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半纤维素制备高纯度甘露低聚糖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3016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酶解半纤维素制备高纯度甘露低聚糖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技术和生物化工技术,更确切说是一种酶解含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生成纯度高达98% (P98)的甘露低聚糖的制备方法及产品,是胃肠道健康、免疫调节、抗病防病药物的新型原料和助剂。
背景技术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是指在植物细胞壁中与纤维素共生、可溶于碱溶液, 遇酸后远较纤维素易于水解的那部分植物多糖。半纤维素主要分为三类,即聚木糖类、聚葡萄甘露糖类和聚半乳糖葡萄甘露糖类。本发明所涉及到的半纤维素是聚葡萄甘露糖类(代表产品是魔芋胶)和聚半乳甘露糖类(代表产品是瓜尔豆胶),统称甘露聚糖类。半纤维素中的甘露聚糖经酶水解生成低碳链甘露糖杂聚物。已有的文献表明,低碳链甘露糖杂聚物(也称甘露低聚糖或甘露寡糖),能显著增进人体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的增殖、减少动物肠道病原菌,还能增强免疫力、提高肠黏膜功能等多种特性。 最近的报道是,黄代勇等(酶法生产高纯度P95甘露低聚糖中试研究,食品科技,2007,10), 李剑芳等(β-甘露聚糖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01),张敏等(野皂荚多糖胶制备半乳甘露低聚糖的研究,食品工业斜技,2008,09,),王玲玲等(酶解法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胡芦巴半乳甘露聚糖及其产物的表征,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 四卷(2),吴长菲等(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酶法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生物技术通报,2010, 01)。迄今为止,有关低碳链甘露糖杂聚物的制备方法研究中,或是存在酶活力不高,底物浓度低,成本高,缺乏工业生产的基础;或是水解过程中加碱、加酸,给后处理工艺带来困难,还不利于环保;或是产品的纯度较低,普遍仅为70 80%,虽然黄代勇等(2007)的研究成果中,魔芋甘露低聚糖的纯度达到了 95%,但其糖分子聚合度大至3 10糖,由于功能作用的局限性,还只能应用于食品和化工产品中,要应用到医药产品中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半乳甘露低聚糖研究水平还很低,离工业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甘露低聚糖的原料多样性及高纯度制备方法仍然面临很多的技术难题。而这也是本发明创新技术的起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含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为原料,采用保藏号为CCTCC No: M 211147(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1年 08月14日)的枯草芽孢杆菌TQBm (Bacillus subtilis)的枯草芽孢杆菌TQBm发酵产出的高效能甘露聚糖酶技术、食品生产技术、精细化工技术之系统集成生产纯度高达98% (Ρ98),分子聚合度为4 8糖的甘露低聚糖的方法及产品,该产品可作为胃肠道健康、免疫调节、抗病防病药物的新型原料和助剂。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工艺过程为
1、酶解转化。加入保藏号为CCTCC No: M 211147的枯草芽孢杆菌TQ&I1发酵产出的高效能β-甘露聚糖酶,底物为魔芋胶时,酶解转化的底物浓度为15 20%,酶料比为酶魔芋胶=Iml :30g ;;底物为瓜尔豆胶时,解转化的底物浓度为10 15%,酶料比为酶瓜尔豆胶=Iml :15g。;降解温度48 52°C,搅拌40 60r/min,pH 6. 5 7. 5,降解时间3 4 小时,降解粘度至80 100 mPa s时停止酶解转化,降解原液半纤维素中甘露聚糖的生物转化率为85 95%。2、离心分离,将酶解物离心去杂;
3、絮凝、澄清、过滤处理;
4、离子交换处理;
5、超滤和分子筛纯化处理;
6、真空浓缩处理;
7、喷雾干燥处理,产出甘露低聚糖成品。8、利用液相色谱和质谱对甘露低聚糖进行检测总糖^ 99. 5% ;功效成份甘露2 糖 甘露10糖> 98.0 %,其中,甘露4糖 甘露8糖占85%以上。本发明采用保藏号为CCTCC No: M 211147的枯草芽孢杆菌TQfei发酵产出的高效能β -甘露聚糖酶技术和食品生产技术、精细化工技术之系统集成制备源于魔芋胶和瓜尔豆胶的Ρ98甘露低聚糖,工艺简单,能耗低,操作方便,产品纯度高,成本可控,无化学污染。本发明所用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包括魔芋胶、瓜尔豆胶、槐豆胶、田菁胶、皂荚胶、 胡芦巴胶等。本发明所生产出的产品纯度高,功效成份甘露4糖 甘露8糖占的比重大,具有在同类产品中可唯一应用于医药产品的优势,将大大启发人们拓展低聚糖高端应用范围的新思路,新创造、新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1、酶解;
a)加水在1000L酶解罐中,按有效容量700kg计,魔芋胶水=20 80(w/w),加水560kg 于降解罐中,水的pH在6. 5 7. 5之间。b)预热酶解罐夹套通入蒸汽或热水把罐内的水预热至50 52°C。c)加酶待降解水温稳定后,按酶与底物之比为1: 20 30加入β-甘露聚糖酶 BM—II,并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勻,保温5 10 min后投料。d)加料称取魔芋胶140kg加入酶解罐中,底物浓度15 20%,并充分搅拌。e)酶解罐内温度保持在50 55°C之间,不断搅拌,酶解3 4小时。在酶解过程中用NDJ — 1型旋转粘度计,以12rpm的转速检测50°C时酶解液的粘度,当酶解液粘度为80 100 HiPWiPs时,停止降解,该液体称为“酶解液原液”。2、用离心机过滤除渣得初滤液;
3、采用硅藻土过滤和0.2 μ m微滤膜进行微滤处理得微滤液;
4、用孔径为截留3万分子量的聚矾超滤膜作超滤提纯,工作条件为温度25 35°C, 压力0. 1 0. 12 Mpa,物料流速300 350L/h。
