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841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黑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紧压黑茶是用黑毛茶、晒青毛茶经过筛、扇、切、磨等过程,成为半成品;再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一般为方砖型或其他类型的茶块、砖;紧压黑茶是以优质黑毛茶或者晒青为原料,经发酵和渥堆,其汤如琥珀、滋味醇厚、香气纯正;长期饮用紧压黑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而,在中国西北地区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紧压黑茶砖茶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唐史》有“嗜食乳酪,不得茶以病”的记载,紧压黑茶起源于唐太和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北民族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也为日本、俄罗斯、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所喜爱;由于边疆民族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数百年来,紧压黑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历年来我国生产的砖茶以边销为主,且由于紧压黑茶原料过于粗老、加工工艺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紧压黑茶的内销市场一直没有打开,销量很少。

茶叶专家对茶树鲜叶中的氟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茶树老叶片是氟的主要积累器官,老、嫩叶中的氟含量差异很大,一芽三叶的鲜叶春茶含氟量均值为15.2ug/g,老叶片是春茶含氟量均值的60倍,茶树不同部位间含氟量差异很大,尤其是老叶与嫩叶之间的差异可达12~36倍;新萌发的茶叶新梢含氟量较低,新萌发的一芽二叶新梢含氟量也很低,甚至测不出,但再生长20天后,其叶片中的含氟量可达249mg/kg;老叶比嫩叶高一倍左右,老茶梗的平均含氟量也可达151-100mg/kg,要比嫩茶梗高38倍,由此可见,茶树梗叶中的氟含量是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的。

氟的水浸出率还和温度相关,在传统紧压茶汽蒸的工艺中,温度能够达到100℃左右,根据专家研究数据表明,此时氟的水浸出比常温时增加2~3倍。

由于传统紧压黑茶加工原料及加工工艺所限,使得传统紧压黑茶中的氟含量超标严重,长期饮用,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经专家们计算,内蒙、青藏地区牧民每人一年平均饮用10.77千克紧压黑茶,每天饮用29.3克,按照紧压黑茶氟含量为426毫克/千克计算,牧民每天饮用紧压黑茶可以吸收12.5毫克的氟,是安全剂量的3倍多,饮紧压黑茶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17%;长期大量饮用传统紧压黑茶是引起氟斑牙、骨质疏松、患腰腿痛等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对传统技术的紧压黑茶进行技术改进和改良,以提高饮用安全性和营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传统紧压原料粗老,氟含量超标,过多饮用有害健康;且加工工艺相对落后,所制得的产品难以满足内陆消费者以及年轻消费者的口味的现状,提供了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0~100℃,烘至茶叶水分3~5%,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0~25%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0~25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0~60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10d,待砖坯水分降到14%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提香时温度为95℃,提香后茶叶水分4.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润茶时茶叶摊放厚度为20cm;润茶时间为3.3h,润茶回水后茶叶水分24%。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7中,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1分钟,茶叶定型后退砖。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8中,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等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5℃,空气湿度78%,烘干8d,待砖坯水分降到13.4%,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为100℃,烘至茶叶水分为3.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黑毛茶摊放厚度为22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8中,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等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2d,待砖坯水分降到13.8%,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过滤后的自来水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为24%为准;所述步骤8中,烘干时间为8.6d,待砖坯水分降到13.1%,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属于紧压黑茶的后期精制加工工艺,以传统紧压黑茶加工工艺为基础,进行调整改进,所制得的成茶,外表形状平整,边缘分明,厚薄大小均匀,汤色红亮,香气纯正,具有独特陈香,滋味淳厚;在原料选取时选用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的黑毛茶,原料更加细嫩,这时的鲜叶持嫩性强,内质丰富,氨基酸、复杂儿茶素、茶多酚、各种芳香烃的含量很高;且茶叶此时叶质柔软,适合揉捻时做形,制得的成茶外形紧细显峰苗、色泽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醇,更加适应内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容易打开年轻人市场;且所选取茶青原料细嫩,茶叶中的氟含量极少,能够有效避免饮用者氟中毒,饮用安全性高;在传统紧压黑茶的加工技术上进行改进,新增提香工艺,使得茶叶香气更加明显;结合传统黑茶渥堆技术,将传统汽蒸后渥堆的工艺改进为焯水后润茶,通过焯水工艺,直接加纯净水,使茶叶自然回水变软,避免在汽蒸工艺中所产生的水、电、煤的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且所加水为常温,避免了传统汽蒸工艺中产生的高温而使得氟的浸出率增加,使茶叶能够不经过汽蒸直接冷压;通过新工艺既能够使茶叶不经过高温,保证毛茶上利于茶叶后发酵的各种有益菌群避免高温失去活性;通过独创的润茶工艺,使茶叶充分回水,既避免了在汽蒸过程中湿热作用下氟浸出率的提高,降低生产加工成本,也达到了传统工艺汽蒸的目的,为压茶做好准备;且回水过程中不断翻拌,能够避免茶叶产生水闷味,使得制得茶砖滋味更加浓醇爽滑;对传统干燥工艺进行改进,烘房内温度一直保持在40~45℃,空气湿度80%以下,既避免了温度过低使茶叶发花,形成茯砖茶的品质特征,也防止温度过高,茶叶干燥过于迅速,使得茶叶陈香不明显,茶汤寡淡的问题;本发明工艺在传统紧压黑茶的基础上,对选料、加工工艺进行了有效的改进,独创性的用焯水润茶代替传统的汽蒸工艺,也对干燥工艺进行了调整,采取最科学、健康的选料方式及加工工艺,所制得的成品茶砖氟的浸出率大幅降低,不仅能够有效避免饮用者氟中毒,保护饮用者的身体健康,独特的口味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有效的打开紧压黑茶的内销及年轻人消费市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5℃,烘至茶叶水分4.2%,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0~25%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0~25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0~60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10d,待砖坯水分降到14%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实施例2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0~100℃,烘至茶叶水分3~5%,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4%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0~25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0~60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10d,待砖坯水分降到14%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实施例3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0~100℃,烘至茶叶水分3~5%,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0~25%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0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1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10d,待砖坯水分降到14%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实施例4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0~100℃,烘至茶叶水分3~5%,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0~25%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0~25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0~60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5℃,空气湿度78%以下,烘干8d,待砖坯水分降到13.4%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实施例5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100℃,烘至茶叶水分3.1%,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0~25%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0~25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0~60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10d,待砖坯水分降到14%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实施例6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0~100℃,烘至茶叶水分3~5%,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0~25%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2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0~60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10d,待砖坯水分降到14%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实施例7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0~100℃,烘至茶叶水分3~5%,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0~25%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0~25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0~60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2d,待砖坯水分降到13.8%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实施例8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1℃,烘至茶叶水分4.9%,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5%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2.5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5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10d,待砖坯水分降到14%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实施例9

