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49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鲜叶准备→杀青→摊凉、回潮→揉捻→烘干→理条、整形→初烘、复烘→提毫→提香包装→冷鲜保鲜;所述的提毫工序采用风选机进行风选提毫。由于风选机的风力作用,可以将茶叶表面的白色芽毫吹起,使得茶叶的芽毫完整突显,外形美观,提高茶叶质量,且采用风选机风选的过程中,还可以顺带去除茶叶中的茶末、碎片等杂质。
【专利说明】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绿茶是我国主产茶之一,其出产量占全国70%左右,出口量占全国65%左右,在我国消费者中,约有65%左右人群长期饮用绿茶,如银毫绿茶,其广受消费者的青睐,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杀青、理条、烘干、提毫和提香包装工序,其中提毫工序主要是借助外力作用使粘附于茶叶表面的毫毛突显呈自然疏松状态,提毫工序以前多是采用手工加工,即将茶团在两手心中摩擦滚动,使茶条相互摩擦起毫,而近几年为提高加工效率,已广泛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比如将 烘干后的茶叶置于炒干机中进行滚炒以实现提毫,但是采用炒干机滚炒提毫时易造成茶叶断碎,使得茶叶受损,并且采用滚炒方式使得提显的芽毫之间易夹杂着细小的受损的芽毫,从而影响茶叶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银毫绿茶的提毫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鲜叶准备一杀青一摊凉、回潮一揉捻一烘干一理条、整形一初烘、复烘一提毫一提香包装一冷鲜保鲜;
[0005]所述的提毫工序采用风选机进行风选提毫。
[0006]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风选机的风力作用,可以将茶叶表面的白色芽毫吹起,使得茶叶的芽毫完整突显,外形美观,提高茶叶质量,且采用风选机风选的过程中,还可以顺带去除茶叶中的茶末、碎片等杂质。
[000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杀青工序是将鲜叶投入杀青滚筒机内,在200-220°C条件下杀青4-6min,杀青后的茶叶叶色转变为暗绿,将茶梗弯曲后有弹性,青气消失,茶香显露,无红梗红叶,手握叶软,略带粘性,紧捏成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摊凉、回潮工序是先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网带摊凉机上摊凉6-8min,再在网带回潮机上回潮5_6min,摊凉一方面是为了使茶叶迅速降温,以防产生熟闷味,另一方面让茶叶散发出的青草气挥发,促使茶香外溢,通过挥发作用还可以促使茶叶内的水分外透,便于揉捻工序软化成条,而进行回潮作业可以让茶叶进一步散发热气,促进茶叶的梗与叶之间互相吸收水分,使梗与叶的柔软度度保持一致,便于后序的揉捻加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揉捻工序是采用揉捻机组将茶叶连续揉捻15_30min,优选的,所述揉捻工序包括两组6CR-40型揉捻机组,每组6CR-40型揉捻机组包括四个连续布置的6CR-40型揉捻机,经摊凉、回潮后的茶叶经过四个连续布置的6CR-40型揉捻机依次进行空压揉抢3_5min、四分之一压力揉抢3_5min、三分之一压力揉抢5_15min和空压揉抢4_7min。布置两组6CR-40型揉捻机组是为了与前、后工序一次加工茶叶的总量相匹配,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连续加工,而采用四个连续布置的揉捻机依次揉捻茶叶,这样使得茶叶揉捻均匀,茶叶成条率高、折碎率低,且避免了长时间揉捻茶叶产生闷黄现象,提高茶叶品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烘干、摊凉工序是采用网带烘干机将茶叶在110-130°c条件下烘至5-6成干,然后输送至网带摊凉机上摊凉冷却,烘干可以促使茶叶初步形成长条状,而烘干后的茶叶通过摊凉可以使得茶叶内在的水分向茶叶表面渗透,茶叶变得柔软,便于下一道工序的加工。
[0011]进一步的,揉捻工序后、烘干及摊凉工序前的茶叶采用解块筛分机中进行解块筛分处理,解块筛分时间为3-5min,所选用的筛网为8目,通过解块筛分机的解块抖动作用,可以将茶团抖散,茶末筛掉,以便后序对茶叶进行理条、整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理条、整形工序是先在200-220°C条件下将茶叶振动理条成条索状,然后采用电热多功能整形机将茶叶在120-160°C条件下整形25-30min,理条后的茶叶已基本呈条索状或针状,故理条后再进行整形时,整形机的温度设定相对要低,整形的作用是通过电热干燥进一步缩紧芽条,并促进茶香挥发。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初烘、复烘工序是采用网带烘干机将茶叶在100-120°C条件下初烘3-5min,然后摊凉2_3h,再在90_110°C条件下复烘10_15min。采用网带烘干机进行初烘和复烘作业不仅可以降低芽毫断碎率,而且网带运行速度缓慢,可促使茶叶的内水缓慢散发,避免茶叶产生烟焦味。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毫工序采用是6CFX-1型茶叶风选机将茶叶进行提毫,并除去杂质,所述风选机的风量控制为中档或慢档,风量太大会造成芽毫损伤,影响茶叶品质形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提香工序是将茶叶输入提香机内,在110_130°C条件下提香8-10min,提香后的茶叶的含水率< 5.5%,通过提香工序可促使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挥发转化,形成银毫茶叶特有的兰花香。
