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59567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尤其 涉及一种用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天然冬虫夏草菌株孢子接种到有机活体蚕 蛹上人工培育而成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和人参、鹿茸一样,是"中药三大宝"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冬虫夏草及其附属产品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产业。 冬虫夏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各地政府也出台政策禁挖、限挖,但对冬 虫夏草的采挖并未得到遏制。冬虫夏草是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由于它需要 特殊的生长条件,生长期较长,因而在自然界中数量十分稀少,随着环境条 件的改变,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故十分名贵,价格也不菲,目前市场上达到每千克4万元左右。蚕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与冬虫夏草(Cordyceps)比较虫草 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滋补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我国虫草的种类 有200多种,其中应用价值最高的是产于西藏的冬虫夏草和产于长白山的蛹 虫草。二者在生物分类上同属于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冬虫夏 草产自天然,是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而形成。到目前为止,人工规 模化栽培尚未成功。蚕蛹虫草是将蛹虫草菌接种于蚕蛹体,经人工培育而成。 目前蚕蛹虫草的栽培已经形成规模化。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药化成分及药理 功能都非常相近。研究表明,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中无机元素种类基本一致, 二者硒的含量均较高,分别比富硒抗癌中药黄芪高3.3倍和5.8倍。蚕蛹虫 草和冬虫夏草含有相同的核苷类成分,只有虫草素含量蚕蛹虫草比冬虫夏草 高出很多,虫草酸含量蚕蛹虫草略低,虫草多糖含量二者相当。蚕蛹虫草和 冬虫夏草药效功能基本一致,都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疲劳、雄性激素样、 调节脂类代谢等作用,对免疫系统有促进或双向调节作用,能够保肝、护肝、 抗乙型肝炎及镇咳、祛痰、平喘、解痉,可以治疗心率失常、慢性肾炎及肾 功能衰竭。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都是昆虫和真菌的结合体,虫和草的协同作用使它 们具有阴阳双补的神奇功效。现在冬虫夏草野生资源奇缺,价格不断攀升, 蚕蛹虫草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医疗保健珍品被广泛应用。冬虫夏草是宝贵的中药资源,主产区是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 等区、省,从战略高度重视其保护和开发,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寻求通过人 为干预促进其生存繁衍的新途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保健与药用需求,已经 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目前,冬虫夏草这一珍贵的野生资源萎縮、资源家底 不清、发生发展规律不明、国外加快研究,而蚕蛹虫草以家蚕蛹为宿主,人 工接种蛹虫草菌,模拟蛹虫草自然生态环境,人工有机培育的成功,既是对 冬虫夏草的有力保护和开发,也是对蚕业发展的促进,更是对平面茧产业的 拓展。