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3094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饮茶是东方人的传统习惯,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系列工艺精制而成。由于红茶具有暖胃、提神、抗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因此,深受消费者亲睐。茉莉花为重要的香精原料,花香淡雅,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并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花茶是集茶叶和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花茶不仅具有茶的功效,花香亦有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将红茶与茉莉花配合制茶,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功效,提高其应用价值。

红茶的加工工艺决定了茶叶发酵过程中酶促氧化反应的进行,由于发酵过程不稳定,很难控制与规范,往往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如茶叶中心“泛白”、“烧心”、“碳化”等不良现象,最终影响茶叶的外形和内质。目前为促进酶促反应的进行加工时往往要揉捻茶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揉捻茶叶即可到达茶叶发酵的目的,保证了茶叶的完整性,且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外形和内质。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红茶的选用和处理:采摘鲜茶叶芽尖,置于阴凉处通风,环境温度控制在25-30℃,环境湿度控制在30-50%,萎凋时间5-8h,期间翻动2次,至萎凋叶含水量降至60-70%;

(2)茉莉花的处理:采摘含苞待放的茉莉花,然后置于结晶的竹垫上摊放,待90%以上的花朵呈开放状态后,除去花梗、花蒂或其他杂物,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晾;

(3)将经步骤(2)处理的茉莉花和步骤(1)制备的红茶叶按质量比1:5-10放入蒸气罐内熏蒸5-10min;

(4)将步骤(3)的原料放入发酵箱中进行发酵,直至发酵叶大部分呈现红色为宜;

(5)将步骤(4)的原料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含水量5%-8%。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经步骤(2)处理的茉莉花与步骤(1)制备的红茶的质量比为1:7。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蒸气熏蒸的温度控制在70-9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0-35℃,湿度控制在90-95%,发酵时间为6-10h。

本发明提供的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加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揉捻即可实现充分发酵,保持了茶叶的完整性和品质等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凡基于上述技术思想,利用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所做的修改、替换、变更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红茶的选用和处理:采摘鲜普洱茶茶叶芽尖,置于阴凉处通风,环境温度控制在25℃,环境湿度控制在30%,萎凋时间5h,期间翻动2次,至萎凋叶含水量降至60%;

(2)茉莉花的处理:采摘含苞待放的茉莉花,然后置于结晶的竹垫上摊放,待90%以上的花朵呈开放状态后,除去花梗、花蒂或其他杂物,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晾;

(3)将经步骤(2)处理的茉莉花和步骤(1)制备的红茶叶按质量比1:5放入蒸气罐内熏蒸5min,蒸气熏蒸的温度控制在70℃;

(4)将步骤(3)的原料放入发酵箱中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0℃,湿度控制在90%,发酵时间为6h直至发酵叶大部分呈现红色为宜;

(5)将步骤(4)的原料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含水量5%。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红茶的选用和处理:采摘鲜普洱茶茶叶芽尖,置于阴凉处通风,环境温度控制在30℃,环境湿度控制在50%,萎凋时间8h,期间翻动2次,至萎凋叶含水量降至70%;

(2)茉莉花的处理:采摘含苞待放的茉莉花,然后置于结晶的竹垫上摊放,待90%以上的花朵呈开放状态后,除去花梗、花蒂或其他杂物,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晾;

(3)将经步骤(2)处理的茉莉花和步骤(1)制备的红茶叶按质量比1:10放入蒸气罐内熏蒸10min,蒸气熏蒸的温度控制在90℃;

(4)将步骤(3)的原料放入发酵箱中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5℃,湿度控制在95%,发酵时间为10h直至发酵叶大部分呈现红色为宜;

(5)将步骤(4)的原料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含水量8%。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红茶的选用和处理:采摘鲜普洱茶茶叶芽尖,置于阴凉处通风,环境温度控制在28℃,环境湿度控制在40%,萎凋时间6h,期间翻动2次,至萎凋叶含水量降至65%;

(2)茉莉花的处理:采摘含苞待放的茉莉花,然后置于结晶的竹垫上摊放,待90%以上的花朵呈开放状态后,除去花梗、花蒂或其他杂物,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晾;

(3)将经步骤(2)处理的茉莉花和步骤(1)制备的红茶叶按质量比1:7放入蒸气罐内熏蒸10min,蒸气熏蒸的温度控制在80℃;

(4)将步骤(3)的原料放入发酵箱中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0℃,湿度控制在90%,发酵时间为6h直至发酵叶大部分呈现红色为宜;

(5)将步骤(4)的原料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含水量5%。

比较例

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对比例1、2,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对比例1中茉莉花与红茶的质量比为1:4,对比例2中茉莉花与红茶的质量比为1:11;

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对比例3,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对比例3以绿茶为胚料代替实施例3中的红茶。

将实施例1-3制备的以红茶为胚料的茉莉花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结论:

(1)茉莉花与红茶的质量比为1:7时,所制茶叶的综合评价最高,茶的品质最好;

(2)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不经揉捻也可达到茶叶充分发酵的效果,且意外地发现,当茉莉花与红茶的质量比为1:7时,茶叶的保质期可延长,放置3个月后茶香不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