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3987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以刺玫果、甜角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



背景技术:

刺玫果,小灌木,具长匍枝,成弓形弯曲,散生短小而弯曲皮刺,有时被刺毛。小叶7-9,稀5,连叶柄长4-11厘米,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长1.5-3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无毛或在中脉上有稀疏柔毛,或有小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和腺毛。味酸,性温,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积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等症。

甜角,又称罗望子、“木罕”(傣语),为酸豆属植物,其成熟果实褐色、味甜,类似干桂圆的味道,猫哆哩的原料。甜角果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冬春两季,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走进西双版纳的傣家村寨,很容易见到一种当地人们特别喜爱的果树——甜角。它树身高大,树干粗糙,枝叶扶疏,枝头挂着一串串、一嘟噜褐色的弯钩形荚果。甜角对补脑和头发很有好处。具有清凉解暑,开胃健脾,主治防治腹泻、气胀、麻痹、瘫痪、坏血病等症。

垂盆草,多年生肉质草本。其茎纤细,长可达500px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70px,宽0.3-17.5px,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喜阴湿环境,较耐寒。常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等症。

芫荽子,别名胡荽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双悬果呈圆球形,直径3-5mm,表面淡黄棕色至黄棕色,较粗糙,顶端可见极短的柱头残迹及5个萼齿残痕,有不甚明显而呈波浪形弯曲的初生棱脊10条及较为明显而纵直的次生棱脊10条,主棱脊与次生棱脊相间排列,有时可见长约1.5cm的小果柄或果柄痕。果实较坚硬。气香,味微辣。性味辛、酸,平,归肺、胃经,具有散寒理气,消化积食的功效,主治食积不消,痘疹不透,外用煎汤漱口治牙痛等症。

调味酱就是用于协调各类食品的味道,以满足食用者要求的酱状调味品,调味酱的种类可谓多如牛毛,具有酸、甜、咸、香的风味,炒菜或煮火锅时放入适量鱼酱,菜肴会特别鲜美,不仅能增进食欲,更有健胃作用。以刺玫果、甜角为主要原料,垂盆草、芫荽子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刺玫果、甜角为原料,同时添加垂盆草、芫荽子开发出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调味酱的一项空白。

1.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刺玫果预处理:取表皮完整、饱满的新鲜刺玫果,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放入装有60-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刺玫果浆;

B.甜角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无虫蛀的甜角,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将果肉连同嫩皮一起放入装有60-10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甜角浆,后加入甜角浆重1-3%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5-1%重量比,结束发酵;

C.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垂盆草、芫荽子,加入原材料重5-15倍的水,浸泡2-3小时,再煎煮0.5-1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再入浆渣分离机,制得中药汁;

D.配料:取刺玫果浆40-50重量份,甜角浆80-100重量份,中药汁3-5重量份,白砂糖10-20重量份,果胶0.2-0.6重量份,充分搅拌均匀,制得刺玫果甜角中药混合浆;

E.浓缩:将刺玫果甜角中药混合浆倒入夹层锅,加热浓缩,加热过程中适当搅拌,待果酱温度达103-108℃时,加入柠檬汁0.015-0.03重量份,搅拌均匀,制得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

F.罐装:将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趁热称量,分装入已灭菌的容器中,装罐温度控制在85-90℃;

G.杀菌:将装罐好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热18-22分钟,进行杀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垂盆草50-60%、芫荽子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玫果风味辣甜角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容器可以是玻璃杯。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刺玫果,滋补强壮、理气降压;甜角,通利五脏、开胃益气;垂盆草,止咳祛痰、平肝明目;芫荽子,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肺的肃降,促进脾的健运,以达理气止痛、食积不化的功效。

本发明以刺玫果、甜角为原料,同时添加垂盆草、芫荽子,制作出一种刺玫果风味辣甜角酱。其充分利用刺玫果、甜角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消化积食的功效。发明中,对甜角进行了果酒酒母初发酵,为成品添加了醇香味,制得的成品清甜可口,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易保存,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食欲不振、饮食积滞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较高,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刺玫果风味甜角酱,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刺玫果预处理:取表皮完整、饱满的新鲜刺玫果,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放入装有6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刺玫果浆;

B.甜角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无虫蛀的甜角,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将果肉连同嫩皮一起放入装有6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甜角浆,后加入甜角浆重2%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8%重量比,结束发酵;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垂盆草45%、芫荽子55%,加入原材料重7倍的水,浸泡2小时,再煎煮0.5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再入浆渣分离机,制得中药汁;

D.配料:取刺玫果浆100kg,甜角浆200kg,中药汁8kg,白砂糖25kg,果胶1kg,充分搅拌均匀,制得刺玫果甜角中药混合浆;

E.浓缩:将刺玫果甜角中药混合浆倒入夹层锅,加热浓缩,加热过程中适当搅拌,待果酱温度达105℃时,加入柠檬汁0.05kg,搅拌均匀,制得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

F.罐装:将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趁热称量,分装入已灭菌的容器中,装罐温度控制在85-90℃;

