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苦绿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282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拥有很悠久的历史,泡水后饮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叶以茶树的嫩芽作为生产原料,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绿茶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传统的绿茶生产工艺流程,鲜叶、保鲜、杀青、揉捻、干燥、分筛分级、拣梗、匀摊、成品包装、入库等10道工序,这种方法制备的绿茶苦涩味较重,回甘较差,影响了茶叶的口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独特,脱苦、回甘效果较好的脱苦绿茶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脱苦绿茶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a、鲜叶:采摘无污染、无病害虫害、无劣变叶的一芽一叶的嫩叶;

b、保鲜:将步骤a中采摘的嫩叶保鲜,保鲜时的堆放厚度为13-15cm,空气湿度为70-80%,保鲜温度为15-18℃,保鲜时间为4-5h;

c、杀青:将步骤b中经过保鲜处理的嫩叶杀青,杀青时的堆放厚度为4-6cm,杀青温度为90-100℃,杀青时间为40s,杀青完成后冷却18-20min;

d、蒸汽脱苦:将步骤c中所得茶叶放入脱苦槽中,脱苦槽内产生的对流蒸汽使得茶叶沸腾起来脱苦,脱苦温度为75-80℃,脱苦时间为13-15min;

e、摊晾提香:将步骤d中所得的脱苦茶叶放入提香槽内提香,提香时的堆放厚度为10-12cm,提香温度为28-30℃,提香时间为33-35min,摊晾提香完成后的茶叶失水7-12%;

f、释水脱苦:将步骤e中所得的茶叶置于释水机中,控制释水机转速为33-35r/min,温度为28-30℃,释水脱苦完成后的茶叶失水12-18%;

g、揉捻:将步骤f中所得的茶叶置于揉桶中,所述揉桶采用水冬瓜木制作,控制柔桶转速为18-20r/min,第一次无压力轻揉14-15min;然后加压20-30kg,揉14-15分钟;第二次无压力轻揉14-15min;然后再次加压20-30kg,揉14-15分钟;第三次无压力轻揉14-15min,揉捻完成后得团状茶坯;

h、解块分级:将步骤g中制得的团状茶坯置于立式竹条解块机中,控制立式竹条解块机转速为21-23r/min,把团状茶坯解散,在解块过程中对茶叶进行复揉复筛;

i、干燥:将步骤h中所得的茶叶置入振动式干燥机中,第一次干燥时间为3-4min,干燥温度为87-90℃,第一次干燥完成后间隔27-32min,然后开始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时间为4-5min,干燥温度为62-65℃,干燥完成后的茶坯水分含量为8-9%;

j、微火提香:将步骤i中所得的茶坯摊晾,摊晾后对茶坯进行微火提香,控制微火提香的温度为32-35℃,提香时间为2-3min,采用封闭式固定提香,微火提香完成后的茶坯失水1.5-2.5%;

微火提香后,将茶坯置于振动槽中进行润泽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35-38℃,干燥时间为3-4min,润泽干燥后得到的茶坯的水分含量为5-5.5%;

k、物理提香:将步骤j中所得的茶坯进行降温处理,温度降至9-10℃,然后将降温后的茶坯堆放在室温为23-25℃的环境下,茶坯堆放厚度为33-35cm,以保温布覆盖,控制茶堆温度为28-30℃,堆放时间为110-120min,物理提香完成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4.5-5%;

l、物理提香后的茶叶经分级、拣梗、拼配、斩头去尾、成品包装、入库。

本发明所述的脱苦绿茶生产工艺,改变传统的挤压脱苦方式,采用脱苦槽内的蒸汽沸腾脱苦,使得整个茶叶叶片脱苦均匀且茶汁不流失,摊晾提香后再采用释水脱苦,之后再经过至少两次的提香工艺,进一步增加了茶叶的香味,降低了苦涩味。采用本发明公开的生产工艺制作的绿茶口味佳,回甘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a、鲜叶:采摘无污染、无病害虫害、无劣变叶的一芽一叶的嫩叶;

b、保鲜:将步骤a中采摘的嫩叶保鲜,保鲜时的堆放厚度为13-15cm,空气湿度为70-80%,保鲜温度为15-18℃,保鲜时间为4-5h;

c、杀青:将步骤b中经过保鲜处理的嫩叶杀青,杀青时的堆放厚度为4-6cm,杀青温度为90-100℃,杀青时间为40s,杀青完成后冷却18-20min;

