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樟芝保健品及其用途

文档序号:491113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樟芝保健品及其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牛樟芝的保健品及其用途。所述的保健品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牛樟芝菌丝体100-135,环糊精30-50,葡萄糖10-30,辅酶Q1012-18,绞股蓝15-30,三七20-35,西泮参5-12,枸杞3-6,橄榄萃取物20-40。本发明中采用环糊精可以增加牛樟芝的溶解性,进而提升牛樟芝有效成分的利用度,加入葡萄糖可以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提升保健品的口感。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能降低血清总胆固脂,能降血糖,提高免疫,抗肿瘤。
【专利说明】—种牛樟芝保健品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樟芝保健品。

【背景技术】
[0002]樟芝(Antrodia)又名牛樟芝、是台湾特有的珍贵药用多孔真菌,据报道,樟芝中含有樟芝多糖、三萜类、S0D、腺苷、免疫球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核酸、凝血素、氨基酸、固醇类、木质素和血压稳定物质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抗病原菌及解毒等。在台湾地区,樟芝被广泛用于调血脂、解毒保肝、排毒,且安全性高,至今为此,未有不良反应报道。
[0003]现代人的饮食过于精致,且口味倾向于高糖、高盐及高油化,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无运动习惯,常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的形成原因包括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及饮用过量酒精等,而脂肪肝发生后,可转变为肝硬化及肝癌,因此,对脂肪肝患者尽早采用临床干预,则可减缓脂肪肝恶化或逆转脂肪肝。
[0004]由于牛樟芝一直以来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及保肝活性,因此,可将其用于脂肪肝的治疗,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改状况脂肪肝的牛樟芝保健品其护肝及调节血脂的功效并不显著,且其功效过于单一。研究证实,高脂血症往往可导致高血压及高血糖,因此,为了提高牛樟芝保肝疗效及其他功能,本发明将牛樟芝与其他活性物质按一定比例组合,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保健品具对脂肪肝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也具有显著的降压及降糖功效,可用于脂肪肝患者的长期保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保健效果好,功效多的牛樟芝保健品。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牛樟芝保健品,所述的保健品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牛樟芝菌丝体 100-135,
环糊精30-50,
葡萄糖10-30,
辅酶 QlO12-18,
绞股蓝15-30,
三七20-35,
西泮参5-12,
枸杞3-6,
橄榄萃取物20-40。
[0007]所述的保健品为胶囊、颗粒、丸剂或片剂的形式。
[0008]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还包括制药或食品工业中可接受的添加剂。
[0009]所述的添加剂包括调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及填充剂。
[0010]优选的,所述的环糊精为β -环糊精。
[0011]优选的,所述的葡萄糖选自a-D-呋喃葡萄糖或β-D-呋喃葡萄糖。
[0012]采用上述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作为保健品的用途。
[0013]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中麸胺酸草乙酸转胺酶(GOT)与麸氨酸丙酮酸转胺酶(GPT)含量。
[0014]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总胆固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甘油三脂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含量。
[0015]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0016]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活血祛瘀、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
[0017]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血糖。
[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环糊精可以增加牛樟芝的溶解性,进而提升牛樟芝有效成分的利用度,加入葡萄糖可以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提升保健品的口感。
[0019]2.研究证实,“三高症”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可相互促进,并且常并存,牛樟芝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及保肝活性,将其用于脂肪肝患者的治疗,可明显发挥其生理活性,绞股蓝对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等均有显著功效,还可保肝解毒,而三七可活血,枸杞可保肝及抗氧自由基,西洋参可有效保护有血管系统,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还可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及脂肪代谢,将几者按一定重量份之比组合可发挥显著的降脂、降压及降糖功效。
[0020]3.辅酶QlO是一种强抗氧化剂,本发明将其与其他几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合,可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血管内皮脂质过氧化现象,可明显降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现象,继而可有效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发明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22]实施例1
一种牛樟芝保健品,所述的保健品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牛樟芝菌丝体 100,
环糊精30,
葡萄糖10,
辅酶QlO12,
绞股蓝15,
三七20,
西泮参5,
枸杞3,
橄榄萃取物20。.所述的保健品为胶囊。
[0023]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还包括食品工业中可接受的调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及填充剂。
[0024]所述的环糊精为β -环糊精,所述的葡萄糖为a -D-呋喃葡萄糖。
[0025]采用如上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作为保健品的用途。
[0026]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中麸胺酸草乙酸转胺酶(GOT)与麸氨酸丙酮酸转胺酶(GPT)含量。
[0027]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总胆固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甘油三脂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含量。
[0028]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0029]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活血祛瘀、降低血压。
[0030]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血糖。
[0031]实施例2
一种牛樟芝保健品,所述的保健品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牛樟芝菌丝体 135,
环糊精40,
葡萄糖20,
辅酶QlO18,
绞股蓝30,
三七35,
西泮参12,
枸杞6,
橄榄萃取物40。
[0032]所述的保健品为颗粒。
[0033]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还包括制药工业中可接受的调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及填充剂。
[0034]所述的环糊精为β -环糊精,所述的葡萄糖为β -D-呋喃葡萄糖。
[0035]采用如上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作为保健品的用途。
[0036]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中麸胺酸草乙酸转胺酶(GOT)与麸氨酸丙酮酸转胺酶(GPT)含量。
[0037]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总胆固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甘油三脂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含量。
[0038]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0039]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活血祛瘀、降低血压。
[0040]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调节血糖。
[0041]实施例3
一种牛樟芝保健品,所述的保健品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牛樟芝菌丝体 115,
环糊精50,
葡萄糖30, 辅酶QlO15,
绞股蓝20,,
三七30,
西泮参8,
枸杞4,
橄榄萃取物30。
[0042]所述的保健品为丸剂。
[0043]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还包括制药工业中可接受的调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及填充剂。
[0044]所述的环糊精为β -环糊精,所述的葡萄糖为a -D-呋喃葡萄糖。
[0045]采用如上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作为保健品的用途。
[0046]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中麸胺酸草乙酸转胺酶(GOT)与麸氨酸丙酮酸转胺酶(GPT)含量。
[0047]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总胆固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甘油三脂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含量。
[0048]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0049]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活血祛瘀、降低血压。
[0050]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调节血糖。
[0051]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牛樟芝保健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品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牛樟芝菌丝体 100-135, 环糊精30-50, 葡萄糖10-30, 辅酶 Q1012-18, 绞股蓝15-30, 三七20-35, 西泮参5-12, 枸杞3-6, 橄榄萃取物2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保健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品为胶囊、颗粒、丸剂或片剂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保健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还包括制药或食品工业中可接受的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牛樟芝保健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包括调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及填充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保健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糊精为环糊不目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保健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糖选自α-D-呋喃葡萄糖或β -D-呋喃葡萄糖。
7.—种如权利要求f 6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作为保健品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中麸胺酸草乙酸转胺酶(GOT)与麸氨酸丙酮酸转胺酶(GPT)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血清总胆固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甘油三脂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所述的牛樟芝保健品降低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文档编号】A23L1/28GK104286855SQ20141055644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刘巴宁, 郑安乔 申请人: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