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快速的面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399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工快速的面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条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面条机,通常包括机座800及搅拌杯810,所述机座800内设有电机801,所述搅拌杯810设有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搅拌杯内且由电机801驱动的搅拌杆820,所述搅拌杆820包括螺旋面821,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螺杆822及与螺杆配合的进料筒830,所述进料筒830前端设有模头840,所述搅拌杆820与所述螺杆822 —体。现有面条机的工作方式通常包括搅拌阶段和出面阶段。搅拌阶段首选将面粉和水放入搅拌杯内,所述搅拌杆旋转,对面粉进行混合搅拌,使面粉和水充分混合成面团,此阶段时所述螺杆向后推动面粉,不会带动面粉由模头挤压成型;出面阶段所述面条机控制所述搅拌杆及螺杆反转,所述搅拌杆将面粉推进进料筒内,而螺杆则挤压面团由模头挤压成型。但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由于在搅拌时需防止面粉进入进料筒内,使得所述连接所述搅拌杯与进料筒的进面口不能设置过大,这反而使得在向进料筒推面时不易进面,降低面条机的出面速度,降低面条机的加工效率。并且,由于面粉通常具有一定的粘性,会粘附于搅拌杆不能快速掉落入进面口而影响进面效果,使面条机的工作效率降低。2.所述面条机需要螺旋面来实现搅拌及推面,而螺纹面体积较大,且存在较多死角,使得所述搅拌杆不易加工成型,并且,过多死角也不易清洗,卫生性差。3.所述进料筒连接于所述搅拌杯,在搅拌时会有部分干面粉进入进料筒内而不能充分混合,使面条机加工效率降低。并且,干面粉也会影响面条的正常挤压成型。4.所述搅拌杆与所述螺杆一体设置,不方便所述搅拌杆的加工成型;而在使用面条机时,所述搅拌杆与搅拌杯及进料筒的配合也复杂繁琐,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快速、使用方便的面条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快速的面条机,包括机座、连接于机座的搅拌杯、盖合于搅拌杯的上盖,所述搅拌杯设有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螺杆和与螺杆配合的进料筒,其中,所述面条机还设有快速进面结构,所述快速进面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筒的进面口及设置于所述进面口处用于阻挡物料使物料进入进面口的挡杆。优选的,所述进面口位于所述进料筒上部,所述挡杆位于所述进面口上方,且所述挡杆与进面口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交。优选的,所述挡杆设置于所述进料筒且位于所述进面口的搅拌杆出面旋转方向下游侧。
优选的,所述进料筒设有定位孔,所述挡杆通过二次成型固定于所述定位孔处。优选的,所述进料筒设有定位孔,所述挡杆插入所述定位孔并固定于所述进料筒。优选的,所述挡杆为片状,所述挡杆设有切割面,所述切割面与挡杆的上表面的夹角为锐角。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包括杆体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搅拌齿和切面齿,所述切面齿包括位于所述杆体后端的刮料棒和切料棒,所述搅拌杆绕中心旋转使所述刮料棒和切料棒在所述进面口处与所述挡杆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刮料棒的旋转半径为R,所述切料棒的旋转半径为r,所述挡杆与搅拌杆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R>L>r。优选的,所述刮料棒包括与杆体连接的连接段和用于刮料的刮料段,所述切料棒 包括与杆体连接的连接段和用于切料的切料段,所述刮料棒的连接段与刮料段成“L”形,所述切料棒的连接段与切料段成“L”形,所述刮料段、切料段与所述挡杆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包括杆体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搅拌齿和切面齿,所述搅拌齿偏向所述搅拌杆旋转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搅拌齿包括搅拌面与推料面,所述搅拌面与搅拌杆中心平面的夹角为α,所述推料面与搅拌杆中心平面的夹角为β,0° < α <30°,15° < β <45°,所述切面齿设置于所述杆体后端且与所述挡杆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所述挡杆,并且将所述挡杆设置于所述进面口上方,有效对面团进行阻挡切割,使面团能快速由进面口进入进料筒内加工成型;所述挡杆位于所述进面口下游位置,使由挡杆阻挡的面团更均匀的由进料口进入进料筒内。