镇江市丹徒区蚕桑站在苏州大学的帮助指导下,2005年6月初利用家蚕 蛹通过接种虫草菌,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经过40余天的精 心培育,成功培育出了蚕蛹虫草。2005年,青岛海洋大学食品工程系江晓路教授筛选的蛹虫草y3菌株, 系由来自吉林哈达的野生蛹虫草以组织分离法分得,经过寄主的回接实验, 成功地长出与野生型相同的子座(经显微镜检查子囊果及子囊孢子与天然蛹 草完全一致),再分离得到同种纯种。经过对人工栽培的蛹虫草与野生冬虫夏 草的化学成份分析比较,结果是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和野生冬虫夏草的各种化 学成份和含量基本相同,有些有效成份含量高于野生冬虫夏草。申请号为93102809. 4、发明名称为"一种"烘干蚕蛹人工培育虫草的方 法"的专利,其方法是将菌株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进行菌丝阶段的培养;将烘干蚕蛹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在烘干蚕蛹上进行凿孔处理;将洗净凿 孔的烘干蚕蛹装瓶,加适量水,进行高压消毒;在接种箱内挑取少许菌丝块放入瓶中的蛹体上,封瓶培养,温度为15°C 30°C,自然光照,约二个月即 可长出虫草子实体。烘干蚕蛹有利于大量收购和长期存放,凿孔后的烘干蚕 蛹经高压消毒,可提高人工培育虫草的成功率。而此时用的蚕蛹多是收购来 得传统茧缫丝后生产的蚕蛹,含有强碱等化学药品,不是有机蚕蛹,以此作 宿主无法生产出有机的蚕蛹虫草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天然冬虫夏草菌株孢 子接种到有机活体蚕蛹上人工培育而成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1) 蛹虫草菌菌株的筛选 将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新鲜冬虫夏草菌株孢子,应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取冬虫夏草纯菌株;利用此菌株通过活的蚕蛹体进行复壮,进而筛选出对 蚕蛹致病力强、易形成孢子的蛹虫草菌菌株;(2) 蚕蛹有机培养基制作 将活体蚕蛹或活体蚕去除表皮腊质的活体蛋白100克、浓大米汤液200毫升、维生素B10毫克/1000克、葡萄糖25克、磷酸二氢钾2克,放入IOOO 毫升的烧杯中,加水20 50毫升并加热搅拌混溶,完全混溶后停止加热,分 装试管,加塞,冷却,即制成半液体状的蚕蛹有机培养基;(3) 孢子悬浊液的制作将第(1)步培育的蛹虫草菌菌株接种于第(2)步制作的蚕蛹有机培养 基上,置20'C温度下培养,待出现分生孢子后,挑取一部分放在无菌水内制 成孢子悬浊液待用;(4) 宿主准备将活体蚕、蛹或传统茧去茧壳活体蛹、蚕,用75%酒精消毒5 10分钟 左右或氨基酸碘消毒1分钟左右,作宿主;(5) 蛹虫草菌的感染在接种箱内,用接种针针尖蘸孢子悬浊液刺入上述蚕、蛹体节,按0.2 0. 3毫升/只注入菌液;(6) 感染蛹体的保护染菌后的蚕、蛹体平摊于瓶底或蚕匾或竹席上,室温下保护至蛹体僵硬;(7) 子座的培育模拟蛹虫草的自然生态环境,培养僵硬的蛹体长出于座方法是在僵硬 的蛹体上覆盖一层多孔材料,如碎海绵、细煤渣、活性炭,置于10 30。C变 温下、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5%的自然光照环境条件培养;(8) 子座的定向培养为使生出的子座长而硬,可采用定向培养方法是,将僵硬的蛹头向上 或蛹体平放,插入或放入多孔保温的材料如海绵或燃烧后的煤球渣中,放在 前述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 (9)蚕蛹虫草的收集保存子座成熟后,挖出清洗,用食用酒精进行体表消毒,再放在6(TC环境下 烘干1 5小时,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本发明蚕蛹虫草以家蚕蛹为宿主,人工接种蛹虫草菌,模拟蛹虫草自然 生态环境,人工培育获得成功。