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89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面制主食成型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主食馒头成型设备分为双螺旋挤压成型和输送带滚圆成型两大类,这两类设备的制造厂家较多,但这两类产品存在很大的缺陷,双螺旋挤压成型的馒头的一次成型率低,而且同一批面要经过三遍到四遍才能基本完成所有面坯成型,压制不同遍数成型出的馒头品质差别较大,而且采用双螺旋挤压输送对面团的破坏作用较大,面筋被撕裂切断,直接影响馒头的质量,操作还比较繁琐,并且由于挤压出的馒头坯有一端呈现螺旋状的,为了保证馒头的外型,必须人工将其朝下摆放,自动化程度太低。而输送到滚圆成型,由于成型的馒头外型不太规则,表面粗糙,产率低,已慢慢被市场淘汰。

因此,亟需一种圆形馒头易成型且成型好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它成功的解决了圆形馒头不易成型的问题。该组合设备在圆馒头成型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到馒头成型后的外观,能使圆形馒头有很好的挺立度,并且在外观上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包括卷片机、面柱输送机、定量分割机、动态称重机、成型机;其中,所述成型机包括机架、沿机架纵向设有水平输送带、机架上沿水平输送带的一侧设有一立式搓动成型皮带、动力系统,两条皮带的运动方向相同,机架上沿水平输送带的另一侧设有一靠模,靠模与成型皮带以及水平输送带之间形成仿生连续旋转靠模空间。

可选地,所述靠模整体为通长带有内凹弧面内腔的条状体,在条状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喇叭口,所述内凹弧面内腔包括上部的圆弧面部分和下部的直面部分,其中所述圆弧面部分以圆弧中心为界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圆弧面的上半部分表面做光滑处理,表面粗糙度低于1.6;所述圆弧面的下半部分做粗糙处理,表面粗糙度在3.2-25之间。

可选地,所述圆弧面部分的圆弧半径为10-100mm,所述内凹弧面内腔的大小根据馒头大小调整。

可选地,所述靠模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斜支撑,靠模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斜支撑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架通过螺钉与机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斜支撑具有适配所述靠模外表面的内凹面,相应的外侧面为倾斜面,下表面为水平面。

可选地,所述靠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斜支撑,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以及多个斜支撑联合作用,共同用于固定所述靠模。

成型机的工作原理:面柱输送机输送的面柱在定量分割机处,定量分割成等量的圆柱后,过动态称重机剔除不符合重量范围的面柱,合格的面柱进入到成型机中通过馒头仿生连续旋压靠模对面柱进行逐渐整形,从而达到圆形馒头理想的外观。

可选地,所述卷片机包括由三组压辊组成的压辊组合、圆形分割刀、第一卷片辊、第二卷片辊、输送皮带、机架、压边辊、撒粉斗,所述第一卷片辊的前端设有T型刀,且所述第一卷片辊与第二卷片辊在平面布置上前后错开形成人字型。

可选地,所述T型刀包括主体部分和安装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和安装部分之间构成L型,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刀把和刀体,所述刀体远离所述安装部分设置,所述刀体一侧厚,另一侧薄,并由厚侧圆滑渐变至薄侧,所述厚侧的外侧面为竖直面,所述安装部分上设有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T型刀的安装部分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为长条孔。

可选地,所述刀把临近所述刀体一端的上部设置倾斜面。

可选地,所述T型刀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三组压辊的辊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三组压辊的间隙从上到下也依次减小。

所述三组压辊辊径从上到下依次是136mm、116mm、110mm,间隙从上到下依次是8mm、4mm、2mm。

该卷片机在馒头成型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到馒头的克重、内部组织、外观效果,进而影响馒头的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圆形馒头成型简单。

2、能使圆形馒头有很好的挺立度。

3、圆形馒头外观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装配简便,维护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在圆馒头成型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到馒头成型后的外观,能使圆形馒头有很好的挺立度,并且在外观上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成型机的正视图;

图4是成型机的侧视图;

图5是成型机的俯视图;

图6是靠模的正视图;

图7是靠模的俯视图;

图8是靠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是卷片机的正视图;

图10是卷片机的俯视图;

