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绿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一般包括摊晾、杀青、揉捻和烘干等步骤。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现有的茶叶加工方法导致酚类物质及其他易氧化物质被迅速氧化,导致茶叶香气不佳,形态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绿茶的加工工艺,解决现有的茶叶加工工艺导致茶叶香气不佳,形态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然绿茶的加工工艺,加工步骤如下:
(1)摊晾;
(2)首次杀青;
(3)首次理条;
(4)渥堆;
(5)二次杀青;
(6)二次渥堆;
(7)二次理条;
(8)烘干。
进一步地,首次杀青的温度为200-260℃,时间为5-6min。
进一步地,二次杀青的温度为300-360℃,时间为5-6min。
进一步地,步骤(4)的渥堆和步骤(6)的渥堆均采用有氧渥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减少了揉捻工序,可防止叶片细胞壁被破环,避免了芳香物等活性物质的破坏,从而使贮藏时间更长,色泽更加鲜绿,保持茶叶自然扁平自然的形态,提升了茶叶的档次。
2、本发明中,采用两次杀青,首次杀青温度低于传统温度,酚类物质及有效成分含量更高,香气更加浓郁,味甘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摊晾;将采摘后的茶叶在摊晾架上摊晾,摊晾厚度2cm,摊晾时间2小时,摊晾后使茶叶的含水率在65-70%。
(2)首次杀青;首次杀青的温度为200℃,时间为5min。
(3)首次理条;
(4)渥堆;渥堆的方法为有氧。
(5)二次杀青;二次杀青的温度为300℃,时间为6min。
(6)二次渥堆;渥堆的方法为有氧。
(7)二次理条;
(8)烘干。
实施例2
(1)摊晾;将采摘后的茶叶在摊晾架上摊晾,摊晾厚度5cm,摊晾时间8小时,摊晾后使茶叶的含水率在60%。
(2)首次杀青;首次杀青的温度为260℃,时间为5min。
(3)首次理条;
(4)渥堆;渥堆的方法为有氧渥堆。
(5)二次杀青;二次杀青的温度为300℃,时间为6min。
(6)二次渥堆;渥堆的方法为有氧。
(7)二次理条;
(8)烘干。
实施例3
(1)摊晾;将采摘后的茶叶在摊晾架上摊晾,摊晾厚度4cm,摊晾时间5小时,摊晾后使茶叶的含水率在68%。
(2)首次杀青;首次杀青的温度为260℃,时间为5.5min。
(3)首次理条;
(4)渥堆;渥堆的方法为有氧渥堆。
(5)二次杀青;二次杀青的温度为360℃,时间为5.5min。
(6)二次渥堆;渥堆的方法为有氧。
(7)二次理条;
(8)烘干。
本发明中,减少了揉捻工序,可防止叶片细胞壁被破环,从而使贮藏时间更长,色泽更加鲜绿,保持茶叶自然扁平自然的形态,提升了茶叶的档次。采用两次杀青,杀青温度低于传统温度,茶叶有效成分含量更高,香气更加浓郁,即保持茶叶色泽鲜绿,又使茶叶香高味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