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合首乌粉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461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百合首乌粉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何首乌淀粉为原料生产粉丝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何首乌为多年生缠绕藤本蓼科植物,生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其块根中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等有效成分。能减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和脂质沉积,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减慢心率及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主要为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和细胞免疫;还具有强壮神经,健脑益智作用;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肠管蠕动。中国卫生部公布其为药食同源物品。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本草》载 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遍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百合具有清热、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烦躁失眠,神志不宁,以及更年期出现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低热失眠、心烦口渴等症状。中国卫生部公布其为药食同源物品。粉丝是淀粉的线状制品,含有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 钾、磷、钠等营养成份。其具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丝本身的柔润嫩滑,爽口宜人,深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有绿豆、红薯粉丝,以何首乌、百合作主要原料制成的粉丝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药食同源的百合、何首乌为原料,配制成并生产出一种口感好, 食用方便的粉丝。克服了单一原料不具备食疗价值的缺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为
取合红薯淀粉70-80重量份,何首乌淀粉10-30重量份,百合淀粉10-30重量份,食盐 5-7重量份,食用硫酸铝钾0. 1-1重量份,食用植物油1-5重量份,水500-700重量份。在红薯淀粉中一次加入首乌淀粉、百合淀粉、水,充分混合均勻,再加入其他原料, 搅拌均勻,后进入粉丝机进行加热煮熟一次性成型。本发明的百合首乌粉丝,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在主要原料红薯淀粉中加入百合淀粉、何首乌淀粉,使产品营养价值比单一原料至少提高数倍;具有显著的美容养生、健脾开胃、预防高脂血症的作用;克服了原料何首乌口感不佳的弱点,产品丝条均勻,富有韧性,久煮不糊,味美可口 ;其具备口感嫩滑、 高营养价值,有着一定的开发前景。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以20公斤何首乌淀粉作原料为例制作百合首乌粉丝
取何首乌淀粉20公斤,放入架设有搅拌机的池中,加入红薯淀粉70公斤及百合淀粉10 公斤,加水500公斤,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勻,在淀粉乳未沉淀时,加入食盐6公斤,食用硫酸铝钾0. 2公斤,食用植物油2公斤,再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勻,后将搅拌机调至低速, 保持淀粉乳不沉淀。将淀粉乳通过管道输送入多功能粉丝机加热成型,粉丝出来后,用杆挑起,打开风机吹粉丝出口,剪断成80厘米,放成堆封闭8 h ;后将粉丝放在水中泡散,烘干即成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入通风干燥仓库贮藏。实施例2 以20公斤何百合淀粉作原料为例制作百合首乌粉丝
取何百合淀粉30公斤,放入架设有搅拌机的池中,加入红薯淀粉75公斤及何首乌淀粉 15公斤,加水650公斤,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勻,在淀粉乳未沉淀时,加入食盐7公斤,食用硫酸铝钾0. 3公斤,食用植物油3公斤,再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勻,后将搅拌机调至低速,保持淀粉乳不沉淀。将淀粉乳通过管道输送入多功能粉丝机加热成型,粉丝出来后,用杆挑起,打开风机吹粉丝出口,剪断成60厘米,冷却至室温后,置入速冻库,在-18°C条件下速冻M小时,后将粉丝连杆放入烘干室,烘干即成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入通风干燥仓库贮藏。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 一种百合首乌粉丝,其特征在于原料组份为红薯淀粉70-80重量份,何首乌淀粉 10-30重量份,百合淀粉10-30重量份,食盐5-7重量份,食用硫酸铝钾0. 1-1重量份,食用植物油1-5重量份,水500-700重量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合首乌粉丝,是以药食同源的何首乌和百合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方法制作而成。产品营养价值比单一原料至少提高数倍;具有显著的美容养生、健脾开胃、预防高脂血症的作用;克服了原料何首乌口感不佳的弱点,产品丝条均匀,富有韧性,久煮不糊,味美可口;其具备口感嫩滑、高营养价值,有着一定的开发前景。
文档编号A23L1/29GK102273635SQ20111028511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徐慧敏 申请人:徐慧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