2.所述搅拌杆仅设置搅拌齿和切面齿来实现搅拌和推面,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并且,仅设置搅拌齿及切面齿,也方便对搅拌杆的清洗,更卫生。3.所述搅拌杆与螺杆分体设置,可方便所述搅拌杆与螺杆的加工制造,并且,也易于对搅拌杆及螺杆的清洗,而在使用面条机时也方便搅拌杆与螺杆的安装配合。4.所述搅拌齿设置倾斜的搅拌面和推料面,使搅拌杆在搅面时会有效防止面粉进入进料筒,而出面时又能快速将面粉推向进料筒。5.所述搅拌杯底部倾斜设置,且设置一定的角度,即能使出面时混合面粉由搅拌杯快速滑向进料筒,又能有效防止搅拌杯在搅拌时干面进入进料筒。6.通过设置挡杆,使面条机的加工效率提升,减少了单次加工时间,降低了能量消耗,也相应的延长了面条机的整机使用寿命,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图1为现有技术面条机搅拌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面条机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面条机搅拌组件及挤面组件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面条机搅拌杯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面条机进料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所述面条机进料筒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所述面条机搅拌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面条机搅拌杆正视图。图9为本发明所述面条机搅拌杆与挡杆配合示意图。图中标号对应名称如下1.机座;11.电机;2.搅拌杯;21.上盖;22.搅拌腔;23.定位柱;24.定位凸台;25.通孔;26.凸起;3.搅拌杆;31.杆体;311.传动轴;32.搅拌齿;321.搅拌面;322.推料面;33.刮料棒;34.切料棒;35.驱动轴孔;4.进料筒;400.连接板;401.进面段;402.出面段;41.挡杆;410.投影;42.进面口 ;420.投影;43.轴孔;44.泄面口 ;45.凸筋;46.磁铁;47.卡扣;48.定位孔;5.螺杆;51.驱动轴;52.螺纹;6.模头;7.端盖;800.机座;801.电机;810搅拌杯;820·搅拌杆;821·螺旋面;822·螺杆;830·进料筒;840·模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面条机包括机座I,搅拌杯2,上盖21,搅拌杆3,进料筒4,螺杆5, 端盖7。所述机座I内设有电机11,所述搅拌杯2设置于所述机座I上并与所述机座I连接,所述搅拌杯2设有搅拌组件及挤压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3,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进料筒4及与进料筒4配合的螺杆5,所述进料筒4前端设有端盖7。所述搅拌杯2上方还设有上盖21。如图3、4所示,所述搅拌杯2内部形成搅拌腔22,所述上盖21盖合于所述搅拌腔22开口处。所述搅拌杯2还设有定位柱23及定位凸台24,所述定位柱23及定位凸台24均设置两个,均布于所述搅拌杯2两侧,用于与设置于机座I的定位孔及定位柱配合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3设置于所述搅拌腔22内。所述搅拌杯2的内底部还设有凸起26,所述凸起26用于在搅拌时起到扰流的目的。所述搅拌杆3及螺杆5由电机11驱动,搅拌杆3及螺杆5在搅拌阶段时转速为5(T70rpm (转/分),所述搅拌杆及螺杆5在出面时的转速为4(T65rpm。所述转速可选值包括40rpm、42rpm、45rpm、48rpm、50rpm、53rpm、55rpm、58rpm、60rpm、62rpm、65rpm、67rpm、70rpm等。所述面条机在搅拌时转速略高于出面时转速。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搅拌杆在搅拌时仅对面粉及水进行混合搅拌,功率较小,可设置较大的转速以提高加工效率;出面阶段时,依靠螺杆与进料筒以及模头挤压配合实现出面,功率大,设置较小的转速以提供较高的扭力。