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及发酵方法

文档序号:484537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及发酵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和基于该设备的发酵方法。设备包括箱体、箱盖、电源,箱体底部固定有铝底板,铝底板上固定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连接着控制器;铝底板上方还安装有风扇,风扇朝向铝底板方向送风;箱体内还设有挡板,挡板水平设置,挡板中间开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形状与风扇形状一致,所述风扇设置在进风口处;挡板边缘与箱体内壁之间至少具有一处空隙;所述电源为电加热器、风扇和控制器供电。本设备箱体内形成空气循环,能够实现发酵空间内的温度均匀一致,配合分段温度控制方法,实现了发酵过程中温度的精确控制,能够满足纳豆在发酵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对不同发酵环境温度的要求,以保证做出高品质的纳豆。
【专利说明】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及发酵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小型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纳豆是一种发酵食品,由蒸煮后的黄豆接种纳豆菌发酵制成的发酵性豆制品,具有黏性,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更富含维生素K2、发酵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纳豆含有皂素,异黄酮,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叶酸,食用纤维,韩,铁,钾,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100多种以上的种类,维生素K2,二砒啶酸等重要养分,适合长期食用维护健康。经日本的医学家、生理学家研究得知,纳豆中的纳豆菌可以帮助肠胃消化吸收。纳豆中纳豆激酶(NK)具有溶栓作用,可起到溶解体内血栓的作用,长期使用可起到日常保健效果以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0003]作为发酵性豆制品的纳豆,一般在10°C以内冷藏的保质期为7天,在-18°C冷冻的保质期可达一年。工厂生产的纳豆,从工厂仓库到代理商的冷库,再到零售终端,都需要冷链运输,这一点出于成本和实际条件的考虑,往往很难保证,从而导致在运输过程中纳豆品质已经大幅度下降;再加上零售终端的销售期,等到消费者买回去吃的时候,纳豆的品质与刚生产出来的纳豆品质已经相差很大,明显出现氨臭味较重,口感发苦,黏性物质明显减少的情况。而作为发酵食品的纳豆来说,越新鲜,纳豆的风味口感越好,粘性物质也越多,生理活性物质的效用也就越大,再加上中国纳豆工厂的数量严重不足,同时分布极不均匀,很多人就尝试在家制作纳豆,家用纳豆发酵机(纳豆机)也应运而成。经过调查发现,家用纳豆发酵机实际做出的纳豆品质不高,要么发酵容器内四周豆粒干缩脱水,要么同一发酵容器中底层纳豆菌苔(菌苔:是指纳豆菌在黄豆豆粒表面生长繁殖后所累积的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等粘性物质,是粘性物质的外在形态的一种形象说法,也可直接称为纳豆粘性物质或者菌被)稀薄、粘液稀少,而顶层菌苔过厚,发酵后的纳豆品质的不均一性普遍存在。此夕卜,现有纳豆发酵机的温度控制原理十分简单,一般都是简单通过具有恒温控制属性的PTC发热元件来自动控制发酵设备内部的温度,温度区间在40-42°C之间,恒温发酵18-24小时,这样发酵出来的纳豆成品往往有苦味,氨臭味过浓,纳豆菌苔稀薄。


【发明内容】

[0004]我们发现,与大规模发酵环境不同,在中小型家用发酵机中进行纳豆发酵时,发酵环境、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尤为重要,而这正是市场上目前的发酵机中所欠缺的。现有发酵机在结构设计上,普遍采用发酵设备底部加热方式或者底部结合侧壁加热的方式,这两种加热的方式在相对封闭的发酵设备中,热量的传递主要依靠热传导和热辐射,这就导致发酵设备内部空间温度不均匀:与发酵设备底部最接近的发酵物料的底部温度过高,而发酵物料的上部温度过低,或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针对这些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及设备控制方法,大大改善了发酵空间内温度均一性,并结合分时间段分温度段控制发酵温度的方法大幅提高了发酵纳豆的品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包括箱体、箱盖、电源,所述箱体底部固定有铝底板,所述铝底板上固定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连接着控制器;铝底板上方还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朝向铝底板方向送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水平设置,挡板中间开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形状与风扇形状一致,所述风扇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挡板边缘与箱体内壁之间至少具有一处空隙;所述电源为电加热器、风扇和控制器供电。
