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39阅读:7330来源:国知局
红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晒青处理、摊青、摇青,具体做法为:第一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55分钟~65分钟,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85分钟~95分钟,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15分钟~125分钟,进行第四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75分钟~185分钟,进行第五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将完成摇青的茶叶揉捻、发酵、干燥即完成红茶的制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的红茶内质香气不足的问题,得到香气馥郁持久,汤色红匀明亮,滋味香醇回甘高香的红茶。
【专利说明】 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制作高香的红茶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茶是一种经过全发酵制成的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内含多种维生素,叶片及汤呈红色;而传统的红茶制作方法过程是将茶叶不经杀青,而是直接萎凋、揉捻,然后进行完整发酵后制作面成;如此制作出的红茶内质香气不足,色泽欠佳,口感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影响了红茶的生产、销售和饮用,满足不了随着人们生活日益提高,对茶文化的需要。因此,红茶的在加工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高香红茶的方法,这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可解决现有的红茶内质香气不足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晒青处理,时间为8分钟?12分钟;
B、茶叶摊放在阴凉地方进行摊青处理,摊叶厚度为40毫米?60毫米,时间为115分钟?125分钟;
C、将完成摊青的茶叶进行摇青处理,具体做法为:第一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55分钟?65分钟,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85分钟?95分钟,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15分钟?125分钟,进行第四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75分钟?185分钟,进行第五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
D、将完成摇青的茶叶揉捻40分钟?60分钟成茶叶条,湿度为80%?90%;
E、将揉捻成条的茶叶摊放在通气的发酵床上,摊叶厚度50毫米?100毫米,温度为20°C?25°C,发酵过程中每隔60分钟翻抖1次,发酵时间为120分钟?180分钟;
F、对完成发酵的茶叶进行干燥,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为毛火,第二次烘干为足火,中间摊凉55分钟?65分钟,毛火温度为110°C?115°C,使发酵后的茶叶含水率为20%?30%,足火温度为60V?70°C,使之含水率为3%?5%,计量包装即完成红茶的制作。
[000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制作红茶的过程中,由晒青、摊青和摇青代替原工艺中的萎凋,特别是经过间隔五次的摇青,茶叶中有香气得到发挥,可得到香气馥郁持久,汤色红匀明亮,滋味香醇回甘高香的红茶,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晒青处理,时间为8分钟;
B、茶叶摊放在阴凉地方进行摊青处理,摊叶厚度为40毫米,时间为115分钟;
C、将完成摊青的茶叶进行摇青处理,具体做法为:第一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55分钟,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85分钟,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15分钟,进行第四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75分钟,进行第五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
D、将完成摇青的茶叶揉捻40分钟钟成茶叶条,湿度为80%?90%;
E、将揉捻成条的茶叶摊放在通气的发酵床上,摊叶厚度50毫米,温度为20°C?25°C,发酵过程中每隔60分钟翻抖1次,发酵时间为120分钟;
F、对完成发酵的茶叶进行干燥,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为毛火,第二次烘干为足火,中间摊凉55分钟,毛火温度为110°C,使发酵后的茶叶含水率为20%?30%,毛火温度为60°C,使之含水率为3%?5%,计量包装即完成红茶的制作。
[0007]实施例2: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晒青处理,时间为12分钟;
B、茶叶摊放在阴凉地方进行摊青处理,摊叶厚度为60毫米,时间为125分钟;
C、将完成摊青的茶叶进行摇青处理,具体做法为:第一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65分钟,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95分钟,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25分钟,进行第四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85分钟,进行第五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
D、将完成摇青的茶叶揉捻60分钟成茶叶条,湿度为80%?90%;
E、将揉捻成条的茶叶摊放在通气的发酵床上,摊叶厚度100毫米,温度为20°C?25°C,发酵过程中每隔60分钟翻抖1次,发酵时间为180分钟;
F、对完成发酵的茶叶进行干燥,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为毛火,第二次烘干为足火,中间摊凉65分钟,毛火温度为115°C,使发酵后的茶叶含水率为20%?30%,毛火温度为70°C,使之含水率为3%?5%,计量包装即完成红茶的制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晒青处理,晒青时间为8分钟?12分钟; B、茶叶摊放在阴凉地方进行摊青处理,摊叶厚度为40毫米?60毫米,时间为115分钟?125分钟; C、将完成摊青的茶叶进行摇青处理,具体做法为:第一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55分钟?65分钟,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85分钟?95分钟,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15分钟?125分钟,进行第四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间隔175分钟?185分钟,进行第五次摇青,摇青时间为5分钟; D、将完成摇青的茶叶揉捻40分钟?60分钟成茶叶条,湿度为80%?90%; E、将揉捻成条的茶叶摊放在通气的发酵床上,摊叶厚度50毫米?100毫米,温度为20°C?25°C,发酵过程中每隔60分钟翻抖I次,发酵时间为120分钟?180分钟; F、对完成发酵的茶叶进行干燥,干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为毛火,第二次烘干为足火,中间摊凉55分钟?65分钟,毛火温度为110°C?115°C,使发酵后的茶叶含水率为20%?30%,足火温度为60V?70°C,使之含水率为3%?5%,计量包装即完成红茶的制作。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430953SQ20131060010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余树朋 申请人:鹿寨县大乐岭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