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颗粒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098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颗粒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颗粒茶及其制备工艺。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50-80份,胭脂萝卜粉0-30份,玉米淀粉15-30份,黄原胶0-1份,瓜尔胶0-1份,柠檬酸0-2份,水65-80份。配方利用预先糊化的玉米淀粉在黄原胶、瓜尔胶的协同增效作用下共同作为成型剂。成型剂与胭脂萝卜粉、紫薯全粉混合后,起到固定形态的作用,不需要通过高温炒制即可成型,有效保护了花青素成分。本发明采用低温干燥和中低温烘烤工艺,避免了高温对原料活性成分的破坏,能够较好的保存原料的功能性成分。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颗粒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颗粒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背景
[0002] 紫薯是一类薯皮呈紫黑色,肉质呈紫色至深紫色的甘薯新品种。紫薯相比于普通 甘薯,除具有普通红薯所含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花青素和硒、铁等矿物质元素。花青素作 为一种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抗辐射的作用。硒元素也具有抗氧化 的作用。长期食用紫薯或紫薯产品,可以延缓人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癌变,改善肝 功能,是一类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食品原料。
[0003] 胭脂萝卜又名涪陵红心萝卜,为十字花科萝卜属二年生蔬菜作物,蛋白质、脂肪、 钙、铁、维生素氏、8 2含量比白萝卜高,富含天然红色素,其天然红色素的含量、品质、溶解性 比其它红萝卜好,色价比国家标准高10倍以上,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萝卜红国家标准), 安全无毒。胭脂萝卜除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有淀粉酶和氧化酶等人体所需 的成分,进食萝卜有消食、顺气、化痰、止咳、利尿、补虚等作用。
[0004] 颗粒茶是一种利用可饮用植物的花、叶、果、根茎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采用冲泡 方式饮用的产品。传统颗粒茶的制作工艺是将原料混合搅拌后进行造粒,然后通过高温 (150?20(TC )炒制定型,或者小火炒至表面焦黄,使淀粉分子结构在高温炒制条件下发生 改变,从而得到结构牢固的颗粒茶,具有水泡不散的特点。
[0005] 02115920. 3,名称为"颗粒茶加工工艺"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颗粒茶加工工 艺,将半成品茶添加茶量10-15%的水,充分拌匀,置放,压制,茶含水量控制在12-20%,压力 20-25Mpa,保压20-30秒钟,干燥,包装得颗粒茶产品。压制茶出模后在60-80°C温度下,烘 15-30分钟,干燥后的成品茶含水量控制在6%以下。该方法是借用液压机对茶施加压力 来达到成型的目的,但仍存在以下缺点:颗粒茶单粒重3-5g,形态较大;压制时每次投料仅 0· 3-0. 5kg,生产效率低。
[0006] 201310507978. 2,名称为"胭脂萝卜茶的生产方法及产品"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 了一种胭脂萝卜茶的生产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a)将胭脂萝卜清冼后,切片、烘干、然后 粉碎至80-120目;(b)按胭脂萝卜粉质量的2-10%称取紫薯淀粉,再按胭脂萝卜粉质量的 20-60%称取清水,再将紫薯淀粉加入清水中,缓慢搅拌,使之形成紫薯淀粉液;(c)将胭脂 萝卜粉加入紫薯淀粉液和匀,放入制粒机制成3-6_的颗粒;(d)将制好的颗粒烘干至含水 率12%以下;(e)将烘干后的颗粒放入不锈钢滚筒炒锅用小火慢慢烘炒,炒制到颗粒表面微 显焦黄时,倒出颗粒使其自然冷却,然后用20目筛筛分,装袋包装即得产品。该工艺通过烘 炒达到固定颗粒茶形态,为了达到冲泡不散的目的,需烘炒至表面微显焦黄,此举破坏了胭 脂萝卜与紫薯中花青素的营养价值和色泽,茶汤呈黄色而非紫红色。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颗粒茶及其制备工艺。以紫薯、月因 脂萝卜和玉米淀粉作为原材料,起到固定形态的作用,不需要通过高温炒制即可成型。本发 明采用中低温干燥和低温烘烤工艺,避免了高温对原料活性成分的破坏,能够较好的保存 原料的功能性成分。操作工艺简单可行,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即可进行加工。
[0008]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颗粒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50-80份,胭脂萝卜 粉0-30份,玉米淀粉15-30份,黄原胶0-1份,瓜尔胶0-1份,柠檬酸0-2份,水65-80份。
[0009] 本发明利用预先糊化的玉米淀粉与胭脂萝卜粉、紫薯全粉混合,起到固定形态的 作用,不需要通过高温炒制即可成型,有效保护了花青素成分;玉米淀粉不仅价格低廉,糊 化后的凝胶清亮。
[0010] 优选地,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55-70份,胭脂萝卜粉10-20份,玉米 淀粉17-25份,黄原胶0. 3-1份,瓜尔胶0. 5-1份,柠檬酸0. 5-1. 5份,水70-80份。
[0011] 黄原胶和瓜尔胶的主要作用是起到增稠的效果,协同玉米淀粉的凝胶作用,增强 原料可塑性,使之易于压制成型;增强内部粘聚力,避免固体茶在水中分散成碎屑。