如果转速设置过小,则加工效率差。如果转速设置过大,则在搅拌阶段时会把干面粉扬起而影响搅拌效果,并对使用者造成影响;在出面阶段时,所述螺杆与进料筒及模头间的摩擦增大,温度升高,造成面条熟化,影响面条的正常加工及口感。所述搅拌杯2的底部由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搅拌杯2的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l°彡A彡10°。例如所述角度A可以是1°、1·5°、2°、2· 5°、3°、3· 5°、4°、4.5。、5。、5.5。、6。、6.5。、7。、7.5。、8。、8.5。、9。、9.5。、10。等。设置一定的角度,可在搅拌后的面粉由搅拌杯向进料筒推进时方便进料。如果所述角度设置过小,则不能起到自由流动的作用;如果角度设置过大,则在面粉搅拌阶段时,面粉过于集中于搅拌杯2后端,不利于面粉的正常搅拌混合。所述搅拌杆3包括杆体31、搅拌齿32和切面齿,所述切面齿包括刮料棒33和切料棒34。所述杆体31前端设有传动轴311,所述传动轴311穿过位于所述搅拌杯2前端的通孔25与电机11动力连接。 所述进料筒4设置于所述搅拌杯2后端,所述进料筒4包括进面段401、出面段402及连接板400,所述进面段401伸入所述搅拌腔22内,所述出面段402与所述端盖7螺纹连接,所述进料筒4通过连接板400与所述搅拌杯2连接。所述进面段400设有快速进面结构,所述快速进面结构包括进面42及设置于所述进面口 42上的挡杆41。所述进面段400前端还设有轴孔43,所述螺杆5设有驱动轴51,所述螺杆5插入所述进料筒4,使所述驱动轴51穿过所述轴孔43与传动杆3动力连接。所述螺杆5表面设有螺纹52,所述进料筒4前端还设有模头6,所述模头6由所述端盖7固定,所述模头6设有成型孔,用于加工成型面条,所述模头6设置为多个,每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成型孔且可互换,方便加工不同的面条需要。如图5、6所示,所述进料筒4的进面段401下侧还设有泄面口 44。设置所述泄面口 44,可使所述搅拌杯2在搅拌混合阶段的面粉由泄面口 44排入搅拌腔22,而不会堆积于进料筒4内。所述进面口 42及泄面口 44的面积大小可根据不同容量的面条机设置不同的面积,而没有特别是要求。所述连接段400还设有与搅拌杯2连接的卡扣47及磁铁46,当所述搅拌杯2及进料筒4正常安装时,所述磁铁46可触动所述机座I内对应的磁性开关,使所述面条机更安全。所述卡扣47为多个,沿所述连接段400内表面均布,与所述搅拌杯2的卡钩相配合。如图5所示,所述进面口 42位于所述进料筒4的进面段401上部,所述挡杆41位于所述进面口 42上方。所述进面口 42在水平面的投影区域为420,所述挡杆在水平面的投影区域为410,所述挡杆41与所述进面口 42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交。优选的,所述挡杆41的投影410完全在进面口 42的投影420内,且边界相同。箭头X方向为所述搅拌杆3搅拌混合面粉旋转方向,所述箭头Y为所述搅拌杆3向所述进料筒4推动出面旋转方向,所述挡杆41位于进面口 42的搅拌杆3出面旋转方向下游侧,也即所述箭头Y后与进面口 42相交的一侧。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挡杆41位于所述进面口 42上方,可有效对刮料棒33、切料棒34带起的混合面粉团进行切割阻挡,使面粉团快速落入进面口 42,从而由螺杆5挤压出面;所述挡杆41偏向所述搅拌杆3出面旋转方向下游侧,可使所述挡杆41阻隔面积最大;所述挡杆41与进面口 42的投影相交,可挡杆41阻挡的面团能垂直落入所述进面口 42内,能有效提升挡杆41的工作效率。所述挡杆41为片状,所述挡杆41设有切割面411,所述切割面411与挡杆41的上表面412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设置切割面且使切割面与上表面的夹角为锐角,可使挡杆在阻挡切割面团时能快速的插入面团内并对面团进行切割,使面团能快速落入进面口内,提高挡杆的工作效率。如图6所示,所述进料筒4的连接板400上设有定位孔48,所述挡杆41通过二次成型工艺固定于所述定位孔48内。优选的,所述进料筒4的加工方式为先加工所述进料筒4,再通过二次成型与所述挡杆41加工成型。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由于将所述挡杆设置于所述进面口上方,不利于所述进料筒的加工成型,通过将所述挡杆与进料筒分体,并由二次成型加工制作,即可保证所述挡杆的位置,又能保证所述进料筒与挡杆的固定方式。如图7、8所示,所述搅拌齿32、刮料棒33、切料棒34设置于所述杆体31上,所述搅拌齿32设置为4个,自所述杆体31前端到后端间隔排列。