接种成功率、接种后的僵化率达95%以上, 子实体的长出率达90%以上,从接种到子实体的成熟约35 45天。药性分析 表明人工培育的蚕蛹虫草在化学成份上与冬虫夏草无根本性质的差异,活性 成份虫草素和虫草酸是冬虫夏草的2 3倍。毒性试验表明蚕蛹虫草属基本无 毒级,无致畸、致突变阳性作用,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出现率无影响。药理 试验表明在抗缺氧、镇静、消炎等方面蚕蛹虫草类似于冬虫夏草,而在抗肿 瘤方面则优于冬虫夏草。培育蚕蛹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或新保健食品、 或进一步从中提取有效成份制备新药将有广阔的市场。本发明培育方法生产的蚕蛹虫草,是用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天然冬虫 夏草菌株孢子接种到有机活体蚕蛹上人工培育而成的虫菌结合体。经国内权 威分析检测机构化验检测蚕蛹虫草所含虫草素、甘露醇、S0D及磷、钾、 锌、硒等矿物元素均达到或超过天然冬虫夏草。菌种纯正、无退化、有效成 份含量稳定。蚕蛹虫草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功 能,对心律失常、调脂类代谢、镇咳平喘、祛痰解痉有奇效,保肝护抗乙肝、 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及提高性功能等十大功能,急性、亚急性毒性试 验无毒,服用安全。蚕蛹虫草既是名贵的药材,又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保健补品,可与鸡 鸭同炖,具有补气、填精、强身健体的作用,同虾仁煲汤具有补胃壮阳之功。 泡酒沏茶饮用可增强免疫功能,健身抗衰。在冬虫夏草野生资源大幅减少且无法进行商品化人工栽培、市场极度匮 乏的情况下,蚕蛹虫草成了国内外各行业(学科)研究开发的重点。人工培育 蚕蛹虫草的成功,对蚕桑业的发展及效益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由于蚕蛹虫 草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很严格,还要有专门的设施设备(必须采用灭菌、控温及控湿等设施设备),因此,人工培植难度很大,没有培植基础和经 验的人很难成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的活体蚕蛹、活体蚕可以采用将平面茧(本人发明的"一种平面茧生产技术",专利号为ZL 02135193.7)生产后的副产品一活体蚕蛹、 活体蚕。本发明蚕蛹虫草培育技术方案-人工培育蚕蛹虫草时,先将蛹虫草菌接种于培养基上,形成大量的分生 孢子,再挑取分生孢子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浊液,接种于宿主即蛹体上,保 护蛹体直至僵硬。然后将僵硬的蚕蛹体放在模拟蛹虫草自然生态条件下培养 (冬虫夏草生存环境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以及其他相关生物等生态因 子),便从蚕蛹中长出同野生蚕蛹一样的子座来。技术方案如下-1. 蛹虫草菌菌株的筛选将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新鲜冬虫夏草菌株孢子,应用组织分离的方法 获取冬虫夏草纯菌株。利用此菌株通过活的蚕蛹体进行复壮,进而筛选出对 蚕蛹致病力强、易形成孢子的蛹虫草菌菌株。2. 蚕蛹有机培养基制作将平面茧生产后副产品一活体蚕蛹、活体蚕(或传统茧去茧壳作种用活 体蚕蛹)去除表皮腊质的活体蛋白100克、浓大米汤液200毫升、维生素B10 毫克/1000克、葡萄糖25克、磷酸二氢钾2克,放入1000毫升的烧杯中, 加水20 50毫升并加热搅拌混溶,完全混溶后停止加热,分装试管,加塞, 冷却,即制成蚕蛹有机培养基(半液体)。其优点是所培养出的虫草菌丝体极 利于感染活体蚕、蛹。3. 孢子悬浊液的制作菌株接种于"蚕蛹有机培养基"上,置20'C左右温度下培养,待出现 分生孢子后,挑取一部分放在无菌水内制成孢子悬浊液待用。4. 宿主准备将平面茧生产后副产品一活体蚕、蛹或传统茧去茧壳活体蛹、蚕用75% 酒精消毒5 10分钟左右或氨基酸碘消毒1分钟左右,作宿主。5. 