[0012] 由于花青素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酸性条件下呈紫红色,在酸性条件下结构更稳 定。柠檬酸的优点:一是保护生产过程中的花青素结构;二是生活饮用水一般呈弱碱性,直 接冲泡颗粒茶,汤色会变成浅蓝色,为了保证茶汤的紫红色,特添加适量柠檬酸调节茶汤的 酸碱度。
[0013] 所述的颗粒茶的粒径为2-3mm,冲泡时形态维持较好,且便于有效成分溶出。
[0014] 本发明所述胭脂萝卜粉的制作方法:将萝卜清洗、切片、护色、在60-80°C下烘干 后粉碎至60-80目。采用60-80°C低温烘干,主要目的是保护色素不被氧化破坏。
[0015] 所述的护色,是指在含质量分数0. 16-0. 3%柠檬酸和0. 15-0. 25%D-异抗坏血酸钠 的护色溶液中,浸泡2-5min。
[0016] 本发明所述颗粒茶的制备工艺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0-12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 倍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优选地,以100-120转/min的速度搅拌0. 5-2min,直至淀粉糊化。
[0017] B 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50-80份、胭脂萝卜粉0-30份,以及黄原胶0-1 份、瓜尔胶0-1份和柠檬酸0-2份,混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5-20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所述的趁热为60-70°C的温度。一旦冷却,就会发生淀粉回生老化呈凝胶状态,不能进 行后面的混合操作,因此应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
[0018] D 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19] 优选地,将和好的物料在室温下摊晾15-20min,使之充分冷却至室温。
[0020]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温度为85-95°C,干燥时间为20-40min,干燥使颗粒茶水分含量降 低到10%以下,起到定型的作用,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色素破坏或表面水份挥发过快导致干 结形成致密结构,阻碍后续工艺中水份挥发。
[0021] 优选地,所述的炒制温度为80-120°C,炒制时间为10_20min,中低温炒制可保护 原料中存在的花青素,避免高温造成破坏。
[0022] F 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配方中的原料含有玉米淀粉,利用预先糊化的玉米淀粉与紫薯全粉、胭脂萝 卜粉混合,起到固定形态的作用,不需要通过高温炒制即可成型,有效保护了花青素成分; 玉米淀粉不仅价格低廉,糊化后的凝胶清亮。
[0024] 2、本发明配方中还含有黄原胶、瓜尔胶和柠檬酸,黄原胶和瓜尔胶的主要作用是 起到增稠的效果,协同玉米淀粉的凝胶作用,增强原料可塑性,使之易于压制成型;增强内 部粘聚力,避免固体茶在水中分散成碎屑;柠檬酸的主要作用:一是保护生产过程中的花 青素结构;二是生活饮用水一般呈弱碱性,直接冲泡颗粒茶,汤色会变成浅蓝色,为了保证 茶汤的紫红色,特添加适量柠檬酸调节茶汤的酸碱度。
[0025] 3、本发明采用营养价值和保健效果好的优质原料,以紫薯粉、胭脂萝卜粉为原料, 添加其它辅料,采用混合、制糊、和粉、成形、干燥定型、低温烘烤等工艺,使原料营养成分得 以较好保存,相对提高了产品的食用性和营养价值,开发出一种营养价值高、饮用方便、营 养丰富、色香味兼具的颗粒茶。
[0026] 4、本发明原料为干燥状态,易于保存,不受季节或地域的限制。使用的紫薯粉和胭 脂萝卜粉富含天然色素,在保证原有物料的保健功能的作用下,产品的色、香、味俱全,所泡 茶汤颜色鲜艳,清澈透亮。
[0027] 5、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充分利用淀粉糊化后经过冷却老化产生的胶凝性,达到固化 产品成分的目的,而并非采用高温炒制的工艺,避免了高温对原料活性成分的破坏。原料中 的水溶性色素得到有效保护,冲泡过程中能缓慢溶出,汤色清澈透亮,香味浓郁。制备工艺 简单,不需特殊设备,易于操作加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颗粒茶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0]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颗粒茶,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50份,玉米淀粉15份,水65份。
[0031]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颗粒茶,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52份,胭脂萝卜粉5份,玉米淀粉 16份,水68份。
[0032] 实施例3 一种新型颗粒茶,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80份,胭脂萝卜粉30份,玉米淀 粉30份,黄原胶1份,瓜尔胶1份,梓檬酸2份,水80份。
[0033] 实施例4 一种新型颗粒茶,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55份,胭脂萝卜粉10份,玉米淀 粉17份,黄原胶0. 3份,瓜尔胶0. 5份,柠檬酸0. 5份,水70份。
[0034] 所述的颗粒茶的粒径为2mm。
[0035] 实施例5 一种新型颗粒茶,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70份,胭脂萝卜粉20份,玉米淀 粉25份,黄原胶1份,瓜尔胶1份,朽1檬酸1. 5份,水75份。
[0036] 所述的颗粒茶的粒径为3mm。
[0037] 实施例6 一种新型颗粒茶,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60份,胭脂萝卜粉15份,玉米淀 粉20份,黄原胶0. 5份,瓜尔胶0. 6份,梓檬酸1份,水75份。
[0038] 所述的颗粒茶的粒径为2. 5mm。
[0039] 实施例7 本发明所述胭脂萝卜粉的制作方法:将萝卜清洗、切片、护色、在60°C下烘干后粉碎至 65目。
