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多年生常绿常绕木质藤本植物,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既能宣散风热,对于缓解咽喉肿痛、身热、发症等均有显著功效。由于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通常在金银花茶制备过程中为提高其口感,将金银花与茶叶混合制备。但由于金银花茶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吸潮,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降解,其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内含物不断下降。目前采用的贮藏保鲜方法主要是低温冷藏、添加干燥剂、除氧剂、采用阻隔包装等,但保鲜效果均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可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坯制备:
选用含水量在5~10%的黑茶;
配制复合酶溶液: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5~8;
将复合酶溶液均匀喷洒于茶坯上,控制温度25~30℃,静置15~20min;
控制温度为15℃进行烘干处理,使含水量控制在5~10%;
(b)金银花干制备:
将采摘的新鲜金银花在–10~–30℃的温度下速冻2~3h;
(c)窨制:
在洁净的竹垫上铺放一层茶坯,然后按金银花干与茶坯的质量比为1:3~7加入步骤(b)制得的金银花干,混合均匀后使堆厚为15~20cm,堆温控制在25~30℃;5~7h后在15~20℃下烘干处理,直至含水量为3%,将即得所述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5。
步骤(a)中所述黑茶可以为任意一种黑茶。优选地,所述黑茶为邛崃天台山黑茶、普洱茶、湖南黑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茶。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漆酶的酶活为2000u/g,所述果胶酶的酶活为1800u/g。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复合酶溶液的加入量与茶坯的质量比为0.05~0.1:1。
本发明通过采用黑茶为胚料,且当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其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且具有保质期延长等有益效果。
当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5时,意外地发现,其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凡基于上述技术思想,利用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所做的修改、替换、变更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坯制备:
选用含水量在5%的邛崃天台山黑茶;
配制复合酶溶液: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5;
将复合酶溶液均匀喷洒于茶坯上,控制温度25℃,静置15min;
控制温度为20℃进行烘干处理,使含水量控制在5%;
(b)制备金银花干:
将采摘的新鲜金银花在–10℃的温度下速冻2.5h;
(c)窨制:
在洁净的竹垫上铺放一层茶坯,然后按金银花干与茶坯的质量比为1:3加入(b)步骤制得的金银花干,混合均匀后使堆厚为15cm,堆温控制在25℃;5h后在15℃下烘干处理,直至含水量为3%,将即得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坯制备:
选用含水量在10%的普洱茶;
配制复合酶溶液: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6;
将复合酶溶液均匀喷洒于茶坯上,控制温度30℃,静置20min;
控制温度为20℃进行烘干处理,使含水量控制在10%;
(b)制备金银花干:
将采摘的新鲜金银花在–30℃的温度下速冻2h;
(c)窨制:
在洁净的竹垫上铺放一层茶坯,然后按金银花干与茶坯的质量比为1:7加入(b)步骤制得的金银花干,混合均匀后使堆厚为20cm,堆温控制在25℃;7h后在20℃下烘干处理,直至含水量为3%,将即得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坯制备:
选用含水量在5~10%的湖南黑茶;
配制复合酶溶液: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7;
将复合酶溶液均匀喷洒于茶坯上,控制温度28℃,静置18min;
控制温度为20℃进行烘干处理,使含水量控制在8%;
(b)制备金银花干:
将采摘的新鲜金银花在–20℃的温度下速冻2.5h;
(c)窨制:
在洁净的竹垫上铺放一层茶坯,然后按金银花干与茶坯的质量比为1:5加入(b)步骤制得的金银花干,混合均匀后使堆厚为18cm,堆温控制在28℃;6h后在18℃下烘干处理,直至含水量为3%,将即得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
实施例4
本发明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坯制备:
选用含水量在6%的四川藏茶;
配制复合酶溶液: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8;
将复合酶溶液均匀喷洒于茶坯上,控制温度27℃,静置16min;
控制温度为20℃进行烘干处理,使含水量控制在6%;
(b)制备金银花干:
将采摘的新鲜金银花在–15℃的温度下速冻2h;
(c)窨制:
在洁净的竹垫上铺放一层茶坯,然后按金银花干与茶坯的质量比为1:5加入(b)步骤制得的金银花干,混合均匀后使堆厚为18cm,堆温控制在30℃;5.5h后在16℃下烘干处理,直至含水量为3%,将即得所述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
比较例
对比例1:参照实施例1制备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对比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中茶坯上不喷洒本发明配制的复合酶溶液。
对比例2:参照实施例1制备以绿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对比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中的黑茶替换成含水量相同的绿茶。
对比例3:参照实施例1制备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对比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中复合酶溶液按照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4进行配置。
对比例4:参照实施例1制备以黑茶为胚料的金银花茶对比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a)中复合酶溶液按照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9进行配置。
按照《GB/T8313-2008》测定茶多酚和儿茶素,《GB/T8314-2013》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对上述实施例1-4和比较例1-2所制备的金银花茶进行品质成分测定,采用相同的包装材质,相同的温度及湿度条件下,贮藏两年后,观察茶叶外形及香味的变化,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结论:
(1)茶坯制备步骤中经复合酶溶液进行处理的金银花茶,其茶多酚的含量与未经复合酶溶液处理的基本相当,但其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相对较高,且存放两年后茶色和香味变化较小;
(2)本发明通过采用黑茶为胚料,当漆酶与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5时,其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且保质期延长,香味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