[0006]优选的,所述挡板两端与箱体相对两侧壁之间均设有一条空隙。
[0007]优选的,所述挡板边缘与箱体内壁之间均设有空隙。
[0008]优选的,所述挡板周边与箱体内壁之间均设有空隙。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方发酵区域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层搁架,搁架中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大小位置与风扇相匹配。
[0010]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上表面安装有防护罩。
[0011]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器为PTC加热器。
[0012]一种纳豆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经过前序步骤处理后的黄豆放入发酵容器中,将容器放在前述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的箱体内挡板上方,盖上箱盖,接通设备电源,风扇开始工作,控制器自动控制电加热器进行分时段发热,控制器自动控制过程如下:
步骤一,控制电加热器在38°C—40°C恒温工作7 —10小时;
步骤二,控制电加热器在43°C—45°C恒温工作I一4小时;
步骤三,控制电加热器在46°C—48°C恒温工作4一6小时。
[001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挡板上方设有至少一层搁架,所述发酵容器分别放置在挡板上和搁架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挡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割成发酵区域和加热区域,挡板中心位置的风扇将空气由发酵区域强制送入加热区域,加热区域的空气经过加热器加热后,再通过挡板与箱体内壁的空隙回流到发酵区域,箱体内形成空气循环,能够实现发酵空间内的温度均匀一致,配合分段温度控制方法,实现了发酵过程中温度的精确控制,能够满足纳豆在发酵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对不同发酵环境温度的要求,以保证做出高品质的纳豆。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和控制方法,纳豆菌在黄豆表面生长繁殖的更加旺盛,发酵出的纳豆,菌苔完全覆盖豆粒表面并呈皱折状;豆粒表面的粘性物质更多,搅拌后拉丝更有力,平滑,不挂珠,拉丝长度可达5-6米且不易断;不苦、不臭、无异味,具有纳豆特有的香气;豆粒软硬度适中,具有纳豆特有的风味。利用本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可以长期稳定的做出高品质的纳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纳豆遭受噬菌体的污染,反复多次制作纳豆后出产的纳豆依然保持极高的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家用纳豆发酵设备的外表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设有搁架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箱体内俯视图;
图4为挡板两端与箱体相对两侧壁之间均设有一条缝隙的箱体内俯视图,其中图(a)挡板两侧缝隙中完全通畅,图(b)挡板两侧缝隙中设有格栅,图(c)挡板两侧缝隙中设有透气网;
图5为挡板边缘与箱体内壁之间均设有缝隙的箱体内俯视图;
图6为挡板下方箱体内俯视图;
图7为风扇下方箱体内俯视图。
[0016]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2-箱盖,3-招底板,4-电加热器,5-固定片,6-风扇,7-螺杆,8-挡板,9-进风口,10-控制器,11-空隙,12-支撑件,13-搁架,14-纳豆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8]图1?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箱体I和箱盖2,本例中箱盖2安装于箱体I顶部,所述箱体I底部固定有铝底板3,铝底板3导热性能优越,制造难度和成本较低。所述铝底板3上设置有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与控制器10相连。图1中电加热器4上覆有固定片5,通过螺栓将固定片5固定在铝底板4上从而固定电加热器4的位置。铝底板3上方安装有风扇6,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铝底板3中间位置安装有四根螺杆7,螺杆位置、大小与风扇上的安装孔相匹配,风扇6即安装在四根螺杆7顶端,风扇6和铝底板3之间具有一定空间让空气流动,风扇6朝向铝底板方向送风。值得注意的是,螺杆7仅仅为一种优选方案,装配简单成本低廉,也可采用其他风扇支撑部件(如支撑框)来将风扇固定在箱体内并将其抬高以与箱体底部保持一定距离。