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

文档序号:49798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育种学领域,涉及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专用于水稻品种籽粒长度的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分子标记辅助的产量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利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面临着提高产量的迫切需要。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水稻遗传育种学家对水稻的产量和粒型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产量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在错综复杂的产量因子中,直接构成因子包括粒重、每穗颖花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此外,植株高度、分蘖数、穗型、叶型等性状能间接影响水稻群体的产量。产量的形成是这些众多性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互作的结果。尽管粒重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较高遗传力说明该性状可以分离出某些主效基因。粒重可以分解为粒长、粒宽和粒厚三个组分。早在1980年,Takeda and saito 就报道了水稻籽粒长度受单基因LK-f控制;MCkenziedeng(198;3)报道认为粒长由2-3个或者更多的基因控制。随着数量遗传发展和分子标记的大量开发,人们越来越多的借助于 QTLs分析方法,研究粒重和粒形。众多研究者采用不同的遗传群体定位到了有关粒重、粒形的QTL位点约250个(http //www. gramene. org/),几乎分布于所有染色体,而对粒重贡献大的QTL集中分布在第2、3、5、6、8等染色体。有的位点很可能有大量的重复,如关于粒长的QTL LK-4(t)、gl-3、gw3. 1、GW3与克隆的GS3处于相同的染色体区间。近十多年来,由于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一些水稻粒重、穗粒数、分蘖、株高、株型等水稻产量相关基因得到分离。有三个粒重相关基因被克隆,包括第3染色体上的控制粒长的基因GS3、第2染色体上控制粒宽的GW2和第5染色体上的宽粒基因qSW5。申请者于2005年从江苏省农科院购得大粒粳稻资源材料N411,其千粒重达71. 1 克。随后分别与中粒型品种93-11正反杂交、回交,对N411粒重相关性状展开研究。初步的研究表明,粒重相关性状没有细胞质效应。N411/93-11 F2 QTL分析,在冊6沈6_冊3350区间检测到1个贡献率达52. 5%的主效QTL qGL3. 2,该位点同时对粒重贡献率达31 %。序列分析表明N411、93-ll与明恢63具有相同的GS3突变位点。从F2选择携有冊6沈6_冊3350 大粒亲本标记型的个体与93-11分别回交,将qGL3. 2定位于RM15561-RM15630区间,对照 Nipponbare,物理跨距约761Λ。进一步利用籽粒长度出现单因子分离的回交分离群体,将 qGL3. 2定位在341Λ的区间内,并找到了共分离和紧密连锁的hdel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通过检测与谷粒长度主效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确定有无控制谷粒长度的主效基因位点导入到育种品系中,提高水稻产量和外观品质改良的目的性与有效性;提供产量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室内检测和表型前鉴定筛选的可操作性;提高该性状的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度。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qGL3. 2的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取水稻叶片,提取基因组DNA。(2)利用表1中的任意1对或1对以上分子标记引物对所述的基因组DNA进行PCR 扩增,PCR扩增产物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电泳检测,如果扩增出对应大小的 DNA片段,标志着qGL3. 2增效等位变异基因的存在。表权利要求
1.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qGL3. 2的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取水稻叶片,提取基因组DNA;(2)利用表1中的任意1对或1对以上分子标记引物对所述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电泳检测,如果扩增出对应大小的 DNA片段,标志着qGL3. 2增效等位变异基因的存在,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qGL3. 2的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R反应体积为25微升,其中IOXbuffer 2.5微升,25mM MgCl2 1.5微升, 4pmol/微升引物对2. 5微升,2. 5mM dNTPs 2微升,5单位/微升Taq酶0. 2微升,模板DNA 20纳克,加水至25微升。反应程序为DNA 95°C预变性5min ;95°C变性30s,50°C退火30s, 72°C延伸展30s,循环35次;最后72°C延伸IOmin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育种学领域,公开了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本发明Indel标记XJ24、XJ26的引物和SSR标记RM15575的引物中的一对或多对对水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电泳检测,如果扩增出对应大小的DNA片段,标志着qGL3.2增效等位变异基因的存在。通过本发明的谷粒长度QTL qGL3.2共分离和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检测水稻大粒种质与各亲本构建的育种群体,可以快速导入控制谷粒长度和籽粒重量的主效基因qGL3.2,提高对主效基因qGL3.2的选择效率,为水稻外观品质改良和高产育种服务。
文档编号C12Q1/68GK102154471SQ20111000836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张晓军, 张红生, 王州飞, 王建飞, 王才林, 蓝虹霞, 鲍永美, 黄骥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