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复合营养粉,尤其涉及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本发明还涉及了该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葛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属于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共有资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金雀异黄素、大豆甙、大豆甙元等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份,具有促进心脑血管血流、降血脂、降血糖、降血醇、抗衰老、抗癌、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尤其以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最为显著。除了制作中药,我国葛根大部分用于生产淀粉,由于葛根淀粉中保留了有效成分异黄酮类化合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葛根富含纤维素,但在加工淀粉的过程中,大量的纤维素残留在葛根渣 中成为废弃物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葛根纤维素经过降解可得到纤维低聚糖。纤维低聚糖是ー种天然、安全的新型功能性低聚糖,不被人和动物肠道吸收,但是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及其它肠道有益菌群的増殖。大肠中的有益菌群利用纤维低聚糖为能源进行发酵并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根本上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追求已不再是大鱼大肉、精米白面,而是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通过粗细粮搭配摄取多种营养素,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同时,由于工作效率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的方便快捷也成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O因此,本发明利用生物酶法降解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将其中的纤维素转化为纤维低聚糖,并与谷物、豆类、蔬菜制品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制备ー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该发明不仅为我国葛根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符合人们对食物营养均衡且食用方便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ー是提供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本发明的目的之ニ是提供上述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其特征是,原料配方由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五谷膨化粉、南瓜粉、水解乳清蛋白、麦芽糊精和蔗糖粉组成。所述的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五谷膨化粉、水解乳清蛋白、南瓜粉、麦芽糊精和蔗糖粉的重量百分比为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10 15%、五谷膨化粉40飞0%、水解乳清蛋白5 10%、南瓜粉5 10%、麦芽糊精5 15%、和蔗糖粉10 20% ;所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由葛根渣进行酶解提取所得。本发明目的之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淀粉厂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进行酶解提取,得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将等重量的大米、玉米、荞麦、小米、大豆混合均匀后进行膨化、粉碎处理,得到五谷膨化粉;然后按原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五谷膨化粉、水解乳清蛋白、南瓜粉、麦芽糊精和蔗糖粉,混合均匀,经过包装、灭菌,即得到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成品。所述的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的制备步骤为(I)以淀粉厂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为原料,用浄化水将葛根渣清洗2 3遍,清洗后置于离心机中甩干水分,随后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葛根渣重量3飞倍的浄化水进行搅碎,得到葛根渣浆;(2)向得到的葛根渣浆中加入O. 5 IM盐酸,调节其pH为5. 0,得到pH5. O的葛根渣浆; (3)向得到的pH5. O的葛根渣浆中加入降解酶,并置于50°C的水浴中进行I. 5^2. 5小时的酶水解;酶解完成后将水浴温度升高到9(T98°C进行5 10分钟的灭酶活处理,得到经酶解的葛根渣浆;(4)趁热将得到的经酶解的葛根渣浆进行真空抽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当滤液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ΑΓ1/8时停止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5)将浓缩提取液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所述降解酶选用纤维素酶和/或β —葡聚糖酶,用量分别为O. 5^1. 5U/g、
