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大豆糖蜜和玉米细粉为主要原料的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等营养物质。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分别为稻米、小麦的5倍、10倍,玉米面中含有大量氨基酸和谷胱甘肽,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还能抑制肿瘤生长。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最高。玉米含有7种“抗衰剂”即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丰富的钙可以起到降血压的功效。玉米中所含有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生命元素”,硒除著称为“抗癌之王”外,硒还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肝病、保护肝脏等作用。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玉米中所含的谷胱甘肽,是抗癌因子,它能与其他一些物质结合,使之失去致癌性
大豆糖蜜是乙醇水抽提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副产物,其深褐色,质地粘稠,性状酷似蔗糖糖蜜,故称为大豆糖蜜。大豆糖蜜所含成分复杂,既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又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植物甾醇、大豆皂甙等功能性成分。其中大豆糖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约占其干重的57.3%,包括水苏糖18.6%,棉籽糖9.68%,蔗糖28.4%,及少量的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并且大豆糖蜜中的功能性成分在大豆糖蜜中的浓度较原有大豆中的提高了许多倍,因此,大豆糖蜜是很有开发价值的副产物资源。但目前大豆糖蜜应用范围极其有限,除少数作廉价饲料及原料产品出售外,多作为废液排出,既浪费资源,又带来环境污染。本专利,充分的利用了其副产物大豆糖蜜,对其加工产物的附加值有较好的提升。
所述的红茶菌母液是以玉米糖化液为碳源,经醋酸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而成的。其中,红茶菌母液中含有一部分玉米的浸出物、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葡萄糖酸、醋酸、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乙醇和二氧化碳等。红茶菌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等营养素,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因此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防止动脉硬化,抗癌,养生强身,成为一种盛行全世界的养生保健饮料。红茶菌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便秘、痔疮、肥胖症、斑秃、白发、白内障、风湿性关节炎、胃炎、痢疾、贫血、核黄素缺乏等。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综合了玉米细粉、大豆糖蜜及红茶菌三种物质功效的饮料。另外,在工业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副产物大豆糖蜜的利用率不高,大部分被废弃,从而产生了环境污染。传统培养红茶菌母液所需时间较长在10天左右,在工业实践中,耗费时间较多,时间成本高。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急需要一种保健功能更加全面,综合效果好,对环境污染小,时间成本低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大豆糖蜜的附加值、时间成本节约、保健功效更为彰显,综合效果远超单品制成的食品及传统的红茶菌饮料,同时口感酸甜、易消化吸收、适口性强,适用人群较广。
本发明利用大豆糖蜜为原料,以经玉米糖化液培养红茶菌制成的红茶菌母液进行发酵制成一种味道可口、营养均衡、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同时对大豆糖蜜和玉米的利用能更好的提高大豆和玉米附加值,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玉米糖化液、纯化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及纯净水;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红茶菌母液培养:以玉米糖化液与纯净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经灭菌、冷却后得红茶菌母液培养基,再接红茶菌菌种,在25℃~35℃的条件下无菌培养70h~90h得红茶菌母液;
(2)大豆糖蜜培养基的制备:将纯化的大豆糖蜜与纯净水按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灭菌后冷却;
(3)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的制备:红茶菌母液发酵70h~90h后,按照5%~20%(v/v)的接种量接种到大豆糖蜜培养基,在25℃~35℃条件下无菌保温发酵6d~8d,得到pH值在3.0~3.6之间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
(4)大豆糖蜜发酵饮料的制备:将发酵结束得到的大豆糖蜜发酵液依次进行纱布粗过滤、离心过滤、膜过滤并经检测装瓶得到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糖化液,其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选择:选用市售的优质玉米细粉;
(2)糊化:将一重量份的玉米细粉和三重量份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在55℃下加热30分钟进行糊化;
(3)液化:在糊化完成的玉米糊中添加4000U/g的液化酶在95℃保温液化90min,得玉米细粉液化产物;
(4)糖化:将玉米细粉液化产物煮沸灭酶,冷却至65℃,添加104U/g的糖化酶在65℃保温糖化120min,得玉米细粉糖化液;
(5)过滤、离心:将玉米细粉糖化液,煮沸灭酶,经10层纱布过滤,并经36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得玉米糖化液。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选用的玉米糖化液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4°Bx的玉米糖化液。
所述的一种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制备方法为:大豆糖蜜原料经36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得纯化的大豆糖蜜。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选用的纯化的大豆糖蜜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45°Bx~47°Bx的大豆糖蜜。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红茶菌母液培养基中玉米糖化液的加量为20%~35%(v/v),所述的制备红茶菌母液的红茶菌菌种接种量为10%~15%(v/v)。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大豆糖蜜培养基含大豆糖蜜的重量百分比例为20%~30%。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纱布为10层,所述离心过滤的离心速率为2500r/min、离心时间为3min,所述膜过滤选用的膜孔径为0.22μm。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在工业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副产物大豆糖蜜的利用率不高,大部分被废弃,从而产生了环境污染,本发明利用工业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副产物大豆糖蜜为原料制作新型饮料,对其充分利用,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也增加大豆糖蜜的附加值。同时对大豆糖蜜和玉米的利用能更好的提高大豆和玉米附加值,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传统培养红茶菌母液所需时间较长在10天左右,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制得红茶菌母液的时间在3天左右,大大缩短了红茶菌母液作为种子液的培养时间,较好的节约了时间成本。