d、蒸汽脱苦:将步骤c中所得茶叶放入脱苦槽中,脱苦槽内产生的对流蒸汽使得茶叶沸腾起来脱苦,脱苦温度为75-80℃,脱苦时间为13-15min;

e、摊晾提香:将步骤d中所得的脱苦茶叶放入提香槽内提香,提香时的堆放厚度为10-12cm,提香温度为28-30℃,提香时间为33-35min,摊晾提香完成后的茶叶失水7-12%;

f、释水脱苦:将步骤e中所得的茶叶置于释水机中,控制释水机转速为33-35r/min,温度为28-30℃,释水脱苦完成后的茶叶失水12-18%;

g、揉捻:将步骤f中所得的茶叶置于揉桶中,所述揉桶采用水冬瓜木制作,控制柔桶转速为18-20r/min,第一次无压力轻揉14-15min;然后加压20-30kg,揉14-15分钟;第二次无压力轻揉14-15min;然后再次加压20-30kg,揉14-15分钟;第三次无压力轻揉14-15min,揉捻完成后得团状茶坯;

h、解块分级:将步骤g中制得的团状茶坯置于立式竹条解块机中,控制立式竹条解块机转速为21-23r/min,把团状茶坯解散,在解块过程中对茶叶进行复揉复筛;

i、干燥:将步骤h中所得的茶叶置入振动式干燥机中,第一次干燥时间为3-4min,干燥温度为87-90℃,第一次干燥完成后间隔27-32min,然后开始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时间为4-5min,干燥温度为62-65℃,干燥完成后的茶坯水分含量为8-9%;

j、微火提香:将步骤i中所得的茶坯摊晾,摊晾后对茶坯进行微火提香,控制微火提香的温度为32-35℃,提香时间为2-3min,采用封闭式固定提香,微火提香完成后的茶坯失水1.5-2.5%;

微火提香后,将茶坯置于振动槽中进行润泽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35-38℃,干燥时间为3-4min,润泽干燥后得到的茶坯的水分含量为5-5.5%;

k、物理提香:将步骤j中所得的茶坯进行降温处理,温度降至9-10℃,然后将降温后的茶坯堆放在室温为23-25℃的环境下,茶坯堆放厚度为33-35cm,以保温布覆盖,控制茶堆温度为28-30℃,堆放时间为110-120min,物理提香完成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4.5-5%;

l、分级:采用圆筛机分级,要求分档清楚,等级分明,粗细均匀,身骨轻重分开。

m、拣梗:主要是去除茶坯中的非茶类杂物和老梗、黄叶等非标物。

n、拼配:根据半成品茶的色、香、味和外形的粗细大小进行归类,形成达标的级别,体现茶叶的经济价值高低或品质的好中差档次,进一步提升茶叶附加值。

o、斩头去尾和提香:把拼配好的各花色品种各级别进行微火提香,采用自动式4层板复火机,温度48-50℃,时间3-4分钟,通过每层链板的茶坯厚度2-2.5cm,再经抖筛机除去体型大或角末茶,以达成品茶标准。

p、成品包装:把成品茶的各个花色品种,根据便于运输,客户需求,美观大方,有利于提升茶叶附加值的要求进行分包。

q、入库:把成品茶分花色品种进行专库保存,防止受潮和二次污染影响茶品质。

实施例2

a、鲜叶:采摘无污染、无病害虫害、无劣变叶的一芽一叶的嫩叶;

b、保鲜:将步骤a中采摘的嫩叶保鲜,保鲜时的堆放厚度为13cm,空气湿度为70%,保鲜温度为15℃,保鲜时间为4h;

c、杀青:将步骤b中经过保鲜处理的嫩叶杀青,杀青时的堆放厚度为4cm,杀青温度为90℃,杀青时间为40s,杀青完成后冷却18min;

d、蒸汽脱苦:将步骤c中所得茶叶放入脱苦槽中,脱苦槽内产生的对流蒸汽使得茶叶沸腾起来脱苦,脱苦温度为75℃,脱苦时间为15min;

e、摊晾提香:将步骤d中所得的脱苦茶叶放入提香槽内提香,提香时的堆放厚度为10cm,提香温度为28℃,提香时间为33min,摊晾提香完成后的茶叶失水7-12%;

f、释水脱苦:将步骤e中所得的茶叶置于释水机中,控制释水机转速为33r/min,温度为28℃,释水脱苦完成后的茶叶失水12-18%;

