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蜚蠊饲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9049发布日期:2018-06-12 17:1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昆虫饲料的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蜚蠊饲料及制备方法。该发明是将食品加工废弃物直接或间接作为蜚蠊的饲料,本发明通过将食品加工废弃物作为蜚蠊饲料,实现产业化生产昆虫蛋白饲料,还可实现了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从源头消除了污染环境的隐患,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存放时间过长,会产生难闻腥臭味,滋生大量病菌;若直接排放,则会堵塞下水道,产生大量废水,损害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公开号105995124A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果蔬废弃物生产蛋鸡饲用抗菌剂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橘皮、木瓜籽、豆渣、杜仲叶、双隐孔金粒藻分别粉碎至60~80目的粗粉,按原料重量份配料:橘皮15~17份、木瓜籽13~15份、豆渣34~36份、杜仲叶3.1~3.3份、双隐孔金粒藻4.2~4.4份、助剂11份;助剂由2.4份低甲氧基果胶、1.7份蔗糖硬脂酸酯、1.0份山嵛酸甘油酯构成;橘皮、木瓜籽、双隐孔金粒藻、杜仲叶的含水量为3~5%,豆渣含水量为18~20%;按所述比例将五种粗粉混合再与助剂混合经机械化学处理后得成品。其存在的问题为,原料选取多样,对原料的要求高,处理方法复杂,制造成本高。蜚蠊俗称蟑螂,是地球上最古老昆虫之一,是世界上最具适应性昆虫类群之一,生命力非常强。蜚蠊是优质的昆虫蛋白质原料:蜚蠊虫体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氨基酸总量(TAA)较高,达55.33%;还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EAA),其含量为21.00%,EAA/TAA为37.95%,根据FAO/WHO的理想模式,质量较好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为EAA/TAA在40%左右,说明蜚蠊是一种量高质优的蛋白质资源。基于蜚蠊的开发价值,蜚蠊养殖业也快速发展,饲料粮、糠麸、豆饼以及饲料草等常规饲料已远不能满足养殖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能将食品加工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有效处理,又能被蜚蠊有效利用,具有研究意义。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蜚蠊饲料及制备方法,该发明将食品加工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后,成为蜚蠊的饲料,进行生物转化利用,饲喂后的蜚蠊可作为饲料原料用于养殖业。本发明实现了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从源头消除了污染环境的隐患,还可实现产业化生产昆虫蛋白饲料。本发明中所提及的蜚蠊(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被发现大约有4000多种。本发明所述的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范围很广泛,包括面食加工废弃物,植物油压榨加工废弃物,罐头类制品加工废弃物,饮料加工废弃物,肉制品加工废弃物,海鲜水产加工废弃物,还涉及各种小零食小甜点的加工废弃物等等。本发明所述的食品加工废弃物可以为固态或液态、整体或部分的副产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蜚蠊饲料,其特征在于,该蜚蠊饲料中的食品加工废弃物的重量百分数为30-100%。本发明的特点还有:该蜚蠊饲料中的食品加工废弃物的重量百分数为50-100%;进一步优选,该蜚蠊饲料中的食品加工废弃物的重量百分数为80-100%。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蜚蠊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食品加工废弃物进行粉碎至颗粒不大于3cm,粉碎后进行水分检测,若水分大于90%时,添加辅料或沥水或干燥,调整含水量使其小于或等于90%,然后搅拌均匀。作为优选,食品加工废弃物粉碎后,还可以进行高温蒸煮处理,所述的温度为100-150℃,处理时间为10-40分钟。所述添加的辅料为植物源或动物源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植物源辅料为秸秆、草叶、锯末、麸皮、豆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动物源辅料为动物内脏、皮、骨、毛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干燥方法为,采用温度为40-60℃低温干燥,直到使水分小于或等于9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本发明实现了食品加工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全利用,解决了食品加工废弃物处理难的问题。再者,将食品加工废弃物作为蜚蠊饲料,实现生物转化,并且得到的蜚蠊可以作为含量比例均一、稳定的蛋白饲料,并含有较高的甲壳素、抗菌素成分,营养价值高,抗病性强,具备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最后,食品加工废弃物通过蜚蠊的生物转化,不消耗其他能源,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的三废产生,转化成本低,收益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收集食用油加工厂榨油后的花生玉米废弃物,粗测含水量为75%,颗粒不大于2cm,直接饲喂蜚蠊。实施例2收集榨菜辣椒酱加工厂的废弃物,进行粉碎至颗粒不大于2cm,粗测含水量为85%,加入废弃物质量百分比15%的麦麸,饲喂蜚蠊。实施例3收集火腿肠企业加工废弃物,进行粉碎至颗粒不大于2cm,高温140-150℃处理15分钟,粗测含水量为91%,加入淀粉2%(废弃物重量),搅拌均匀,直接饲喂蜚蠊。实施例4收集果汁饮料加工企业废弃物,进行粉碎至颗粒不大于2cm,进行100-105℃处理30分钟,加入10%土豆(废弃物重量)进行混合,饲喂蜚蠊。试验例,对喂养效果进行检验。喂养方法:饲养室中采用竖立的隔片养殖架,每米的隔板数量约为60张,单层饲养室中,每平方米饲养德国小蠊100kg(多数成虫),饲养室温度控制在25℃~32℃,湿度控制在70%~85%,先按饲养室中德国小蠊重量的20%输送饲料,24小时后查看饲喂处理情况,若有未食完处理的饲料,收集后称重统计每天的实际处理量此条件下每天德国小蠊最高处理转化的饲料量为饲养室德国小蠊总重量的18%,最少处理转化的食品加工废弃物量为饲养室德国小蠊总重量的10%。在此条件下喂养3个月,收集德国小蠊,干燥后得蜚蠊蛋白饲料。采用上述实施例1-4的饲料按上述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对用食品加工废弃物作为饲料喂养的蜚蠊,进行烘干粉碎后,送往农业部山东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1:表1序号检测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1粗灰分,%9.09.18.99.22蛋白质,%66.365.965.764.53脂肪,%17.618.016.916.84砷,mg/kg0.410.420.480.445铅,mg/kg0.210.260.220.256汞,mg/kg0.0720.0800.0810.0837氟,mg/kg26.025.426.025.68镉.mg/kg0.030.060.050.069沙门氏菌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0霉菌,cfu/g41403940由上述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将食品加工废弃物作为蜚蠊的饲料,饲喂的蜚蠊,作为畜禽饲料按照国家饲料标准检测,蛋白质脂肪含量符合标准要求,重金属、沙门氏菌、霉菌均低于标准要求。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