3、利用大豆糖蜜、玉米糖化液和红茶菌所创制的饮料对人体疾病都具有显著的保健功效,三者有机结合后,其功效再相辅相成,形成的营养均衡的茶饮料保健功效更为彰显,其综合效果远超单纯大豆及玉米制成的食品及传统的红茶菌饮料,同时形态理想、口感酸甜、适口性强,易消化吸收、适用人群较广,是一种兼备饮料及有医药功效的双重功能生态保健饮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原料来源
大豆糖蜜原料:购自大庆松嫩食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红茶菌菌种:购自乌鲁木齐红茶菌研究所
实施例1 24°Bx玉米糖化液的制备
1)原料选择:选用市售的优质玉米细粉;
2)糊化:将一重量份的玉米细粉和三重量份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在55℃下加热30分钟进行糊化;
3)液化:在糊化完成的玉米糊中按重量百分比1%的量添加4000U/g的液化酶在95℃保温液化90min,得玉米细粉液化产物;
4)糖化:将玉米细粉液化产物煮沸灭酶,冷却至65℃,按重量百分比0.5%的量添加104U/g的糖化酶在65℃保温糖化120min,得玉米细粉糖化液;
5)过滤、离心:将玉米细粉糖化液,煮沸灭酶,经10层纱布过滤,并经36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4°Bx的玉米糖化液。
实施例2 一种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是由玉米糖化液、纯化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及纯净水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1)红茶菌母液培养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4°Bx的玉米糖化液按照30%(v/v)的添加量与纯净水混合,搅拌均匀,煮沸灭菌、冷却后得红茶菌母液培养基,按照接种量为10%(v/v)接入红茶菌菌种,在30℃的条件下无菌培养70h,得红茶菌母液。
(2)大豆糖蜜培养基的制备
大豆糖蜜原料经36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7°Bx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在70mL水中添加30g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7°Bx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并均匀搅拌,煮沸后冷却。
(3)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的制备
红茶菌母液发酵70h后,按照8%(v/v)的接种量,接种于大豆糖蜜培养基中,在30℃的条件下无菌保温发酵6d,得到pH值为3.4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
(4)大豆糖蜜发酵饮料的制备
将发酵结束后得到的大豆糖蜜发酵液依次经10层纱布粗过滤、2500r/min离心3min过滤、0.22μm膜过滤后并经检测装瓶得到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
实施例3 一种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是由玉米糖化液、纯化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及纯净水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红茶菌母液培养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4°Bx的玉米糖化液按照30%(v/v)的添加量与纯净水混合,搅拌均匀,煮沸灭菌、冷却后得红茶菌母液培养基,按照接种量为10%(v/v)接入红茶菌菌种,在28℃的条件下无菌培养80h,得红茶菌母液。
(2)大豆糖蜜培养基的制备
大豆糖蜜原料经36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Bx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在80mL水中添加25g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Bx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并均匀搅拌,煮沸后冷却。
(3)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的制备
红茶菌母液发酵80h后,按照13%(v/v)的接种量,接种于大豆糖蜜培养基中,在26℃的条件下无菌保温发酵7d,得到pH值为3.5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
(4)大豆糖蜜发酵饮料的制备
将发酵结束后得到的大豆糖蜜发酵液依次经10层纱布粗过滤、2500r/min离心3min过滤、0.22μm膜过滤后并经检测装瓶得到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
实施例4 一种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是由玉米糖化液、纯化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及纯净水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红茶菌母液培养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4°Bx的玉米糖化液按照35%(v/v)的添加量与纯净水混合,搅拌均匀,煮沸灭菌、冷却后得红茶菌母液培养基,按照接种量为13%(v/v)接入红茶菌菌种,在32℃的条件下无菌培养85h,得红茶菌母液。
(2)大豆糖蜜培养基的制备
大豆糖蜜原料经36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6°Bx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在160mL水中添加60g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6°Bx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并均匀搅拌,煮沸后冷却。
(3)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的制备
红茶菌母液发酵85h后,按照18%(v/v)的接种量,接种于大豆糖蜜培养基中,在32℃的条件下无菌保温发酵7d,得到pH值为3.6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
(4)大豆糖蜜发酵饮料的制备
将发酵结束后得到的大豆糖蜜发酵液依次经10层纱布粗过滤、2500r/min离心3min过滤、0.22μm膜过滤并经检测装瓶得到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
实施例5 一种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是由玉米糖化液、纯化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及纯净水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红茶菌母液培养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4°Bx的玉米糖化液按照24%(v/v)的添加量与纯净水混合,搅拌均匀,煮沸灭菌、冷却后得红茶菌母液培养基,按照接种量为15%(v/v)接入红茶菌菌种,在28℃的条件下无菌培养80h,得红茶菌母液。
(2)大豆糖蜜培养基的制备
大豆糖蜜原料经36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Bx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在280mL水中添加90g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Bx的纯化的大豆糖蜜,并均匀搅拌,煮沸后冷却。
(3)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的制备
红茶菌母液发酵80h后,按照11%(v/v)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28℃的条件下无菌保温发酵8d,得到pH值为3.3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液。
(4)大豆糖蜜发酵饮料的制备
将发酵结束后得到的大豆糖蜜发酵液依次经10层纱布粗过滤、2500r/min离心3min过滤、0.22μm膜过滤并经检测装瓶得到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5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大豆糖蜜红茶菌发酵饮料,营养均衡,形态理想、口感酸甜、适口性强,易消化吸收、其综合效果远超单纯大豆及玉米制成的食品及传统的红茶菌饮料,同时适用人群较广,是一种兼备饮料及有医药功效的双重功能生态保健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