[0040] 实施例8 本发明所述胭脂萝卜粉的制作方法:将萝卜清洗、切片、护色、在80°C下烘干后粉碎至 75目。
[0041] 所述的护色,是指在含质量分数0. 16%柠檬酸和0. 15%D-异抗坏血酸钠的护色溶 液中,浸泡5min。
[0042] 实施例9 本发明所述胭脂萝卜粉的制作方法:将萝卜清洗、切片、护色、在65°C下烘干后粉碎至 60目。
[0043] 所述的护色,是指在含质量分数0. 3%柠檬酸和0. 25%D_异抗坏血酸钠的护色溶液 中,浸泡2min。
[0044] 实施例10 本发明所述胭脂萝卜粉的制作方法:将萝卜清洗、切片、护色、在70°C下烘干后粉碎至 80目。
[0045] 所述的护色,是指在含质量分数0. 2%柠檬酸和0. 2%D_异抗坏血酸钠的护色溶液 中,浸泡3min。
[0046]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0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倍 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胭脂萝卜粉,以及黄原胶、瓜尔胶和柠檬酸,混 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5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D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47]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48]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2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倍 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胭脂萝卜粉,以及黄原胶、瓜尔胶和柠檬酸,混 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20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所述的趁热为70°C的温度。
[0049] D 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50]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51] 所述的A步骤,以100转/min的速度搅拌2min,直至淀粉糊化。
[0052]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1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倍 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胭脂萝卜粉,以及黄原胶、瓜尔胶和柠檬酸,混 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6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所述的趁热为65°C的温度。
[0053] D 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54]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55] 所述的A步骤,以120转/min的速度搅拌0. 5min,直至淀粉糊化。
[0056] 所述的D步骤,将和好的物料在室温下摊晾15min。
[0057]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0. 5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 倍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胭脂萝卜粉,以及黄原胶、瓜尔胶和柠檬酸,混 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8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所述的趁热为60°C的温度。
[0058] D 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59]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60] 所述的A步骤,以105转/min的速度搅拌lmin,直至淀粉糊化。
[0061] 所述的D步骤,将和好的物料在室温下摊晾20min。
[0062] 所述的E步骤,干燥温度为85°C,干燥时间为40min。
[0063]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0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倍 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胭脂萝卜粉,以及黄原胶、瓜尔胶和柠檬酸,混 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7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D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64]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65] 所述的A步骤,以110转/min的速度搅拌lmin,直至淀粉糊化。
[0066] 所述的D步骤,将和好的物料在室温下摊晾17min。
[0067] 所述的E步骤,干燥温度为95°C,干燥时间为20min。
[0068] 所述的E步骤,炒制温度为120°C,时间为lOmin。
[0069]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2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倍 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胭脂萝卜粉,以及黄原胶、瓜尔胶和柠檬酸,混 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5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D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70]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71] 所述的A步骤,以105转/min的速度搅拌0. 8min,直至淀粉糊化。
