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2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调味品,特别是涉及一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食用盐。
背景技术
食用盐主成分为氯化钠。在制盐的过程中,虽然绝大部分的水通过不同的工艺被去除了,但在结晶的盐粒中或盐粒间仍有少量的水分。这些水分在加工、运输过程中会发生迁移、蒸发,在盐粒间形成新的结晶,导致结块现象的发生。为了防止结块发生,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结剂。目前各个生产厂绝大部分采用亚铁氰化钾作为抗结剂。由于亚铁氰化钾中含有氰氢根,很多国家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我国《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392 — 2000)规定,在任何情况下,绿色食品中不得使用亚铁氰化钾作为添加剂。现在需要一种抗结剂替代亚铁氰化钾,为消费者提供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食用盐。磷酸三钙也是一种营养强化剂,添加到食用盐中除了起到抗结剂的作用还有补充营养元素钙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食用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问题,选取了一种新的抗结剂,为人们提供一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食用盐。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盐,包括氯化钠和抗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结剂为磷酸三钙。进一步,所述的氯化钠和磷酸三钙的重量比为40000 60000 1 2000。进一步,所述的氯化钠粒度在0. 15 0.85mm范围内的比例不低于75%。进一步,所述的磷酸三钙为白色无定形粉末,其钙含量为34 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食盐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食盐结块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食盐,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 选取粉末状磷酸三钙1千克和粒度在0. 15 0. 85mm范围内的氯化钠颗粒50千克;将粉末状磷酸三钙和氯化钠颗粒充分混合。实施例2:选取粉末状且含钙量为40%的磷酸三钙2千克和粒度在0. 15 0.85mm范围内的氯化钠颗粒40千克;将粉末状磷酸三钙和氯化钠颗粒充分混合。实施例3:选取粉末状且含钙量为40%的磷酸三钙2千克和粒度在0. 15 0.85mm范围内的氯化钠颗粒40千克;将粉末状磷酸三钙和氯化钠颗粒充分混合。实施 例4:选取粉末状且含钙量为40%的磷酸三钙2千克和含粒度在0. 15 0.85mm范围内的氯化钠80%的氯化钠颗粒的40千克;将粉末状磷酸三钙和氯化钠颗粒充分混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盐,包括氯化钠和抗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结剂为磷酸三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钠和磷酸三钙的重量比为40000 60000 1 2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钠粒度在0.15 0. 85mm范围内的比例不低于7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三钙为白色无定形粉末,其钙含量为34 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食用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问题,选取了一种新的抗结剂,为人们提供一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食用盐。一种食用盐,包括氯化钠和抗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结剂为磷酸三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食盐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食盐结块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食盐,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文档编号A23L1/237GK102187990SQ2010101202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史大刚, 崔志强, 成杰, 李智欣 申请人:中盐国本盐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