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适合江苏居民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512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更适合江苏居民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
背景技术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的种类很多,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米糠油、红花籽油、茶籽油等等。食用调和油是以这些植物油的两种或者多种为原料油调配在一起而制成的食用油产品。食用植物油虽然是植物来源的,但是其绝大部分营养成分也是脂肪,是由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精炼植物油脂肪的含量占到植物油的99%以上。因此植物油的摄入与人体脂肪的摄入息息相关。脂肪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它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产能三大营养素,在供给人体能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各国在制订脂肪参考摄入量时主要按脂肪供能所占总能量比例计算。各国关于脂肪的推荐摄入量除对脂肪酸的总摄入量有所建议外,对脂肪酸的组成比例也很重视。关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6与n-3的比例,均有推荐的摄入比例,中国营养学会也制订了中国居民在脂肪酸方面的推荐摄入量和推荐比例。中国营养学会对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的推荐值如表1。表1 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Al)(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年龄(岁)脂肪SFAMUFAPUFA(n-6) (n-3)胆固醇量 (mg)0 45 504:10. 5 35 404:12 30 35(4 6) :17 25 30Q 6) :113 25 30<10810(4 6) :118 20 30<101010(4 份:1<30060 20 306 8108 104:1<300从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比例来看,适合中国居民的总膳食脂肪酸的比例以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0 1) 1 1为最适宜。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0 6) 1为最适宜。这两个比例要同时满足。食用油生产厂家利用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值,开发研究了脂肪酸比例合理的食用调和油,并推向市场,目前市场上占主流的食用油是金龙鱼第二代食用调和油,它使用了专利技术,专利号为02108374. 6,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脂肪酸比例合理的食用调和油,其特点是各植物油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菜籽油20-65%、玉米胚芽油或花生油或葵花籽油或红花籽油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为15-71%、大豆油或亚麻籽油或它们的任意组合2-42%、芝麻油0-5%。该调和油成品中,各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饱和脂肪酸12%, 单不饱和脂肪酸44%,n-6多不饱和脂肪酸36. 7%,n-3多不饱和脂肪酸7. 3%。该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符合中国营养学会关于膳食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57114.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营养平衡调和油,其中以重量计,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1 1,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 1 1,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Π-3多不饱和脂肪酸=4 1 ;且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调和油中的含量为8 9%重量。该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也符合中国营养学会关于膳食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这个调和油也推向了市场。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35^9. 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食用调和油,该食用调和油含有大麻籽油。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63250.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含 Y -亚麻酸营养葵花籽油,该调和油以月见草油、黑穗醋栗籽油为提供Y -亚麻酸的原料油,与葵花籽油调和成调和油。申请号为200710035799.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含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均衡调和油,该调和油通过添加海狗油、海藻油、鱼油或多烯鱼油中的任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来在食用调和油中加入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申请号为200810167912. 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脂肪酸比率平衡的食用营养油,该营养调和油以各种植物油为原料,生产出的调和油含饱和脂肪酸8% -16%,油酸42% -56%、亚油酸13% -23%、亚麻酸13% -30%。这些研究各有侧重,主要是通过引入一些健康的概念点对调和油产品进行改进。这些调和油的主要设计理念是把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设计成符合中国营养学会对膳食总脂肪酸的推荐值,对除食用油以外的其它食物对膳食总脂肪酸的摄入的贡献考虑不足,这是有缺陷的,因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是总膳食脂肪酸的比例,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酸的来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食用油,另一部分是其它食物,只有两部分的脂肪酸摄入统一考虑起来符合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值,这样的食用油才是最科学的。而且因为这两部分的脂肪酸摄入量大约各占膳食总脂肪酸的一半左右,所以忽略任何一部分均是不科学的。另外在研究些调和油时采用的营养数据均为全国的所有人群平均数据,没有考虑到人群或者地区之间的膳食结构的差异,用这样的调和油来满足所有人群也不是很合理。 因为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人群膳食习惯不同,食物种类差异很大,这样除食用油以外的其它食物的脂肪酸的摄入比例和摄入量均有所不同。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区设计研发不同的调和油。目前还没有对中国居民的DHA和AA的摄入量的推荐值,但世界上已经有对DHA和 AA的研究和摄入的推荐出现。比较权威的数据可以参照ISSFAL (国际脂肪酸和酯类研究协会)的推荐。1999年4月,由ISSFAL(国际脂肪酸和酯类研究协会)在华盛顿主办的专家会议上,一批营养专家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作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推荐声明,其中关于DHA的内容为适宜摄入量DHA+EPA,0. 65g/天,其中DHA和EPA的摄入最低不小于0. 22g,对于孕妇和乳每确保0. 3g/天。2004年4月6日ISSFAL对健康成人的推荐是要保证心血管健康,DHA+EPA的摄入最小总量为0. 5g/天。增加DHA的摄入量,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在食用油中加入富含DHA的鱼油或者微藻油,加入富含AA的微藻油也可以补充 AA。由于鱼油的价格目前来说还能够为消费者接受,含AA或者DHA的微藻油的价格目前还很贵。因此在食用油中加入鱼油成本更低。江苏省是华东一个大的沿海省份,居民的膳食习惯具有自己的特色,针对江苏居民膳食特点,研发出一种更适合江苏居民的食用油具有经济价值,同时可以提高江苏居民的营养水平,具有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研发出更适合江苏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的食用油,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与上海市营养学会、江苏省营养学会合作,在2009年对江苏居民进行了营养膳食调查,此次膳食调查针对性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发出一种更适合江苏居民的食用油。