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内增温系统高效厌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弃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内增温系统高效厌氧发酵 >J-U ρ α装直。
技术背景沼气发酵又称厌氧消化,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各类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生成沼气的过程,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用升流式固体反应器,进料固形物悬浮物含量为5% _6%,浓度再提高易出现堵塞布水管等问题,单管布水易短流,现有的技术是无顶式搅拌系统,采用回流搅拌,不能够解决浮渣和结壳,不利于厌氧发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内增温系统高效厌氧发酵装置,它能解决浮渣和结壳的现象,有利于厌氧发酵,有利于菌种的均匀分布和砂子沉淀。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罐体
1、上下进料系统2、沼气放散系统3、沼气极限保护系统4、出料系统5、顶式搅拌机6、内增温系统7组成;罐体I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进料系统2,罐体I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系统5,罐体I的顶部设置有沼气放散系统3和沼气极限保护系统4,罐体I内设置有顶式搅拌机6,罐体I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内增温系统7。所述的罐体I内设置有回流搅拌系统、挡板和异径排渣系统。本实用新型能解决浮渣和结壳的现象,有利于厌氧发酵,有利于菌种的均匀分布和砂子沉淀。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罐体I、上下进料系统
2、沼气放散系统3、沼气极限保护系统4、出料系统5、顶式搅拌机6、内增温系统7组成;罐体I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进料系统2,罐体I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系统5,罐体I的顶部设置有沼气放散系统3和沼气极限保护系统4,罐体I内设置有顶式搅拌机6,罐体I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内增温系统7。所述的罐体I内设置有回流搅拌系统、挡板和异径排渣系统。本具体实施方式
能解决浮渣和结壳的现象,有利于厌氧发酵,有利于菌种的均匀分布和砂子沉淀。
权利要求1.一种带内增温系统高效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罐体(I)、上下进料系统(2)、沼气放散系统(3)、沼气极限保护系统(4)、出料系统(5)、顶式搅拌机(6)、内增温系统(7)组成;罐体(I)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进料系统(2),罐体(I)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系统(5),罐体(I)的顶部设置有沼气放散系统(3)和沼气极限保护系统(4),罐体(I)内设置有顶式搅拌机(6),罐体(I)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内增温系统(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内增温系统高效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I)内设置有回流搅拌系统、挡板和异径排渣系统。
专利摘要一种带内增温系统高效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罐体(1)、上下进料系统(2)、沼气放散系统(3)、沼气极限保护系统(4)、出料系统(5)、顶式搅拌机(6)、内增温系统(7)组成;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进料系统(2),罐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系统(5),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沼气放散系统(3)和沼气极限保护系统(4),罐体(1)内设置有顶式搅拌机(6),罐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内增温系统(7)。它能解决浮渣和结壳的现象,有利于厌氧发酵,有利于菌种的均匀分布和砂子沉淀。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2610225SQ20122015163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石更明, 宋建云, 林红霞 申请人:上海齐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