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糖铁琼脂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02254阅读:16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糖铁琼脂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糖铁琼脂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三糖铁琼脂培养基只能观察细菌对乳糖、葡萄糖、蔗糖利用及是否产生硫化氢的情况,初步判断细菌的类属;由于不分层,也不能观察细菌动力。随着生物研究的进展, 国内外对细菌鉴别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本发明用以鉴定肠杆菌科细菌。利用生化反应试验鉴别细菌的种类,其关键在于准确、快速、简便。由于不同细菌具有其各自的独特酶系统,因而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分解和合成的代谢产物也不同,这些分解或合成的代谢产物又各具有不同的生化特点,再利用其不同生化特点在相应的培养条件下所产生的生化反应,来进行细菌种类的鉴别,这是目前微生物实验室最常用的手段。生物工作者一直希望能有一种能克服上述不足的鉴别培养基一一三糖铁琼脂培养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已有鉴别培养基不足的三糖铁琼脂培养基。与其它同类培养基相比具备下列特点培养基分上下层,上层加入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固体)、乳糖、葡萄糖、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酚红、尿素、玫瑰红酸;下层加入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半固体)、甘露醇、中国蓝进行配方,提供一种既能观察细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对糖的发酵能力,又能观察细菌是否有动力及分解尿素、甘露醇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选择合适地组分,并进行合理混配,经加温、溶解、混合、 冷却、分装、高温灭菌等工艺而成一种三糖铁琼脂培养基。本发明选择的配方如下上层蛋白胨5. 0-8. 0g、氯化钠2. 3-2. 5g、琼脂 5. 0-6. Og (固体)、乳糖5. 0-6. 0g、葡萄糖0. 05-0. lg、硫酸亚铁0. l_02g、硫代硫酸钠 0. 1-0. 15g、尿素 8. 0-10. Og,0. 4%酚红 2. 5-3. 0ml、l%玫瑰红酸 2. 3-2. 6ml、蒸馏水 500ml。 下层蛋白胨0. 3-0. 6g、氯化钠1. 3-1. 5g、琼脂0. 6-1. 5g(半固体)、甘露醇0. 5-1. OgU% 中国蓝1. 5-2. 0ml、蒸馏水300ml。蛋白胨提供细菌氮源;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中的支持成分; 硫酸亚铁能与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硫化氢化合,形成黑色硫化铁;硫代硫酸钠能防止硫化氢被氧化,而影响硫化铁的形成;酚红为指示剂;尿素若细菌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生成碳酸铵,碳酸铵进一步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培养基呈碱性,酚红指示剂呈现红色;玫瑰红酸能抑制革兰阳性细菌生长;中国蓝为指示剂;乳糖、葡萄糖、甘露醇除提供细菌作为碳源夕卜,主要是用来鉴别细菌;细菌对乳糖、葡萄糖、甘露醇分解能力各异,有的细菌能分解某些糖类而产酸产气,有的只产酸,有的不分解,因此可根据各种细菌对糖类分解能力不同来鉴定细菌的种属。细菌分解糖类产酸可使培养基内的指示剂呈酸性反应,在下层的半固体内可观察细菌是否有动力。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上层a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按比例加入蒸馏水中,热熔,调PH7. 2 ;b加入乳糖、葡萄糖、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酚红,压力蒸汽灭菌113°C 15分钟;c再加入尿素、玫瑰红酸(2)下层a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按比例加入蒸馏水热熔,调PH7. 6 ;b加入甘露醇、中国蓝,分装试管、高压113°C 15分钟,冷却后加高压过的上层。注明先将称量用具和分液烧瓶高压灭菌。中国蓝为指示剂,其水溶液应隔水煮沸无菌后使用。玫瑰红酸是乙醇溶液,无需灭菌,但加时应避开火焰,以免燃烧。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三糖铁琼脂上下分层,便于观察;2、上层除能观察细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对糖的发酵能力,还能观察细菌是否分解尿素情况;3、下层使用的半固体琼脂可观察细菌是否有动力,同时还可观察细菌是否分解甘露醇,可代替单纯的甘露醇管;4、实现了一管代替多个生化反应管的作用;5、同时接种一支三糖铁管和一支蛋白胨水管,18-M小时可鉴定某些细菌到种,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大大缩短细菌鉴定时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按照下表所列数据及其所述步骤进行配制配方一上层蛋白胨5. 