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以芭蕉花、胡枝子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
背景技术:
芭蕉花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穗状花序顶生,下垂;苞片佛焰苞状,红褐色或紫色,具有独特的鲜甜味。芭蕉花味甘、淡、微辛,性凉,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主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
胡枝子,属蔷薇目,豆科胡枝子属直立灌木,含有营养丰富的粮食和食品用油资源的植物,含有粗蛋白质20-25%左右,含油率达10-18%,并且含有赖氨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胡枝子性味平温,具有益肝明目、通经活血、清热理气、清热利尿的功能。
布渣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椴树科植物破布树的干燥叶。夏秋季采叶,晒干。布渣叶味酸,性凉,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滞、清热利湿的功效,常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等。
冬瓜子即冬瓜的种子,又称冬瓜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晒干而成。干燥种子呈扁平的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冬瓜子性凉,味甘,具有清肺化痰、消痛排脓、利湿的功效,常用来治疗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水肿、脚气等症。
粥,也称糜,是一种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粥的功能是将“食用”、“药用”进行了高度融合,使其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以芭蕉花、胡枝子为主要原料,布渣叶、冬瓜子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保健粥,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芭蕉花、胡枝子为原料,同时添加布渣叶、冬瓜子开发出一种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粥的一项空白。
一种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芭蕉花预处理:取新鲜的芭蕉花,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蔬菜斩切机斩切成0.3-0.5厘米长的丁状,后加入芭蕉花丁重1-2%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5-1%体积比,结束发酵;
B.胡枝子预处理:取表面完整的胡枝子种子,淘洗干净,用温水浸泡30-60分钟,后放入锅中用小火进行炒制,炒至含水量低于20%,后放入装有80-120目网筛的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胡枝子粉;
C.中药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布渣叶、冬瓜子,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20倍的水,浸泡2-3小时,再煎煮30-6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装有80-120目网筛的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中药浆;
D.熬煮:取淘洗干净的粳米20-30重量份、胡枝子粉10-20重量份、水100-200重量份,搅拌均匀,入压力锅中,先浸泡30-60分钟,再煮至7-8成熟,制得胡枝子粳米粥;
E.配料:向7-8成熟的胡枝子粳米粥中添加发酵后的芭蕉花5-10重量份,继续熬煮8-15分钟,最后倒入白砂糖3-5重量份、食盐0.5-1重量份,熬煮2-5分钟,制得芭蕉花胡枝子粥;
F.均质:将芭蕉花胡枝子粥放入均质机均质120-180秒,充分混合均匀;
G.灌装:将均质后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倒入灌装设备分装入容器中,装入量为容器的90-95%;
H.脱气、杀菌:将灌装好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放入排气箱进行脱气,封口,后采用巴氏杀菌法进行杀菌;
I.冷却:将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J.检验、贮存:对冷却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常温贮存于阴凉、通风、避光的处。
本发明所述步骤A中芭蕉花也可取干制的芭蕉花,后用温水泡开。
本发明所述步骤B中温水指的是30-50℃的温水。
本发明所述步骤C中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布渣叶50-60%、冬瓜子40-50%。
本发明所述步骤H中容器是铁罐或耐高温塑料碗。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芭蕉花,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胡枝子,益肝明目、通经活血;布渣叶,消食化滞、清热利湿;冬瓜子,清肺化痰、消痛排脓。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以达和瘀通经、益肝明目的功效。
本发明以芭蕉花、胡枝子为原料,同时添加布渣叶、冬瓜子,制作出一种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其充分利用芭蕉花、胡枝子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和瘀通经、益肝明目的功效。发明中,对原料芭蕉花进行果酒酵母初发酵,为产品增添了醇香味,制得的成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且保健功能突出,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因用眼过度导致视物模糊、眼睛肿痛人群的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符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可进行规模化生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芭蕉花预处理:取新鲜的芭蕉花,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蔬菜斩切机斩切成0.3-0.5厘米长的丁状,后加入芭蕉花丁重1.5%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7%体积比,结束发酵;
B.胡枝子预处理:取表面完整的胡枝子种子,淘洗干净,用40℃温水浸泡45分钟,后放入锅中用小火进行炒制,炒至含水量低于20%,后放入装有100目网筛的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胡枝子粉;
C.中药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布渣叶55%、冬瓜子45%,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倍的水,浸泡22小时,再煎煮4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中药浆;
D.熬煮:取淘洗干净的粳米100kg、胡枝子粉50kg、水700kg,搅拌均匀,入压力锅中,先浸泡40分钟,再煮至7成熟,制得胡枝子粳米粥;
E.配料:向7成熟的胡枝子粳米粥中添加发酵后的芭蕉花25kg,继续熬煮10分钟,最后倒入白砂糖15kg、食盐2.5kg,熬煮4分钟,制得芭蕉花胡枝子粥;
F.均质:将芭蕉花胡枝子粥放入均质机均质150秒,充分混合均匀;
G.灌装:将均质后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倒入灌装设备分装入铁罐中,装入量为容器的90%;
H.脱气、杀菌:将灌装好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放入排气箱进行脱气,封口,后采用巴氏杀菌法进行杀菌;
I.冷却:将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J.检验、贮存:对冷却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常温贮存于阴凉、通风、避光的处。
