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柠檬酸铵,Na2HPO4及碳酸钙依次加入到所述废糖液中,配置成培养基;2)将所述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再加入木醋杆菌种子液,在25~30℃的温度下,静置培养5~10天,即得到所述枣果。本发明是利用丢弃的红枣汁液,利用其作为培养基来生产一种食品原料——枣果。由于枣汁液中营养高,可以直接作为碳源,减少碳源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涉及食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所谓“枣果”,就是用产细菌纤维素的细菌发酵枣汁,从而生产一种富含枣汁的韧性强、口感清脆的纤维素质食品。
[0003]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 BC)是 1886 年由 Adrian Brown 在培养醋杆菌时发现。细菌纤维素是由葡萄糖以β_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有很多优于植物纤维素的特点,如不含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除此之外细菌纤维素还具有一下一些优点:(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2)高持水性和高透气性;(3)高结晶度、聚合度和非常一致的分子取向;(4)高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5)生物合成具有可调控性。由于细菌纤维素优良的性能,加入涤纶织物中减小织物的静电、在医用敷料上可作为人工皮肤减少烧伤患者的痛苦、作为过滤膜可以净化水资源。因此,细菌纤维素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但细菌纤维素的高生产成本限制着它的发展,降低细菌纤维素成本是当前工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降低细菌纤维素成本的方法有:(I)优良菌株;(2)优化发酵工艺和设备;
[3]培养基的成分,BC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对其产量影响很大。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强调对于菌株的优化和筛选、发酵工艺的改善及合成半合成培养基的优化,而对于天然培养基食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很少涉及。
[0004]其中,有关废弃物培养细菌纤维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专利:申请号为201110298717.5的中国专利中,是将生产淀粉之后的土豆废渣作为培养基原料,再对土豆废渣处理后作为培养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该方法对土豆废渣处理比较麻烦,可利用的营养成分不高,培养时间长。申请号200910193119.4的中国专利中,是将菠萝皮榨汁,用过滤网过滤得到菠萝皮汁,再进行“二步法”发酵培养细菌纤维素。该方法过程繁琐,人力资源耗费多,且未提出菠萝皮残渣的利用方案。专利号为201010580697.6的中国专利中,是对麦杆在离子液体中进行预处理,再加入纤维素酶得酶解液,并对酶解液进行脱毒处理来作为培养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该方法对麦杆的处理要求高,且培养周期长。申请号为201110369460.8的中国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利用腐烂水果为原料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该方法先腐烂水果压榨,配成一定含糖量的果汁液,再灭菌,然后过滤除菌。水果腐烂快,整个工艺对时间要求严格。
[0005]目前细菌纤维素的生产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过高,目前碳源占据了生产成本的很大比例,选择一种廉价的原料来取代目前所采用的淀粉不仅可以降低细菌纤维素的生产成本,并且对于降低环境污染有一定作用。用枣汁这种农用廉价废弃物作为原料综合利用,并生产这些枣果这一绿色环保食品至今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利用食品废弃物即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该方法以生产蜜枣后的废糖液为原料,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将其作为一种廉价的碳源,为相关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0007]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I)将柠檬酸铵,Na2HPO4及碳酸钙依次加入到所述废糖液中,配置成培养基;其中,
[0009]所述柠檬酸铵,Na2HPO4,碳酸钙及废糖液的重量百分比为0.1%: 0.5%: 0.5%: I ;
[0010]2)将步骤I)中制得的所述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再加入木醋杆菌种子液,在25?30°C的温度下,静置培养5?10天,即得到所述枣果;其中,