g、揉捻:将步骤f中所得的茶叶置于揉桶中,所述揉桶采用水冬瓜木制作,控制柔桶转速为18r/min,第一次无压力轻揉14min;然后加压20kg,揉14分钟;第二次无压力轻揉14min;然后再次加压20kg,揉14分钟;第三次无压力轻揉14min,揉捻完成后得团状茶坯;

h、解块分级:将步骤g中制得的团状茶坯置于立式竹条解块机中,控制立式竹条解块机转速为21r/min,把团状茶坯解散,在解块过程中对茶叶进行复揉复筛;

i、干燥:将步骤h中所得的茶叶置入振动式干燥机中,第一次干燥时间为3min,干燥温度为87℃,第一次干燥完成后间隔27min,然后开始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时间为4min,干燥温度为62℃,干燥完成后的茶坯水分含量为8-9%;

j、微火提香:将步骤i中所得的茶坯摊晾,摊晾后对茶坯进行微火提香,控制微火提香的温度为32℃,提香时间为2min,采用封闭式固定提香,微火提香完成后的茶坯失水1.5-2.5%;

微火提香后,将茶坯置于振动槽中进行润泽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35℃,干燥时间为3min,润泽干燥后得到的茶坯的水分含量为5-5.5%;

k、物理提香:将步骤j中所得的茶坯进行降温处理,温度降至9-10℃,然后将降温后的茶坯堆放在室温为23℃的环境下,茶坯堆放厚度为33cm,以保温布覆盖,控制茶堆温度为28℃,堆放时间为110min,物理提香完成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4.5-5%;

l、分级:采用圆筛机分级,要求分档清楚,等级分明,粗细均匀,身骨轻重分开。

m、拣梗:主要是去除茶坯中的非茶类杂物和老梗、黄叶等非标物。

n、拼配:根据半成品茶的色、香、味和外形的粗细大小进行归类,形成达标的级别,体现茶叶的经济价值高低或品质的好中差档次,进一步提升茶叶附加值。

o、斩头去尾和提香:把拼配好的各花色品种各级别进行微火提香,采用自动式4层板复火机,温度48-50℃,时间3-4分钟,通过每层链板的茶坯厚度2-2.5cm,再经抖筛机除去体型大或角末茶,以达成品茶标准。

p、成品包装:把成品茶的各个花色品种,根据便于运输,客户需求,美观大方,有利于提升茶叶附加值的要求进行分包。

q、入库:把成品茶分花色品种进行专库保存,防止受潮和二次污染影响茶品质。

实施例3

a、鲜叶:采摘无污染、无病害虫害、无劣变叶的一芽一叶的嫩叶;

b、保鲜:将步骤a中采摘的嫩叶保鲜,保鲜时的堆放厚度为15cm,空气湿度为80%,保鲜温度为18℃,保鲜时间为5h;

c、杀青:将步骤b中经过保鲜处理的嫩叶杀青,杀青时的堆放厚度为6cm,杀青温度为100℃,杀青时间为40s,杀青完成后冷却20min;

d、蒸汽脱苦:将步骤c中所得茶叶放入脱苦槽中,脱苦槽内产生的对流蒸汽使得茶叶沸腾起来脱苦,脱苦温度为80℃,脱苦时间为15min;

e、摊晾提香:将步骤d中所得的脱苦茶叶放入提香槽内提香,提香时的堆放厚度为12cm,提香温度为30℃,提香时间为35min,摊晾提香完成后的茶叶失水7-12%;

f、释水脱苦:将步骤e中所得的茶叶置于释水机中,控制释水机转速为35r/min,温度为30℃,释水脱苦完成后的茶叶失水12-18%;

g、揉捻:将步骤f中所得的茶叶置于揉桶中,所述揉桶采用水冬瓜木制作,控制柔桶转速为20r/min,第一次无压力轻揉15min;然后加压30kg,揉15分钟;第二次无压力轻揉15min;然后再次加压30kg,揉115分钟;第三次无压力轻揉15min,揉捻完成后得团状茶坯;

h、解块分级:将步骤g中制得的团状茶坯置于立式竹条解块机中,控制立式竹条解块机转速为23r/min,把团状茶坯解散,在解块过程中对茶叶进行复揉复筛;

i、干燥:将步骤h中所得的茶叶置入振动式干燥机中,第一次干燥时间为4min,干燥温度为90℃,第一次干燥完成后间隔32min,然后开始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时间为5min,干燥温度为65℃,干燥完成后的茶坯水分含量为8-9%;

j、微火提香:将步骤i中所得的茶坯摊晾,摊晾后对茶坯进行微火提香,控制微火提香的温度为35℃,提香时间为3min,采用封闭式固定提香,微火提香完成后的茶坯失水1.5-2.5%;