5、用孔径为截留6千分子量的聚飒超滤膜作进一步超滤提纯,工作条件为温度 25 35°C,压力 0. 1 0. 12MPa,物料流速 300 350L/h。6、采用D315大孔树脂一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一 717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组合对降解液进行脱盐、脱色、脱味的提纯处理,取样检测色值和灰分,脱色率为97%,灰分0. 1%,得离子交换提纯液;
7、将离子交换提纯液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P98甘露聚糖58. 3kg,糖粉得率为41.64% (相对于魔芋胶)。利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检测P98魔芋甘露低聚糖,总糖 ^ 99. 5%,功效成份(甘露2糖 甘露10糖)^ 98. 0%,其中,甘露4糖 甘露8糖占85%以上。实施例2:
1、酶解;
a)加水在1000L酶解罐中,按有效容量700kg计,瓜尔豆胶水=15:85 (w/w),加水 595kg于酶解罐中,水的pH在6. 5 7. 5之间。b)预热酶解罐夹套通入蒸汽或热水把罐内的水预热至50 52°C。c)加酶待温度稳定在要求的温度时,按酶与底物之比为1: 10 15加入β-甘露聚糖酶BM—II。并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勻,保温5 10分钟后投料。d)加料称取瓜尔豆胶105kg加入酶解罐中(底物浓度15%),充分搅拌。e)酶解罐内温度保持在50 55°C之间,不断搅拌,酶解3 4小时。在酶解过程中用NDJ — 1型旋转粘度计,以12rpm的转速检测50°C时酶解液的粘度,当酶解液粘度为80 100 HiPWiPs时,停止酶解,该液体称为“酶解液原液”。以下离心分离、过滤、微滤、超滤提纯、树脂处理提纯、浓缩干燥等工序与实施例1 相同。制备出P98甘露低聚糖成品47.7 ,糖粉得率为45.45% (相对于瓜尔豆胶)。 利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检测P98瓜尔豆胶甘露低聚糖,总糖99. 5%,功效成份(甘露2 糖 甘露10糖)> 9896,其中,甘露4糖 甘露8糖占85%以上。实施例3
以槐豆胶,田菁胶,皂荚胶,胡芦巴胶为原料,应用β-甘露聚糖酶BM— II制备P98甘露低聚糖的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功能试验结果
Ρ98甘露低聚糖 < 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功能试验>
体检指标全部正常的30名成年志愿者试食Ρ98甘露低糖后的检测结果如下
*与食用前比较P <0.05**与食用前比较P < 0. 01
结论受试人群肠道内的菌群数量发生有益的变化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Ρ<0.01 ),拟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 05 ),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极显著性(P < 0. 01 )。 P98甘露低聚糖 < 调节人体血糖血脂功能试验>
权利要求
1.一种酶解半纤维素制备高纯度甘露低聚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过程为1)、酶解转化使用保藏号为CCTCCNo: M 211147芽孢杆菌TQ&I1发酵产出的β-甘露聚糖酶来酶解含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底物浓度10 20%,酶底比为1:15 30(v/w); 降解温度48 52°C,搅拌40 60r/min,pH 6. 5 7. 5,降解时间3 5小时,降解粘度至80 100 mPa s时停止酶解转化,降解原液半纤维素中甘露聚糖的生物转化率为85 95% ;所述含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是指魔芋胶,瓜尔豆胶,槐豆胶,田菁胶,皂荚胶,胡芦巴胶;2)、离心分离,将酶解物离心去杂;3)、絮凝、澄清、过滤处理;4)、离子交换处理;5)、超滤和分子筛纯化处理;6)、真空浓缩处理;7)、喷雾干燥处理,产出甘露低聚糖成品,经检测总糖99.5%;功效成份甘露2 糖 甘露10糖> 98. 0%,其中,甘露4糖 甘露8糖占8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解含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制备高纯度甘露低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酶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15 20%,酶底比为1:15 30(v/w), PH 7. 0,温度50°C,时间3小时,降解原液中半纤维素酶解成甘露聚糖的生物转化率为85 9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酶解含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制备高纯度的甘露低聚糖方法及产品,它是利用保藏号为CCTCCNo:M211147枯草芽孢杆菌TQBm发酵产出的高效能β-甘露聚糖酶BM—Ⅱ,将魔芋胶、瓜尔豆胶、槐豆胶、田菁胶等含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水解成相对小分子物质,然后经离心分离,絮凝澄清,离子交换技术脱盐、脱色、脱味,再用超滤技术和分子筛层析技术相结合分离糖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最后经浓缩、干燥,制备出高纯度甘露低聚糖。用本发明制备出高纯度甘露低聚糖,不仅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而且成本低,无化学污染,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甘露聚糖产品可极显著增殖人体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极显著减少肠杆菌等有害菌,还具有降血糖、血脂及免疫调节作用,是胃肠道健康、降糖降脂、免疫调节、抗病防病药物的新型原料和助剂。
文档编号C12P19/14GK102373256SQ20111030532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仁武, 刘雯, 廖园园, 李小虎, 汪修武, 钱金宏, 黄代勇, 黄伟 申请人:武汉东方天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