G.杀菌:将装罐好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热18分钟进行杀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实施例2.一种刺玫果风味辣甜角酱,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刺玫果预处理:取表皮完整、饱满的新鲜刺玫果,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刺玫果浆;

B.甜角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无虫蛀的甜角,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将果肉连同嫩皮一起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甜角浆,后加入甜角浆重1.5%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6%重量比,结束发酵;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垂盆草18%、芫荽子20%、甘松25%、金钱草17%、牛蒡子20%,加入原材料重7倍的水,浸泡2小时,再煎煮0.5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再入浆渣分离机,制得中药汁;

D.配料:取刺玫果浆150kg,甜角浆300kg,中药汁10kg,白砂糖50kg,果胶1.5kg,充分搅拌均匀,制得刺玫果甜角中药混合浆;

E.浓缩:将刺玫果甜角中药混合浆倒入夹层锅,加热浓缩,加热过程中适当搅拌,待果酱温度达106℃时,加入柠檬汁0.08kg,搅拌均匀,制得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

F.罐装:将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趁热称量,分装入已灭菌的容器中,装罐温度控制在85-90℃;

G.杀菌:将装罐好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热20分钟,进行杀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 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和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味辛、甘,性温, 归脾、胃经,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主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等症。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注意金钱草不应与马蹄金或者连钱草混淆,别名:过路黄、镜面草、翠屏草、荷苞草、肉馄饨草、金锁匙、连钱草、对座草、叶金钱草、钱叶草,钱芊金等。管状花目、报春花科多年生匍匐小草本。叶肾形至圆形,直径4-25毫米,花单生叶腋,花柄短于叶柄,丝状;绿叶,开黄色小花。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肾炎、泌尿系感染、扁桃腺炎、痢疾、疟疾等症。

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等症。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刺玫果,滋补强壮、理气降压;甜角,通利五脏、开胃益气;垂盆草,止咳祛痰、平肝明目;芫荽子,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金钱草, 清热利尿、祛风止痛;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肺的肃降,促进脾的健运,以达理气止痛、食积不化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17位食欲不振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3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2人,有效率为70.59%;连续食用20天,每日3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4人,有效率为82.35%。

实施例3.一种高良姜风味甜角酱,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高良姜预处理:取成熟干燥的高良姜,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高良姜浆;

B.甜角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无虫蛀的甜角,放入洗涤槽清洗干净,将果肉连同嫩皮一起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甜角浆,后加入甜角浆重1.5%的果酒酵母,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6%重量比,结束发酵;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垂盆草18%、芫荽子20%、甘松25%、金钱草17%、牛蒡子20%,加入原材料重10倍的水,浸泡3小时,再煎煮0.5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再入浆渣分离机,制得中药汁;

D.配料:取高良姜浆200kg,甜角浆350kg,中药汁20kg,白砂糖60kg,果胶2kg,充分搅拌均匀,制得高良姜甜角中药混合浆;

E.浓缩:将高良姜甜角中药混合浆倒入夹层锅,加热浓缩,加热过程中适当搅拌,待果酱温度达107℃时,加入柠檬汁0.09kg,搅拌均匀,制得高良姜风味甜角调味酱;

F.罐装:将高良姜风味甜角调味酱趁热称量,分装入已灭菌的容器中,装罐温度控制在85-90℃;

G.杀菌:将装罐好的高良姜风味甜角调味酱,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热22分钟,进行杀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刺玫果风味甜角调味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高良姜,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cm,,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症。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的藤茎。藤茎长圆柱形,稍扭曲,长短不一,直径3-7mm。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扭曲的纵皱纹及细小圆形皮孔。节部略膨大,有分枝痕。外皮菲薄,可剥离。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淡黄色,导管孔明显,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气无,味微苦、涩。以枝条粗壮,均匀,外皮棕红色者为佳。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白朱砂莲,原形态 多年生具块状宿根的草质缠绕藤本,全株无毛。背蛇生叶互生;叶柄长7-14cm;叶片三角状心脏形,生于茎下部的老叶长约12cm,宽约11cm,先端钝,基部心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都不见有露出的油点,基出脉5-7条,网脉不显著,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着生于叶腋或小枝基部;花梗长约1.5cm,基部有1片卵形小苞片;花被紫蓝色,全长约3.5cm,下部管状,长约1.5cm,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径约5mm,上部唇形,上唇向一侧压扁,长圆形,长约2cm,宽约4mm,有平行脉5条,先端钝圆而具小尖头,下唇极短;花药卵形,长约1.5mm;蕊柱体先端6裂。白朱砂莲归心、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泄泻、脘腹冷痛、咽喉肿痛、肺结核等症。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高良姜,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甜角,通利五脏、开胃益气;垂盆草,止咳祛痰、平肝明目;芫荽子,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金钱草, 清热利尿、祛风止痛;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白朱砂莲,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利用以上九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肺的肃降,促进脾的健运,以达理气止痛、食积不化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5位食欲不振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3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8人,有效率为72%;连续食用20天,每日3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1人,有效率为84%。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