[0016]所述的各工序之间采用网带输送机进行茶叶输送,这样可以实现茶叶的连续自动化生产,既减少茶叶损伤,又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实施例1?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清明前的鲜叶加工工艺
[0020](I)鲜叶准备:主要采摘一芽一叶的鲜叶,这样的鲜叶柔嫩,芽毫多;
[0021](2)杀青:采用6CST-80型杀青滚筒机在210_220°C条件下杀青5min,由于清明前采摘的鲜叶柔嫩、含水量高,且这个时段的室内温度较低,所以杀青温度较高,高温杀青不仅可以消除鲜叶的青草气,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散发清香味,而且能蒸发茶叶中的水分,使之变得柔软,增强强韧性,便于揉捻成条,杀青后的茶叶标准为叶色转变为暗绿,将茶梗弯曲后有弹性,青气消失,茶香显露,无红梗红叶,手握叶软,略带粘性,紧捏成团。[0022](3)摊凉、回潮:采用CWS型网带输送冷却机与6CWH型网带摊凉机中速连续运行,将杀青后的茶叶摊凉6min,然后再将茶叶置于6CWH型网带回潮机上回潮6min,茶叶杀青后应及时散热、摊凉,一方面使茶叶迅速降温,以防产生“熟闷味”,另一方面让茶叶散发出的青草气挥发,促使茶香外溢,通过挥发作用还可以促使茶叶内的水分外透,便于揉捻工序软化成条,而进行回潮作业可以让茶叶进一步散发热气,促进茶叶的梗与叶之间互相吸收水分,使梗与叶的柔软度度保持一致,以便于后序的揉捻,所述的6CWH型网带回潮机设置为中档冷风,使茶叶缓慢回潮。
[0023](4)连续揉捻:将6CWH型网带回潮机上的茶叶经6CPS型皮带输送机输送到6CR-40型揉捻机组进行连续揉捻15min,具体是使用一组6CR-40型揉捻机的四个揉捻机分别进行空压揉捻3min、四分之一压力揉捻3min、三分之一压力揉捻5min和空压揉捻4min,采用四个连续布置的揉捻机依次揉捻茶叶,使得茶叶揉捻均匀,茶叶成条率高、折碎率低,且避免了长时间揉捻茶叶产生闷黄现象,提高茶叶品质,而采用自动输送设备及揉捻机串连分布结构,实现了揉捻工序的连续自动化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0024](5)解块筛分:将揉捻好的茶叶经过6CPS型皮带输送机输入6CJS-60型解块分筛机中进行解块筛分4-5min,解块分筛机所用的筛网为8目,通过解块筛分机的解块抖动作用,可以将茶团抖散,茶末筛掉,因清明前茶叶柔嫩、水分大,易成团多,故将6CJS-60型解块分筛机设置为中速慢抖;
[0025](6)烘干、摊凉:将解块筛分后的茶叶经6CPS皮带输送机输送到6CH-10型网带烘干机内烘至5-6成干,烘干温度120-130°C,烘干可以促使茶叶初步形成长条状,当茶叶的烘干度达到5-6成干时,将茶叶通过6CPS皮带输送机输送至6CWH型网带摊凉机上进行摊凉,直至茶叶冷却至室温时再进进入下一道工序,通过摊凉可以使得茶叶内在的水分向茶叶表面渗透,茶叶变得柔软,便于理条、整形。
[0026](7)理条、整形:采用6CLZ-60型电热理条机先将茶叶在210_220°C条件下振动理条成条索状,然后再用6CMD-60型电热多功能整形机将茶叶整形,整形温度为140-160°C,时间为28-30min,因清明前的环境温度较低,所以理条机的温度设定值较高,理条后的茶叶是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整形机内,理条后的茶叶已基本呈条索状或针状,故整形温度相对要低,整形的作用是通过电热干燥进一步缩紧芽条,并促进茶香挥发。
[0027](8)初烘、摊凉、复烘:将整形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至6CHW型网带烘干机上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110-120°C,时间< 5min,之后将茶叶摊凉2-3h后再进行复烘,复烘仍采用6CHW型网带烘干机,复烘温度为100-110°C,时间13-15min,采用网带烘干机进行初烘和复烘作业有两大优势:一是可以降低芽毫断碎率,二是网带运行速度缓慢,可促使茶叶的内水缓慢散发,避免产生烟焦味;
[0028](9)提毫、除杂:将复烘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6CFX-1型茶叶风选机内进行风选提毫,并去掉茶末、茶片及杂质,由于风选机的风力作用,可以将茶叶表面的白色芽毫吹起,使得茶叶的芽毫完整突显,外形美观,提高茶叶质量,且采用风选机风选的过程中,还可以顺带去除茶叶中的茶末、茶片及杂质,一举两得,优选是风选机的风量控制为中档,风量太大会会造成芽毫损伤,影响茶叶品质。
