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熟禽蛋破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53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熟禽蛋破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熟禽蛋破壳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熟禽蛋破壳机,属于食品加工机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蛋类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酒店、餐馆、小吃 摊等地,熟禽蛋的需求量很大。当熟禽蛋需求量小时,通常采用人工剥壳的方法,但是当需 求量很大时,人工剥壳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而现有的剥壳装置破碎蛋壳时, 由于蛋壳与蛋清之间有粘性,不能有效的去壳,有时可能会将蛋清刮破。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熟禽蛋破壳机,它可以通过内桶高速旋 转使熟禽蛋的蛋壳之间以及蛋壳与碰撞杆之间频繁碰撞而使蛋壳破碎,并通过水的冲击使 破碎的蛋壳快速剥离,提高剥壳效率。[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种熟禽蛋破壳机,其特征在于:由桶盖、外桶、内桶、底座、驱动装置、泵站、出壳 装置和扣紧装置组成。其中,所述的桶盖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碰撞杆,桶盖置于外桶上, 桶盖与外桶之间通过设于两者衔接部位之间的能启闭的扣紧装置固定连接,防止内桶旋转 时蛋壳和水从内桶溅出,在内桶旋转时,碰撞杆与熟禽蛋碰撞可加快熟禽蛋蛋壳的破碎。所 述的内桶置于外桶内,内桶的侧壁和底部均设有落壳孔,可使从熟禽蛋上剥离的碎壳落入 出壳装置。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所述的外桶与 工作台的上表面固连;所述的驱动装置由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轴组成,电机安 装在底座上,驱动轴竖直安装,电机与驱动轴通过齿轮的啮合相连接,主动齿轮安装在电机 上,从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轴的下端,驱动轴与工作台通过轴承相连接,驱动轴的上端与内桶 通过花键相连接;所述的出壳装置位于工作台的下方,并与工作台的下表面固连,通过出壳 装置可将碎壳卸出熟禽蛋破壳机。[0006]所述的出壳装置由导壳槽、卡槽、封口板、出壳口、接壳板、出水口和滤网组成;所 述的接壳板与工作台下表面固连,用于接收从落壳孔落下的碎壳,接壳板上设有出壳口和 出水口,封口板通过卡槽与出壳口相连,出水口上设有一层滤网,防止碎壳进入泵站,导壳 槽与出壳口相连。[0007]所述的泵站由泵、输水管、喷头和回流管组成;泵安装在底座上,泵上连接有输水 管和回流管,输水管穿过工作台和外桶且其末端与喷头固连,喷头位于外桶内部,其喷射角 度可任意调节,回流管与出水口相连,使从熟禽蛋破壳机内流出的水流入泵站,以便循环利 用,当内桶旋转时,喷头向熟禽蛋喷水,以便将已破碎的蛋壳快速剥离。[0008]所述的驱动轴上设有清扫片,清扫片与驱动轴通过铰链相连接,清扫片用于清扫 碎壳,使碎壳从出壳口卸出。[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桶的高速旋转使熟禽蛋之间及熟禽蛋与碰撞杆之间频繁碰撞从而使蛋壳破碎,并通过水的冲击使碎壳从熟禽蛋上快速剥离,提高了剥壳效率,设计巧妙、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底座、出壳装置和泵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驱动轴、清扫片和从动齿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盖;2.内桶;3.外桶;4.底座;5.驱动装置;6.泵站;7.出壳装置;
8.扣紧装置;101.碰撞杆;201.落壳孔;401.支撑杆;402.工作台;501.电机;502.主动齿轮;503.从动齿轮;504.驱动轴;505.清扫片;601.泵;602.回流管;603.输水管;604.喷头;701.导壳槽;702.卡槽;703.封口板;704.出壳口 ;705.接壳板;706.出水口 ;707.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种熟禽蛋破壳机,其特征在于:由桶盖1、外桶3、内桶2、底座4、驱动装置5、泵站6、出壳装置7和扣紧装置8组成。其中,所述的桶盖I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碰撞杆101,桶盖I置于外桶3上,桶盖I与外桶3之间通过设于两者衔接部位之间的能启闭的扣紧装置8固定连接,防止内桶2旋转时蛋壳和水从内桶2溅出,当内桶2旋转时,碰撞杆101与熟禽蛋碰撞可加快熟禽蛋蛋壳的破碎。所述的内桶2置于外桶3内,内桶2的侧壁和底部均设有落壳孔201,可使从熟禽蛋上剥离的碎壳落入出壳装置7。所述的底座4上设有工作台402,工作台402上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401。所述的外桶3与工作台402的上表面固连。