优选的,位于所述最前端和最后端的搅拌齿32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他两个搅拌齿在轴向位于中间位置,且相互90°交叉设置,使其中一个搅拌齿与最前端及最后端搅拌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杆体31两侧相对设置,另一搅拌齿与该平面垂直。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设置多个搅拌齿,且不同的搅拌齿位于不同的角度位置,使搅拌杆旋转时各个时间均有搅拌齿 与面粉接触搅拌,提升搅拌效率;最前端与最后端搅拌齿位于同一平面内,可使面团在搅拌或出面时前端与后端运动方向能有效保持一致,不会使面条机出现震动或噪音。如图8所示,所述搅拌齿32偏向所述搅拌杆3旋转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搅拌齿32包括搅拌面321和推料面322,所述搅拌面321是指所述搅拌齿32在搅拌面粉时与面粉的主要接触面,所述推料面322是指搅拌齿32在推动面粉时与面粉的主要接触面。所述搅拌面321与搅拌杆3中心平面的夹角为α,0°彡α彡30°,例如可以是0°、3°、5°、8°、10°、15°、18°、20°、22°、25°、28°、30°等。所述推料面322与所述搅拌杆3中心平面的夹角为 β,15° < β <45°,例如可以是15°、18°、20°、22°、25°、27°、30°、35°、38°、40°、42°、45°等。多个所述搅拌齿32的夹角α、β可相同或不同。优选的,所述夹角不同,且位于后端的夹角大于位于前端的夹角。同一搅拌齿的夹角α、β可相同或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搅拌齿32倾斜设置,可在工作时对面粉具有推动作用,如在搅拌时可推动面粉向后运动而防止面粉进入进料筒,而在推料时可有效将面粉由后端向进料筒推进。由于最前端的搅拌齿32在搅拌时可仅起到搅拌作用,而无需再向前端推动面粉,因此,该搅拌齿32的夹角α可设置为0°。而其余的夹角α设置过小,则不利于搅拌时推动面粉,而设置角度过大时,同样不能起到很好的搅拌作用。所述夹角β设置过小或过大,均不能很好的起到推料的作用。所述刮料棒33和切料棒34设置于所述杆体31后端,且绕所述杆体31相对设置。所述刮料棒33包括与杆体31相连接的连接段331和用于刮料的刮料段332,所述切料棒34包括与杆体31相连接的连接段341和用于切料的切料段342。所述连接段331和刮料段332成“L”形,所述连接段341和切料段342成“L”形,且所述刮料段332、切料棒342与所述挡杆41平行。所述杆体31后端设有驱动轴孔35,所述驱动轴51可插入所述驱动轴孔35,使所述搅拌杆3驱动所述螺杆5。所述驱动轴51设置为多边形轴,所述驱动轴孔35设置为相应的多边形孔。如图9所示,所述刮料棒33与所述切料棒34位于所述进面口 42处并与所述挡杆41相交。所述刮料棒33的旋转半径为R,所述切料棒34的旋转半径为r,所述挡杆41与所述搅拌杆3的旋转中心距离为L,R>L>r。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分别设置刮料棒和切料棒,且所述刮料棒和切料棒位于同一平面相对设置,可两者同时起到进面的作用,提高进面效率;分别设置不同的半径,使刮料棒和切料棒分别与挡杆在上、下进行阻挡切割,即能有效起到切割作用,又可防止面团在挡杆上或下位置堆积,提高面条机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快速出面结构,使搅拌后的面团能被快速推进进料筒内,并由螺杆挤压成型,提高面条机加工效率,缩短加工时间;所述搅拌杆仅设置搅拌齿和切面齿,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型及清洗。所述搅拌杆与所述螺杆分体设置,可方便搅拌杆的加工成型,也方便面条机的操作使用。
可以理解的,所述挡杆也可位于进面口中间位置。可以理解的,所述挡杆的投影与所述进面口的投影部分相交;或者,所述挡杆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进面口的投影内,且无边界相交。可以理解的,所述进面口中心与所述进料筒中心不重合,所述进面口中心偏向所述进料筒中心左边或右边。可以理解的,所述进面口设置于所述进料筒的侧壁,所述挡杆位于所述进面口的上方或下方。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料筒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挡杆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并通过卡接、螺钉连接、焊接、铆接、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于所述进料筒。 可以理解的,所述挡杆也可设置于所述搅拌杯上。可以理解的,所述搅拌齿也可设置为I个、2个、3个、5个、6个等,可根据不同的容量及不同的搅拌齿尺寸大小确定,仅需满足方便搅拌及出面效果即可。