[0029](10)提香:将提毫、除杂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6CHW网带烘干提香机内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20-130°C,时间为8-10min,通过高温提香可促使茶叶中的青叶醇、香叶醇、苯甲酸、水杨酸甲脂、苯螺烯酮等芳香类物质挥发转化,形成银毫茶叶特有的兰花香,提香后的茶叶的含水率控制在< 5.5%即可,实际加工时,可以将提毫、除杂后的茶叶在室温下放置5-7天后再进行提香,具体是待茶香味稳定后即可,这样制得的茶叶香味更加浓郁诱人。
[0030](11)低温贮藏:将提香后的茶叶置于4_6°C条件下进行贮藏,采用低温贮藏可以防止茶叶发生氧化反应而导致泡制的茶水变色、香气变差、口感变淡,在4-6°C条件下贮藏的银毫茶叶一年内风味不变,品质优良,经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银毫茶叶为特一级产品。
[0031]实施例2:清明后夏季前的鲜叶加工工艺
[0032]( I)鲜叶准备: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
[0033](2)杀青:米用6CST-80型杀青滚筒机在205_210°C条件下杀青5min,与清明前相t匕,清明节后的室内温度略有提高,所以杀青温度相对较低,温度高的话易产生芽叶爆点,影响茶叶质量;
[0034]( 3)摊凉、回潮:该步骤同实施例1 ;
[0035](4)连续揉捻:将6CWH型网带回潮机上的茶叶经6CPS型皮带输送机输送到6CR-40型揉捻机组进行连续揉捻20min,具体是使用一组6CR-40型揉捻机的四个揉捻机分别进行空压揉捻5min、四分之一压力揉捻3min、三分之一压力揉捻7min和空压揉捻5min,相比清明节前,此时的茶叶偏大,所以揉捻时间延长;
[0036](5)解块筛分:该步骤同实施例1 ;
[0037](6)烘干、摊凉:将解块筛分后的茶叶经6CPS皮带输送机输送到6CH-10型网带烘干机内烘至5-6成干,烘干温度120-125?,与清明节前的茶叶加工相比,此时烘干温度适度降低,当茶叶的烘干度达到5-6成干时,将茶叶通过6CPS皮带输送机输送至6CWH型网带摊凉机上进行摊凉,直至茶叶冷却至室温时再进进入下一道工序;
[0038](7)理条、整形:采用6CLZ-60型电热理条机先将茶叶在200-210°C条件下振动理条成条索状,然后再用6CMD-60型电热多功能整形机将茶叶整形,整形温度为140-150°C,时间为25-28min,因清明后的环境温度较高,所以理条机和整形机的温度设定值比清明前的低,温度过高茶叶会产生焦叶现象;
[0039](8)初烘、摊凉、复烘:将整形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至6CHW型网带烘干机上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110-120°C,时间< 5min,之后将茶叶摊凉2-3h后再进行复烘,复烘仍采用6CHW型网带烘干机,复烘温度为100-105°C,时间10_13min,因前道工序整形后芽叶含水量会偏高,故此时初烘的温度及时间与清明前的相同,但复烘温度有所下降;
[0040](9)提毫、除杂:将复烘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6CFX-1型茶叶风选机内进行风选提毫,并去掉茶末、茶片及杂质,通过风选机的风力作用将茶叶表面的白色芽毫吹起,使得茶叶的芽毫完整突显,外形美观,提高茶叶质量,清明后的茶叶比清明前的大,芽体重,故此时风选机的风量设定为快档,以保证提毫,以及茶片、茶末的清除;
[0041](10)提香:将提毫、除杂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6CHW网带烘干提香机内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20-130°C,时间为8-9min,提香后的茶叶的含水率控制在< 5%即可;
[0042](11)低温贮藏:将提香后的茶叶置于4_6°C条件下进行贮藏,制成的银毫茶叶为特二级产品。
[0043]实施例3:夏茶的加工工艺[0044](I)鲜叶准备:夏天温度高,鲜叶易老化,故采摘的是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
[0045](2)杀青:米用6CST-80型杀青滚筒机在190_200°C条件下杀青5min,夏季米摘的鲜叶含水量低,且这个时段的室内温度较高,所以杀青温度低,在190-200°C条件下杀青能有效抑制鲜叶中酶的活性; [0046](3)摊凉、回潮:采用CWS型网带输送冷却机与6CWH型网带摊凉机慢速连续运行,将杀青后的茶叶摊凉6min,然后再将茶叶置于6CWH型网带回潮机上回潮6min,这个时段的环境温度高,茶叶易闷黄,故杀青后的茶叶要及时摊凉,摊凉机的风量设定为快档,以保证茶翠绿;
[0047](4)连续揉捻:将6CWH型网带回潮机上的茶叶经6CPS型皮带输送机输送到6CR-40型揉捻机组进行连续揉捻28min,具体是使用一组6CR-40型揉捻机的四个揉捻机分别进行空压揉捻5min、四分之一压力揉捻5min、三分之一压力揉捻Ilmin和空压揉捻7min,夏季采摘的茶叶柔嫩度差、叶质硬,纤维素含量高,因此揉捻的力度加大;
[0048](5)解块筛分:将揉捻好的茶叶经过6CPS型皮带输送机输入6CJS-60型解块分筛机中进行解块筛分3-4min,解块分筛机设置为快速抖动,所用的筛网为8目;