本发明实施例1经22位因用眼过度导致视物模糊、眼睛肿痛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20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3人,有效率为59.09%;连续食用20天,每日20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6人,有效率为72.73%。
实施例2,一种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芭蕉花预处理:取新鲜的芭蕉花,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蔬菜斩切机斩切成0.3-0.5厘米长的丁状,后加入芭蕉花丁重1.8%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8%体积比,结束发酵;
B.胡枝子预处理:取表面完整的胡枝子种子,淘洗干净,用38℃温水浸泡50分钟,后放入锅中用小火进行炒制,炒至含水量低于20%,后放入装有120目网筛的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胡枝子粉;
C.中药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布渣叶20%、冬瓜子18%、白石花25%、草果药15%、玉竹22%,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5倍的水,浸泡2.5小时,再煎煮4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装有120目网筛的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中药浆;
D.熬煮:取淘洗干净的粳米150kg、胡枝子粉80kg、水1000kg,搅拌均匀,入压力锅中,先浸泡45分钟,再煮至8成熟,制得胡枝子粳米粥;
E.配料:向8成熟的胡枝子粳米粥中添加发酵后的芭蕉花38kg,继续熬煮12分钟,最后倒入白砂糖20kg、食盐3.5kg,熬煮3分钟,制得芭蕉花胡枝子粥;
F.均质:将芭蕉花胡枝子粥放入均质机均质120秒,充分混合均匀;
G.灌装:将均质后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倒入灌装设备分装入耐高温塑料碗中,装入量为容器的95%;
H.脱气、杀菌:将灌装好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放入排气箱进行脱气,封口,后采用巴氏杀菌法进行杀菌;
I.冷却:将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J.检验、贮存:对冷却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常温贮存于阴凉、通风、避光的处。
白石花,为梅衣科植物梅衣的地衣体。地衣体呈大型叶状,平铺着生,由中央向周围扩散呈放射状分瓣,裂片宽大,末端呈钝圆形。上表面灰绿色、国画染料石青色。表面有时密布小瘤状至短棒状粉芽堆。边缘光滑,近全缘。下表面黑色,中央具黑色假根,边缘褐色而裸露。四季可采,去杂质,洗净,晒干。白石花味甘,性凉,归肝经,具有益精明目、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目暗不明、崩漏等症。
草果药,姜科、姜花属陆生或附生草本植物。草果药味辛,性温,具有宽中理气、开胃消食的功效,常用于胃寒疼痛、食积腹胀、寒疝、疟疾。
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玉竹具有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芭蕉花,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胡枝子,益肝明目、通经活血;布渣叶,消食化滞、清热利湿;冬瓜子,清肺化痰、消痛排脓;白石花,益精明目、凉血解毒;草果药,宽中理气、开胃消食;玉竹,润燥、清热、生津、止咳。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以达和瘀通经、益肝明目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18位因用眼过度导致视物模糊、眼睛肿痛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20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3人,有效率为72.22%;连续食用20天,每日20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5人,有效率为83.33%。
实施例3,一种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芭蕉花预处理:取干制的的芭蕉花,用38℃的温水浸泡30分钟,再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放入蔬菜斩切机斩切成0.3-0.5厘米长的丁状,后加入芭蕉花丁重1.3%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6%体积比,结束发酵;
B.胡枝子预处理:取表面完整的胡枝子种子,淘洗干净,用38℃的温水浸泡50分钟,后放入锅中用小火进行炒制,炒至含水量低于20%,后放入装有100目网筛的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胡枝子粉;
C.蒲菜预处理:取新鲜的蒲菜,清洗干净,放入沸水中焯2分钟,通过斩切机切成0.3-0.5厘米长的丁状,放入不锈钢容器中,后加入蒲菜丁重3%的白砂糖,拌匀,腌制20分钟,再加入蒲菜丁重2%的甜酒曲,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1%体积比,结束发酵;
C.中药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布渣叶20%、冬瓜子18%、白石花25%、草果药15%、玉竹22%,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8倍的水,浸泡3小时,再煎煮5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中药浆;
D.熬煮:取淘洗干净的粳米200kg、胡枝子粉100kg、水1800kg,搅拌均匀,入压力锅中,先浸泡50分钟,再煮至8成熟,制得胡枝子粳米粥;
E.配料:向8成熟的胡枝子粳米粥中添加发酵后的芭蕉花50kg、发酵后的蒲菜丁30kg,继续熬煮14分钟,最后倒入白砂糖40kg、食盐7kg,熬煮4分钟,制得芭蕉花胡枝子粥;
F.均质:将芭蕉花胡枝子粥放入均质机均质160秒,充分混合均匀;
G.灌装:将均质后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倒入灌装设备分装入铁罐中,装入量为容器的95%;
H.脱气、杀菌:将灌装好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放入排气箱进行脱气,封口,后采用巴氏杀菌法进行杀菌;
I.冷却:将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J.检验、贮存:对冷却的芭蕉花风味胡枝子粥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常温贮存于阴凉、通风、避光的处。
蒲菜,香蒲科多年生植物香蒲的假茎,又名深蒲、蒲荔久、蒲笋、蒲芽、蒲白、蒲儿根、蒲儿菜。每100克蒲菜嫩茎中含蛋白质1.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克,膳食纤维4克,维生素C6毫克,钙53毫克,磷24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蒲菜不仅是美味佳蔬,而且是食疗良药。其味甘性凉,具有固齿、明目、聪耳等功效,主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小便短少赤黄、乳痈、便秘、胃脘灼痛等症。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芭蕉花,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胡枝子,益肝明目、通经活血;布渣叶,消食化滞、清热利湿;冬瓜子,清肺化痰、消痛排脓;白石花,益精明目、凉血解毒;草果药,宽中理气、开胃消食;玉竹,润燥、清热、生津、止咳;蒲菜,固齿、明目、聪耳。利用以上八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以达和瘀通经、益肝明目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4位因用眼过度导致视物模糊、眼睛肿痛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20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9人,有效率为79.17%;连续食用20天,每日20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2人,有效率为91.67%。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