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

文档序号:572387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受污染的表观特征一一黑臭,主要是外界输入的大量营养物质在水体 中富集造成的,大量的污染物沉积形成淤泥,水体中的污染物消耗了水体的溶 解氧,大量好氧水体生物开始死亡,厌氧微生物种群则很活跃,导致产生硫化 氢等臭气和许多黑色金属石克化物,使得河道内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并逐 渐恶化,最终河流失去自净能力,逐步变为黑臭。黑臭河流治理的影响因素众 多,治理难度大,已成为困扰城市生态环境的一大难题。
目前主要采用截污、清淤、纯氧曝气、人工湿地、河水净化等手段综合运
用。其中
1、 截污用来控制外源污染,这是普遍采用的;
2、 清淤用来控制底泥污染,但成本高、形成二次污染;
3、 纯氧曝气主要用于降低^5克化物,削减COD (化学需氧量),能适度改 善水质,但成本高、消耗大量能源;
4、 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造^f介高;
5、 河水净化是将河水截流进入净化处理厂,降低其污染指标后再排入河道, 这样需要很大的投入,包括大量的建厂用地和处理过程中消耗的许多能源。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使河流水体污染物减少 和无机化,达到对河流进行初步处理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险测河流的污染指标,
(2) 对河流进行截污,
(3) 调配菌剂种类与数量,
(4) 将得到的复合菌剂按60-120ppm投放到水体中, (5 )复合菌剂转移,转化和降解河流中的污染物,
(6) 4企测河流的污染指标;
(61)重复步骤(3) (6)直到河流符合要求;
所述的复合菌剂的重量份数为光合细菌50~80,枯草芽孢杆菌60 70,硝 化细菌60 70,乳酸菌25~30,酵母菌25 30。
作为本发明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复合菌剂的重量 份数为光合细菌60,枯草芽孢杆菌65,硝化细菌65,乳酸菌30,酵母菌30。
所述的复合菌剂中的光合细菌属于独立营养微生物,它以接受光和热为能 量,以有机物或有害气体为基质,合成氨基酸、核酸等含氮化合物以及糖类等 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这些代谢物,有的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基质。
所述的复合菌剂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 6 ~ 0. 9 x l. 0 ~ 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 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 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枯草芽孢杆菌菌体 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 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 杆菌迅速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促进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类,降 低环境pH值,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长。
所述的复合菌剂中的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 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包括形态互异 类型的一种杆菌、J求菌或螺旋菌。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种完全不同代谢群亚硝酸菌属及硝酸菌属。亚硝酸细菌(又称氨氧化菌),将氨氧化成亚 硝酸。硝酸细菌(又称硝化细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这两类菌能分别从以 上氧化过程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而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必需在以上两类细 菌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转变为硝酸盐。硝化细菌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具有重要作 用。
所述的复合菌剂中的乳酸菌以光合细菌、酵母菌得到的糖类为基质,产生 乳酸。由于乳酸菌有很强的杀菌力,特别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以及有机 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使木质素、纤维素等难分解的有机物分解。
所述的复合菌剂中的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 兼性厌氧菌,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 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
本发明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大量招j文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菌、 酵母菌、乳酸菌等组成的复合菌剂,这样可以在30天左右,实现水体初步变清、 颜色变浅、臭味减弱、水体污染指标降低。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水体(不含底 泥),大量复合益生菌群投放到水体中后,很快成为水体中具有显著优势的益生 种群,很快转移、转化和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水体初步变清、色度 变浅、臭味减弱、水体污染指标降低。
本发明一种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使河流水体污染物减少和无机化,达 到对河流进行处理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图1本发明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实施例1的各项治理指标对比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 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使用的菌剂均购自益生源生物科技公司和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量(TN)和总磷量(TP)为几个主要 的检测指标,氨氮的测定采用GB7479-87的方法,总氮的测定采用GB11894-89 的方法,总磷的测定采用GN11893-89的方法。
实施例1:某中排干渠治理
中排干渠周围工业企业每天排;故约6000吨工业污水和9000吨生活污水, 而且工业污水的污染程度非常高。采用本发明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进行治理, 具体方法如下
(1) 检测河流的污染指标,
(2) 对河流进行截污,
(3) 调配菌剂种类与数量,
(4) 将得到的复合菌剂按60-120ppm投放到7jc体中,
(5) 复合菌剂转移、转化和降解河流中的污染物,
(6) 检测河流的污染指标;
(61)重复步骤(3 ) ~ (6)直到河流符合要求;
所述的复合菌剂的重量份数为光合细菌50~80,枯草芽孢杆菌60 70,硝 化细菌60~70,乳酸菌25~30,酵母菌25-30。
河流的长宽比很大,流经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集水面积很大,往往存在 多个点源污染,更存在广泛的面源污染。其污染水体的特征,主要是水体发黑 发臭。本阶段的治理目标是实现水体初步变清、颜色变浅、臭味减弱、水体 污染指标降低。
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所述的复合菌剂的重量份数为光合细菌60, 枯草芽孢杆菌65,硝化细菌65,乳酸菌30,酵母菌30时,处理的效果最佳。
从图l可以看到,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污染物指标均下降了 90% 以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河流的水是流动的,水体生态环境变化很频繁,对水 体内生物种群的冲击很大,其集水面积很大,所以面源污染很大,也更容易受到点源污染的影响。而湖泊相对于河流而言,水面大、库容大、水体环境稳定、 流动很小,其集水面积也较小,所以湖泊的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相对较小,水 体环境较为稳定,也较容易治理。因此,河流与湖泊的治理是不同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 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 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检测河流的污染指标,(2)对河流进行截污,(3)调配菌剂种类与数量,(4)将得到的复合菌剂按60-120ppm投放到水体中,(5)复合菌剂转移、转化和降解河流中的污染物,(6)检测河流的污染指标;(61)重复步骤(3)~(6)直到河流符合要求;所述的复合菌剂的重量份数为光合细菌50~80,枯草芽孢杆菌60~70,硝化细菌60~70,乳酸菌25~30,酵母菌2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 合菌剂的重量份数为光合细菌60,枯草芽孢杆菌65,硝化细菌65,乳酸菌 30,酵母菌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检测河流的污染指标,(2)对河流进行截污,(3)调配菌剂种类与数量,(4)将得到的复合菌剂按60-120ppm投放到水体中,(5)复合菌剂转移、转化和降解河流中的污染物,(6)检测河流的污染指标;(61)重复步骤(3)~(6)直到河流符合要求;所述的复合菌剂的重量份数为光合细菌50~80,枯草芽孢杆菌60~70,硝化细菌60~70,乳酸菌25~30,酵母菌25~30。本发明受污染河流的净化方法,使河流水体污染物减少和无机化,达到对河流进行初步处理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文档编号C12N1/16GK101607760SQ20091004096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9日
发明者熊幼林, 熊盛贵, 简川湖, 赵亚勋 申请人:东莞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