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4075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原料为桂热2号茶树叶的黄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桂热2号是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选育的茶树新品种,2006年获得品种登记,新品种登记号为(桂)登(茶)2006010。该品种丰产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芽叶肥壮,持嫩性好,芽毛特多,内含物丰富等特点,是加工优质黄茶的原料。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市场上尚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桂热2号黄茶的加工方法,未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高品质的黄茶产品。因此,研制出一套成熟合理的桂热2号黄茶加工工艺标准,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桂热2号黄茶进行规棋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其产品品质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加工步骤:(I)原料:采摘无病虫害、肥壮的桂热2号黄茶茶树鲜叶芽头或一芽一叶为原料;(2)日光萎凋:在下午将白布铺在干净的、地表温度为32—35°C、相对湿度为65—75%的水泥地板上,将上步采摘的茶叶`摊于白布上,摊叶厚度为0.5—1.0cm ;萎凋时间20—40min,中间不得翻动;(3)室内萎凋:将上步日光萎凋后的茶叶移入室内,室内温度为22— 25°C,湿度为60— 65%,放置时间为2.5—3h ;(4)杀青:将上步室内萎凋后的茶叶米用热风杀青炉进行杀育,先将热风杀青炉的温度调到220—250°C时,再将茶叶均匀投入热风炉杀青炉,以手握杀青叶略有刺手,但不焦边即可出锅;(5)初摊凉:将上一步杀青后的茶叶放置在簸箕上摊晾至室温;(6)揉捻:将上一步初摊凉后的茶叶进行揉捻;(7)解块:将上一步揉捻后的茶叶进行解块;(8)做形:将上一步解块后的茶叶放入40— 50°C的理条机内理条,时间3 — 5min ;(9)初烘:将上一步做形后的茶叶采用70°C烘至五六成干;(10)复摊凉:将上一步初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11)初包:将上一步复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于25— 28°C室温内放置,待芽色呈现橙黄色;(12)复烘:将上一步初包后的茶叶采用60°C烘干至七八成干;(13)三摊凉:将上一步复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
(14)复包:将上一步三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于25— 28°C室温内放置,待芽色呈现金黄色;(15)提香:将上一步复包后的茶叶采用70°C烘干至含水量6 — 7% ;(16)成品:将上一步提香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后进行包装贮存。所述步骤(2)的日光萎凋的程度为茶叶手捏柔软,叶色光泽消失,青草气消失并发出清香,失水率10 —15%。所述步骤(3)的室内萎凋的程度为手折茶叶嫩梗不断并发出新鲜花香。所述揉抢的原则是:先空揉IOmin,再轻压5—IOmin,再中压5min,再空揉5—IOmin;揉捻机在揉捻茶叶过程中,空压是指揉捻桶盖没有压到揉捻桶茶叶面,轻压是指揉捻桶盖平放至揉捻桶茶叶面,中压是指揉捻桶盖将茶叶面下压3cm。所述初包和复包时,采用双层纸包装成每袋1kg。应用本发明方法加工桂热2号黄茶,生产效率高,得到的成品具有外形壮实挺直,色泽黄褐亮,香气高,滋味醇爽,口味甘甜,无农药残留,产品质量稳定,并能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作业。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I)原料:采摘无病虫害、肥壮的桂热2号黄茶茶树鲜叶芽头或一芽一叶为原料;

(2)日光萎凋:在下午时间为4:30—5:30,将白布铺在干净的、地表温度为32—35°C、相对湿度为65— 75%的水泥地板上,再将上步采摘的茶叶摊于白布上,摊叶厚度为0.5一1.0cm ;萎凋时间20—40min,中间不得翻动;萎凋的程度为茶叶手捏柔软,叶色光泽消失,青草气消失并发出清香,失水率10 —15% ;(3)室内萎凋:将上步日光萎凋后的茶叶移入室内,室内温度为22— 25°C,湿度为60— 65%,放置时间为2.5-3h,此时手折茶叶嫩梗不断并发出新鲜花香;(4)杀青:将上步室内萎凋后的茶叶米用热风杀青炉进行杀育,先将热风杀青炉温度调到220—250°C时,再将茶叶均匀投入热风杀青炉,以手握杀青叶略有刺手,但不焦边即可出锅;(5)初摊凉:将上一步杀青后的茶叶放置在簸箕上摊晾至室温;(6)揉捻:将上一步初摊凉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的原则是:先空揉lOmin,再轻压5 — lOmin,再中压5min,再空揉5 — lOmin。