[0049](6)烘干、摊凉:将解块筛分后的茶叶经6CPS皮带输送机输送到6CH-10型网带烘干机内烘至5-6成干,受高温影响,此时烘干温度设定为105-110°C,当茶叶的烘干度达到5-6成干时,将茶叶通过6CPS皮带输送机输送至6CWH型网带摊凉机上进行摊凉,直至茶叶冷却至室温时再进进入下一道工序;
[0050](7)理条、整形:采用6CLZ-60型电热理条机先将茶叶在190_200°C条件下振动理条成条索状,然后再用6CMD-60型电热多功能整形机将茶叶整形,整形温度为120-130°C,时间为25-26min ;
[0051](8)初烘、摊凉、复烘:将整形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至6CHW型网带烘干机上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95-100°C,时间< 5min,之后将茶叶摊凉2-3h后再进行复烘,复烘仍采用6CHW型网带烘干机,复烘温度为85-90°C,时间10_12min ;
[0052](9)提毫、除杂:该步骤同实施例2 ;
[0053](10)提香:将提毫、除杂后的茶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6CHW网带烘干提香机内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00-115°C,时间为7-8min,夏天温度高,故提香后的茶叶的含水率控制在≤6%即可;
[0054](11)低温贮藏:将提香后的茶叶置于4_6°C条件下进行贮藏,制成的银毫茶叶为
特二级或一级产品。
[0055]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银毫绿茶色泽靓丽,外形呈略弯的针状,银毫完整突显,泡制的汤水翠绿清亮、滋味鲜爽,散发出诱人的兰花香,回味香甜,茶水中的茶叶嫩绿、完整,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加工得到的茶叶外形及品质如下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制备得到的银毫茶叶具备高档优质的绿茶品质。
[0056]表1各级别银毫绿茶的外形及品质
[0057]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鲜叶准备一杀青一摊凉、回潮一揉捻一烘干、摊凉一理条、整形一初烘、复烘一提毫一提香一低温贮藏; 所述的提毫工序采用风选机进行风选提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青工序是将鲜叶投入杀青滚筒机内,在200-220°C条件下杀青4_6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摊凉、回潮工序是先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网带摊凉机上摊凉6-8min,再在网带回潮机上回潮5_6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工序是采用揉捻机组将茶叶连续揉捻15-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工序包括两组6CR-40型揉捻机组,每组6CR-40型揉捻机组包括四个连续布置的6CR-40型揉捻机,经摊凉、回潮后的茶叶经过四个连续布置的6CR-40型揉捻机依次进行空压揉捻3-5min、四分之一压力揉捻3-5min、三分之一压力揉捻5_15min和空压揉捻4_7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摊凉工序是采用网带烘干机将茶叶在110-130°C条件下烘至5-6成干,然后输送至网带摊凉机上摊凉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揉捻工序后、烘干及摊凉工序前的茶叶采用解块筛分机中 进行解块筛分处理,解块筛分时间为3-5min,所选用的筛网为8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理条、整形工序是先在200-220°C条件下将茶叶振动理条成条索状,然后采用电热多功能整形机将茶叶在120-160°C条件下整形 25-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烘、复烘工序是采用网带烘干机将茶叶在100-120°C条件下初烘3-5min,然后摊凉2_3h,再在90-110°C条件下复烘10_1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毫工序采用是6CFX-1型茶叶风选机将茶叶进行提毫,并除去杂质,所述风选机的风量控制为中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香工序是将茶叶输入提香机内,在110_130°C条件下提香8-10min,提香后的茶叶的含水率≥5.5%。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461557SQ201310422057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方国强, 王强松, 汪辉进, 方国范, 李培新, 方建武 申请人: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