蛹虫草菌的感染在接种箱内,用接种针针尖蘸孢子悬浊液刺入上述蚕、蛹体节,并注入 菌液(0.2 0.3毫升/只),感染成功率可在95%以上。6. 感染蛹体的保护染菌后的蚕、蛹体平摊于瓶底或蚕匾或竹席上,室温下保护至蛹体僵硬。7. 子座的培育模拟蛹虫草的自然生态环境,培养僵硬的蛹体长出于座。方法是在僵硬 的蛹体上覆盖一层多孔材料,如碎海绵、细煤渣、活性炭等,置于10 30°C 变温下、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5%的自然光照环境条件培养。8. 子座的定向培养为使生出的子座长而硬,可采用定向培养。方法是,将僵硬的蛹头向上 或蛹体平放,插入或放入多孔保温的材料如海绵或燃烧后的煤球渣中,放在 前述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9. 蚕蛹虫草的收集保存子座成熟后,挖出清洗,用食用酒精进行体表消毒,再放在6(TC环境下 烘干1 5小时,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由上述途径培养的蛹虫草,从接种到子座成熟约需35天 45天,每平 方米培育面积可收获200克 300克。据检测,人工培育的蛹虫草含有大量 的虫草酸、虫草素、氨基酸、微量矿物元素和生物碱,可补精髓、抗肿瘤、 镇静消炎、止血化痰,对肾炎、肝炎、哮喘、神经衰弱等疾病有明显疗效。实施例一以4 5龄蚕或活体蚕蛹为主料的有机蚕蛹虫草培育方法。 将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新鲜冬虫夏草,应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取虫草 纯菌株。利用此菌株通过活的蛹体进行复壮,进而筛选出对蚕蛹致病力强、 易形成孢子的菌株,再进行有机蚕蛹虫草栽培。技术方案如下 (一)蛹虫草菌菌株的筛选 1、菌种制作(1)育种。技术方法选取高产、优质、早熟、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新鲜冬虫夏草子实体,用75%的酒精或10%氨基酸碘溶液进行表面消毒,用无菌水清洗掉表面药液,置于盛有综合培养基表面出现星芒状虫菌落时,在接 种箱内挑取单个或多个菌落置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待蛹虫草菌丝布满斜面 后再提纯。获得的孢子母种须经出草比较试验后,选取优质虫草子实体再进 行一次组织分离,经筛选后方可用于转扩栽种。(2) 考种。将母种扩大培养后,置米饭培养基上,于18。C一25。C下培 养20 — 30d,观察生长情况,若见有细菌或莓菌污染,应对母种进一步纯化; 若无杂菌污染,可继续培养, 一个月后即有橙红色子实体产生,说明母种可靠。(3) 二级种子培养。将液体培养基分装于500ml三角瓶中,15 — 30分 钟灭菌后,将母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钩接到三角瓶中,每支斜面可接8 20瓶。接种后置于18 22-C条件下,摇种培养6d左右,待形成均匀小球后 即可用于栽培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培养液变混,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细 菌污染应予以淘汰;二是由于菌丝生长过分粘稠所致。苦难以判断,可进行 镜检。(4) 培养基配料。培养料以大米面、玉米面等作主料(70% 80%), 另添加20%—30%的蚕蛹粉或奶粉以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品质。营养液浓大 米汤液200毫升、维生素B10毫克/1000克、葡萄糖25克、磷酸二氢钾2克。 将培养料与营养液以l: l比例拌匀,放入1000毫升的烧杯中,加水20 50 毫升并加热搅拌混溶,完全混溶后停止加热,PH值控制在5.5 — 7.0。然后装 瓶、高压灭菌(或HL-380全自动重立式蒸汽灭菌锅,宏霖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升温至100 125°C,保持5 50分钟)、接种。(5) 菌丝体培养。接种后的料瓶,应置于清洁、避光的环境中培养,空 气湿度60% 70%。初始阶段,为减少杂菌污染,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5°C_18 。