揉捻机在揉捻茶叶过程中,空压是指揉捻桶盖没有压到揉捻桶茶叶面,轻压是指揉捻桶盖平放至揉捻桶茶叶面,中压是指揉捻桶盖将茶叶面下压3cm。(7)解块:将上一步揉捻后的茶叶进行解块;(8)做形:将上一步解块后的茶叶放入40— 50°C的理条机内理条,时间3 — 5min ;(9)初烘:将上一步做形后的茶叶采用70°C烘至五六成干;( 10)复摊凉:将上一步初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11)初包:将上一步复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成每包Ikg于25—28°C室温内放置48h,待芽色呈现橙黄色;
(12)复烘:将上一步初包后的茶叶采用60°C烘干至七八成干;(13)三摊凉:将上一步复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14)复包:将上一步三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成每包Ikg于25—28°C室温内放置48h,待芽色呈现金黄色;(15)提香:将上一步复包后的茶叶采用70°C烘干至含水量6 — 7% ;(16)成品:将上一步提香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后进行包装贮存。本发明所述的室温指25°C 28°C。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生产例子:实施例一:(I)原料:采摘无病虫害、肥壮的桂热2号黄茶茶树鲜叶芽头15公斤。(2)日光萎凋:在下午时间为4:30,将白布铺在干净的、地表温度为32°C、相对湿度为65%的水泥地板上,再将上步采摘的茶叶摊于白布上,摊叶厚度为0.5cm ;萎凋时间20min,中间不得翻动;萎凋的程度为茶叶手捏柔软,叶色光泽消失,青草气消失并发出清香,失水率10%。(3)室内萎凋:将上步日光萎凋后的茶叶移入室内,室内温度为22°C,湿度为60%,放置时间为2.5h,此时手折茶叶嫩梗不断并发出新鲜花香。(4)杀青:将上步室内萎凋后的茶叶米用热风杀青炉进行杀育,先将热风杀青炉温度调到220°C时,再将茶叶均匀投入热风杀青炉,以手握杀青叶略有刺手,但不焦边即可出锅。(5)初摊凉:将上一步杀青后的茶叶放置在簸箕上摊晾至室温25°C。(6)揉捻:将上一步初摊凉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的原则是:先空揉lOmin,再轻压5min,再中压5min,再空揉lOmin。(7)解块:将上一步揉捻后的茶叶进行解块。(8)做形:将上一步解块后的茶叶放入40°C的理条机内理条,时间3min。(9)初烘:将上一步做形后的茶叶采用70°C烘至五成干。(10)复摊凉:将上一步初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25°C。(11)初包:将上一步复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成每包Ikg于25°C室温内放置48h。(12)复烘:将上一步初包后的茶叶采用60°C烘干至七成干。(13)三摊凉:将上一步复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25°C。(14)复包:将上一步三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成每包Ikg于25°C室温内放置48h。(15)提香 :将上一步复包后的茶叶采用70°C烘干至含水量6%。(16)成品:将上一步提香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后进行包装贮存。实施例二:(I)原料:采摘无病虫害、肥壮的桂热2号黄茶茶树鲜叶一芽一叶20公斤。(2)日光萎凋:在下午时间为5:30,将白布铺在干净的、地表温度为35°C、相对湿度为75%的水泥地板上,再将上步采摘的茶叶摊于白布上,摊叶厚度为1.0cm ;萎凋时间40min,中间不得翻动;萎凋的程度为茶叶手捏柔软,叶色光泽消失,青草气消失并发出清香,失水率15%。(3)室内萎凋:将上步日光萎凋后的茶叶移入室内,室内温度为25°C,湿度为65%,放置时间为3h,此时手折茶叶嫩梗不断并发出新鲜花香。(4)杀青:将上步室内萎凋后的茶叶采用热风杀青炉进行杀育,先将热风杀青炉温度调到250°C时,再将茶叶均匀投入热风杀青炉,以手握杀青叶略有刺手,但不焦边即可出锅。(5)初摊凉:将上一步杀青后的茶叶放置在簸箕上摊晾至室温28°C。(6)揉捻:将上一步初摊凉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的原则是:先空揉lOmin,再轻压IOmin,再中压5min,再空揉5min。(7)解块:将上一步揉捻后的茶叶进行解块。(8)做形:将上一步解块后的茶叶放入50°C的理条机内理条,时间5min。(9)初烘:将上一步做形后的茶叶采用70°C烘至六成干。( 10)复摊凉:将上一步初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28°C。(11)初包:将上一步复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成每包Ikg于28°C室温内放置48h。(12)复烘:将上一步初包后的茶叶采用60°C烘干至八成干。(13)三摊凉:将上一步复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28°C ;(14)复包:将上一步三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成每包Ikg于28°C室温内放置48h ;(15)提香:将上一步复包后的茶叶采用70°C烘干至含水量7%。(16)成品:将上一步提香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后进行包装贮存。