图11是T型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参考图1、2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圆形馒头成型组合设备,包括卷片机Ⅰ、面柱输送机Ⅱ、定量分割机Ⅲ、动态称重机Ⅳ、成型机Ⅴ;

如图3-5所示,成型机Ⅴ包括机架A、沿机架A纵向设有水平输送带B、机架A上沿水平输送带B的一侧设有一立式搓动成型皮带C、动力系统E,两条皮带的运动方向相同,机架A上沿水平输送带B的另一侧设有一靠模D,靠模D与成型皮带以及水平输送带之间形成仿生连续旋转靠模空间。

参考图6-8所示,为靠模D的结构示意图,该靠模D整体为通长带有内凹弧面内腔10的条状体,在条状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喇叭口20,内凹弧面内腔10包括上部的圆弧面部分11和下部的直面部分12,其中圆弧面部分11以圆弧中心为界分为上半部分111和下半部分112,圆弧面的上半部分111表面做光滑处理,表面粗糙度低于1.6;圆弧面的下半部分112做粗糙处理,表面粗糙度在3.2-25之间。圆弧面部分11的圆弧半径为10-100mm之间,且内凹弧面内腔10的大小根据馒头大小调整。

为了很好的固定靠模D,靠模D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斜支撑30,靠模D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固定架40,斜支撑30与第一固定架40相连接,第一固定架40上设有若干固定孔41,第一固定架40通过螺钉与机架固定连接。斜支撑30具有适配靠模D外表面的内凹面,相应的外侧面为倾斜面,下表面为水平面。

且在靠模D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架50,第二固定架50连接斜支撑30,第一固定架40、第二固定架50以及多个斜支撑30联合作用,共同用于固定靠模D。

成型机工作原理:面柱输送机输送的面柱在定量分割机处,定量分割成等量的圆柱后,过动态称重机剔除不符合重量范围的面柱,合格的面柱进入到成型机中通过馒头仿生连续旋压靠模对面柱进行逐渐整形,从而达到圆形馒头理想的外观。面柱在仿生连续旋转靠模空间中被逐渐的挤高修型,此时面柱在仿生连续旋转靠模空间中不断的旋转,从而使面柱的圆度、高度不断的提高,且此时面柱的顶部不断的被修光。在此靠模与成型皮带以及水平输送带之间形成仿生连续旋转靠模空间中,面柱是不断的承受靠模与成型皮带以及水平输送带之间形成的仿生连续旋转靠模空间对面柱施加的压力,压力对面柱的成型起着关键作用,面柱在靠模与成型皮带以及水平输送带之间形成的仿生连续旋转靠模空间内不断的旋转,使面柱侧面不断的承受压力,该压力能够均匀的分布在面柱侧表面,从而对面柱进行挤高修型。

在成型机中,关键的部件是靠模,该靠模主要是影响到圆形馒头的成型外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品率,从而影响厂家的利润问题。该靠模能使圆形馒头有很好的挺立度,并且在外观上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从外观而言,靠模的内腔是什么样子馒头就是什么样子,且靠模的内腔侧面形状就是一半的馒头形状;靠模的内腔表面处理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故能够达到圆形馒头理想的外观。靠模的内腔表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经表面处理尽可能的光滑不粘,下部分经表面处理需要达到一定的粗糙度,上、下两部分表面处理不管使用任何工艺达到上、下两部分表面处理的要求都是本实用新型要保护的。机架上沿水平输送带的一侧设有一立式搓动成型皮带的表面也是经表面处理达到一定的粗糙度要求。

针对上部分光滑不粘的特殊工艺处理方法有磨削、滚压、抛光、电镀、喷涂等;针对下部分粗糙的特殊工艺处理方法有喷砂、抛丸、化学粗化等。其所有表面处理都是为了让面柱在靠模与成型皮带以及水平输送带之间形成的仿生连续旋转靠模空间中不断的旋转,顶部不断的摩擦,面柱侧表面不断的承受压力,从而形成理想的圆形馒头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馒头成型机在圆馒头成型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到馒头成型后的外观,能使圆形馒头有很好的挺立度,并且在外观上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图9-10所示,卷片机Ⅰ包括由三组压辊组成的压辊组合1、圆形分割刀2、第一卷片辊3、第二卷片辊4、输送皮带5、机架6、压边辊7、撒粉斗8,第一卷片辊3的前端设有T型刀9,且第一卷片辊3与第二卷片辊4在平面布置上前后错开形成人字型,如图2所示,这里所说的人字型并非是完全的“人”字形,而是前后错开,在平面布置上两个卷片辊沿着生产线方向是向外撇开,在布置上类似人字形,这样可以很好的将面片卷成面柱,且可以将面柱中心距自然地分开。三组压辊的辊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依次是136mm、116mm、110mm,三组压辊的间隙从上到下也依次减小,依次是8mm、4mm、2mm。

