板的反射率为100%。光谱采集范围从325nm到2500nm,包括了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卤素灯为日本优秀(USHIO)公司JC14.5V-50W。
光谱数据采集过程。将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和外接电源相连(也可以使用电池),此时电池使用指示灯亮起),如室内无自然光,需将卤素灯和外接电源相连),按下光谱仪电源开关1,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开启指示灯亮起(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需在计算机开机之前打开),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预热15-30分钟,并且在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开始工作的第一个小时里每隔5-15分钟通过计算机里的光谱测量软件进行暗电流校正。预热结束后通过RS232串口数据线连接光谱仪和计算机。启动计算机,进入光谱测量软件。
在测量对象光谱数据之前,需进行标定白板校正。将标定白板放置在测量对象表面的位置上并且确定在探头视场角内只有标定白板,然后点击光谱测量软件标定白板校正按钮。校正完成后将要测量的对象表面位置和之前标定白板放置位置一致,光谱采集参数也一致,继而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光谱数据实时保存。
光谱采集过程。光线通过探头射到一个全息衍射光栅上,然后光线按照不同的波长分开,并分别被阵列接收器接收。接收器将光积分成电信号并保存;然后电信号通过一个16位的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RS-232串口数据线输入计算机。
本发明系统的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可通过设置如可调节角度、高度、移动底座的三脚架,屋顶可沿设计轨迹移动的悬挂机构或安装有可调节机械伸展臂高度、角度的车辆等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亦可手持,分别用于室内及室外使用。同时可见和近红外光谱采集所用的光源为日光,当室内无阳光时采用卤素灯。
在野外田间工作时,可手持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或者将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安装在三角支架上方,如植物距离道路较近,为了方便快速测量,亦可安装在从车辆上伸出的机械臂上。
在室内工作时,可手持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或者将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安装在房顶可沿设计轨迹移动的悬挂机构上。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同样可以固定在三角支架上。
如图3所示,病害光谱分析处理软件中的病害光谱模型建立为基础部分,在软件制作阶段就已建立,包括以下步骤1)校正样本集光谱信息的采集。光谱测量之前先用标定白板对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进行标定。然后分别采集不同生长阶段,感染不同程度灰霉病及健康的植物叶片建立校正样本集。然后通过光谱仪采集校正样本集中植物叶片的全波段(325nm-2500nm)的光谱反射率信息。
2)反映病害感染程度的光谱预处理。由于采集到的原始光谱信号存在外界和光谱仪本身精度的干扰,因此将会影响特征波段的选择。采用卷积平滑、标准化、归一化、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一阶求导、二阶求导、小波处理等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光谱信息性噪比提高,反映病害感染程度的信息更加明显。光谱的预处理可以为单一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的结合。
3)建立病害感染程度的光谱校正模型。校正样本集中的叶片经过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透射率信息以后,由灰霉病害专家进行每片叶片的病害感染程度的评估。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预处理后的光谱叶片透射率信息和病害感染程度的模型。线性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主成分回归、多元线形回归、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线形支持向量机等;非线形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非线形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模糊算法等。建立好的病害光谱模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能够进行实际应用。
如图3所示,病害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以下步骤1)光谱测量之前先用标定白板对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进行标定。通过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被测植物的冠层或单一叶片全波段光谱信息。实际应用时的光谱采集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条件必须和校正样本集光谱采集时一致,比如测量装置设置、光谱采样间隔、采样时间、采样次数等。采集到的光谱反射率信息通过数据线输入计算机。
2)病害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将采集到的全波段光谱信息作为输入部分,输入病害光谱模型。病害光谱模型先按照校正样本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对光谱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光谱信息和病害感染程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输出病害感染程度。
3)根据病害感染程度分析决策是否对测量植物喷药,并确定剂量、喷头形状及喷药种类。
4)只要实际应用中的植物在建立好的病害光谱模型包含的植物类型中,就可以对植物进行叶片或冠层上的灰霉病害快速、无损的检测。
对于容易感染灰霉病的植物的不同,所建立的病害光谱模型是不同的。因此病害光谱模型的建立要按照不同植物分别进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被测植物的单一叶片或冠层的光谱信息,通过数据线输入计算机,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分析植物的单一叶片或冠层的光谱信息;2)反射率100%的标定白板用于光谱采集前标定光谱仪;3)通过计算机中的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病害光谱模型,实时检测病害感染程度。
2.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标定白板和计算机;被测物体和标定白板的反射光进入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有两个接口,其中电源线接口,通过电源线和外接电源相连接,数据线接口通过RS232串口数据线和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设有光谱分析处理软件,被测植物叶片或冠层放置在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和光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谱仪探头和植物叶片或冠层夹角45°,光源照射方向和植物叶片或冠层夹角同样为45°,并使得光谱仪探头和光源照射方向成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日光或卤素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植物叶片或冠层灰霉病诊断方法和系统。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被测植物的单一叶片或冠层的光谱信息,通过数据线输入计算机,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分析植物的单一叶片或冠层的光谱信息;反射率100%的标定白板用于光谱采集前标定光谱仪;通过计算机中的光谱分析处理软件,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病害光谱模型,实时检测病害感染程度。本发明可实现多种植物灰霉病害的快速、稳定、实时的诊断;不使用化学试剂,降低了检测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环境监测;能够对植物病害进行无损检测,不影响植物的生长;通过对检测出染病的植物进行药物处理,减少由于全面喷洒而造成的用药过量和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C12Q1/04GK101074926SQ20071006909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
发明者何勇, 吴迪, 冯雷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