一种紧压黑茶的冷压加工方法,包括选料、提香、焯水、润茶、称茶、压茶、定型退砖、干燥、包装、贮藏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选料: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得优质的散黑茶,外形紧结油润,茶梗、茶片、茶末含量适中,无其他非茶类杂质;

2)提香:使用6CHR—20型烘干机对黑毛茶进行提香,温度90~100℃,烘至茶叶水分3~5%,茶叶栗香明显;

3)焯水:将黑毛茶中加入干净清水中,清水采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关堆拌匀,加水量为茶叶吸收水分后含水量控制在24%为准;

4)润茶:将焯水后的黑毛茶以20~25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车间内渥堆场内,使黑毛茶充分回水3~4h,茶叶回水过程中,每隔20min翻拌一次,避免茶叶因胞外酶发酵作用产生热量,使得氟浸出率增加,至茶叶水分分布均匀,叶片和茶梗柔软,水分达标即可;

5)称茶:根据包装需求,折合润茶堆之后的茶叶水分,准确称取所需重量;

6)压茶:使用6CY—Y型砖茶成型机压制,将同样焯水润茶后的底面茶倒入斗模底层,再将里茶压入斗模内,然后将洒面茶盖在上面,立即盖上铝盖板和角铁翅,然后在压力机下紧压成型;

7)定型退砖:茶砖紧压后放置,历时50~60分钟,茶叶定型后即可退砖;

8)干燥:退下来的茶砖送进烘房,按规定的间隔整齐排列在烘架上,室温40~45℃,空气湿度80%以下,烘干8.6d,待砖坯水分降到13.1%以下,停止加温,开窗冷却出烘,然后进行包装;

9)包装:将验收合格的茶砖,用有商标的包装纸逐片包封;

10)贮藏:将包装好的茶砖分门别类按标准要求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