C之间,待料面布满虫草菌丝后,将温度提到20。C一25。C,持续15d左右, 菌丝即可吃透培养料,完成营养生长。(6) 子实体培养。菌丝体成熟后,由白色逐渐转为桔黄色,此时,室内 应增加光照,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保持150 300勒克斯,晚间可利用日光 灯作电源,每天应不少于10h光照,以促使菌丝体转色和刺激原基形成。待 料面突起,并形成小米粒状原基时,要适当通风,补充新鲜空气,保持室内 温度18i:—22'C,并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80%—85%。如湿度太大,易诱发基内气生菌丝,对子实体生长不利;湿度太小,易使培养基提早失水而影响产 量。蛹虫草有较强的趋光性,因此在子实体形成后,应根据情况适应调整培 养瓶与光源的相对方向,或调整室内光源方向,以保证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形 态,从而提高产量。待子实体不再生长,其顶端出现许多刺时,表明已成熟。 采收时,用无菌镊子钳出子实体,然后再加少许营养液,重新包扎好瓶口, 继续培养,20d左右,又可生长出第二批子座。采收下的子实体晾干或低温 烘干后出售。暂不出售,应密封好置低温干燥处贮存。 用蛹虫草菌制作孢子悬浮液作菌种。2、 蚕(蛹)虫草有机栽培(1) 接种。用家蚕作接种对象,选4一5龄家蚕或平面茧生产后产生的 活蛹,脱皮后以108个/毫升的孢子悬浊液喷蚕体或创伤接种,置20 — 22'C 条件下培育,3 5天后,蚕体(蛹体)逐渐僵化,体表节间膜、气门处长出 白色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上着生圆形分生孢子。蚕体失去光泽,体表出现褐 色小圆斑,蛹体黑化,逐渐僵硬后生出气生菌丝分生孢子。(2) 蚕蛹虫草子实体的培养。在蚕体、蛹体硬化后及菌丝长出之前,模 拟蛹虫草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温度20—22-C,空气湿度90%以上,室内自 然光线)进行保护。3 5天后蛹体表面出现橘黄色、芝麻粒大小的菌丝团, 3 — 5天后,菌丝团转入为刺状小突起,随着刺状小突起的逐渐伸长,而成为 高2 — 8厘米、粗0. 2-0. 8厘米的子实体。整个生长过程为25 — 35天,每个 虫体可长l一3个子实体。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可长出子实体。子实体的长出 率达95%以上。每100千克鲜蛹,可得干蛹虫草24千克左右。(3) 蚕蛹虫草子实体的性状。从蚕蛹中长出的虫草子实体,其外观与野 生虫草完全一样。子实体橘黄、粗状,长3 — 8厘米,其中子座头长1一2厘 米,子座柄长2 — 6厘米,子实体粗0.2 — 0.8厘米、 一般无分叉、多为圆柱 状、少数扁平状。子座头稍膨大,表面有乳头状突起。子囊孢子成线形,稍 挤压即成放射状弹出。橫切片表明子座头内部有一个类似胡萝卜芯的芯子, 子座柄中空。3、 采收子座成熟后采收,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4、 蚕蛹虫草的毒性试验。取17 — 20克昆明种小白鼠IO只,雌雄各半,一天一次按3000毫克/千克灌胃,连灌3天,累积量为9000毫克/千克,观 察7天,未见死亡及其他异常反应。提示可临床用于人体。毒性试验表明蚕 蛹虫草属基本无毒级,无致畸、致突变阳性作用,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出现 率无影响。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即完成了对蚕蛹致病力强、易形成孢子的菌株筛选。(二) 蚕蛹有机培养基制作 将平面茧生产后副产品一活体蚕蛹、活体蚕或传统茧去茧壳作种用活体蚕蛹去除表皮腊质的活体蛋白IOO克、浓大米汤液200毫升、维生素B10毫 克/1000克、葡萄糖25克、磷酸二氢钾2克,放入IOOO毫升的烧杯中,加 水20 50毫升并加热搅拌混溶,完全混溶后停止加热,分装试管,加塞,冷 却,即制成蚕蛹有机培养基(半液体)。其优点是所培养出的虫草菌丝体极利 于感染活体蚕、蛹。(三) 孢子悬浊液的制作将筛选后的菌株接种于"蚕蛹有机培养基"上,置20°C左右温度下培养, 待出现分生孢子后,挑取一部分放在无菌水内制成孢子悬浊液待用。