微火提香后,将茶坯置于振动槽中进行润泽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38℃,干燥时间为4min,润泽干燥后得到的茶坯的水分含量为5-5.5%;

k、物理提香:将步骤j中所得的茶坯进行降温处理,温度降至10℃,然后将降温后的茶坯堆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下,茶坯堆放厚度为35cm,以保温布覆盖,控制茶堆温度为30℃,堆放时间为120min,物理提香完成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4.5-5%;

l、分级:采用圆筛机分级,要求分档清楚,等级分明,粗细均匀,身骨轻重分开。

m、拣梗:主要是去除茶坯中的非茶类杂物和老梗、黄叶等非标物。

n、拼配:根据半成品茶的色、香、味和外形的粗细大小进行归类,形成达标的级别,体现茶叶的经济价值高低或品质的好中差档次,进一步提升茶叶附加值。

o、斩头去尾和提香:把拼配好的各花色品种各级别进行微火提香,采用自动式4层板复火机,温度48-50℃,时间3-4分钟,通过每层链板的茶坯厚度2-2.5cm,再经抖筛机除去体型大或角末茶,以达成品茶标准。

p、成品包装:把成品茶的各个花色品种,根据便于运输,客户需求,美观大方,有利于提升茶叶附加值的要求进行分包。

q、入库:把成品茶分花色品种进行专库保存,防止受潮和二次污染影响茶品质。

实施例4

a、鲜叶:采摘无污染、无病害虫害、无劣变叶的一芽一叶的嫩叶;

b、保鲜:将步骤a中采摘的嫩叶保鲜,保鲜时的堆放厚度为14cm,空气湿度为75%,保鲜温度为16℃,保鲜时间为4.5h;

c、杀青:将步骤b中经过保鲜处理的嫩叶杀青,杀青时的堆放厚度为5cm,杀青温度为95℃,杀青时间为40s,杀青完成后冷却19min;

d、蒸汽脱苦:将步骤c中所得茶叶放入脱苦槽中,脱苦槽内产生的对流蒸汽使得茶叶沸腾起来脱苦,脱苦温度为78℃,脱苦时间为14min;

e、摊晾提香:将步骤d中所得的脱苦茶叶放入提香槽内提香,提香时的堆放厚度为11cm,提香温度为29℃,提香时间为34min,摊晾提香完成后的茶叶失水7-12%;

f、释水脱苦:将步骤e中所得的茶叶置于释水机中,控制释水机转速为34r/min,温度为29℃,释水脱苦完成后的茶叶失水12-18%;

g、揉捻:将步骤f中所得的茶叶置于揉桶中,所述揉桶采用水冬瓜木制作,控制柔桶转速为19r/min,第一次无压力轻揉14.5min;然后加压25kg,揉14.5分钟;第二次无压力轻揉14.5min;然后再次加压25kg,揉14.5分钟;第三次无压力轻揉14.5min,揉捻完成后得团状茶坯;

h、解块分级:将步骤g中制得的团状茶坯置于立式竹条解块机中,控制立式竹条解块机转速为22r/min,把团状茶坯解散,在解块过程中对茶叶进行复揉复筛;

i、干燥:将步骤h中所得的茶叶置入振动式干燥机中,第一次干燥时间为3.5min,干燥温度为88.5℃,第一次干燥完成后间隔30min,然后开始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时间为4.5min,干燥温度为63.5℃,干燥完成后的茶坯水分含量为8-9%;

j、微火提香:将步骤i中所得的茶坯摊晾,摊晾后对茶坯进行微火提香,控制微火提香的温度为33.5℃,提香时间为2.5min,采用封闭式固定提香,微火提香完成后的茶坯失水1.5-2.5%;

