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97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枳4成,尤其与炒茶机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筛网滚筒式炒茶机M用炉灶结构,其散热管仅布置于滚筒下方,没有 温度显示控制装置,存在着结构复杂,安装成本高,拆移不便,热能利用率较低, 加热过程中燃料浪费严重及受热不匀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i^更、造价低、热能利用率高、 炒制的茶叶品质好的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筛网滚筒体节能 茶叶滚炒机,包括电机,减速装置,风机,筛网滚筒,燃烧炉,滚筒活动支承,导叶 板,进出叶口,烟自,转轴,撑档,散热管,排气管,保温罩及固定支架,固定支架 与保温罩内壁连接,散热管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沿轴向来回分布在保温罩筒体内,筛 网滚筒设于分布的散热管内侧,散热管的一端与燃烧炉连接,另一端与烟自连接。
所述的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在筛网滚筒的外壁上设有风扇叶片。
所述的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还包括温度计及温度控制器,温度计设于保 温罩上部,温度计的测温端设置于保温罩的内腔,温度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温度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采用将散热管分布 于筛网滚筒四周的结构方式,使燃烧热效率从原来的50°/。左右上升到90%左右,节 能效果十分显著;(二)是散热管能充^*^热能在灶腔内,直接被炒制茶叶吸收, 使在制的高水分茶叶快速蒸发,增加清香味,不易闷黄,提高了绿茶品质;(三) 是设置了温度控制装置,可通过温度控制调节燃料燃烧情况,可节约大量燃料;(四) 是由于采用保温罩代替原先的炉灶结构,因而具有结构筒单、拆装方便、造价低、 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l所示,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包括电才几l,减速装置2,风j几3, 筛网滚筒4,燃烧炉5,滚筒活动支承6,导叶板7,进出叶口8,烟自9,转轴ll, 撑档12,散热管13,排气管14,保温罩IO,固定支架15,温度计17及温度控制器 18,固定支架15与保温罩10内壁连接,如图2所示,散热管13固定于固定支架 15上且沿轴向来回分布在保温罩10筒体内,筛网滚筒4设于分布的散热管13内侧, 散热管13的一端与燃烧炉5连接,另一端与烟自9连接,在筛网滚筒4的外壁上设 有风扇叶片16,减速装置2包括减速箱及皮带传动装置,温度计17设于保温罩10 上部,温度计17的测温端设置于保温罩10的内腔,温度控制器18通过导线分别与 温度计17 AK机3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包括电机(1),减速装置(2),风机(3),筛网滚筒(4),燃烧炉(5),滚筒活动支承(6),导叶板(7),进出叶口(8),烟囱(9),转轴(11),撑档(12),散热管(13)及排气管(1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保温罩(10)及固定支架(15),固定支架(15)与保温罩(10)内壁连接,散热管(13)固定于固定支架(15)上且沿轴向来回分布在保温罩(10)筒体内,筛网滚筒(4)设于分布的散热管(13)内侧,散热管(13)的一端与燃烧炉(5)连接,另一端与烟囱(9)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其特4錄于在筛网滚筒(4 ) 的外壁上i史有风扇叶片(16)。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i少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温度计(17 )及温度控制器(18 ),温度计(17 )设于保温罩(10 )上部,温度计(17 ) 的测温端设置于保温罩(10 )的内腔,温度控制器(18 )通过导线分别与温度计(17 ) Mi几(3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筛网滚筒体节能茶叶滚炒机。它包括电机,减速装置,风机,筛网滚筒,燃烧炉,滚筒活动支撑,导叶板,进出叶口,烟囱,转轴,撑档,散热管,排气管,保温罩及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保温罩内壁连接,散热管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沿轴向来回分布在保温罩筒体内,筛网滚筒设于分布的散热管内侧,散热管的一端与燃烧炉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造价低、热能利用率高、炒制的茶叶品质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A23F3/06GK201226764SQ2008201213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龚宝康 申请人:龚宝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