[0011]所述木醋杆菌种子液的体积为所述废糖液的体积的6%?10%。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发明是利用丢弃的红枣汁液,利用其作为培养基来生产一种食品原料——枣果。由于枣汁液中营养高,可以直接作为碳源,减少碳源成本。
[0014]2、本发明既降低了蜜枣生产中的污水排放,同时降低了枣果的生产成本,将在避免废弃物污染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合广泛推广和应用。
[0015]所述木醋杆菌的采集地:花、果、蜜蜂、酒、棕榈酒、葡萄酒、苹果酒、啤酒、南非班图酒、麦芽酵母、醋、山毛榉花、醋的酸化剂、甜果汁、“红茶菌”、茶汁、“纳豆”、园土、井水。
[0016]用途:用于酿造糖醋,也是发酵培养红茶菌的菌种。
[0017]生产环境:花、果、蜜蜂、酒、棕榈酒、葡萄酒、苹果酒、啤酒、南非班图酒、麦芽酵母、醋、山毛榉花、醋的酸化剂、甜果汁、“红茶菌”、茶汁、“纳豆”、园土、井水。
[0018]特性:革兰氏阴性(少数可变)。严格好氧,呼吸代谢从不发酵。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不液化明胶,产吲哚和H2S。氧化乙醇到乙酸。乙酸和乳酸氧化到C02和H20。乙醇、甘油和乳酸是最好的碳源。能从正-丙醇、正-丁醇和D-葡萄糖产酸。不水解乳糖和淀粉。化能异养。
[0019]所述木醋杆菌种子液为扩大培养的菌液,从斜面到平皿,到三角瓶到汉生罐,为种子,然后进入接菌正式发酵。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1]进一步,在步骤2)中,所述进行灭菌的工艺条件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0?125 °C的温度下蒸煮15?25分钟。
[0022]进一步,在步骤2)中,所述静置培养的具体步骤为:培养过程中需要6?12小时超声处理一次,处理lmin,停5min,为一个周期,处理10个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I)将柠檬酸铵,Na2HPO4及碳酸钙依次加入到所述废糖液中,配置成培养基;其中,[0027]所述柠檬酸铵,Na2HPO4,碳酸钙及废糖液的重量百分比为
0.1%: 0.5%: 0.5%: I ;
[0028]2)将步骤I)中制得的所述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0°C的温度下蒸煮25分钟进行灭菌,然后再加入木醋杆菌种子液,在30°C的温度下,静置培养5天(6h超声处理一次,处理lmin,停5min,为一个周期,处理10个周期),即得到所述枣果;其中,
[0029]所述木醋杆菌种子液的体积为所述废糖液的体积的6%。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I)将柠檬酸铵,Na2HPO4及碳酸钙依次加入到所述废糖液中,配置成培养基;其中,
[0033]所述柠檬酸铵,Na2HPO4,碳酸钙及废糖液的重量百分比为
0.1%: 0.5%: 0.5%: I ;
[0034]2)将步骤I)中制得的所述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5°C的温度下蒸煮15分钟进行灭菌,然后再加入木醋杆菌种子液,在25°C的温度下,静置培养10天(12h超声处理一次,处理lmin,停5min,为一个周期,处理10个周期),即得到所述枣果;其中,
[0035]所述木醋杆菌种子液的体积为所述废糖液的体积的10%。
[0036]实施例3
[0037]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I)将柠檬酸铵,Na2HPO4及碳酸钙依次加入到所述废糖液中,配置成培养基;其中,
[0039]所述柠檬酸铵,Na2HPO4,碳酸钙及废糖液的重量百分比为
0.1%: 0.5%: 0.5%: I ;
[0040]2)将步骤I)中制得的所述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C的温度下蒸煮20分钟进行灭菌,然后再加入木醋杆菌种子液,在27°C的温度下,静置培养8天(1h超声处理一次,处理lmin,停5min,为一个周期,处理10个周期),即得到所述枣果;其中,
[0041]所述木醋杆菌种子液的体积为所述废糖液的体积的8%。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柠檬酸铵,Na2HPO4及碳酸钙依次加入到所述废糖液中,配置成培养基;其中, 所述柠檬酸铵,Na2HPO4,碳酸钙及废糖液的重量百分比为0.1 %: 0.5%: 0.5%: I ; 2)将步骤I)中制得的所述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再加入木醋杆菌种子液,在25?30°C的温度下,静置培养5?10天,即得到所述枣果;其中, 所述木醋杆菌种子液的体积为所述废糖液的体积的6%?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进行灭菌的工艺条件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0?125°C的温度下蒸煮15?2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利用蜜枣废糖液生产枣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静置培养的具体步骤为:培养过程中需要6?12小时超声处理一次,处理lmin,停5min,为一个周期,处理10个周期。
【文档编号】A23L1/212GK104026507SQ201410263529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张宝才 申请人:河北欧亚匡食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