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磨浆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43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续磨浆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磨浆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豆制品加工结构形式都是以人力或半机械形式进行,多以一磨式磨浆、抽浆,再磨浆、再抽浆等反复三次完成。这种加工方式工序复杂,作业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人力,无法满足现代机械生产加工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工序简单、作业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的连续磨浆机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机架和磨浆机,其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黄豆输送去石机和上设进水管的料斗,料斗位于黄豆输送去石机上设有的输送管另一端口的下侧,料斗下侧设有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一侧上依次设有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和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和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下侧共同设有的豆浆槽上设有豆浆输出管,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下侧设有的豆浆槽上设有豆浆回送管,豆浆回送管的另一端设在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的上端口上,所述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上设有的豆渣出口与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所述的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上设有的豆渣出口与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所述的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和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下端上分别设有的豆渣接口上端均设有加水管,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和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的另一端上均设有电机,所述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及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上分别设有控制电机,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配电箱,所述的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上设有排渣口。所述的料斗下部至少设有两个出料口,每个出料口和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之间均设有倾斜式送料槽。所述的豆浆槽的下底面为倾斜面。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磨浆机组只要操作配电箱的开关,所有的作业就会自动完成,所以具有工序简单、作业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2中,1、机架,2、黄豆输送去石机,3、进水管,4、料斗,5、输送管,
6、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7、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8、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9、豆浆槽, 10、豆浆输出管,11、豆浆槽,12、豆浆回送管,13、豆渣出口,14、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5、 豆渣出口,16、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7、豆渣接口,18、豆渣接口,19、加水管,20、电机,21、电机,22、控制电机,23、控制电机,24、控制电机,25、配电箱,26、出料口,27、送料槽,28、 排渣口,29、进水管,30、加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磨浆机组包括机架和磨浆机,其中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黄豆输送去石机2和上设进水管3的料斗4,料斗4位于黄豆输送去石机2上设有的输送管5另一端口的下侧,料斗4下侧设有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 —侧上依次设有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和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和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下侧共同设有的豆浆槽9上设有豆浆输出管10,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下侧设有的豆浆槽11上设有豆浆回送管12,豆浆回送管12的另一端设在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的上端口上,所述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上设有的豆渣出口 13与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所述的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上设有的豆渣出口 15与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6,所述的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和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6下端上分别设有的豆渣接口上端均设有加水管19,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和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6的另一端上均设有电机,所述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及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上分别设有控制电机,所述的机架1上还设有配电箱25。所述的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上设有排渣口 28所述的料斗4下部至少设有两个出料口 26,每个出料口 26和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 6之间均设有倾斜式送料槽27,所述的豆浆槽的下底面为倾斜面。具体使用时,首先向黄豆输送去石机2内装入黄豆,然后打开配电箱25上的开关, 黄豆输送去石机2上设有的进水管29开始进水,黄豆输送去石机2内的黄豆中的石头沉定在底部,黄豆则通过输送管5送到料斗4内,料斗4内的黄豆和通过进水管3进入料斗4内的水一同通过出料口 26、送料槽27进入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内进行磨浆,磨浆过程中,豆渣被抛出豆渣出口 13进入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上设有的豆渣接口 17内,豆浆则进入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下侧设有的豆浆槽9内,并沿着豆浆槽9的倾斜状底面进入豆浆输出管10输出。进入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上设有的豆渣接口 17内的豆渣和豆渣接口 17上设有的加水管19内流出的水一同被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送入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 内进行第二次磨浆工作,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内的豆渣被抛出豆渣出口 15进入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上设有的豆渣接口 18内,豆浆则进入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6下侧设有的豆浆槽9内,并沿着豆浆槽9的倾斜状底面进入豆浆输出管10输出。进入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6上设有的豆渣接口 18内的豆渣和豆渣接口 18上设有的加水管30内流出的水一同被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6送入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 内进行第三次磨浆工作,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内的豆渣通过排渣口 28排出备用,豆浆则通过豆浆回送管12送到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内重新循环利用。由于以上三个工作步骤的不断连续循环工作,把复杂的半机械半人工磨浆工作变成了简单的机械化作业,使得磨浆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磨浆机组,包括机架和磨浆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黄豆输送去石机(2)和上设进水管(3)的料斗,料斗(4)位于黄豆输送去石机(2)上设有的输送管( 另一端口的下侧,料斗(4)下侧设有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 —侧上依次设有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和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和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下侧共同设有的豆浆槽(9)上设有豆浆输出管(10),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下侧设有的豆浆槽(11)上设有豆浆回送管(12),豆浆回送管(1 的另一端设在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的上端口上,所述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上设有的豆渣出口 (13)与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所述的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上设有的豆渣出口(15)与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6),所述的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和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6)下端上分别设有的豆渣接口(17、18)上端均设有加水管(19、30),第一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4)和第二搅龙式搅渣输送机(16)的另一端上均设有电机O0、21),所述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7)及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上分别设有控制电机(22、23、对),所述的机架(1)上还设有配电箱0幻,所述的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8)上设有排渣口 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磨浆机组,其特征是,所述的料斗(4)下部至少设有两个出料口( ),每个出料口 06)和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6)之间均设有倾斜式送料槽 、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磨浆机组,其特征是,所述的豆浆槽(9、11)的下底面为倾斜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磨浆机组,它包括机架和磨浆机,机架上设有黄豆输送去石机和料斗,料斗下侧设有的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一侧上依次设有第二驱动分离磨浆机和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驱动分离磨浆机下侧设有的豆浆槽上设有豆浆输出管和豆浆回送管,豆浆回送管的另一端设在第一驱动分离磨浆机的上端口上,每个相邻的驱动分离磨浆机之间设有搅龙式搅渣输送机,搅龙式搅渣输送机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豆渣接口和电机,机架上还设有配电箱,所述的第三驱动分离磨浆机上设有排渣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工序简单、作业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A23C11/10GK201947871SQ2010206705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杨克栋 申请人:杨克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