箱体内还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水平设置,挡板8上端面与风扇6上缘几乎平齐(挡板上端面也可以比风扇略高或略低,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挡板8中间开有进风口 9,所述进风口9形状与风扇6形状一致,风扇6设置在进风口 9处(进风口 9和风扇6在垂直方向上基本重合),以便让挡板上方的空气通过风扇送入下方。挡板边缘与箱体内壁之间至少具有一处空隙11 (本发明中的空隙指挡板边缘与箱体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空隙11处热风向上送出。很显然,本设备还必须包括电源,电源为风扇、电加热器和控制器供电,电源可以采用电池或外接供电插座。挡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割成发酵区域和加热区域,挡板下方为加热区域、上方为发酵区域(纳豆即放置在该区域中)。接通电源后,电加热器空气自进风口被风扇从发酵区域吹入加热区域,加热区域中的电加热器由控制器10根据预先设定的温度控制加热,加热区域的温度上升,风扇6强制吹入加热区域的空气被加热后,通过挡板8四周边缘与发酵箱体内壁之间的空隙通道直接送回发酵区域,形成循环的风道,从而使得发酵区域的温度上升。由于空气始终在发热区域和加热区域之间循环,箱体内的空气保持流通,热量传递迅速均匀,使得发酵设备内发酵区域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均一,避免了普通家用发酵设备采用底部或底部结合侧壁加热的方式导致的发酵设备中发酵物料层底部的温度高于顶部的温度或者发酵设备内四周温度高于中心温度等温度不均匀情况发生。
[0019]箱体的形状可以采用常规的几何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为特殊的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六边形等等,挡板8的形状根据箱体的具体形状调整,挡板8与箱体内壁之间的空隙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我们以长方形箱体为例,图4为挡板两端与箱体相对两侧壁之间均设有一条缝隙的状态示意图,该种结构下,从加热区域送出的热风分别自两端的缝隙处向发酵区域吹出。图5为挡板边缘与箱体四壁之间均设有缝隙的状态示意图,该种结构下,从加热区域送出的热风分别自四面的缝隙处向发酵区域吹出。当然,也可以选择在挡板一面出风或三面出风,但从空气流通性角度出发仍以相对两面出风或四面出风为佳。在挡板一侧的缝隙可以为长条形(图4 (a))也可以设置为间隔的出风口(图4 (b)),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常规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能够起到送风作用的相似结构都应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缝隙处也可以设置透气网(图4 (C))、网格等常规部件,使热风更为均匀。当箱体为圆形或椭圆形时,挡板的形状也相应地变更为圆形或椭圆形,挡板边缘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一条完整的环形空隙或多段弧形空隙,当采用弧形空隙时,以相对设置两弧形空隙为佳。
[0020]控制器中可采用单片机等集成电路芯片,可以预先设定控制温度从而实现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
[0021]箱体I侧壁可设有支撑件12托住挡板,也可设置凹槽用于将挡板两端嵌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挡板固定在箱体中部。
[0022]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上表面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可以为防尘罩和/或金属防护网,能够起到防尘、防止异物进入、提高安全性能的作用。
[0023]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器4为PTC加热器。PTC加热器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成本低廉,寿命长,在任何应用情况下均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从而不会引起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安全性极高。PTC加热器仅仅为一种优选方案,也可以采用其他高安全性的电加热元件进行替换。电加热器4优选设置在风扇6下方,传热效果佳。
[0024]优选的,箱体采用实木制成,健康环保,具有较好的保温功能,并能够形成微透气环境,利于发酵。
[0025]黄豆优选放入纳豆发酵容器中,每杯容量大致为40g - 50g (黄豆蒸煮后的质量,以干豆计算约为一半的质量),纳豆容器可直接置于挡板上方,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挡板上方发酵区域内还可设置一层或多层网格搁架13用于放置多层纳豆发酵容器,在增加一次发酵纳豆分量的基础上透气性更好,为了保证箱体内空气流通效果,这些搁架中均设有开口,开口大小、位置与风扇一致,搁架上的开口、挡板上的进风口和风扇彼此重合,从而能够在风扇上方形成进风通道,空气流通效果更佳。一层搁架上可放置多个纳豆发酵容器,令等质量黄豆之间彼此分开,杯体间以及单杯上部与下部均以及四周各区域的温度保持一致,发酵更为充分和一致。
