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9471阅读:24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满足反刍动物增肉增奶等营养上的需求,就必然要加大粮食的饲喂,以保证蛋白质的供应,这就导致了我国饲料粮食的大量进口和外汇的大量消耗。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氨化饲料来解决饲料粮食短缺的问题,这种氨化饲料不仅成本高、耗能高,并且存在与农业争肥、污染环境的问题,甚至有些方法还会对牲畜有毒副作用。

水果残渣作饲料是目前比较新兴的一种方式。我国是果树起源最早、水果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水果生产大国,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果业的迅速发展和产量的大幅增长对加工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苹果渣是苹果加工后的下脚料,主要由果皮、果核和残余果肉组成,约占鲜果质量的25%。我国苹果加工每年排出苹果渣约100万吨,目前,除少量苹果渣被用作饲料外,绝大部分被遗弃。苹果渣含水量高(70%~82%),含有大量可溶性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故抛弃的果渣会在短时间内腐烂,变酸变臭,造成了环境的极大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苹果渣中含有可溶性糖、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良好的饲料资源。因此利用苹果渣生产饲料是一条废物利用的良好途径。而采用微生物菌种发酵苹果渣饲料具有操作方便、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然而目前对于综合解决饲料发酵过程中抑制腐败菌、防治二次发酵,有效控制有机酸和降解木质素,降低成本,便于使用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充分解决饲料发酵过程中抑制腐败菌问题,防止二次发酵,从而改善饲料品质,降低成本,无污染的苹果渣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首先将青霉和根霉接种到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再将酵母菌和乳酸菌接入到上述已发酵的青霉和根霉混合麸曲中,待发酵完成后烘干、粉碎即可;

所述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苹果渣50~60%,麸皮20~25%,大豆粉20~25%,其中还含有KH2PO4 0.04~0.06%, (NH4)2SO4 0.3~0. 5%,葡萄糖1.0~2.0%,氯化钠0.1~0.3%。

所述青霉、根霉、酵母菌和乳酸菌在接种发酵前先培养成种子液。

所述青霉和根霉的接种量20~30%。

所述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含水量45~50%。

所述青霉和根霉混合麸曲经过扩培后再接入酵母菌和乳酸菌。

所述青霉和根霉混合麸曲具体培养方式为:先将青霉和根霉接种到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后,置30~35℃恒温培养3~4d,并每隔1~2d进行翻料;培养三天后,再按25~30%接入到含水分为45~50%的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扩培,并每隔1~2d定期翻料,继续培养3~4d即可。

所述酵母菌接种量为25~30%,乳酸菌接种量为5~10%。

所述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发酵条件为:将酵母菌和乳酸菌接入到根霉和青霉混合麸曲中,充分搅拌均匀后,于28~30℃发酵5~6d即可。

所述烘干是指将培养的固体发酵产物,在自然条件下或40~50℃烘干至水分为10~13%。

青霉菌和根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代谢产生有利于其他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还原糖,此外还可降解一些不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木质素;酵母菌因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在生物发酵饲料领域应用较多;乳酸菌经发酵后会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且其自身是一种益生菌,可帮助反刍动物对物质的消化,因此,本发明将上述四种菌进行组合发酵来发酵生产苹果渣生物发酵饲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混合微生物发酵菌剂的发酵作用改善饲料的品质,采用特定组合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后,提高了饲料的可溶性还原糖和粗蛋白,降低了饲料的粗纤维和木质素,获得的生物发酵饲料适口性好,具有酵母和乳酸发酵的芳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例予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实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与核心内容依据权利要求书加以确定。

本发明选用如下微生物菌种:斜卧青霉菌(Penicillium decumben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根霉菌(Rhizopus)、德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下述实施例中各微生物菌种的种子液的制备工艺如下: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斜卧青霉菌、热带假丝酵母和根霉菌,于30~35℃培养24~48h,MRS琼脂培养基培养德氏乳酸菌,于28~30℃培养24~48h。

b)液体种子和一级液体培养基 : 大豆糖蜜 12%,蛋白胨2.0 %,KH2PO4 0.06%, (NH4)2SO4 0. 5%,氯化钠0.45%,pH值 4.8~5.2, 按 50ml 每 500ml 三角瓶的量分装,115 ℃ 灭菌 30 min,一级种子液接种量为2~3cm2,在30~35℃条件下,震荡培养20~24h。

c)二级种子液培养:大豆糖蜜12%,蛋白胨2.0 %,KH2PO4 0.06%, (NH4)2SO4 0. 5%,氯化钠0.45%,pH值 4.8~5.2,115℃ 灭菌 30 min,种子液接种量为15%,在30~35℃条件下,搅拌培养20~24h。

d)扩大培养:大豆糖蜜 12%,蛋白胨2.0 %,KH2PO4 0.06%,(NH4)2SO4 0. 5%,氯化钠0.45%,pH值 4.8~5.2, 115℃灭菌 30 min,种子液接种量为15%,在30~35℃条件下,搅拌培养20~24h。