(四) 宿主准备将平面茧生产后副产品一活体蚕、蛹或传统茧去茧壳活体蛹、蚕用75% 酒精消毒5 10分钟左右或氨基酸碘消毒1分钟左右,作宿主。(五) 蛹虫草菌的感染在接种箱内,用接种针针尖蘸孢子悬浊液刺入上述蚕、蛹体节,并注入 菌液(0.2 0.3毫升/只),感染成功率可在95%以上。(六) 感染蛹体的保护染菌后的蚕、蛹体平摊于瓶底或蚕匾或竹席上,室温下保护至蛹体僵硬。(七) 子座的培育模拟蛹虫草的自然生态环境,培养僵硬的蛹体长出于座。方法是在僵硬 的蛹体上覆盖一层多孔材料,如碎海绵、细煤渣、活性炭等,置于10 30°C 变温下、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5%的自然光照环境条件培养。(八) 子座的定向培养为使生出的子座长而硬,可采用定向培养。方法是,将僵硬的蛹头向上, 插入多孔保温的材料如海绵或燃烧后的煤球渣中,放在前述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九)蚕蛹虫草的收集保存子座成熟后,挖出清洗,用食用酒精进行体表消毒,再放在6(TC环境下 烘干1 5小时,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实施例二以4 5龄蚕或活体蚕蛹为主料的简易有机蚕蛹虫草栽培方法。(一) 菌种分离培养1、 育种具体做法是,选取高产、优质、早熟的蛹虫草子实体,用75 %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置于盛有综合培养基容器上方悬空,在2rc 23-c下静置培养,待培养基表面出现星芒状虫草菌落时,在接种箱内挑取单个或多个菌落置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待蛹虫草菌丝布满 斜面后再提纯。获得的孢子母种须经出草比较试验后,选取优质虫草子实体 再进行一次组织分离,经筛选后方可用于转扩栽培种。2、 考种将母种扩大培养后,置米饭培养基上,于18'C 20。C下培养 20 30d,观察生长情况。若见有细菌或霉菌污染,应对母种进一步纯化;若 无杂菌污染,可继续培养, 一个月后即有橙红色子实体产生,说明母种可靠。3、 二级种子培养将液体培养基分装于500ml三角瓶中,每瓶加培养液 200ml,用12层纱布外加一层牛皮纸封口。 13 30分钟灭菌后,将母种在无 菌条件下用接种钩接入三角瓶中,每支斜面可接10瓶以上。接种后于20°C 摇床培养5d左右,待形成均匀小球后即可用于栽培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 培养液变混,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细菌污染应予以淘汰;二是由于菌丝生长 过分粘稠所致。若难以判断,可进行镜检。(二) 栽培管理技术1、 培养基配制以大米、玉米等作主料,另添加10% 25%的蚕蛹粉 或奶粉妈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品质。将培养料与营养液以1: 1比例拌匀,pH值掌握在5.5 7.0。按常规装瓶、高压灭菌(或HL-380全自动重立式蒸汽 灭菌锅,宏霖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升温至100 125aC,保持5 50分钟)、 接种。2、 菌丝体培养接种后的料瓶,应置于清洁、避光的环境中培养,保护空气湿度60%。初始阶段,为减少杂菌污染,室内温室宜保持在15°C 18 ""C之间,待料面布满虫草菌丝后,将温度提到2(TC 23'C,持续15d左右, 菌丝即可吃透培养料,完成营养生长。3、 子实体培养菌丝体成熟后,由白色逐渐转为桔黄色,此时,室内应 增加光照白,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保持200勒克斯,晚间可利用日光灯作 光源,每天应不少于10h光照,以促使菌丝体转色和剌激原基形成。待料面 突起,并形成小米粒状原基时,要适当通风,补充新鲜空气,保护室内温度 18°C 22°C,并提高空气相对温度至80% 85%。如湿度太大,易使培养基 提早失水而影响产量。蛹虫草有较强的趋光性,因此在子实体形成后,应根 据情况适当调整培养瓶与光源的相对方向,或调整室内光源方向,以保证子 实体的正常生长形态,从而提高产量。待子实体不再生长,其顶端出现许多 小刺时,表明已成熟。