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晾晒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04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自动晾晒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晾晒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扇贝属于双壳类软体动物,双壳纲牡蛎目,附着在浅海岩石或沙质海底生活。扇贝品种多,约有400余种,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之一。扇贝的壳、肉、珍珠层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尤其是扇贝丁更具营养价值。

在海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扇贝等贝类海产品从海里打捞出来后,需经过清洗外壳、蒸煮、壳肉分离等工序,分离出的扇贝肉还要经过清洗和晾晒。蒸煮工序是为了将扇贝煮熟。煮熟的扇贝,其外壳会张开,漏出扇贝肉。壳肉分离工序是将扇贝肉取出,即让扇贝肉和外壳分离。目前对扇贝肉的晾晒过程,主要靠人工进行操作,手动将扇贝肉放到晾晒架上,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扇贝肉晾晒过程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自动晾晒传输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晾晒传输装置,包括支架、传送带、移动框架、固定块、链条、送料板、传送带驱动电机和移动框架驱动电机,支架的两侧连接有两个导轨;传送带连接于支架的中部位置,传送带驱动电机和移动框架驱动电机分别与支架连接,传送带通过滚筒与传送带驱动电机连接;

移动框架的底部两侧连接有四个滚轮,四个滚轮支撑在两个导轨上;固定块与移动框架的底部连接,链条与固定块连接,链条通过链轮与移动框架驱动电机连接;

移动框架的下部连接有传送带滚筒一和传送带滚筒三,移动框架的上部连接有传送带滚筒二,传送带滚筒二和传送带滚筒三位于移动框架的一侧,传送带滚筒一位于移动框架的另一侧;传送带从传送带滚筒一的下方通过向上绕过传送带滚筒二后,再向下绕过传送带滚筒三;

送料板与移动框架连接,送料板位于所述传送带滚筒二的下方。

优选地,传送带滚筒一和过传送带滚筒二之间的传送带部分形成30°~60°的坡度。

优选地,送料板向下倾斜20°~60°。

优选地,送料板向下倾斜30°,传送带滚筒一和过传送带滚筒二之间传送带部分形成45°的坡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自动清洗,替代人工清洗,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清洗效果更好。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晾晒传输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自动晾晒传输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符号说明:

1.支架;2.导轨;3.传送带;4.移动框架;5.传送带滚筒一;6.传送带滚筒二;7.传送带滚筒三;8.滚轮;9.固定块;10.链条;11.送料板;12.传送带驱动电机;13.移动框架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自动晾晒传输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导轨2,一共有两个导轨。传送带3安装在支架1的中部位置。传送带驱动电机12和移动框架驱动电机13安装在支架1的端部,传送带3通过滚筒与传送带驱动电机12连接。

移动框架4的底部两侧各安装两个滚轮8,一共有四个滚轮8。四个滚轮8支撑在两个导轨2上。固定块9与移动框架4的底部连接,链条10与固定块9连接,链条10通过链轮与移动框架驱动电机13连接。

传送带滚筒一5安装在移动框架4的下部,传送带滚筒二6安装在移动框架4的上部,传送带滚筒三7安装在移动框架4的下部。传送带滚筒二6和传送带滚筒三7位于移动框架4的一侧,传送带滚筒一5位于移动框架4的另一侧。传送带3从传送带滚筒一5的下方通过向上绕过传送带滚筒二6后,再向下绕过传送带滚筒三7,传送带滚筒一5和传送带滚筒二6之间传送带部分形成30°~60°的坡度,设置45°的坡度最佳。

送料板11安装在移动框架4上,送料板11位于传送带滚筒二6的下方。送料板11向下倾斜20°~60°,向下倾斜30°最佳。送料板11上设有凹槽。

使用时,事先准备好晾晒架或晾晒流水线,启动移动框架驱动电机13,移动框架驱动电机13通过链条10带动固定块9移动,固定块9带动移动框架4在导轨2上移动,使与移动框架4连接的送料板11移动到晾晒架或晾晒流水线处。然后,将扇贝肉倒在处于水平位置的传送带3上(图2中形成坡度的传送带3部分的右侧部分),启动传送带驱动电机12使传送带3从右向左(以图2为基准)移动,扇贝肉经过形成坡度的传送带部分掉到送料板11上,扇贝肉再从送料板11上掉下来落在晾晒架或晾晒流水线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不限于处理扇贝,还可以处理其他贝类等海产品。

以上所述仅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限定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