I.0 2· OU/g所述的五谷膨化粉的制备步骤为(I)分别称取相等重量的大米、玉米、荞麦、小米、大豆并混合均匀,再按混合物重量份比10 :0. 5 I. O加入浄化水后,混匀,得到适合膨化的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2)将得到的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置于单螺杆膨化机中,在15(T200°C条件下进行膨化处理;完成后将膨化条粉碎至6(Γ80目,得到五谷膨化粉。本发明对上产品包装后进行微波灭菌开启磁控管4-6个(每个700W),传送带速度15-25r/min,灭菌结束时产品温度65 75°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I、在原料利用方面,以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为原料,将其中的纤维素降解为纤维低聚糖,并应用于复合营养粉的开发,为我国葛根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2、在葛根低聚糖提取物制备エ艺方面,采用纤维素酶和β —葡聚糖酶双酶水解,提高了葛根纤维素的水解效率,有助于提高纤维低聚糖的得率和原料利用率,进ー步降低了生产成本。3、在食品成分重组方面,采用多种谷物、豆类以及蔬菜、蛋白质原料复配,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均衡性;并在配料加工中采用挤压膨化的预熟化技术,提高了产品的食用方便性,符合人们对食物营养均衡又食用方便的需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按下列步骤制备ー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I.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的制备I. I取用淀粉厂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用浄化水将葛根渣清洗2遍,然后置于离心机中甩干水分,随后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葛根渣重量5倍的浄化水进行搅碎,得到葛根渣浆。 I. 2向步骤I. I得到的葛根渣浆中加入IM盐酸,调节其pH为5. 0,得到pH5. O的
葛根渣浆;I. 3向步骤I. 2得到的pH5. O的葛根渣浆中加入纤维素酶和β —葡聚糖酶,用量分别为I. OU/g,2. OU/g,并置于50°C的水浴中进行I. 5小时的酶水解;酶解完成后迅速将水浴温度升高到95°C进行8分钟的灭酶活处理,得到经酶解的葛根渣浆;I. 4趁热将步骤I. 3得到的经酶解的葛根渣浆进行真空抽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当滤液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8时停止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I. 5将步骤I. 4得到的浓缩提取液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2.五谷膨化粉的制备2. I分别称取相等重量的大米、玉米、荞麦、小米、大豆并混合均匀,再按混合物重量份比10 :0. 5加入浄化水后,混匀,得到适合膨化的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2. 2步骤2. I得到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置于单螺杆膨化机中,在160°C条件下进行膨化处理;完成后将膨化条粉碎至60目,得到五谷膨化粉。3.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3. I配料按照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15%、五谷膨化粉45%、水解乳清蛋白10%、南瓜粉10%、麦芽糊精10%、和蔗糖粉10%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上述物料并混合均匀;3. 2包装按规格将步骤3. I得到的混合物装入适合内包装后密封,再装入外包装。3. 3灭菌对3. 2得到的包装产品进行微波灭菌开启磁控管6个(每个700W),传送带速度25r/min,灭菌结束时产品温度72 °C。实施例ニ按下列步骤制备ー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I.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的制备I. I取用淀粉厂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用浄化水将葛根渣清洗3遍,然后置于离心机中甩干水分,随后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葛根渣重量4倍的浄化水进行搅碎,得到葛根渣浆。I. 2向步骤I. I得到的葛根渣浆中加入O. 5M盐酸,调节其pH为5. 0,得到pH5. O的葛根渣浆;I. 3向步骤I. 2得到的pH5. O的葛根渣浆中加入纤维素酶和β —葡聚糖酶,用量分别为I. 5U/g、I. 5U/g,并置于50°C的水浴中进行2. O小时的酶水解;酶解完成后迅速将水浴温度升高到98°C进行5分钟的灭酶活处理,得到经酶解的葛根渣浆;I. 4趁热将步骤I. 3得到的经酶解的葛根渣浆进行真空抽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当滤液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7时停止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I. 5将步骤I. 4得到的浓缩提取液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
2.五谷膨化粉的制备2. I分别称取相等重量的大米、玉米、荞麦、小米、大豆并混合均匀,再按混合物重量份比10 :0. 8加入浄化水后,混匀,得到适合膨化的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2. 2步骤2. I得到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置于单螺杆膨化机中,在180°C条件下进行膨化处理;完成后将膨化条粉碎至70目,得到五谷膨化粉。3.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3. I配料按照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10%、五谷膨化粉50%、水解乳清蛋白15%、南瓜粉10%、麦芽糊精5%、和蔗糖粉10%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上述物料并混合均匀;3. 2包装按规格将步骤3. I得到的混合物装入适合内包装后密封,再装入外包