4、 采收用无菌镊子钳出子实体,然后再加少许营养液,重新包扎好瓶 口,继续培养,20d左右,又可长出第二批子座。采收下的子实体晾干或低 温烘干后出售。暂不出售,应密封好置低温干燥处贮存。实施例三以4 5龄蚕或活体蚕蛹为主料的有机蚕蛹虫草栽培方法。(一) 原材料要求1、 选菌种。选用菌丝洁白、适应性强、见光后转色、出草快、性状稳定 的速生高产优质蚕蛹虫草菌种,是栽培成功和高效的关键。初次栽培者应选 购菌种量多的固体原种,有栽培经验者可购买斜面试管种或液体菌种。2、 选主料。选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大米或碎玉米,占70 80%; 4 5 龄蚕或活蛹(去蜡质表皮),占20 30%。 二者混合均匀。3、 选栽培容器。选用250ml或500ml或1000ml的玻璃器皿或厚度0. 05ml 以上、规格为150mlX300ml (或170ml X300ml)、薄厚均匀、无破漏、韧性 强的优质聚丙烯塑料袋为栽培容器。4、 选防污剂。为防治污染损失,可选用集营养、防污、助长功效于一体 的虫草专用防污剂,如食用菌专用特效防污剂。(二) 栽培方法1、 培养基配方主料1千克,虫草专用防污剂35克,水1.5千克。2、 配制方法主料按每袋50克或100克分装入栽培容器。将1.5升50 'C的热水倒入干净盆内,将虫草专用防污剂放入热水中,搅至完全溶解即成 营养液。按料水比(即主料与营养液的用量比)1克1.5毫升称取营养液倒 入装好主料的栽培容器内,密封。3、 灭菌灭菌锅内加适量水,把装好培养料的栽培容器放入高压灭菌锅 (或HL-380全自动重立式蒸汽灭菌锅,宏霖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升温至100 125°C,保持5 50分钟,取出,冷却后移入接种室。用优质气雾消毒 剂或常规方法密闭消毒30分钟,即可穿戴消毒衣服进入接种室接种。4、 接种接种工具、菌种外壁、操作人员双手等,用75%酒精擦拭或浸 沾消毒。以固体原种为实施例(1)试管原种的转扩栽培拔去试管塞后用消毒的接种钩挖取豆粒大小的菌种2 3块,接入培养栽培容器的基面上,密封。(2)用原种转扩栽培袋 时,先将菌种捣成指头或豆粒大小块状,每袋接入5 10克菌种,均匀分布 在料面上。如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接种量,以利菌丝较快生长。接种完后按 原密封方法密封,即可移入经杀菌和防虫处理的培养室内培养。5、 培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 30°C,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15 25 'C,子座最适生长温度为18 22°C。最初将温度保持15 18'C遮光培养。当 菌丝生长至培养基1/2 2/3时,可将温度升至20。C, 20天菌丝可发满栽培 容器。几天后,当培养基上部出现菌丝突起时,给予10 15。C的温差刺激, 并增加光照刺激转色。7 10天转完色后对培养室消毒30分钟,然后解去除 密封,为子座生长提供空间。当子座长至l厘米,及时对栽培袋通气,温度 保持18 22°C ,空气相对湿度80 90%。6、 采收子座呈橘红色或橘黄色棒状不再生长时,用小刀或剪刀将其从 基部采下,放入洁净器具内及时烘干或晾干,勿暴晒以免褪色。干燥后存放 在密闭塑料袋内或出售。实施例四主料全部为4 5龄蚕或活体蚕蛹的有机蚕蛹虫草栽培方法。 (一)选菌种。选用菌丝洁白、抗逆性强、出草快、性状稳定的速生高产优质蚕蛹虫草菌种,选液体菌种。(二) 主料消毒。对4 5龄蚕或活体蚕蛹用75%酒精进行体表消毒,方 法含75%酒精的棉球擦拭10 60秒或浸泡10 60秒。或10%氨基酸碘棉球 擦拭10 60秒或浸泡10 60秒。并放置在紫外线消毒室内。或灭菌锅内加 适量水,把装好主料的栽培容器放入高压灭菌锅(或HL-380全自动重立式蒸 汽灭菌锅,宏霖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升温至100 125'C,保持5 50分钟。 取出,冷却后移入接种室。用优质气雾消毒剂或常规方法密闭消毒30分钟, 即可穿戴消毒衣服进入接种室接种。(三) 接菌种。用家蚕作接种对象,选4一5龄家蚕或平面茧生产后产生 的活蛹,消毒后以108个/毫升的孢子悬浊液喷蚕体或用针管创伤接种,接种 量要足。或在接种箱内,用接种针针尖蘸孢子悬浊液刺入上述蚕、蛹体节, 并注入菌液(0.2毫升/只),感染成功率可在95%以上。