[0026]本发明基于上述家用纳豆发酵设备,还提供了一种发酵控制方法,通过与电加热器连接的控制器分时间段分温度段自动控制发酵过程。黄豆在放入发酵设备之前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前序工艺:将黄豆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然后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放在箱体内的搁架中,盖上箱盖,接通设备电源,风扇和电加热器开始工作,控制器中预先写入多段控制程序,其具体控制步骤如下:
步骤一,控制电加热器在38°C—40°C恒温工作7 —10小时;例如可在38°C时恒温10小时;或39°C时恒温8小时;或40°C时恒温7小时;
步骤二,控制电加热器在43°C — 45°C恒温工作I一4小时;例如可在43°C时恒温4小时;或44°C时恒温1.5小时;或45°C时恒温I小时;
步骤三,控制电加热器在46°C—48°C恒温工作4一6小时。例如可在46°C时恒温6小时;或47°C时恒温5.5小时;或48°C时恒温4小时;
发酵完成后进行后熟处理即可制备完成。经上述步骤制作出的纳豆,品质优秀:菌苔菌苔完全覆盖豆粒表面并呈皱折状;搅拌后拉丝更有力,平滑,不挂珠,拉丝长度达5-6米且不易断,经闻味和品尝,纳豆不苦、不臭、无异味,具有独特香气,豆粒软硬度适中。
[0027]实施例1:
将160g干黄豆进行前序工艺处理(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后分放入8个杯状纳豆发酵容器中,将容器放在本发明提供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挡板上,接通设备电源,控制器首先控制电加热器在38°C — 40°C恒温工作7 —10小时;随后控制电加热器在43°C—45°C恒温工作I一4小时;控制电加热器在46°C—48°C恒温工作4一6小时;后在10°C左右冷藏后熟,即可制得纳豆成品。经观察,纳豆成品中菌苔完全覆盖豆粒表面并呈皱折状;搅拌后拉丝更有力,平滑,不挂珠,拉丝长度达5-6米且不易断,经闻味和品尝,纳豆不苦、不臭、无异味,具有独特香气,豆粒软硬度适中。
[0028]对比例1:
将160g黄豆进行前序工艺处理(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操作步骤与实施例I相同)后放入品牌A家用纳豆发酵机中(该发酵机中只有一个深筒容器),接通设备电源,按照自动程序发酵约20小时,后在10°C左右冷藏后熟制得成品。经观察,纳豆成品菌苔稀薄,只有薄薄的一层、粘性物质少,搅拌后拉丝短(不到I米)且容易断。
[0029]实施例2:
将320g黄豆进行前序工艺处理(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后分放入16个杯状纳豆容器中,将容器放在本发明提供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中,挡板上方放置有一层搁架(如图所示),挡板上和搁架上各放置8个杯体。接通设备电源,控制器首先控制电加热器在38°C — 40°C恒温工作7 —10小时;随后控制电加热器在43°C — 45°C恒温工作I一4小时;控制电加热器在46°C —48°C恒温工作4一6小时;后在10°C左右冷藏后熟,即可制得纳豆成品。经观察,上层(即搁架上)纳豆和下层(即挡板上)纳豆发酵性状保持一致。纳豆成品中菌苔完全覆盖豆粒表面并呈皱折状;搅拌后拉丝更有力,平滑,不挂珠,拉丝长度达5-6米且不易断,经闻味和品尝,纳豆不苦、不臭、无异味,具有独特香气,豆粒软硬度适中。
[0030]对比例2:
将320g黄豆进行前序工艺处理(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后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放在品牌A家用纳豆发酵机中(该发酵机中只有一个深筒容器),接通设备电源,按照自动程序发酵约20小时,后在10°C左右冷藏后熟制得成品。经观察,纳豆成品中底层纳豆菌苔稀薄、粘液稀少,而顶层菌苔过厚,顶层纳豆有臭味和苦味,发酵不均匀。
[0031]实施例3:
将120g黄豆进行前序工艺处理(干黄豆先经破碎机破碎成粒径为2?5mm范围的碎黄豆,再经过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后放入6个杯状纳豆容器中,将容器放在本发明提供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内的挡板上,接通设备电源,控制器首先控制电加热器在38°C — 40°C恒温工作7 —10小时;随后控制电加热器在43°C — 45°C恒温工作I一4小时;控制电加热器在46°C —48°C恒温工作4一6小时;后在10°C左右冷藏后熟,即可制得碎纳豆成品。经观察,纳豆成品中菌苔完全覆盖豆粒表面并呈皱折状,粘液丰富;搅拌后拉丝有力,平滑,不挂珠,拉丝长度达5-6米且不易断,经闻味和品尝,纳豆不苦、不臭、无异味,具有独特香气,豆粒软硬度适中。
[0032]对比例3:
将120g黄豆进行前序工艺处理(干黄豆先经破碎机破碎成粒径为2?5mm范围的碎黄豆,再经过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工艺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后放入品牌B家用纳豆发酵机中(该发酵机中只有一个扁圆形容器),接通设备电源,按照自动程序发酵约22小时,后在10°C左右冷藏后熟制得成品。经观察,纳豆成品菌苔稀薄,只有薄薄的一层、粘性物质少,搅拌后拉丝短(不到I米)且容易断,有苦味。
[0033]实施例4:
