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货的高效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97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炒货的高效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人收入的增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炒货作为每日消费的一部分,国内炒货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炒货是指植物果实经过晾晒,烘干,油炸等加工方法制成的供人们闲暇时食用的一类休闲食品。如瓜子、蚕豆、花生、核桃、栗子,豆类等,用干净的干果和专用颗粒炒砂作介质直接炒制,或者在炒制前浸泡添加各种味料炒制。炒货一般含有丰富的营养,常吃对人体有相当的好处。

炒货加工工艺的主要步骤是将炒货与食盐一起翻炒,炒好后将食盐过滤,目前过滤装置主要为一个倾斜槽,在槽的底部设置有筛网,炒好后,将炒货与食盐混合物倒入槽上端,炒货与食盐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倾斜槽上端滑动到下端,这样经过倾斜槽底部筛网过滤,食盐从筛网落下,从而实现炒货与食盐的分离。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上述现有装置存在缺陷:由于倾斜槽的长度受厂房空间限制,即倾斜槽的长度有限,而进行炒货与食盐分离时,通常将炒好一锅直接倒入倾斜槽,这样同时过滤量相对较大,过滤过程中食盐不能与筛网充分接触,这样过滤后炒货里面含有部分食盐,影响下一步工序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炒货的高效过滤装置,确保食盐与炒货充分分离,还可以加快炒货降温。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炒货的高效过滤装置,

包括支承架,在支承架上倾斜设置一根转轴,在转轴的一端设置驱动电动机,在转轴上设置一个滚筒,转轴穿过滚筒芯部并与滚筒形成一体,在滚筒内周向设置筛网,在滚筒的上端设置进料口,在滚筒下侧面设置食盐出口,在滚筒的下端口设置炒货出口,在滚筒内的转轴上沿径向还设置阻挡片。

在所述滚筒的圆周纵向还设置有骨架管,在骨架管内表面设置有气孔,骨架管一端接通压缩空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炒货和食盐进入滚筒内时,用于滚筒旋转,这样炒货和食盐在滚筒内的筛网上翻转,食盐通过筛网漏下,同时滚筒内设置的阻挡片防止炒货和食盐在滚筒内纵向移动过快,这样能保证食盐被充分过滤。同时,由于骨架管内表面气孔有压缩空气喷出,可以有效控制炒货冷却速度,保证炒货质量。

经过多次试验,本实用新型过滤效率高,过滤充分,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支承架 2转轴 3滚筒 31筛网 32骨架管 4电动机 5进料口 6阻挡片 7食盐出口 8炒货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炒货的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支承架1,在支承架1上倾斜设置一根转轴2,当然转轴2的两端是固定在支承架1上的支承做内,在转轴2的一端设置驱动电动机4,在转轴上设置一个滚筒3,转轴2穿过滚筒3芯部并与滚筒3形成一体,当然滚筒3也呈倾斜状,上端高,下端低。

在滚筒3内周向设置筛网31,在滚筒3的上端设置进料口5,炒好的瓜子或者花生等和食盐从进料口5进入滚筒3,这样由于滚筒3在转动,这样瓜子或者花生等和食盐在往下移动过程中,不断和筛网31有相对运动,自然,相对尺寸小的食盐从筛网31漏下,而尺寸相对较大的瓜子或者花生等继续沿筛网31往下移动。

在滚筒3下侧面设置食盐出口7,食盐出口7的上部相当于一个漏斗,分离的食盐从食盐出口7汇集,用作下次炒货用。

在滚筒3的下端口设置炒货出口8,这样过滤掉食盐的瓜子或者花生等从炒货出口8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

在滚筒3内的转轴上沿径向还设置阻挡片6,阻挡片6使炒好的瓜子或者花生等和食盐混合物在滚筒3内缓慢移动,使其充分过滤。

在所述滚筒3的圆周纵向上还设置有骨架管32,因为滚筒3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必须具有一定强度,这样在制作滚筒3时,首先需要制作一个骨架,也就是支承架,骨架纵向用管材制作,这个管材就是所述骨架管32,在骨架管32内表面设置有气孔,骨架管32一端接通压缩空气,这样在滚筒3四周都有气流喷出,防止炒货过热,可以有效保证炒货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