实施例1

将苹果渣50%、麸皮25%、大豆粉25%的质量比混合配制成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另添加KH2PO4 0.04%, (NH4)2SO4 0.3%,葡萄糖1%,氯化钠0.1%,经蒸馏除菌冷却后,将已培养好的青霉和根霉种子液分别按照20%的接种量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到经蒸馏冷却的上述固体发酵底物(固体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后,置30~35℃恒温培养3~4d,并每隔1~2d进行翻料;培养3~4d后,再按25%的接种量接入到含水分为45%的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配料同上)进行扩培,并每隔1~2d定期翻料,继续培养3~4d。

培养结束后,将已培养好的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分别按照25%和5%的接种量接入到上述已扩大培养的青霉和根霉混合麸曲中,充分搅拌均匀后,于28~30℃发酵5~6d。发酵结束后,将发酵产物于自然条件下或40~50℃烘干至水分为10~13%,即可得成品。

实施例2

将苹果渣52.5%、麸皮23.75%、大豆粉23.75%的质量比混合配制成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另添加KH2PO4 0.045%, (NH4)2SO4 0.35%,葡萄糖1.25%,氯化钠0.15%,经蒸馏除菌冷却后,将已培养好的青霉和根霉种子液分别按照22.5%的接种量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到上述经蒸馏冷却的固体发酵底物(固体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后,置30~35℃恒温培养3~4d,并每隔1~2d进行翻料;培养3~4d后,再按26.25%的接种量接入到含水分为46.25%的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配料同上)进行扩培,并每隔1~2d定期翻料,继续培养3~4d。

培养结束后,将已培养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分别按照26.25%和6.25%的接种量接入到上述已扩大培养的青霉和根霉混合麸曲中,充分搅拌均匀后,于28~30℃发酵5~6d。发酵结束后,将发酵产物于自然条件下或40~50℃烘干至水分为10~13%,即可得成品。

实施例3

将苹果渣55%、麸皮22.5%、大豆粉22.5%混合配制成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另添加KH2PO4 0.05%, (NH4)2SO4 0.4%,葡萄糖1.5%,氯化钠0.2%,经蒸馏除菌冷却后,将已培养好的青霉和根霉种子液分别按照25%的接种量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到经蒸馏冷却的固体发酵底物(固体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后,置30~35℃恒温培养3~4d,并每隔1~2d进行翻料;培养3~4d后,再按27.5%的接种量接入到含水分为47.5%的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配料同上)进行扩培,并每隔1~2d定期翻料,继续培养3~4d。

培养结束后,将已培养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分别按照27.5%和7.5%的接种量接入到已扩大培养的麸曲中,充分搅拌均匀后,于28~30℃发酵5~6d。发酵结束后,将发酵产物于自然条件下或40~50℃烘干至水分为10~13%,即可得成品。

实施例4

将苹果渣57.5%、麸皮21.25%、大豆粉21.25%混合配制成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另添加KH2PO4 0.055%, (NH4)2SO4 0.45%,葡萄糖1.75%,氯化钠0.25%,经蒸馏除菌冷却后,将已培养好的青霉和根霉种子液分别按照27.5%的接种量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到经蒸馏冷却的固体发酵底物(固体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后,置30~35℃恒温培养3~4d,并每隔1~2d进行翻料;培养3~4d后,再按28.75%的接种量接入到含水分为48.75%的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配料同上)进行扩培,并每隔1~2d定期翻料,继续培养3~4d。

培养结束后,将已培养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分别按照28.75%和8.75%的接种量接入到已扩大培养的青霉和根霉混合麸曲中,充分搅拌均匀后,于28~30℃发酵5~6d。发酵结束后,将发酵产物于自然条件下或40~50℃烘干至水分为10~13%,即可得成品的接种量。

实施例5

将苹果渣60%、麸皮20%、大豆粉20%混合配制成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另添加KH2PO4 0.06%, (NH4)2SO4 0.5%,葡萄糖2%,氯化钠0.3%,经蒸馏除菌冷却后,将已培养好的青霉和根霉种子液分别按照30%的接种量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到经蒸馏冷却的固体发酵底物(固体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后,置30~35℃恒温培养3~4d,并每隔1~2d进行翻料;培养3~4d后,再按30%的接种量接入到含水分为50%的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配料同上)进行扩培,并每隔1~2d定期翻料,继续培养3~4d。

培养结束后,将已培养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分别按照30%和10%的接种量接入到已扩大培养的麸曲中,充分搅拌均匀后,于28~30℃发酵5~6d。发酵结束后,将发酵产物于自然条件下或40~50℃烘干至水分为10~13%,即可得成品的接种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