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保存食用菌之前,需要先将其清洗干净。采用人工清洗的方法费时费力,因此,有人发明的食用菌清洗设备对食用菌进行清洗。现有技术中,食用菌清洗设备存在的缺陷有:(1)长时间对食用菌浸泡,导致食用菌中的营养物质流失;(2)清洗设备需要消耗的用水量巨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食用菌清洗设备进行改进,使其在清洗过程中不会因为过度浸泡导致营养物质流失,且可以减少耗水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清洗装置,使其在清洗过程中不会因为过度浸泡导致营养物质流失,且可以减少耗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罐本体和循环泵;所述清洗罐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喷淋层、粗滤网和细滤网;所述喷淋层与粗滤网之间形成食用菌盛放空间,所述粗滤网与细滤网之间形成杂质层,所述细滤网下方形成回流池;所述回流池与循环泵的输入管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管与喷淋层连通。
进一步,所述粗滤网采用耐腐蚀的尼龙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喷淋层与所述粗滤网之间的清洗罐侧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门。
进一步,所述粗滤网与所述细滤网之间的清洗罐侧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清洗装置,清洗时食用菌放在粗过滤网上,清洗废水和杂质及时从粗过滤网的网孔间流走,不会过度浸泡导致食用菌营养物质流失,且清洗效率高;清洗废水经过细过滤网将其中的杂质拦截后经过循环泵进入喷淋层循环利用减少清洗过程的耗水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罐本体9和循环泵4;所述清洗罐本体9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喷淋层、粗滤网8和细滤网5;所述喷淋层与粗滤网8之间形成食用菌盛放空间,所述粗滤网8与细滤网5之间形成杂质层,所述细滤网5下方形成回流池;所述回流池与循环泵4的输入管连通,所述循环泵4的输出管3与喷淋层连通;喷淋层包括从顶部穿过的进水管2和与进水管2连通的喷淋头10,循环泵4的输出管3与进水管2连通,进水管2上还设置有开关1。
清洗食用菌时,将食用菌放在粗过滤网8上,打开开关1后清洗用水从进水管2经过喷淋头10喷向食用菌以对其进行清洗,食用菌中的灰尘、泥土等杂质可及时从粗过滤网8的网孔中流走,清洗效率高,且清洗废水也及时流走,不会对食用菌过度浸泡造成营养物质流失;食用菌中的灰尘等杂质被截留在细过滤网5上可以对清洗废水实现过滤经过循环泵重复利用于清洗食用菌。
本实施例中,所述粗滤网8采用耐腐蚀的尼龙材料制成,既能延长使用寿命,又能防止食用菌被过滤网划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层与所述粗滤网8之间的清洗罐侧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门7,可以通过饺轴铰接以实现可开闭,也可以通过轨道滑槽滑动实现可开闭,为现有技术,不赘述。需要取放食用菌时,打开门7。
本实施例中,所述粗滤网8与所述细滤网5之间的清洗罐侧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门6可以通过饺轴铰接以实现可开闭,也可以通过轨道滑槽滑动实现可开闭,为现有技术,不赘述。当细过滤网上累积的杂质较多时,可打开门6将杂质清理出去。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