所述的驱动装置5由电机501、主动齿轮502、从动齿轮503和驱动轴504组成,电机501安装在底座4上,驱动轴504竖直安装,电机501与驱动轴504通过齿轮的啮合相连接,主动齿轮502安装在电机501上,从动齿轮503安装在驱动轴504的下端,驱动轴504与工作台402通过轴承相连接,驱动轴504的上端与内桶2通过花键相连接;所述的出壳装置7位于工作台402的下方,并与工作台402的下表面固连,通过出壳装置7可将碎壳卸出熟禽蛋破壳机。所述的出壳装置7由导壳槽701、卡槽702、封口板703、出壳口 704、接壳板705、出水口 706和滤网707组成;所述的接壳板705与工作台402下表面固连,用于接收从落壳孔201落下的碎壳,接壳板705上设有出壳口 704和出水口 706,封口板703通过卡槽702与出壳口 704相连,出水口 706上设有一层滤网707,防止碎壳进入泵站6,导壳槽701与出壳口 704相连。所述的泵站6由泵601、输水管603、喷头604和回流管602组成;泵601安装在底座4上,泵601上连接有输水管603和回流管602,输水管603穿过工作台402和外桶3且其末端与喷头604固连,喷头604位于外桶3内部,其喷射角度可任意调节,回流管602与 出水口 706相连,使从熟禽蛋破壳机内流出的水流入泵站6,以便循环利用,当内桶2旋转 时,喷头604向熟禽蛋喷水,以便将已破碎的蛋壳快速剥离。[0021]所述的驱动轴504上设有清扫片505,清扫片505与驱动轴504通过铰链相连接, 清扫片505用于清扫碎壳,使碎壳从出壳口 704卸出。[0022]使用时,首先封闭出壳口 704,并将内桶2安装在驱动轴504上,再把熟禽蛋倒入内 桶2并调节喷头604的喷射角度,然后将桶盖I置于外桶3上并用扣紧装置8扣紧,同时启 动电机501和泵601,电机501驱动内桶2旋转。当内桶2旋转时,碰撞杆101与熟禽蛋之 间、熟禽蛋与熟禽蛋之间会发生相互碰撞以加快熟禽蛋蛋壳的破碎,同时,喷头604向熟禽 蛋喷水,使已经破碎的蛋壳快速剥离,破碎的蛋壳通过落壳孔201落入出壳装置7的底部, 且喷头604喷出的水通过出口水706流入泵站6,工作结束后,关闭电机501和泵601,打开 桶盖1,将内桶2卸下并取出熟禽蛋,之后打开出壳口 704,再次启动电机501,此时清扫片 505旋转,并将出壳装置7底部的碎壳通过出壳口 704卸出。[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熟禽蛋破壳机,其特征在于:由桶盖、外桶、内桶、底座、驱动装置、泵站、出壳装置和扣紧装置组成;所述的桶盖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碰撞杆,桶盖置于外桶上,桶盖与外桶之间通过设于两者衔接部位之间的能启闭的扣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桶置于外桶内,内桶的侧壁和底部均设有落壳孔;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所述的外桶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连;所述的驱动装置由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轴组成,电机安装在底座上,驱动轴竖直安装,电机与驱动轴通过齿轮的啮合相连接,主动齿轮安装在电机上,从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轴的下端,驱动轴与工作台通过轴承相连接,驱动轴的上端与内桶通过花键相连接;所述的出壳装置位于工作台的下方,并与工作台的下表面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禽蛋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壳装置由导壳槽、卡槽、封口板、出壳口、接壳板、出水口和滤网组成;所述的接壳板与工作台下表面固连,接壳板上设有出壳口和出水口,封口板通过卡槽与出壳口相连,出水口上设有一层滤网,导壳槽与出壳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禽蛋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站由泵、输水管、喷头和回流管组成;泵安装在底座上,泵上连接有输水管和回流管,输水管穿过工作台和外桶且其末端与喷头固连,喷头位于外桶内部,回流管与出水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禽蛋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上设有清扫片,清扫片与驱动轴通 过铰链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熟禽蛋破壳机,其特征在于由桶盖、外桶、内桶、底座、驱动装置、泵站和出壳装置组成。其中,桶盖置于外桶上;底座上设有工作台;外桶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连;所述的驱动装置由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轴组成,所述的电机与驱动轴通过齿轮的啮合相连接,驱动轴竖直安装,驱动轴与工作台通过轴承相连接;内桶置于外桶内,且内桶与驱动轴的上端通过花键相连接;泵站由泵、输水管、喷头和回流管组成;出壳装置位于工作台的下方,并与工作台的下表面固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桶的高速旋转使熟禽蛋之间频繁碰撞,从而使蛋壳破碎,并通过水的冲击使破碎的蛋壳快速剥离,提高剥壳效率。
文档编号A23L1/32GK203152426SQ20132018476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韩董董, 陈蕾, 常娟, 王成军, 谢淮北, 李龙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