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其纯香型红润红茶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839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红茶,具体涉及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其纯香型红润红茶。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包括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茶多酚、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其中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很难溶于水中,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和一些矿物质等成分可以溶解在水中。溶解在水中的成分可以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产生有益效果并影响茶的滋味。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约占新鲜茶叶干重总量的20%-35%,茶味里面的核心就是茶多酚,即茶多酚的各种组分例如儿茶素和茶氨酸等的鲜爽味道混合而成。当新鲜茶叶经过加工以后,其中的一些成分会发生变化,例如加工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容易流失;发酵程度越大,茶多酚被氧化的越多,产物茶色素的含量相应增加。茶的不同加工方法就是使茶中各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加工出不同滋味的茶。

茶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其中红茶的发酵程度最大,随着发酵的进行茶叶中的茶多酚不断被氧化,生成茶黄素,再变成茶红素,由于茶多酚中简单的儿茶素呈苦味、酯型的儿茶素除苦外还有一些涩味,所以茶多酚的含量降低使得茶叶的苦涩口感减弱,变得非常醇和、暖心暖胃。滇红工夫茶采用大叶茶为原料,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高,发酵后得到的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也相对较高,茶红素和茶黄素统称为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脑梗塞和血小板凝集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红茶,在口感上和功能上均有优于其他茶品的特点,现在市场上的红茶多重视口感而忽略了功能,另一些在红茶基础上增加了其他中药或对人体有益成分,实现养生效果,所以一种兼顾口感和养生效果、且不加茶叶以外的其他物质从而保持纯正茶味的茶品会受到大家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其纯香型红润红茶,本发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理条并对工艺参数做了改进,研究出一种纯香型、滋味甘醇润滑、既保留了红茶原味又通过控制发酵的程度增加其中氨基酸和糖类物质的含量,解决了传统红茶偏重口感或因偏重养生效果而加入其他有益物质而破坏红茶原味的问题,实现了口感和养生效果的结合。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为茶叶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萎凋、揉捻、发酵、热理条和烘干。

作为优选的,所述选料是选择5月份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的一芽一叶。

作为优选的,所述萎凋是将茶叶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含水率58-62%,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作为优选的,所述揉捻时间为30-40分钟,至成条稍紧,还没有茶汁出现。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酵是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25-27.5摄氏度、湿度90-95%环境条件下发酵6-7.5小时。

作为优选的,所述热理条是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热理条,120-130摄氏度下进行第一次热理条,热理条10分钟后的毛胚摊凉至18-25摄氏度,得到失水率达25-30%的毛胚;在110-120摄氏度下进行第二次热理条至含水率降至20%。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次热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槽体中辅助定型5-10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0-15分钟。

作为优选的,所述烘干是热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25摄氏度后在106-116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作为优选的,所述烘干是热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25摄氏度后在106-116摄氏度下用微波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的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得到的纯香型红润红茶。

本发明在传统红茶加工的基础上精选独特的凤庆大叶种茶叶为原料,控制其发酵过程,茶中含有的发酵氧化物质可以起到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是养胃的必备饮品。

茶中的茶多酚是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物质的主要成分,能够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作用;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抑制动脉粥样化斑状增生,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够降血压、降血糖、抗血栓、防治中风、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辐射和抗衰老等作用。咖啡因可以有效抵抗威胁我们身体健康的、造成如心肌病变、动脉硬化、中风、肺气肿、巴金森氏症的自由基;增强血管收缩,避免血管扩强而头痛;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本发明纯香型红润红茶中含有茶多酚12-15%、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色素20-25%、氨基酸2-4%,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另外加工过程中一些茶多酚被氧化成了茶色素,使得本发明工夫红茶汤色红亮;剩余茶多酚、氨基酸和茶中的一些糖类物质的相结合,得到了一种色艳香高、滋味甘醇润滑的红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微波加热发酵后的茶叶从而达到烘干茶叶的目的的方法,利用微波加热有利于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营养物质损失都较少,对茶叶中维生素、氨基酸的保持叶极为有利。有实验表明,热风快干可使茶叶中叶绿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保留60-80%,而微波干燥可以保留至95%以上。除此之外,微波干燥可使茶叶表面和内部均匀受热,避免了外焦内湿的现象,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发明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增加了热理条步骤、精选了原料并利用微波烘干,使得到的茶叶呈条型,外形匀称、表面光滑,且其中含有的茶色素、氨基酸含量极高,是健脾胃、促消化的佳品。

2)本发明通过各个加工步骤选择以及工艺参数的试验,使得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如茶色素、氨基酸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3)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通过工艺参数控制茶中各种成分的损失,使茶叶中保留的茶多酚、氨基酸和一些糖类物质相结合,达到最优口感,使得本发明方法得到红茶素桂花香浓郁、滋味清扬。

4)本发明得到的红茶色艳香高、滋味甘醇润滑,可冲泡多道依然甘醇润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为茶叶原料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选料:选择5月份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的一芽一叶。