[0072] 所述的D步骤,将和好的物料在室温下摊晾18min。
[0073] 所述的E步骤,干燥温度为90°C,干燥时间为30min。
[0074] 所述的E步骤,炒制温度为80°C,时间为20min。
[0075]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1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倍 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胭脂萝卜粉,混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8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D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76]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77] 所述的A步骤,以115转/min的速度搅拌lmin,直至淀粉糊化。
[0078] 所述的D步骤,将和好的物料在室温下摊晾18min。
[0079] 所述的E步骤,干燥温度为90°C,干燥时间为35min。
[0080] 所述的E步骤,炒制温度为100°C,时间为15min。
[0081]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1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倍 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胭脂萝卜粉,以及黄原胶、瓜尔胶和柠檬酸,混 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6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均 匀; D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0082]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0083] 所述的A步骤,以108转/min的速度搅拌lmin,直至淀粉糊化。
[0084] 所述的D步骤,将和好的物料在室温下摊晾18min。
[0085] 所述的E步骤,干燥温度为92°C,干燥时间为35min。
[0086] 所述的E步骤,炒制温度为90°C,时间为16min。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颗粒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薯全粉50-80份,胭脂萝 卜粉0-30份,玉米淀粉15-30份,黄原胶0-1份,瓜尔胶0-1份,柠檬酸0-2份,水65-8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紫 薯全粉55-70份,胭脂萝卜粉10-20份,玉米淀粉17-25份,黄原胶0. 3-1份,瓜尔胶0. 5-1 份,柠檬酸〇. 5-1. 5份,水70-8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茶的粒径为 2_3mm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胭脂萝卜粉的制作方法: 将萝卜清洗、切片、护色、在60-80°C下烘干后粉碎至60-80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色,是指在含质量分 数0. 16-0. 3%柠檬酸和0. 15-0. 25%D-异抗坏血酸钠的护色溶液中,浸泡2-5min。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制糊 取10-12份玉米淀粉放入盆内,加同样重量的水,搅拌使颗粒化开,然后,将玉米淀粉4 倍重量的沸水一次性倒入淀粉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 B混合 称取配方中剩下的玉米淀粉、紫薯全粉50-80份、胭脂萝卜粉0-30份,以及黄原胶0-1 份、瓜尔胶0-1份和柠檬酸0-2份,混合均匀; C和粉 将A步骤中制好的浆糊趁热与B步骤的物料混合,加入15-20份水,搅拌,使物料混合 均匀; D成形 将和好的物料摊晾冷却,冷却过程中糊化的淀粉发生老化回生,产生凝胶性,然后将老 化后的物料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E干燥定型和炒制 将成形后的颗粒茶平铺于烘干机内进行定型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置于炒锅中进行炒 制; F冷却 将烘烤后的颗粒茶置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骤,以 100-120转/min的速度搅拌0. 5-2min,直至淀粉糊化。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步骤,将 和好的物料在室温下摊晾15_20min。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步骤,干 燥温度为85-95°C,干燥时间为20-40min。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颗粒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步骤, 炒制温度为80-120°C,炒制时间为10_20min。
【文档编号】A23F3/34GK104115976SQ20141040803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赵志峰, 靳岳, 曾虹艳, 涂彩虹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