如图11所示,T型刀9包括主体部分9.1和安装部分9.2,主体部分9.1和安装部分9.2之间构成L型,该T型刀一体成型。其中,主体部分9.1包括刀把9.1.1和刀体9.1.2,刀体9.1.2远离安装部分9.2设置,刀体9.1.2一侧厚,另一侧薄,并由厚侧圆滑渐变至薄侧,厚侧的外侧面为竖直面,刀体9.1.2是T型刀真正起作用部分,因其类似T型,所以命名为T型刀。安装部分9.2上设有长条孔9.2.1作为固定T型刀的安装孔,便于调节其安装高度。T型刀的安装部分9.2与机架6固定连接,刀把9.1.1临近刀体9.1.2一端的上部设置倾斜面。

卷片机的工作原理如下:从连续压片机出来的面带,通过面带输送机输送到卷片机三组压辊的上方,三组压辊辊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且三组压辊的间隙从上到下也依次减小,三组压辊间隙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调整压辊间隙便于调整面柱的粗细,从而影响到馒头的大小,经三组压辊后,面带落到输送皮带5上,输送皮带5上方靠近压辊处的地方有圆形分割刀2,将面带一分为二,在输送带上方且第一卷片辊3的前方有一T型刀9,用于将同一平面的面带分割为二,且将一分为二的两个面带置于不同层次位置上,其中一面带在第一卷片辊3作用下卷成面柱,另一面带则在第二卷片辊4的作用下卷成另一面柱,第一卷片辊3与第二卷片辊4在平面布置上呈现人字型,这样可以很好的将面片卷成面柱,且可以将面柱中心距自然地分开,而且两边的压边辊7可以将面带两侧的面边厚度压制到最合适的厚度,从而影响面带边与面柱的缝合度,进而影响到馒头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形分割刀后加上T型刀后,不仅使面带切后不粘连,而且可以使近邻面带边有上下层次,从而有利于多面带后续卷成面柱,而且新设置的T型刀制作简单,实用,不易损坏,设计构思奇特。该T型刀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形状,其起作用部分的刀体酷似T型故命名为T型刀,其作用是先将面带相邻边缘分开一定的距离,再将已分割开来的面带的一半面带逐渐抬高,从而产生上下层的感觉。故T型刀是沿着生产线方向先低后逐渐变高变平已达到机器所需的高度, T型刀的安装孔为长条孔,便于调节其安装高度。面带经过T型刀的状态是先将面带分开一定距离,后一半面带的边缘在T型刀的作用下逐渐运动到T型刀的上面,而另一半面带边缘侧贴着T型刀竖直面运动。

本实用新型针对面片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从而卷成两面柱或四面柱,以及卷制的面柱中心距不易分开的问题设计开发的新型面片卷柱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卷片机成功的解决了以上问题,通过在圆形分割刀后加上T型刀后,不仅使面带切后不粘连,而且可以使近邻面带边有上下层次,从而有利于多面带后续卷成面柱;而且通过将第一卷片辊与第二卷片辊在平面布置上呈现人字型,这样可以很好的将面片卷成面柱,且可以将面柱中心距自然地分开。

卷片机在馒头成型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到馒头的克重、内部组织、外观效果,进而影响馒头的成品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卷片机中设置T型刀,主要是将一分为二的两个面带置于不同层次位置上,便于两个卷片辊容易卷成面柱,再是两卷片辊成人字型布置,便于将两个面柱中心距自然地分开,而且两边的压边辊可以将面带两侧的面边厚度压制到最合适的厚度,从而提高面带边与面柱的缝合度,进而使馒头成型外观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