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99061阅读:10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属于现代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水溶性淀粉粒子为载体,通过纳米混悬技术来制备纳米级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从而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的水溶性及吸收利用功效。本发明的产品可显著增加难溶性食品活性成分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其应用范围可涉及到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属于现代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化及环境的恶化,我国疾病谱发生变化,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慢性病数量剧增,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越来越庞大。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医疗观念已由病后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借助膳食营养等手段预防慢性疾病,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0003]功能性食品由于其显著的生理功能已成为消费者食谱中预防或减少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天然活性组分存在熔点高、水溶性差、易氧化分解、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等特性,因此设计有效的活性组分传递系统来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正成为该领域的研宄重点。目前,罗氏制药、帝斯曼、巴斯夫等国外主要天然营养素生产供应商都开发了天然营养素的微胶囊及乳液保护技术并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销售;对于国内天然营养素企业的产品,则多数作为初级配料使用。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对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研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性强、安全性高,可显著增加难溶性食品活性组分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其应用范围可涉及到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以水溶性淀粉粒子为载体,通过纳米混悬技术来制备纳米级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从而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的水溶性及吸收利用功效。具体步骤如下:
(1)将水溶性淀粉粒子溶于pH7.0,0.lmol/L的醋酸钠缓冲液,配成质量浓度为5%_30%的均一溶液;
(2)将脂溶性活性组分溶于乙醇溶液,配成质量浓度为5-300mg/mL的均一溶液;
(3)按混合溶液总体积200mL、水溶性淀粉粒子与脂溶性活性组分重量配比2:1-200:1利用上述两种均一溶液来进行复配,同时在30-70°C不断搅拌恒温反应5-120 min ;
(4)置于超声波作用装置中,控制功率为200-600W,在0-10°C下处理2_20min;
(5)离心处理,将所获得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获得具有良好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
[000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专利,水溶性淀粉粒子的分子量17 -108g/mol,分子密度7%-10%,平均链长DP 10-12,平均颗粒大小30-100 nm ;脂溶性活性组分包括类胡萝卜化合物、类黄酮化合物等,如胡萝卜素、白藜芦醇、辅酶Q10、叶黄素、番茄红素、姜黄素、槲皮素、辣椒素等。
[0007]采用Zetasizer Nano ZS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出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的平均颗粒大小在30-150 nm,同时脂溶性活性组分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了 20-150倍,细胞膜渗透性提高5倍以上。
[0008]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I)本发明充分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淀粉和天然植物化学物,设计有效的脂溶性活性组分保护和运输体系,改善食品品质,提高缓释功效及靶向性。
[0009]2)本发明步骤简便,易于操作,反应条件可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采用清洁绿色生产工艺,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0010]3)本发明使天然脂溶性活性组分的溶解度显著提高,存在状态从结晶态转变为溶解态,最终被载入到水溶性的运输体系中,这些都将大大提高营养素的体内吸收、代谢,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达到营养素的真正补给,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产品的健康诉求,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
[0011]4)本发明制备的产品可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经济效益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所保护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例。
[0013]实施例1
将水溶性淀粉粒子(分子量1.5 X 17 g/mol、分子密度9.5%、平均链长DP 10.2、平均颗粒大小80.4nm)溶于pH7.0,0.lmol/L的醋酸钠缓冲液配成质量浓度为5%的均一溶液;将胡萝卜素溶于乙醇溶液配成质量浓度为5mg/mL的均一溶液;按混合溶液总体积200mL、水溶性淀粉粒子与脂溶性活性组分重量配比200:1来混合上述两种均一溶液,同时在70°C不断搅拌恒温反应5 min ;置于超声波作用装置中,控制功率为600W,在0°C下处理20min ;离心处理,将所获得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获得具有良好溶解度的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采用Zetasizer Nano ZS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出于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的平均颗粒大小100.5 nm,同时脂溶性活性组分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从18.5Pg/mL增加到1452.lPg/mL,提高了约78.5倍,在Caco-2细胞模型中膜渗透系数从
0.43X10-6 cm/s 增加到 8.65 X 1(T6 cm/s,提高了约 20.1 倍。
[0014]实施例2
将水溶性淀粉粒子(分子量1.0X108 g/mol、分子密度7.1%、平均链长DP11.8、平均颗粒大小98.6nm)溶于pH7.0,0.lmol/L的醋酸钠缓冲液配成质量浓度为30%的均一溶液;将辅酶QlO溶于乙醇溶液配成质量浓度为300 mg/mL的均一溶液;按混合溶液总体积200mL、水溶性淀粉粒子与脂溶性活性组分重量配比2:1来混合上述两种均一溶液,同时在30°C不断搅拌恒温反应120 min ;置于超声波作用装置中,控制功率为200W,在10°C下处理2min ;离心处理,将所获得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获得具有良好溶解度的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采用Zetasizer Nano ZS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出于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的颗粒大小134.6 nm,同时脂溶性活性组分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从42.7Pg/mL增加到1148.6Pg/mL,提高了约26.9倍,在Caco-2细胞模型中膜渗透系数从0.85X10_6 cm/s 增加到 5.01 X 1(T6 cm/s,提高了约 5.9 倍。
[0015]本文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仅作为对本发明精神和部分实验做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水溶性淀粉粒子为载体,通过纳米混悬技术来制备纳米级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从而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的水溶性及吸收利用功效,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溶性淀粉粒子溶于pH7.0,0.lmol/L的醋酸钠缓冲液,配成质量浓度为5%_30%的均一溶液; (2)将脂溶性活性组分溶于乙醇溶液,配成质量浓度为5-300mg/mL的均一溶液; (3)按混合溶液总体积200mL、水溶性淀粉粒子与脂溶性活性组分重量配比2:1-200:1利用上述两种均一溶液来进行复配,同时在30-70°C不断搅拌恒温反应5-120 min ; (4)置于超声波作用装置中,控制功率为200-600W,在0-10°C下处理2_20min; (5)离心处理,将所获得上清液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获得具有良好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淀粉粒子的分子量107 _108g/mol,分子密度7%-10%,平均链长DP 10-12,平均颗粒大小30-100 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脂溶性活性组分包括类胡萝卜化合物、类黄酮化合物,如胡萝卜素、白藜芦醇、辅酶Q10、叶黄素、番茄红素、姜黄素、槲皮素、辣椒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脂溶性活性组分-淀粉粒子复合物平均颗粒大小为30-150 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脂溶性活性组分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了 20-15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脂溶性活性组分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脂溶性活性组分的细胞膜渗透性提高5倍以上。
【文档编号】A23L1/29GK104473168SQ20141082353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6日
【发明者】缪铭, 江波, 叶凡, 张涛, 张程, 孙家宝, 田雨晴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