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控温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81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控制工作温度的烘干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烘干设备主要采用蒸汽式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需人工调节温度,已达到烘干条件,对于不同的食品,不同阶段的烘干温度和时间均不相同,因此烘干操作较为繁琐,同时由于人工操作的方式,使得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均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对于经验缺乏的工人来说,食品的品质则不能得到很好的把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调节温度的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控温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传送装置、蒸汽输送管道和气流装置,所述烘干机顶部敞口,且所述敞口处设有一入料口,气流装置匹配地设置在烘干机上部;传送装置一端伸入至烘干机内部,另一端延伸至烘干机外部;所述蒸汽输送管与烘干机内部相连通,蒸汽输送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烘干机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机外壁还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阀和气流装置均分别连接在控制模块上。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沿垂直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层传送带,设置在最底层的传送带的输出端延伸至烘干机外部;所述每一层传送带均包括框架、转轴、链条式履带和链条,所述链条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链条式履带两端,并与之固定相连,所述链条式履带由若干个依次排列设置的活动板组成,其中转轴的数量与活动板的数量相一致,且每一活动板沿轴向均有相同的一条侧边通过与该活动板相对应的转轴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两端的链条上,每一条链条外部均分别设有直角框架,其中所述直角框架设置在链条底部的一边为框架底边,该框架底边延伸至活动板下部,且其中一端设有凹槽;所述两链条框架底边的凹槽位置相一致,且两凹槽之间的长度至少大于活动板轴向的长度,相邻两层传送带的链条框架底边上的凹槽设置位置相反。

较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沿垂直方向等距设置的若干层传送带,每相邻两层传送带之间反向运动,且相邻两传送带之间错落设置,同向转动的传送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且设置在最底层的传送带的输出端延伸至烘干机外部。

较优选地,所述传送带有六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流装置包括斗形罩体,斗形罩体顶部设有风机,控制模块与风机相连,所述斗形罩体上部固定设有排气管道。

更优选地,所述烘干机上还连接有通风机,所述通风机的出气口与烘干机相连,通风机的叶轮与控制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控温烘干装置,温度传感器将烘干机内的温度传送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根据温度状况对烘干机上部的气流装置进行控制,通过调节气流装置内气流的大小来实现对烘干机内部温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将人工控温部变成了自控温度,温控的灵敏度更高,节约了人力,使整个装置使用更方便,操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干机;2-传送带;3-控制模块;4-斗形罩体;5-排气管道;6-通风机;7-蒸汽输送管;8-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控温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1、传送装置、控制模块3、斗形罩体4,所述烘干机1顶部敞口,斗形罩体4设置在烘干机1上部,斗形罩体4顶部设有风机,斗形罩体4上部固定设有排气管道5;所述蒸汽输送管7与烘干机1内部相连通,蒸汽输送管7上设有控制阀8;所述通风机6的出气口与烘干机1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烘干机1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阀8、风机和通风机6叶轮均分别连接在控制模块3上,所述控制模块3设置在烘干机1外壁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入料口设置在烘干机1敞口处。

本实施例所述传送装置为在烘干机1内部沿垂直方向等距地设有六层传送带2,设置在最底层的传送带2的输出端延伸至烘干机1外部;所述每一层传送带2均包括框架、转轴、链条式履带和链条,所述链条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链条式履带两端,并与之固定相连,所述链条式履带由若干个依次排列设置的活动板组成,其中转轴的数量与活动板的数量相一致,且每一活动板沿轴向均有相同的一条侧边通过与该活动板相对应的转轴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两端的链条上,每一条链条外部均分别设有直角框架,其中所述直角框架设置在链条底部的一边为框架底边,该框架底边延伸至活动板下部,且其中一端设有凹槽;所述两链条框架底边的凹槽位置相一致,且两凹槽之间的长度至少大于活动板轴向的长度,相邻两层传送带2的链条框架底边上的凹槽设置位置相反。本实施所述传送带2从上之下依次为第一层传送带2、第二层传送带2、第三层传送带2、第四层传送带2、第五层传送带2和第六层传送带2;本实施例每一层传送带2的运动方向均为自传送带2每一活动板与转轴相连的一边向远离转轴的一边运动。

工作时,首先启动传送带2使其转动,通过控制模块3打开蒸汽输送管7上的控制阀8,使蒸汽进入烘干机1中,将食品原料通过烘干机1顶部的入料口处投入烘干机1中,食品原料从入料口均匀地落在烘干机1内第一层传送带2的链条式履带上,当传送带2行至所述链条框架底边的凹槽位置时,由于失去了连接框架底边的支撑,所述链条式履带上的活动板在转轴作用下向下部翻转,食品原料在活动板翻转的瞬间向下部落至第二层传送带2的链条式履带上,由第二层传送带2的链条式履带动其在烘干机1内部运动,当行至第二层传送带2链条框架底边的凹槽位置时向下部翻转落至第三层传送带2的链条式履带上;依同一方式食品原料依次落至第六层传送带2上,并传送至烘干机1外部。食品原料在烘干机1内部在蒸汽的作用下高温烘干,并经过传送带2多次在烘干机1内部反复运动,同时传送带2运动的过程中,在链条式履带上的活动板翻转的瞬间,食品原料在掉落的同时也发生了翻转,避免了食品原料一面烘干,另一面烘干不彻底的现象,保证了食品原料的烘干品质。在烘干作业的同时,烘干机1内部的的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3,通过控制模块3根据温度情况调整控制阀8、风机和通风机6叶轮的工作,当温度过高时,控制通风机6的叶轮快速通风,并启动斗形罩体4内的风机加速排气,蒸汽从所述斗形罩体4上部的排气管道5中排出;当温度较低时,控制通风机6的叶轮缓慢转动减低通风量,并启动斗形罩体4内的风机降低排气速度。同时利用该控制模块3还可以根据烘干机1内部的温度情况调节蒸汽阀的大小、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传送装置为烘干机1内部沿水平方向等距地设有六层传送带2,每相邻两层传送带2之间反向运动,且相邻两传送带2之间错落设置,同向转动的传送带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且设置在最底层的传送带2的一端延伸至烘干机1外部。

工作时,首先启动所述六层传送带2使其转动,将食品原料通过烘干机1顶部的入料口处投入烘干机1中,食品原料从入料口均匀地落在烘干机1内第一层传送带2上,当活动至传动带端部时,食品原料落下至第二层传送带2上,并依同一方式食品原料依次落至第六层传送带2上,并传送至烘干机1外部。食品原料在掉落到下一层传送带2的瞬间发生了翻转,避免了食品原料一面烘干,另一面烘干不彻底的现象,保证了食品原料的烘干品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