将360g黄豆进行前序工艺处理(干黄豆先经破碎机破碎成粒径为2?5mm范围的碎黄豆,再经过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后放入18个杯状纳豆容器中,将容器放在本发明提供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中,挡板上方放置有两层搁架,挡板以及每层搁架上各放置6个杯体。接通设备电源,控制器首先控制电加热器在38°C—40°C恒温工作7 —10小时;随后控制电加热器在43°C — 45°C恒温工作I一4小时;控制电加热器在46°C — 48°C恒温工作4一6小时;后在10°C左右冷藏后熟,即可制得碎纳豆成品。经观察,上层(即第一层搁架上)、中层(即第二层搁架上)和下层(即挡板上)纳豆发酵性状保持一致;纳豆成品中菌苔完全覆盖豆粒表面并呈皱折状;搅拌后拉丝有力,平滑,不挂珠,拉丝长度达5-6米且不易断,经闻味和品尝,纳豆不苦、不臭、无异味,具有独特香气,豆粒软硬度适中。
[0034]对比例4:
将360g黄豆进行前序工艺处理(干黄豆先经破碎机破碎成粒径为2?5mm范围的碎黄豆,再经过清洗、浸泡后进行蒸煮,接种纳豆菌,工艺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后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放在品牌B家用纳豆发酵机中(该发酵机中只有一个扁圆形容器),接通设备电源,按照自动程序发酵约22小时,后在10°C左右冷藏后熟制得成品。经观察,碎纳豆成品四周豆粒干缩脱水,发酵不均匀,有苦味,氨臭味过浓。
[0035]将实施例1、2、3、4和对比例1、2、3、4分别比对,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和发酵方法制成的纳豆产品品质明显优于市面上现有设备制成产品。此外,通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利用本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可以长期稳定的做出高品质的纳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纳豆遭受噬菌体的污染,反复多次制作纳豆后出产的纳豆依然保持极高的品质;而品牌A和品牌B纳豆发酵设备做过两三次纳豆后,再次制作出的纳豆品质相较前几次品质有明显下降。
[0036]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包括箱体(I)、箱盖(2)、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底部固定有铝底板(3),所述铝底板(3)上固定有电加热器(4),所述电加热器(4)连接着控制器(10);铝底板(3)上方还安装有风扇(6),所述风扇(6)朝向铝底板(3)方向送风;所述箱体(I)内还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水平设置,挡板(8)中间开有进风口(9),所述进风口(9)形状与风扇(6)形状一致,所述风扇(6)设置在进风口(9)处;所述挡板(8)边缘与箱体(I)内壁之间至少具有一处空隙(11);所述电源为电加热器(4)、风扇(6)和控制器(10)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两端与箱体(I)相对两侧壁之间均设有一条空隙(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边缘与箱体Cl)内壁之间均设有空隙(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上方发酵区域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层搁架(13),搁架(13)中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大小位置与风扇(6)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6)上表面安装有防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4)为PTC加热器。
7.—种纳豆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经过前序步骤处理后的黄豆放入发酵容器中,将容器放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家用纳豆发酵设备的箱体(I)内挡板(8)上方,盖上箱盖(2),接通设备电源,风扇(6)开始工作,控制器(10)自动控制电加热器(4)进行分时段发热,控制器(10)自动控制过程如下: 步骤一,控制电加热器(4)在38°C—40°C恒温工作7 —10小时; 步骤二,控制电加热器(4)在43°C—45°C恒温工作I一4小时; 步骤三,控制电加热器(4)在46°C—48°C恒温工作4一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豆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内挡板(8)上方设有至少一层搁架(13),所述发酵容器分别放置在挡板(8)上和搁架(13)上。
【文档编号】A23L1/20GK104222874SQ20141039390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丁德星, 丁瑚镁 申请人:丁德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