0-8. Og氯化钠2.3-2. 5g琼脂5. 0-6. Og (固体)蒸馏水500ml热熔,调PH7. 2 (40 % NaOH 约 4 滴),加入乳糖5. 0-6. Og葡萄糖0. 05-0. Ig硫酸亚铁0. 1-0. 2g硫代硫酸钠0. 1-0. 15g0. 4%酚红 2. 5-3. 0ml, 113°C 15 分钟,加入尿素8-10g1 % 玫瑰红酸 2.3-2. 6ml下层蛋白胨0.3-0. 6g氯化钠1.3-1. 5g琼脂0.6-1. 5g (半固体)蒸馏水300ml热熔,调PH7. 6 (40 % NaOH约1滴),加入甘露醇 0. 5-1. Og中国蓝 1. 5-2. Oml分装试管、高压113°C 15分钟,冷却后加高压过的上层。配方二上层蛋白胨5. Og
氯化钠2. 5g琼脂5. Og (固体)蒸溜水500ml热熔,调PH7. 2 (40 % NaOH 约 4 滴),加入乳糖5. Og葡萄糖0. 05g硫酸亚铁0. 18g硫代硫酸钠0. Ig0. 4%酚红 3. 0ml,113°C 15 分钟,加入尿素10. Og玫瑰红酸 2.5ml下层蛋白胨0.6g氯化钠l.5g琼脂1.05g (半固体)蒸馏300ml 热熔,调 PH7. 6 (40 % NaOH 约 1 滴),加入甘露醇0. 6g中国蓝 1.8ml分装试管、高压113°C 15分钟,冷却后加高压过的上层。配方三上层蛋白胨6. Og氯化钠2. 4g琼脂5. Og (固体)蒸馏水500ml热熔,调PH7. 2 (40 % NaOH 约 4 滴),加入乳糖6. Og葡萄糖0. 06g硫酸亚铁0. 2g硫代硫酸钠0. 12g0.4%酚红 2.8ml,113°C 15 分钟,加入尿素9. Og玫瑰红酸 2.4ml下层蛋白胨0.6g氯化钠1.4g琼脂1. Ig(半固体)蒸馏300ml 热熔,调 PH7. 6 (40 % NaOH 约 1 滴),加入甘露醇0. 8g中国蓝 1.9ml分装试管、高压113°C 15分钟,冷却后加高压过的上层。配方四
5
上层蛋白胨5. 5g氯化钠2. 5g琼脂5.5g (固体)蒸馏水500ml热熔,调PH7 · 2 (40 % NaOH 约 4 滴),加入乳糖5. 5g葡萄糖0. 06g硫酸亚铁0. 19g硫代硫酸钠0. 12g0.4%酚红 3.0ml,113°C 15 分钟,加入尿素8. Og玫瑰红酸 2.6ml下层蛋白胨0.5g氯化钠1.5g琼脂1. Og(半固体)蒸馏300ml 热熔,调 PH7. 6 (40 % NaOH 约 1 滴),加入甘露醇1. Og中国蓝 1.6ml分装试管、高压113°C 15分钟,冷却后加高压过的上层。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糖铁琼脂培养基,设有上层和下层,其特征在于上层有蛋白胨5. 0-8. 0g、 氯化钠2. 3-2. 5g、琼脂5. 0-6. Og(固体)、乳糖5. 0-6. 0g、葡萄糖0. 05-0. lg、硫酸亚铁 0. l_02g、硫代硫酸钠 0. 1-0. 15g、尿素 8. 0-10. Og,0. 4 % 酚红 2. 5-3. 0ml、l % 玫瑰红酸 2. 3-2. 6ml、蒸馏水500ml,下层有蛋白胨0. 3-0. 6g、氯化钠1. 3-1. 5g、琼脂0. 6-1. 5g(半固体)、甘露醇0. 5-1. 0g、1 %中国蓝1. 5-2. Oml、蒸馏水3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上层的制备a、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按比例加入蒸馏水中,热熔,调PH7. 2 ;b、加入乳糖、葡萄糖、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酚红,压力蒸汽灭菌113°C15分钟;c、再加入尿素、玫瑰红酸。下层的制备a、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按比例加入蒸馏水热熔,调PH7. 6 ; b、加入甘露醇、中国蓝,分装试管、高压113°C 15分钟。 将下层冷却后加高压过的上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糖铁琼脂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其主要成分是上层蛋白胨、氯化钠、琼脂、乳糖、葡萄糖、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酚红、尿素、玫瑰红酸;下层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甘露醇、中国蓝;用以鉴定肠杆菌科细菌。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三糖铁琼脂上下分层,便于观察;上层除能观察细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对糖的发酵能力,还能观察细菌是否分解尿素情况;下层使用的半固体琼脂可观察细菌是否有动力,同时还可观察细菌是否分解甘露醇,可代替单纯的甘露醇管;实现了一管代替多个生化反应管的作用;同时接种一支三糖铁管和一支蛋白胨水管,18-24小时可鉴定某些细菌到种,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大大缩短细菌鉴定时间。
文档编号C12R1/22GK102559840SQ2012100254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于雅宁, 孙喆, 崔海玲, 李红, 苏桂华, 苘元鹏 申请人:苏桂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