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茶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289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杏茶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银杏茶及其制作工艺,其制作原料是初展的银杏叶芽,经过采摘、摊凉、杀青、揉捻、烘干而制成条索状干叶,用开水冲泡后即可饮用。
【专利说明】 一种银杏茶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改进,特别是属于一种银杏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饮茶,对于多数人,饮茶具有养生健身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希望通过饮茶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而普通的茶这种功效不明显。但是,现有的银杏茶,口味苦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度,难以普遍推广,不能真正成为茶叶的替代品。另外,由于目前市场销售的银杏茶在选料上没有严格的限定,选用了大量的老叶子,由于其细胞壁、细胞膜已经木质化,不再具有银杏叶天然的医用疗效,导致现有银杏茶的医疗价值丧失殆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公开一种银杏茶及其制作工艺,从而达到既符合人们饮茶的习惯又能充分发挥银杏叶天然医用价值的目的。
[0004]本发明所公开的银杏茶,特征在于,其制作原料是初展的银杏叶芽,经过采摘、摊凉、杀青、揉捻、烘干而制成条索状干叶,用开水冲泡后即可饮用。
[0005]本发明所公开的银杏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摊凉、杀青、揉捻和烘干,其特征在于:
(I)采摘:自银杏树枝条发芽4?5天开始,采摘叶面初展的银杏叶芽作为制茶原料,备用。采摘过程一般可持续10?20天,待叶面颜色发黑、开始木质化时,即停止采摘。
[0006](2)摊凉:将采摘来的银杏叶芽放至阳光充足、通风好、干燥洁净的地方摊薄、晾晒;一般要持续24?48小时,待其叶面萎稠、水份散失、重量减少1/4时停止;
(3)杀青:使用茶叶杀青机,在200°C?260°C温度下,对经过摊凉的银杏叶芽进行杀青;杀青过程控制在60秒、叶面呈现鲜艳的绿色为宜,避免叶面变成灰暗的颜色;经过杀青的银杏叶芽,水份散失占其重量的1/6。
[0007](4)揉捻:将经过杀青的银杏叶芽摊开,散热至常温,放入茶叶揉捻机,重揉10?15分钟,目视呈条索状时停止。
[0008](5) 二遍杀青:将经过揉捻的银杏叶芽再放入茶叶杀青机,在80°C?120°C温度下,进行二遍杀青,持续5?10分钟,均匀散失水份,特别是去除揉捻过程中挤压出的汁液。
[0009](6) 二遍揉捻:将经过二遍杀青的银杏叶芽摊开,散热至常温,再放入茶叶揉捻机,重揉5?10分钟,以重复造形。
[0010](7)烘干:将经过二遍揉捻的银杏叶芽,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在120°C?150°C温度下不断用手翻动以进行烘干,直至叶间干燥不粘连、产生香气时停止。
[0011](8) 二遍烘干:将经过烘干的银杏叶芽,摊薄,冷却至常温,再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进行二遍烘干,在120°C?150°C温度下,用手快速翻动,进一步减少水份,控制含水量在10%时停止。此时,香气有所提高
(9)三遍烘干:将经过二遍烘干的银杏叶芽,摊薄,冷却至常温,再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在120°C?160°C温度下,用手快速翻动,进行三遍烘干以进一步提高香气,并减少水份,控制含水量在4%?6%时停止。
[0012](10)包装:将经过三遍烘干的银杏叶芽,摊薄,冷却至常温,剔除残片和杂质,密封包装,即制成本发明所公开的银杏茶。
[0013]本发明产品饮用方便,口感好,香气高,耐冲泡,是理想的茶叶替代品,且具有银杏叶天然医用价值,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
在银杏树枝条发芽后第4天,采摘叶面初展的银杏叶芽6000克,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好、干燥洁净的地方摊薄、晾晒,24小时后,可见其叶面明显萎稠,因水份散失,此时银杏叶芽的重量为4400克,即停止摊凉,进入杀青步骤:
使用茶叶杀青机,将其温度调至200°C,对经过摊凉的银杏叶芽进行杀青,60秒后,目测叶面呈现鲜艳的绿色,停止杀青,此时银杏叶芽的重量为4150克。
[0015]将经过杀青的银杏叶芽摊开,散热至常温,然后放入茶叶揉捻机中,重揉10分钟后取出,此时银杏叶芽已呈现出条索状。
[0016]再将经过揉捻的银杏叶芽放入茶叶杀青机中,将其温度调至120 °C,进行二遍杀青,持续8分钟,使其均匀散失水份,去除揉捻过程中挤压出的汁液。
[0017]将经过二遍杀青的银杏叶芽摊开,散热至常温,再放入茶叶揉捻机,重揉6分钟后取出,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在120°C温度下用手翻动以进行烘干,直至叶间干燥不粘连、闻到香气时停止。
[0018]将经过烘干的银杏叶芽,摊薄,冷却至常温,再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进行二遍烘干,在120°C温度下,用手快速翻动,进一步减少水份,检测其含水量在10%时停止。此时,香气较如有所提闻。
[0019]再将经过二遍烘干的银杏叶芽,摊薄,冷却至常温,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进行三遍烘干:在150。温度下,以尽量快的速度用手翻动,以进一步提高香气,并减少水份,检测其含水量为5%时,即停止作业,取出,摊薄,冷却至常温,剔除残片和杂质,得到本发明产品1100克,然后密封包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杏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摊凉、杀青、揉捻和烘干,其特征在于:(I)采摘:自银杏树枝条发芽4?5天开始,采摘叶面初展的银杏叶芽作为制茶原料,备用;(2)摊凉:将采摘来的银杏叶芽放至阳光充足、通风好、干燥洁净的地方摊薄、晾晒;持续24?48小时,待其叶面萎稠、水份散失、重量减少1/4时停止;(3)杀青:使用茶叶杀青机,在200°C?260°C温度下,对经过摊凉的银杏叶芽进行杀青;杀青过程控制在60秒;(4)揉捻:将经过杀青的银杏叶芽摊开,散热至常温,放入茶叶揉捻机,重揉10?15分钟,目视呈条索状时停止;(5) 二遍杀青:将经过揉捻的银杏叶芽再放入茶叶杀青机,在80°C?120°C温度下,进行二遍杀青,持续5?10分钟;(6) 二遍揉抢:将经过二遍杀青的银杏叶芽摊开,散热至常温,再放入茶叶揉捻机,重揉5?10分钟;(7)烘干:将经过二遍揉捻的银杏叶芽,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在120°C?150°C温度下不断用手翻动以进行烘干,直至叶间干燥不粘连时停止;(8) 二遍烘干:将经过烘干的银杏叶芽,摊薄,冷却至常温,再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进行二遍烘干,在120°C?150°C温度下,用手快速翻动,进一步减少水份,控制含水量在10% ; (9)三遍烘干:将经过二遍烘干的银杏叶芽,摊薄,冷却至常温,再放入制茶专用烘干机中,在120°C?160°C温度下进行三遍烘干以提高香气,并进一步减少水份,控制含水量在4%?6%; (10)包装:将经过三遍烘干的银杏叶芽,摊薄,冷却至常温,剔除残片和杂质,密封包装。
【文档编号】A23F3/34GK104336240SQ201310340911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徐小芹 申请人:徐小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