(四) 有机栽培管理技术。1、 染菌后的蚕、蛹体平摊于瓶底或平底器物上,室温下保护至蛹体僵硬。2、 营养生长湿度60%、温室15。C 18""C,自然光照,3 5d。生殖生 长模拟蛹虫草的自然生态环境,培养僵硬的蛹体长出于座。方法是在僵硬 的蛹体上覆盖一层多孔材料,如碎海绵、细煤渣、活性炭等,置于10 30°C 变温下、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5%的自然光照环境条件培养。或子座的定向 培养--为使生出的子座长而硬,可将僵硬的蛹头向上,插入多孔保温的材料 如海绵或燃烧后的煤球渣中,放在前述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五) 蚕蛹虫草的收集保存子座成熟后,挖出清洗,用食用酒精进行体表消毒,再放在60'C环境下 烘干1 5小时,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权利要求
1、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蛹虫草菌菌株的筛选将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新鲜冬虫夏草菌株孢子,应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取冬虫夏草纯菌株;利用此菌株通过活的蚕蛹体进行复壮,进而筛选出对蚕蛹致病力强、易形成孢子的蛹虫草菌菌株;(2)蚕蛹有机培养基制作将活体蚕蛹或活体蚕去除表皮腊质的活体蛋白100克、浓大米汤液200毫升、维生素B10毫克/1000克、葡萄糖25克、磷酸二氢钾2克,放入1000毫升的烧杯中,加水20~50毫升并加热搅拌混溶,完全混溶后停止加热,分装试管,加塞,冷却,即制成半液体状的蚕蛹有机培养基;(3)孢子悬浊液的制作将第(1)步培育的蛹虫草菌菌株接种于第(2)步制作的蚕蛹有机培养基上,置20℃温度下培养,待出现分生孢子后,挑取一部分放在无菌水内制成孢子悬浊液待用;(4)宿主准备将活体蚕、蛹或传统茧去茧壳活体蛹、蚕,用75%酒精消毒5~10分钟左右或氨基酸碘消毒1分钟左右,作宿主;(5)蛹虫草菌的感染在接种箱内,用接种针针尖蘸孢子悬浊液刺入上述蚕、蛹体节,按0.2~0.3毫升/只注入菌液;(6)感染蛹体的保护染菌后的蚕、蛹体平摊于瓶底或蚕匾或竹席上,室温下保护至蛹体僵硬;(7)子座的培育模拟蛹虫草的自然生态环境,培养僵硬的蛹体长出于座方法是在僵硬的蛹体上覆盖一层多孔材料,如碎海绵、细煤渣、活性炭,置于10~30℃变温下、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的自然光照环境条件培养;(8)子座的定向培养为使生出的子座长而硬,可采用定向培养方法是,将僵硬的蛹头向上或蛹体平放,插入或放入多孔保温的材料如海绵或燃烧后的煤球渣中,放在前述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培养;(9)蚕蛹虫草的收集保存子座成熟后,挖出清洗,用食用酒精进行体表消毒,再放在60℃环境下烘干1~5小时,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全文摘要
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用原产于青藏高原的野生天然冬虫夏草菌株孢子接种到有机活体蚕蛹上人工培育而成蚕蛹虫草。包括以下步骤(1)蛹虫草菌菌株的筛选;(2)蚕蛹有机培养基制作;(3)孢子悬浊液的制作;(4)宿主准备;(5)蛹虫草菌的感染;(6)感染蛹体的保护;(7)子座的培育;(8)子座的定向培养;(9)蚕蛹虫草的收集保存。本发明以家蚕蛹为宿主,人工接种蛹虫草菌,模拟蛹虫草自然生态环境,人工培育而成。接种成功率、接种后的僵化率达95%以上,子实体的长出率达90%以上。从接种到子实体的成熟约35~45天。在化学成份上与冬虫夏草无根本性质的差异,活性成份虫草素和虫草酸是冬虫夏草的2~3倍。
文档编号C12N1/14GK101215527SQ20081001383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1日
发明者丁啸南, 丁志强 申请人:丁啸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