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料筒与所述搅拌杯通过插接或螺纹连接。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SP凡依本发明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快速的面条机,包括机座、连接于机座的搅拌杯、盖合于搅拌杯的上盖,所述搅拌杯设有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螺杆和与螺杆配合的进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条机还设有快速进面结构,所述快速进面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筒的进面口及设置于所述进面口处用于阻挡物料使物料进入进面口的挡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面口位于所述进料筒上部,所述挡杆位于所述进面口上方,且所述挡杆与进面口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设置于所述进料筒且位于所述进面口的搅拌杆出面旋转方向下游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设有定位孔,所述挡杆通过二次成型固定于所述定位孔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设有定位孔,所述挡杆插入所述定位孔并固定于所述进料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为片状,所述挡杆设有切割面,所述切割面与挡杆的上表面的夹角为锐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包括杆体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搅拌齿和切面齿,所述切面齿包括位于所述杆体后端的刮料棒和切料棒,所述搅拌杆绕中心旋转使所述刮料棒和切料棒在所述进面口处与所述挡杆交错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棒的旋转半径为R,所述切料棒的旋转半径为r,所述挡杆与搅拌杆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R>L>r。
9.如权利要求7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棒包括与杆体连接的连接段和用于刮料的刮料段,所述切料棒包括与杆体连接的连接段和用于切料的切料段,所述刮料棒的连接段与刮料段成“L”形,所述切料棒的连接段与切料段成“L”形,所述刮料段、切料段与所述挡杆平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包括杆体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搅拌齿和切面齿,所述搅拌齿偏向所述搅拌杆旋转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搅拌齿包括搅拌面与推料面,所述搅拌面与搅拌杆中心平面的夹角为α,所述推料面与搅拌杆中心平面的夹角为β,0° < α <30°,15° ^ β ^45°,所述切面齿设置于所述杆体后端且与所述挡杆配合。
全文摘要
一种加工快速的面条机,包括机座、连接于机座的搅拌杯、盖合于搅拌杯的上盖,所述搅拌杯设有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螺杆和与螺杆配合的进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条机还设有快速进面结构,所述快速进面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筒的进面口及设置于所述进面口处用于阻挡物料使物料进入进面口的挡杆。通过设置所述挡杆,并且将所述挡杆设置于所述进面口上方,能有效对面团进行阻挡切割,使面团能快速由进面口进入进料筒内加工成型;所述挡杆位于所述进面口下游位置,使由挡杆阻挡的面团更均匀的由进料口进入进料筒内。所述搅拌杆仅设置搅拌齿和切面齿来实现搅拌和推面,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
文档编号A21C1/02GK103005292SQ20121059473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旭宁, 宋飞, 姚进根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