权利要求
1.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原料采摘无病虫害、肥壮的桂热2号黄茶茶树鲜叶芽头或一芽一叶为原料; (2)日光萎凋在下午将白布铺在干净的、地表温度为32—35°C、相对湿度为65— 75%的水泥地板上,将上步采摘的茶叶摊于白布上,摊叶厚度为0.5 — I.Ocm;萎凋时间20—40min,中间不得翻动; (3)室内萎凋将上步日光萎凋后的茶叶移入室内,室内温度为22—25°C,湿度为60—65%,放置时间为2. 5—3h ; (4)杀青将上步室内萎凋后的茶叶采用热风杀青炉进行杀育,先将热风杀青炉温度调到220—250°C时,再将茶叶均匀投入热风杀青炉,以手握杀青叶略有刺手,但不焦边即可出锅; (5)初摊凉将上一步杀青后的茶叶放置在簸箕上摊晾至室温; (6)揉抢将上一步初摊凉后的茶叶进行揉抢; (7)解块将上一步揉抢后的茶叶进行解块; (8)做形将上一步解块后的茶叶放入40—50°C的理条机内理条,时间3 — 5min ; (9)初烘将上一步做形后的茶叶采用70°C烘至五六成干; (10)复摊凉将上一步初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 (11)初包将上一步复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后于25—28°C室温内放置,待芽色呈现橙黄色; (12)复烘将上一步初包后的茶叶采用60°C烘干至七八成干; (13)三摊凉将上一步复烘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 (14)复包将上一步三摊凉后的茶叶用双层纸包装后于25—28°C室温内放置,待芽色呈现金黄色; (15)提香将上一步复包后的茶叶采用70°C烘干至含水量6—7% ; (16)成品将上一步提香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后进行包装贮存。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黄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日光萎凋的程度为茶叶手捏柔软,叶色光泽消失,青草气消失并发出清香,失水率10 1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黄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室内萎凋的程度为手折茶叶嫩梗不断并发出新鲜花香。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黄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的原则是先空揉IOmin,再轻压5 — IOmin,再中压5min,再空揉5 — IOmin ;揉捻机在揉捻茶叶过程中,空揉是指揉捻桶盖没有压到揉捻桶茶叶面,轻压是指揉捻桶盖平放至揉捻桶茶叶面,中压是指揉捻桶盖将茶叶面下压3c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黄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包和复包时,采用双层纸包装成每袋1k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它采用桂热2号黄茶茶树鲜叶芽头或一芽一叶为原料,经过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杀青、初摊凉、揉捻、解块、做形、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三摊凉、复包、提香的工序后得到成品。应用本发明方法加工桂热2号黄茶,生产效率高,得到的成品具有外形壮实挺直,色泽黄褐亮,香气高,滋味醇爽,口味甘甜,无农药残留,产品质量稳定,并能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作业。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250817SQ20131017717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4日
发明者梁光志, 罗莲凤, 马仙花, 莫小燕, 覃杰凤, 韦持章, 唐君海, 蓝庆江, 冯红钰, 刘汉焱, 殷富群, 周宁, 陈立才, 韦锦坚, 韦雪英, 陈远权, 梁振华, 彭崇 申请人: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名优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