微火提香后,将茶坯置于振动槽中进行润泽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36.5℃,干燥时间为3.5min,润泽干燥后得到的茶坯的水分含量为5-5.5%;

k、物理提香:将步骤j中所得的茶坯进行降温处理,温度降至9.5℃,然后将降温后的茶坯堆放在室温为24℃的环境下,茶坯堆放厚度为34cm,以保温布覆盖,控制茶堆温度为29℃,堆放时间为115min,物理提香完成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4.5-5%;

l、分级:采用圆筛机分级,要求分档清楚,等级分明,粗细均匀,身骨轻重分开。

m、拣梗:主要是去除茶坯中的非茶类杂物和老梗、黄叶等非标物。

n、拼配:根据半成品茶的色、香、味和外形的粗细大小进行归类,形成达标的级别,体现茶叶的经济价值高低或品质的好中差档次,进一步提升茶叶附加值。

o、斩头去尾和提香:把拼配好的各花色品种各级别进行微火提香,采用自动式4层板复火机,温度48-50℃,时间3-4分钟,通过每层链板的茶坯厚度2-2.5cm,再经抖筛机除去体型大或角末茶,以达成品茶标准。

p、成品包装:把成品茶的各个花色品种,根据便于运输,客户需求,美观大方,有利于提升茶叶附加值的要求进行分包。

q、入库:把成品茶分花色品种进行专库保存,防止受潮和二次污染影响茶品质。

实施例5

a、鲜叶:采摘无污染、无病害虫害、无劣变叶的一芽一叶的嫩叶;

b、保鲜:将步骤a中采摘的嫩叶保鲜,保鲜时的堆放厚度为13cm,空气湿度为80%,保鲜温度为18℃,保鲜时间为5h;

c、杀青:将步骤b中经过保鲜处理的嫩叶杀青,杀青时的堆放厚度为4cm,杀青温度为100℃,杀青时间为40s,杀青完成后冷却20min;

d、蒸汽脱苦:将步骤c中所得茶叶放入脱苦槽中,脱苦槽内产生的对流蒸汽使得茶叶沸腾起来脱苦,脱苦温度为80℃,脱苦时间为13min;

e、摊晾提香:将步骤d中所得的脱苦茶叶放入提香槽内提香,提香时的堆放厚度为10cm,提香温度为30℃,提香时间为33min,摊晾提香完成后的茶叶失水7-12%;

f、释水脱苦:将步骤e中所得的茶叶置于释水机中,控制释水机转速为33r/min,温度为30℃,释水脱苦完成后的茶叶失水12-18%;

g、揉捻:将步骤f中所得的茶叶置于揉桶中,所述揉桶采用水冬瓜木制作,控制柔桶转速为20r/min,第一次无压力轻揉15min;然后加压30kg,揉14分钟;第二次无压力轻揉15min;然后再次加压30kg,揉14分钟;第三次无压力轻揉15min,揉捻完成后得团状茶坯;

h、解块分级:将步骤g中制得的团状茶坯置于立式竹条解块机中,控制立式竹条解块机转速为23r/min,把团状茶坯解散,在解块过程中对茶叶进行复揉复筛;

i、干燥:将步骤h中所得的茶叶置入振动式干燥机中,第一次干燥时间为4min,干燥温度为87℃,第一次干燥完成后间隔30min,然后开始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时间为5min,干燥温度为62℃,干燥完成后的茶坯水分含量为8-9%;

j、微火提香:将步骤i中所得的茶坯摊晾,摊晾后对茶坯进行微火提香,控制微火提香的温度为35℃,提香时间为2min,采用封闭式固定提香,微火提香完成后的茶坯失水1.5-2.5%;

微火提香后,将茶坯置于振动槽中进行润泽干燥,控制干燥温度为38℃,干燥时间为3min,润泽干燥后得到的茶坯的水分含量为5-5.5%;

k、物理提香:将步骤j中所得的茶坯进行降温处理,温度降至9℃,然后将降温后的茶坯堆放在室温为23℃的环境下,茶坯堆放厚度为33cm,以保温布覆盖,控制茶堆温度为28℃,堆放时间为110min,物理提香完成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4.5-5%;

l、分级:采用圆筛机分级,要求分档清楚,等级分明,粗细均匀,身骨轻重分开。

m、拣梗:主要是去除茶坯中的非茶类杂物和老梗、黄叶等非标物。

n、拼配:根据半成品茶的色、香、味和外形的粗细大小进行归类,形成达标的级别,体现茶叶的经济价值高低或品质的好中差档次,进一步提升茶叶附加值。

o、斩头去尾和提香:把拼配好的各花色品种各级别进行微火提香,采用自动式4层板复火机,温度48-50℃,时间3-4分钟,通过每层链板的茶坯厚度2-2.5cm,再经抖筛机除去体型大或角末茶,以达成品茶标准。

p、成品包装:把成品茶的各个花色品种,根据便于运输,客户需求,美观大方,有利于提升茶叶附加值的要求进行分包。

q、入库:把成品茶分花色品种进行专库保存,防止受潮和二次污染影响茶品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