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含水率58%,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揉捻:中揉捻30分钟,至成条稍紧。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25摄氏度、湿度90%环境条件下发酵6小时。

热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热理条,第一次热理条提前10分钟预热理条机至120摄氏度,热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得到失水率达25%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热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槽体中辅助定型5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0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第一次热理条和所述第二次热理条后的茶叶于平整处均匀、分层摊放至18-25摄氏度。

烘干:热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摄氏度后立即在106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本实施例得到的纯香型红润红茶茶叶呈条型,外形匀称、表面光滑,口感柔和,滋味甘醇润滑。其中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0.5%、24.9%和3.1%,由于茶多酚含量较低、而茶色素含量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尤其是养胃、消食作用效果明显。消化不良或腹泻或便秘者连续饮用本实施例红茶6个月,每天早晚各一杯,83%的饮用者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症状消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为茶叶原料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选料:选择5月份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的一芽一叶。

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含水率62%,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揉捻:中揉捻40分钟,至成条稍紧。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27.5摄氏度、湿度95%环境条件下发酵7.5小时。

热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热理条,第一次热理条提前15分钟预热理条机至130摄氏度,热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得到失水率达30%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热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槽体中辅助定型10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5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第一次热理条和所述第二次热理条后的茶叶于平整处均匀、分层摊放至18-25摄氏度。

烘干:热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25摄氏度后立即在116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本实施例得到的纯香型红润红茶茶叶呈条型,外形匀称、表面光滑,口感柔和,滋味甘醇润滑。其中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0.3%、24.6%和3.0%,由于茶多酚含量较低、而茶色素含量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尤其是养胃、消食作用效果明显。消化不良或腹泻或便秘者连续饮用本实施例红茶6个月,每天早晚各一杯,82%的饮用者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症状消失。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为茶叶原料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选料:选择5月份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的一芽一叶。

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含水率59%,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揉捻:中揉捻33分钟,至成条稍紧。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26摄氏度、湿度92%环境条件下发酵6.6小时。

热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热理条,第一次热理条提前12分钟预热理条机至123摄氏度,热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得到失水率达26%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热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槽体中辅助定型7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3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第一次热理条和所述第二次热理条后的茶叶于平整处均匀、分层摊放至20摄氏度。

烘干:热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20摄氏度后立即在109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本实施例得到的纯香型红润红茶茶叶呈条型,外形匀称、表面光滑,口感柔和,滋味甘醇润滑。其中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0.2%、24.9%和3.3%,由于茶多酚含量较低、而茶色素含量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尤其是养胃、消食作用效果明显。消化不良或腹泻或便秘者连续饮用本实施例红茶6个月,每天早晚各一杯,85%的饮用者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症状消失。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为茶叶原料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选料:选择5月份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的一芽一叶。

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含水率61%,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揉捻:中揉捻38分钟,至成条稍紧。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27摄氏度、湿度94%环境条件下发酵7.2小时。

热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热理条,第一次热理条提前14分钟预热理条机至127摄氏度,热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得到失水率达28%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热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槽体中辅助定型8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2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第一次热理条和所述第二次热理条后的茶叶于平整处均匀、分层摊放至24摄氏度。

烘干:热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24摄氏度后立即在113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本实施例得到的纯香型红润红茶茶叶呈条型,外形匀称、表面光滑,口感柔和,滋味甘醇润滑。其中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0.4%、24.8%和3.1%,由于茶多酚含量较低、而茶色素含量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尤其是养胃、消食作用效果明显。消化不良或腹泻或便秘者连续饮用本实施例红茶6个月,每天早晚各一杯,84%的饮用者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症状消失。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为茶叶原料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选料:选择5月份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的一芽一叶。

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含水率61%,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揉捻:中揉捻38分钟,至成条稍紧。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27摄氏度、湿度94%环境条件下发酵7.2小时。

热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热理条,第一次热理条提前14分钟预热理条机至127摄氏度,热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得到失水率达28%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热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槽体中辅助定型8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2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第一次热理条和所述第二次热理条后的茶叶于平整处均匀、分层摊放至24摄氏度。

烘干:所述烘干是热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25摄氏度后在116摄氏度下用微波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本实施例得到的纯香型红润红茶中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2.3%、28.6%和4.1%,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尤其是养胃、消食作用效果明显。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香型红润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为茶叶原料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选料:选择5月份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的一芽一叶。

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含水率61%,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揉捻:中揉捻38分钟,至成条稍紧。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27摄氏度、湿度94%环境条件下发酵7.2小时。

热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热理条,第一次热理条提前14分钟预热理条机至127摄氏度,热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得到失水率达28%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热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槽体中辅助定型8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2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第一次热理条和所述第二次热理条后的茶叶于平整处均匀、分层摊放至24摄氏度。

烘干:所述烘干是热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摄氏度后在106摄氏度下用微波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本实施例得到的纯香型红润红茶中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12.2%、28.4%和4.0%,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尤其是养胃、消食作用效果明显。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