此次营养膳食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江苏省市中选取市中心城区、开发新区、郊区和城郊结合区域作为调查样本区,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的人群均作了详细调查。共有10个地区的居民参加了调查,其中苏南5个点(南京市建邺区、 江阴市、太仓市、句容市和常熟市),苏北5个点(徐州市九里区、睢宁县、海门市、泗洪县、大丰市)。调查由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以调查村/居委会为单位集中进行。以上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标准方法统一进行。本次调查有4888户居民,共10561人参加了本次膳食调查,其中城市1814人,农村8747人,苏南5673人,苏北4888人。本次调查中男性为4636人,占实际调查总人数的 43. 9%;女性为5925人,占56. 1%。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为食物频率法。采用食物成分表的膳食营养素基本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此次调查结果如下⑴江苏居民膳食脂肪总的摄入量平均每天为78. 8克,其中食用油为50. 2克,除食用油以外的其它食物来源的脂肪为观.6克。(2)江苏居民膳食维生素A缺乏,而维生素E充足。(3)江苏居民总膳食中摄入的脂肪酸比例为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 1.73 1.46,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7. 1。(4)江苏居民从除食用油以外的其它食物摄取的脂肪酸比例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 0.78 0.31,n-6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2. 28 1。(5)江苏居民DHA的平均摄入量为每天0. 04克。从此次调查的结果与中国营养学会对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酸的摄入推荐值进行对比可知,江苏居民膳食总脂肪酸的摄入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高,而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也不符合中国营养学会G 6) 1的推荐比例,n-3多不饱和酸的摄入明显不够。从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要使江苏居民的膳食脂肪酸摄入更加均衡,则通过研究出脂肪酸比例合适的食用油是非常合理的选择。通过恰当的脂肪酸比例的食用油与其它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进行合理的配合,这样来达到总的膳食脂肪酸均衡摄入的目的。以此次调查的以下数据为依据江苏居民膳食脂肪总的摄入量平均每天为78.8 克,其中食用油为50. 2克,除食用油以外的其它食物来源的脂肪为28. 6克。江苏居民从除食用油以外的其它食物摄取的脂肪酸比例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 0.78 0.31,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 12.28 1。可以通过假定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来推算出总膳食的脂肪酸的含量,再计算出总膳食的脂肪酸比例,通过总膳食的脂肪酸比例是否符合中国营养学会对中国居民总膳食脂肪酸的推荐值来判断该食用油是否恰当。从此次调查来看,江苏居民的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为50. 2克,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食用油25克的推荐值。如果居民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以25克为基础,与除食用油以外的其它食物为28. 6克相配合。江苏居民从除食用油以外的其它食物摄取的脂肪酸比例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 0. 78 0. 31,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2.28 1。也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在这种情况下适合江苏居民的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如果在居民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以目前居民的实际摄入量(50. 2克),即此次的调查量来计算,与以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摄入量(25克)来计算,在这两种情况下均能使江苏居民的膳食总脂肪酸符合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值,则这种食用油将是优选的比例。计算的结果见表2。表中S表示饱和酸,M表示单不饱和酸,P表示多不饱和脂肪酸。表权利要求
1.一种更适合江苏居民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计,该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中,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 0 14. 0%,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2. 0 38. 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1. 0 57. 0%,且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2. 0 46. 0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 0 11. 0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3. 5 36. 5 %,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2. 5 56. 5%,所述n_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2. 5 46. 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所述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中,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1.0%,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5.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M.0%,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4.0%,Π-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中,DHA的含量为0. 65 0. 8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DHA的含量为 0. 72 0. 77%。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植物油或者鱼油为原料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选自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棕榈油、葡萄籽油、米糠油和鱼油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适合江苏居民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该食用油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14.0%,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2.0~38.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1.0~57.0%,且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2.0~46.0%,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0~11.0%。在该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的总脂肪酸中DHA的含量为0.65~0.85%将是更优的食用油,能够适用于江苏居民增加合理的DHA的摄入。本发明的食用调和油或者组合食用油产品是以江苏居民最新的营养研究结果为依据,是专为江苏居民研制的,更适合江苏居民的膳食结构,将有助于江苏居民摄入的营养更为均衡。
文档编号A23D9/04GK102308889SQ20101022041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孙巍, 孙禧华, 曹文明, 杨波涛, 薛斌, 陈卫栋 申请人: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 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