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0708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是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疮疡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外科疾患一般可分为疮疡兴杂证两大类,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历等。好发于夏秋季,四季皆可发病.此类病是中医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迅速,部分病情较重等特点,在面部可引起疔疮走黄(两医称为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在手、足易引起伤筋损骨的严重后果.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

目前,市场上行血消肿的药物或是保健品有很多,但是大多数药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并且大多数药物的副作用较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保健品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价格高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炖肉调料由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按照15:4: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数,中药粉末由鹿角35-45、刀豆21-26份、王不留行21-26份、木通15-18份、白薇15-18份、络石藤15-18份、地骨皮15-18份、白花蛇舌草8-13份、青箱子8-13份、枸骨叶8-13份、没食子8-13份、女贞叶8-13份制成,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制成,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制成。

所述的中药粉末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鹿角40份、刀豆24份、王不留行23份、木通18份、白薇17份、络石藤17份、地骨皮16份、白花蛇舌草12份、青箱子11份、枸骨叶9份、没食子9份、女贞叶8份。

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按照8:3:3:2:1的重量比制成。

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按照5:2:1:1:1的重量比制成。

所述的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1)制备中药粉末:按重量份数,取鹿角、刀豆、王不留行、木通、白薇、络石藤、地骨皮、白花蛇舌草、青箱子、枸骨叶、没食子、女贞叶,洗净并除杂,除杂后加水提取3次,加水量依次为15倍、12倍、8倍,第一次煎煮2-2.5小时,第二次煎煮1-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的稠膏,喷雾干燥,干燥后使用粉碎机粉碎,制得中药粉末,备用;

(2)制备肉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将兔肉用盐腌制10-15天,将鸡肉用盐腌制7-10天,将鸭肉用盐腌制13-16天,将鹅肉用盐腌制10-14-天,将牛肉用盐腌制10-15天,腌制完成后取出,分别切成块状,混合均匀,使用油煎炸至九成熟,然后于65-7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干燥至水分低于5%,然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肉粉,备用;

(3)制备辣椒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自然晾干,晾干后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然后使用植物油煎炸8-10分钟,过滤,取滤渣,晾干,制得辣椒粉,备用;

(4)混合、塑封:按重量比,将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置于混合机内,混合30分钟,取出,装袋塑封,制得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

在药物中:鹿角,行血消肿,益肾;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刀豆,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木通,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白薇,清热,凉血;治阴虚内热,风温灼热多眠,肺热咳血,温疟,瘅疟,产后虚烦血厥,热淋,血淋,风湿痛,瘰疬,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青箱子,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枸骨叶,清热养阴,平肝,益肾;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高血压,没食子,固气,涩精,敛肺,止血;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女贞叶,祛风,明目,消肿,止痛;治头目昏痛,风热赤跟,疮肿溃烂,烫伤,口腔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以祖传秘方为基础,精选鹿角、刀豆、王不留行、木通、白薇、络石藤、地骨皮、白花蛇舌草、青箱子、枸骨叶、没食子、女贞叶等原料进行组合,使得各种药物的药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达到效果,长期食用具有行血消肿、益肾、温中的功效。

本发明经两组临床验证,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食用本发明,每天食用本发明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另一组对照组服用行血消肿胶囊,每天服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每组选择门诊病人110例,其中男40例,女70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35岁,临床表现为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表一为服用一个疗程后的对照数据:

表1服用前后两组疗程比较(单位:人)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其产品不但具有食用的价值,并且保健价值极高;2、产品纯天然、无毒副作用,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剂,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3、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所述的炖肉调料由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按照15:4: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数,中药粉末由鹿角35-45、刀豆21-26份、王不留行21-26份、木通15-18份、白薇15-18份、络石藤15-18份、地骨皮15-18份、白花蛇舌草8-13份、青箱子8-13份、枸骨叶8-13份、没食子8-13份、女贞叶8-13份制成,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制成,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制成。

实施例2

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所述的中药粉末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鹿角40份、刀豆24份、王不留行23份、木通18份、白薇17份、络石藤17份、地骨皮16份、白花蛇舌草12份、青箱子11份、枸骨叶9份、没食子9份、女贞叶8份。

实施例3

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按照8:3:3:2:1的重量比制成。

实施例4

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按照5:2:1:1:1的重量比制成。

实施例5

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1)制备中药粉末:按重量份数,取鹿角、刀豆、王不留行、木通、白薇、络石藤、地骨皮、白花蛇舌草、青箱子、枸骨叶、没食子、女贞叶,洗净并除杂,除杂后加水提取3次,加水量依次为15倍、12倍、8倍,第一次煎煮2-2.5小时,第二次煎煮1-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的稠膏,喷雾干燥,干燥后使用粉碎机粉碎,制得中药粉末,备用;

(2)制备肉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将兔肉用盐腌制10-15天,将鸡肉用盐腌制7-10天,将鸭肉用盐腌制13-16天,将鹅肉用盐腌制10-14-天,将牛肉用盐腌制10-15天,腌制完成后取出,分别切成块状,混合均匀,使用油煎炸至九成熟,然后于65-7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干燥至水分低于5%,然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肉粉,备用;

(3)制备辣椒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自然晾干,晾干后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然后使用植物油煎炸8-10分钟,过滤,取滤渣,晾干,制得辣椒粉,备用;

(4)混合、塑封:按重量比,将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置于混合机内,混合30分钟,取出,装袋塑封,制得一种鹿角行血消肿炖肉调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