装。 3. 3灭菌对3. 2得到的包装产品进行微波灭菌开启磁控管5个(每个700W),传送带速度20r/min,灭菌结束时产品温度70°C。实施例三按下列步骤制备ー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I.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的制备I. I取用淀粉厂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用浄化水将葛根渣清洗3遍,然后置于离心机中甩干水分,随后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葛根渣重量3倍的浄化水进行搅碎,得到葛根渣浆。I. 2向步骤I. I得到的葛根渣浆中加入O. 7M盐酸,调节其pH为5. 0,得到pH5. O的葛根渣浆;I. 3向步骤I. 2得到的pH5. O的葛根渣浆中加入纤维素酶和β —葡聚糖酶,用量分别为O. 5U/g、2. OU/g,并置于50°C的水浴中进行2. 5小时的酶水解;酶解完成后迅速将水浴温度升高到92°C进行10分钟的灭酶活处理,得到经酶解的葛根渣浆;I. 4趁热将步骤I. 3得到的经酶解的葛根渣浆进行真空抽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当滤液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6时停止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I. 5将步骤I. 4得到的浓缩提取液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2.五谷膨化粉的制备2. I分别称取相等重量的大米、玉米、荞麦、小米、大豆并混合均匀,再按混合物重量份比10 :1. O加入浄化水后,混匀,得到适合膨化的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2. 2步骤2. I得到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置于单螺杆膨化机中,在200°C条件下进行膨化处理;完成后将膨化条粉碎至80目,得到五谷膨化粉。3.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3. I配料按照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12%、五谷膨化粉55%、水解乳清蛋白5%、南瓜粉5%、麦芽糊精8%、和蔗糖粉15%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上述物料并混合均匀;3. 2包装按规格将步骤3. I得到的混合物装入适合内包装后密封,再装入外包装。3. 3灭菌对3. 2得到的包装产品进行微波灭菌开启磁控管4个(每个700W),传送带速度15r/min,灭菌结束时产品温度68°C。以上实施例仅用于阐述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五谷膨化粉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制备方法所得,也可直接从市场售得的现成产品作为本发明的原料,降解酶也可以单独选用纤维素酶或β —葡聚糖酶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 以上公开的范围,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10 15%、五谷膨化粉40 60%、水解乳清蛋白5 10%、南瓜粉5 10%、麦芽糊精5 15%、和蔗糖粉10 20%,所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由葛根渣进行酶解提取所得。
2.—种权利要求I所述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淀粉厂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进行酶解提取,得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将等重量的大米、玉米、荞麦、小米、大豆混合均匀后进行膨化、粉碎处理,得到五谷膨化粉;然后按原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五谷膨化粉、水解乳清蛋白、南瓜粉、麦芽糊精和蔗糖粉,混合均匀,经过包装,即得到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成品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的制备步骤为 (1)以淀粉厂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为原料,用浄化水将葛根渣清洗2 3遍,清洗后置于离心机中甩干水分,随后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葛根渣重量3飞倍的浄化水进行搅碎,得到葛根渣浆; (2)向得到的葛根渣浆中加入O.5 IM盐酸,调节其pH为5. 0,得到pH5. O的葛根渣浆; (3)向得到的pH5.O的葛根渣浆中加入降解酶,并置于50°C的水浴中进行I. 5^2. 5小时的酶水解;酶解完成后将水浴温度升高到9(T98°C进行5 10分钟的灭酶活处理,得到经酶解的葛根渣浆; (4)趁热将得到的经酶解的葛根渣浆进行真空抽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当滤液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ΑΓ1/8时停止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 (5)将浓缩提取液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降解酶选用纤维素酶和/或β —葡聚糖酶,用量分别为O. 5^1. 5U/g、l. (Γ2. OU/g。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五谷膨化粉的制备步骤为 (1)分别称取相等重量的大米、玉米、荞麦、小米、大豆并混合均匀,再按混合物重量份比10 :0. 5 I. O加入浄化水后,混匀,得到适合膨化的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 (2)将得到的含适量水分的五谷混合物置于单螺杆膨化机中,在15(T200°C条件下进行膨化处理;完成后将膨化条粉碎至6(Γ80目,得到五谷膨化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装后进行微波灭菌开启磁控管4-6个(每个700W),传送带速度15-25r/min,灭菌结束时产品温度65 75で。
全文摘要
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及制备方法,将淀粉厂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进行酶解提取,得到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将等重量的大米、玉米、荞麦、小米、大豆混合均匀后进行膨化、粉碎处理,得到五谷膨化粉;然后按原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葛根纤维低聚糖提取物、五谷膨化粉、水解乳清蛋白、南瓜粉、麦芽糊精和蔗糖粉,混合均匀,经过包装、灭菌,即得到一种富含葛根纤维低聚糖的复合营养粉成品。本发明以提取葛根淀粉后的葛根渣为原料,将其中的纤维素降解为纤维低聚糖,并应用于复合营养粉的开发,为我国葛根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文档编号C12P19/14GK102860450SQ20121033315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雁, 张名位, 李健雄, 唐小俊, 池建伟, 邓媛元, 魏振承, 张瑞芬, 张业辉, 刘磊, 遆慧慧 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